📣 策展情境中的影像編輯:那張從書裡到你眼裡的 ________ 📣
策展人如何思考影像,並將散落在不同載體上的影像重新組織,進而在展覽空間中產生新的整體、脈絡與意義?
本場講座邀請到旅居德國的策展人鄒婷,以《家物事》和《臺灣八景——從風景名勝的形塑到想像地理的實現》兩個策展計畫為主要案例,討論各式影像(如地圖、航照、繪畫、攝影、廣告、明信片等)在策展情境中如何被操作、編輯與開放敘事。
鄒婷也將於現場進行紙上展覽《臺灣八景——從風景名勝的形塑到想像地理的實現》的開箱,邀請聽眾共同參與展覽箱中的圖像遊戲。
4/23(五)晚上7點半,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 Lightbox,親身體驗一場關於台灣風景名勝的紙上展覽,一同探索展覽中的情境製造與意義生產!
- - -
《臺灣八景——從風景名勝的形塑到想像地理的實現》
是一個在箱子裡的策展計畫。以「臺灣八景」為名,這個展覽箱將透過「一年:1927年」、「一個概念:八景」、「一個故事:日月潭與明信片」,和「一個遊戲:殖民的凝視」,逐層打開一組從圖像出發的敘事系統。
# 當他方的想像地理成為你我的日常風景
# 當雞籠(基隆)會積雪
# 一場在1927年由日日新報辦理,票數高達3億6千多萬票的「台灣八景」票選
# 山林開發、鐵道建設、化身為南國情調的原住民生活場景——今日你我熟知的日月潭、阿
里山、太魯閣...,是觀光勝地,還是殖民風景?
# 文化治理、觀光產業、臺灣意象與臺灣美術展覽會:什麼是得宜的風景視角?
# 旅行的展覽與展覽的旅行
- - -
📢講者介紹
鄒婷
策展人、研究員、文字工作者,目前工作與生活於柏林、臺北。2019年以碩士論文「去中心的途徑——策展如何在展覽中檢視歷史」畢業於德國萊比錫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研究所,現為該校博士生。文章散見於《藝術家》、《今藝術》、《典藏 ARTouch》等媒體。其現階段的研究方向著重於策展情境的跨學科性、藝術再現,與意義生產;以及臺灣藝術史與展覽史發展的特殊語境。
- - -
講者|鄒婷
時間|2021/4/23(五)19: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9:00 開始自由入場
*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捐款200元以上可得到啤酒一瓶)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人數上限為70人,歡迎準時到場!
備註|
1. 本場活動將進行直播
2. 防疫期間,參加講座請 #配戴口罩、#填寫基本資料 再入場
3. 場地位處巷弄,循門牌而來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基隆遊戲箱子 在 基隆城市劇場行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來來來唷,今晚來看阿嬤展一下!👵
這是一位充滿故事的女人,留下的滿屋過往。
走.光三劇第一檔:《#阿嬤的記憶開箱》
#劇目介紹
今晚的你穿過狹小巷弄,回到阿嬤以前住的地方,重新看看她在老屋遺留下來,那些塵封多年尚未整理的老東西。
看著沾染灰塵與時光的老東西,想起以前在老屋裡玩耍的時光,阿嬤「講古」的聲音似乎也出現在耳邊,又再次提及基隆過去的魔幻歲月。
小時候我們總是對於阿嬤說的故事深信不疑,不過隨著年紀漸長,阿嬤誇張的口吻卻在心中出現了不耐。可是今晚老屋裡的光影格外特別,看著老舊物品擺放的位置,阿嬤曾經講過的故事突然浮現。
你跟著阿嬤講古的聲音開始玩起了遊戲,在老屋的櫃子、抽屜、箱子、窗框、牆壁之間,重現一個又一個阿嬤口中的人物與場景。
原來她真正要講的故事是,一位挺過基隆百年變遷,充滿故事的女人。她留下一整屋東西與記憶,等待能有一天重新被發掘、被看見、被整理⋯
-
#策展理念
要拋開大家對於基隆骯髒破敗、毫無令人嚮往的印象,這次我們要讓觀眾在基隆老屋與巷弄之間穿梭,藉由耳機演出、光影、道具與裝置等有著多種宛如濾鏡的「物件.聲音劇場」,用不同方式重現基隆這座城市百年來的點點滴滴,探索老舊物品背後的歲月和歷史。
別於一般以演員主角為主體的演出,特別以光影、聲音的形式,讓老舊物件作為演出內容的核心與主題,期待突破觀眾被動的觀賞演出習慣,開放觀眾以獨立、自主、主動的在劇情過程中戴上全新的「#濾鏡」,以挑戰個人過去熟悉的視角,再次看見這座城市的另一個樣貌。
說不定能扭轉對於基隆既定的印象、改變自己對於基隆原有的偏見。那些平日不曾放在心上的平凡事物:磚瓦、雕花、壁癌、電纜、污漬、老舊物品與陰暗巷弄,或許都隱藏著過去屬於自己的風光與故事。
演出|讀演劇人
編導|周翊誠
欲知詳情這裡請
https://reurl.cc/m9v5oY
基隆遊戲箱子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很多北部的朋友,都收到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的警訊通知,1/31(五)當天早上6點到下午5點半之間,若有在基隆廟口、正濱漁港、碧砂漁港、九份老街的人,都請您注意自己是否有發燒、呼吸道症狀,並請自主健康管理到2/14。
