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合併」的議題熱議,今天很多記者跟朋友詢問我進一步看法,跟大家分享:
一、新竹市與新竹縣合併,有助於城市一體規劃,解決新竹市內的縣屬土地問題,這方面是益處。但如果新竹縣市合併後的位階只能等同基隆市和嘉義市,意義就不大,#如果合併就必須一併討論升格直轄市的問題。
二、新竹縣市人口合計未滿一百二十五萬人,但新竹縣市在科技產業發展已經居台灣首要地位,備受世界矚目,如果合併申請申格應該要比照台南市升格經驗,以特殊理由為由爭取升格。
三、新竹縣市的行政區畫變更應該過問縣市居民的意見。台灣歷來的行政區畫變更極少過問居民意見,過去的新竹市升格省轄市是如此,後來的六都升格也是如此,此種菁英決策都引發許多的弊端。以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經驗為例,升格之後造成的偏鄉邊緣化、下情不上達至今仍然未能妥善解決,而且兩個行政區合併之後的新市府辦公地點也會引發各種爭端。在台灣已經民主化的當下,行政區劃的合併與否應該由居民來決定,可以有更多討論。
四、從國際經驗看來,透過住民公投方式決定行政區劃的合併與否是通則。鄰近的日本在最近三十年已經有極為豐富的市町村合併經驗,其中因為公民投票不通過而導致合併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類似大阪市的公民投票經驗;而歐洲地方自治憲章更明訂了地方自治體的合併必須由公民投票決定,做為要走向國際化的新竹市,可參考國際經驗做出好的公共決策。
五、新竹市的「#公投法」是我跟 #曾資程議員、#許修睿議長 共同提案完成,至今有「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所提的公投案已成案。對於重要的地方組織整併議題,或許會有人質疑,公投作法是否淪於民粹操作?但我認為,公投的意義在於「擴大討論面向以免淪於單一」以及「促進更多公民參與」。
新竹縣市合併不應該只是市長與精英的想像,也應該讓市民有參與空間,讓過程公開透明。希望在討論新竹縣市合併過程中,市長與其他政治菁英可以公開探詢民意、向民眾公開各項資料、甚至讓民眾有更多的參與以及決定權,類似公聽會、公民投票之類的活動都可以舉行,這不但可以有助市民公開討論議題,也有助於強化市民的城市歸屬感。
#大新竹合併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鄭朝方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張珈源 用心竹北.守護家園
新竹水牛曾資程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新竹市議員 施乃如
陳建名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基隆市 市民代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黃健豪-北屯漸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新聞] 王醒之宣布參選基隆立委曝決定參選關鍵-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 - Facebook 的評價
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竹市跟竹北市,行政層級有什麼不一樣?
修憲時刻,台灣應該要認真面對行政層級與區劃問題了。簡化行政層級、提升行政效能、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事實上是關乎台灣的長治久安、嚴肅的課題。尤其是數位時代來臨,台灣還需要309鄉鎮的編制嗎?還要再選出鄉鎮市民代表、鄉鎮長?搞得台灣每天都在搞政治、搞選舉?台灣也是時候應該要告別樁腳政治的舊時代了。這些經費支出,還不如多給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教育與生活的補助、讓兒童的營養午餐吃好一點,比較有意義!
△降低修憲門檻 推動台灣行政層級二級制
中華民國憲法第108條第109條等等條文所規範的地方自治「省、縣」制度,事實上已經在「憲法增修條文」中,將台灣省政府「虛級化」了,因為194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1947年成立的台灣省政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2018年開始,完全沒有組織編制、也沒有編列預算,當然也完全沒有功能。這個是有高度「社會共識」的進步,我也要藉這個機會呼籲大家,要降低修憲的門檻,畢竟資訊爆炸、國際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快速,應該要讓台灣的憲法能夠與時俱進,面對現實!
我期待這次的修憲,能夠有機會確立台灣的行政層級二級制、確立行政區域劃分的原則,現實上,就台灣的面積與人口而言,只需要「中央與地方」兩個層級,不用再需要「省政府」「鄉鎮市政府」。而目前的制度用「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包括組織編制差異、歲收歲入原則、統籌分配稅款、重大建設的核定等,甚至連直轄市政府的公務人員都「高人一等」,長期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就造成了城鄉差距的現象,甚至常常會有所謂「一等公民」「二等公民」的評議。
△調整行政層級 不必侷限人口數
如果能夠確認中央與地方的二級制,也就能夠討論行政區域的劃分問題了。如果以現在「直轄市」的制度,人口數125萬為標準,台灣2300萬人口大約可以設置8-10個直轄市,但是這個方案的標準在現實上太複雜,竹竹苗合併?雲林跟嘉義合併?彰化跟南投要合併嗎?可行性實在是不高!
其實行政層級的調整,根本就不必只局限在人口數的思考,就維持現在的縣市政府行政範圍有什麼不可以?只是改變行政層級,既能達到目標,也不會擾民。唯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省轄市」怎麼辦?台中市與台南市已經「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是否要「合併升格」?
△我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有著共同生活圈,包括交通、環境、教育,就業、就學、生活上的各種議題都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新竹縣市如果能夠「合併升格」成為「大新竹市」,成為擁有「千億級預算」的地方政府,才能與新竹的發展現況相符合,能夠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對於爭取資源、整合重大建設也有相當大的幫助,肯定是新竹縣民市民的福祉!
現實上,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獨特的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治所在地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突飛猛進,那大新竹市的市政府要設在哪裏?選舉區域如何劃分?鄉鎮市區是否要同時整併?這都有賴「社會共識」做為「合併升格」的基礎。
至於基隆市是否要合併加入新北市成為「基隆區」?嘉義市是否要與嘉義縣「合併升格」?都是需要討論的議題。
△憲法要與時俱進 台灣才能長治久安
憲法以及法律的修正、對於制度的變革,常常會以「施行日期」作為日出條款、日落條款的規定,讓關係人都能夠有時間與機會因應、準備,也可以減少進步的過程中,抗拒改革的壓力。
蔡英文總統已經進入第二屆的任期中,勇敢對抗中國、建立自主國防,外交上也讓台灣成功走出世界,讓世界看見民主自由的台灣,已經是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們也期待,在內政上透過修憲行動,面對現實,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相信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大新竹 #合併升格 #鄭宏輝
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黃健豪-北屯漸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萊豬!拚公投!連署小教室
#問題: #台中市 #嘉義市 #彰化市 都是市差在哪?
#直轄市 #省轄市 #縣轄市 #你填對了嗎?
這幾天參與 #反萊豬、 #拚公投連署的民眾非常多,很感謝大家的熱情,也真的只剩這個方法讓蔡英文政府被民意震撼。
但這幾天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對「市」的定義很模糊,另外也對哪一里第幾鄰很陌生,而填錯格式也會影響連署書的效力,尤其是現在中選會的宗旨可以說是為黨服務的狀態下,格式正確也成為很重要的細節。
換個角度想,因為台灣近代經歷過凍(廢)省和六都升格等重大變革,加上多數人平時的確政治冷感,這次的反萊豬連署,正好成為一次大型的地方制度法普及化教學。
我簡單的把「市」的概念寫清楚,希望能給各位做參考:
斯斯有三種,「市」也有三種:直轄市、省轄市、縣轄市。
1.直轄市,就是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
住在這些地方的朋友,在填公投連署書的時候,就在第一格直接填寫居住的城市就好。
直轄市的位階跟「省」一樣,現在的上級機關是行政院。
2.省轄市,只有三個,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
當年台灣省政府還實質存在的年代(宋省長),除了直轄市,其它縣、市皆由省政府管轄,只是現在精省,縣、市的上級改為內政部,但實務上還是會稱省轄市,比如公投連署書的格式。
3.縣轄市,就每一個縣的政治經濟人口中心,通常縣政府也會設在這。
新竹縣竹北市、苗栗縣苗栗市、苗栗縣頭份市、彰化縣彰化市、彰化縣員林市、南投縣南投市、雲林縣斗六市、嘉義縣太保市、屏東縣屏東市、台東縣台東市、花蓮縣花蓮市、宜蘭縣宜蘭市、澎湖縣馬公市。
這些地方選出的市長,位階和縣裡面其它鄉長、鎮長同等。
4.跟縣轄市同等的,還有每個縣裡面的「鄉」、「鎮」,以及直轄市、省轄市裡的「區」。
差別是,縣裡面的鄉鎮市還有自治權,鄉鎮市長及鄉鎮市民代表,由當地民眾選舉出來。
直轄市及省轄市的區,就是直接官派的公務員區長。
-
綜上所述,台灣目前的地方制度,可以這樣理解
直轄市---區-里-鄰
(省)-市-區-里-鄰
(省)-縣-鄉鎮市-村里-鄰
連署小教室,我們下一個行動連署站見!
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基隆市 政府社會處, 基隆市. 9267 likes · 107 talking about this. 大家好,這裡是基隆市政府社會處! ... <看更多>
基隆市 市民代表 在 [新聞] 王醒之宣布參選基隆立委曝決定參選關鍵-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