台北的那幾個點,孔廟、蔣廟、101,都還算是觀光景點,上週五是上班日,上班族,多半不會到那裡去。
但基隆的點,不只是個給外地人觀光用的地方,也是基隆人日常生活會去的街仔。
我生肖屬雞,一位大我一輪的哥哥曾對我說,「咱屬雞的,攏是歪嘴雞」,非美食不吃。
但我覺得,每個雞籠人,都很挑嘴。
我們每個基隆人,都被新鮮的海產,被街頭巷尾的基隆美食,給寵壞了。
綜觀全台,我覺得在美食上,能跟我們基隆一決高下的,只有古都台南而已。
而我們的基隆廟口,就是這個基隆美食集中的節點。
廟口不是專門賣貴酸酸的食物跟紀念品的那種觀光夜市,而是幾十年來,由港口商賈、仕紳、勞工等各行業、各階層的基隆人,競爭、挑嘴,千錘百鍊、去蕪存菁後的實力美食。
基隆的市區,不像一些觀光景點,高度分工、專業化,因此,與地方人的生活是密切相依的。
當基隆人自己也會去廟口的時候,遇到了這種外來疫情的狀況,基隆人自己中鏢的機率,也變高了。
所以,今天武汉肺炎的疫情,對基隆的傷害,真的很深。
今天的愛三路、仁三路,沒有以往的車潮人潮,冷清無人。
相信接下來的幾天,也許也會如此。
其實,大家不用過度擔心。
這些場所,多半是開放空間,不是密閉空間。尤其是人群較密集的廟口夜市,則更已經在2/7進行全面消毒清潔。
我一直對基隆的觀光產業有期待,也期望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在當市議員以前,我也曾在愛二路的福德巷裡,開設工作室,做基隆特色的產品,作社造也做網拍,行銷自己的產品,也行銷基隆。
擔任議員以後,我初心不變,每個會期必質詢的局處,就是交旅處(現在已獨立為觀光行銷處)。
我理想中的基隆市觀光產業,是要升級、專業與精緻化的。
目前的崁仔頂漁市、廟口夜市,人潮聚集。但市區的別處,比如孝二商圈、義二商圈,或是南榮、愛七等處,就不若廟口那樣熱鬧。
廟口的許多小吃,其實有能力吸引客源,也有能力擴大基隆商圈。如果能促成不同的美食、特色店家,在市區的其他店面拓點,甚至遷移,更能把人潮擴大。座位、空調、衛生、規模等服務品質也更能提升。
但,這就有如我小時候玩的任天堂遊戲「倉庫番」一樣,要把箱子推到特定的點,必須要找到最佳的路徑,而且,不能讓箱子變成彼此的障礙。
要促成這樣的願景,我們必須要把「配套措施」做好,所謂的配套,其實就是各種不同條件的達成。
從吸引郵輪觀光人潮開始,我們從輔導業者增進外語招牌、服務,讓市區商家更願意針對不同來源的客源,作出轉變。
而道路、人行空間的改善,示範道路計畫、公園,都是要讓市民生活更舒適,也對觀光客更友善。
86設計公寓、正濱港町藝術共創、潮藝術季,或是我自己參與的梓桑文化祭,都是在擾動城市藝文、市民文化的可能。基隆這個城市,也確實在增加質感。
市區商業活動更活絡,觀光相關就業機會與薪資,也能增加,基隆的年輕人,也更有機會在基隆創業、創生、就業。
生活環境越好,不受地域限制的SOHO族也更能在基隆接案工作,減少通勤,基北的交通困境也才可能有所舒緩。
甚或是關係到市容、視覺美觀,以及盤整觀光地帶資源、市區與景點的景觀,也需要透過市府的景觀自治條例的推動(上個會期被議會退回,希望下次能順利通過)。
這些目標很遙遠,所以現階段我們更要把眼前的市政建設做好。
往好的方面想,這些郵輪觀光客,除了廟口夜市外,也到了中正公園、正濱漁港、和平島、甚至外木山。這些都是近年來,基隆市全力開發、推廣的新景點。也算是對市府這些年的工作,某種程度上的肯定。
好不容易,我們成為了郵輪母港,年度人次上百萬。
好不容易,我們開始細膩地看待自己的城市,一點一滴築起城市的亮點。
我平常,以及議會開議期間,總是追著這些建設的進度,外語化、交通基礎建設、大眾運輸建設、文化特色,在做書面與口頭的質詢監督。
我也是在議會裡唯一提出,穆斯林觀光人口逐漸成為世界觀光業的重要消費族群,基隆市的穆斯林友善度,清真餐廳的認證進度。
這次的武汉肺炎,對我們基隆近幾年剛有起色的整體港都觀光發展,著實打了重重一拳。
但,您一定有看到,這幾年的基隆,真的很不一樣,而且,越來越美,越來越迷人。
許多屬於我們基隆人私房的地方,我們也整理得更體面,更願意分享給大家。
這個城市的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有努力認真要把這裡變得更好的人。
希望在這場瘟疫的暴雨過後,陽光照出彩虹的時候,來自各地的您,對基隆多看一眼,在基隆多停留一會。
我們對基隆有信心,也會很努力讓基隆變得更美好,期待各位朋友再來基隆玩,再來基隆走走。
請一定要回來,我們萬分期待著。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張之豪
PS。還是提醒您,如果在1/31,您真的有在上述地點活動,不用擔心,自主健康管理不是居家隔離,只要注意全程戴口罩,以及自己體溫與健康狀態。到2/14,若沒事,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