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口譯 #口譯人生 #同步口譯
#國際譯者節快樂🥳
有一間跨國大企業要找中韓同步口譯,認識的翻譯社PM找上了我,問我那時間有沒有空,還說正式會議之前要跟韓國主管線上面談,並請我找一個我的同步口譯夥伴,這時翻譯社提出了一個神奇的要求,希望我找的夥伴是「年輕」的譯者,還說希望在四十以下😆天哪我自己都快超過了😂而且台灣的經驗豐富中韓同步口譯老師們真的大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年紀啊~
約好了3:30線上面談,面談的主管是該企業韓籍北美總監,負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的業務。總監詢問我跟搭檔老師的學經歷,很訝異台灣的中韓譯者都非譯研所出身,因為在韓國要擔任同步口譯工作的譯者99%都是譯研所畢業的。而且總監說他之前來台灣出差或跟台灣團隊開會時的同步口譯譯者多半是華僑而且年紀都蠻大的(我這時才知道翻譯社提出年紀要求的原因應該是在這兒😆),他很好奇為什麼台灣跟韓國的狀況差那麼多。
大家應該都知道,台灣的譯研所或者大學推廣部、口筆譯補習班只有中英跟中日選項,所以我一直很羨慕中英/中日譯者好友們都有機會進修。而我們中韓文的市場實際上歷史也比中英/中日短很多,可以說是2000年韓流開始盛行後,市場對中韓文人才需求增加,也才開始有更多中韓譯者投入這一塊耕耘。
我自己就是在這一個最好的時機點加入的,在我之前,市場上的中韓譯者幾乎都是華僑,很少看得到台灣籍譯者,所以我很湊巧地填補了這一個空缺,一路順利地接很多案子並工作至今,累積了各行各業不同的口譯經驗。而在二十年後的現在,台灣市場的中韓譯者主要由華僑、台籍譯者跟韓籍譯者佔據,雖然同步口譯譯者人數依然不多,但初中階的譯者人數眾多,案子很快被瓜分完畢,新人再也不是那麼容易加入了。
很多人覺得同步口譯比逐步口譯厲害、同步比較難,但其實同步口譯與逐步口譯的技巧不同,不一定哪個比較厲害,只是沒有受過同步口譯訓練的譯者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同步口譯需要的一心多用。因此逐步口譯入門比較容易,但逐步口譯需要的記憶力、表達能力、重組能力、邏輯思維整理跟摘要能力又跟同步口譯不相同,同步口譯做得好的人不一定逐步口譯就做得好,同理,逐步口譯做得好的不一定同步就做得好,但當然很多技巧都能相輔相成,可以同時培養同步跟逐步的口譯能力,能互相幫助並成長進步。
因此台灣目前的同步口譯老師多半是經驗豐富的華僑老師們,他們也大都是在累積了豐富的逐步經驗後踏入同步領域的。
我自己是2015 年時,認識的中英同步口譯譯者找我一起做了一場化妝品國際教育訓練的同步口譯,那是我第一次踏入同步口譯的領域,真的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收到邀約就去了,也沒想過自己做不做得來😆而且這場還是沒有搭檔的單人同步口譯,講者講日文,聽眾有聽日文的、英文的、中文的還有韓文的,所以有日英、英中、英韓(變中韓)同步口譯。一開始客戶希望我做英韓同步口譯喔,但我做了之後放棄英韓改成中韓relay,因為發現英韓我腦袋處理速度跟不上。幸好中韓的同步口譯沒有問題。還記得那時候因為做relay,講者說了一個動作要學員們跟著的話,聽日文的學員第一個動,接著聽英文的動,再來是聽中文的,而韓籍學員每次都是最後一個,讓我覺得有點抱歉~
👉印象最深刻的是日籍日英同步口譯老師超酷,她會說「現在腦袋負荷量超過了,需要休息」強制中斷會議,幫譯者們爭取到合理的休息時間,這真的要是經驗豐富的老師才做得到的👍
👉那場教育訓練學員是來自亞洲各國該化妝品品牌旗下的教育老師們,每個都皮膚超細膩年輕的,讓我從此很相信該品牌的功效😂
總之我真的運氣很好地在做了多年逐步口譯之後,也有人不嫌棄找我做同步口譯,不知不覺中同步口譯經驗亦累積好幾年,雖然做的場次沒有厲害的華僑老師多,也是每年平穩地成長中。到目前為止都戰戰兢兢且算是順利完成同步口譯工作,還沒有搞砸過自己的口碑😆合作過的同步口譯搭檔老師也蠻多位的,像這樣有前輩可以依靠真的很不錯。現在有很多年輕的譯者去韓國就讀譯研所,他們陸續畢業加入這塊口筆譯市場,相信以後專門從事口譯工作的人數會更加壯大,而品質也會不斷地提升。
跨國企業韓籍總監表示他這次會面試很多組譯者,明天才會給答覆。雖然不知道對方會不會選擇我們,總之已經盡人事就聽天命囉。自由業接案的譯者就得習慣這種案源不穩定的生活,也要習慣不被挑選上的命運😆不豁然一點就也不大適合做自由業啊~🤣
👉好好奇他會面試誰哦🤔應該也會有其他我認識的前輩❤️
但還是祝自己好運good luck🍀
🌵🌵🌵🌵🌵
班級招生中
五級班:首爾大5A,週一晚上7:00-10:00
一級班(快升二級):高麗大1,週二晚上7:00-10:00,11月初開班
線上口譯班:10/7-11/25週四晚上7:00-10:00
口語表達班規劃中
有興趣者請跟我說🤗
推薦書籍👇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線上課程
https://bit.ly/3qc2gEw
페이스북 언어교환 그룹 臉書語言交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언어교환 채팅방 賴語言交換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https://instagram.com/gin_fung
韓文書推薦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716918118504061/
Clubhouse
@ginfun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下一本讀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30轉職地圖》的作者是具有20多年國際獵頭經驗的蘇盈如(Sandy Su),她跳脫傳統框架在英國進修日文系,再前往日本從事獵頭工作,把海外旅居多年以及接觸國際人才的豐富經驗,精煉成這本專門寫給台灣工作者的職涯規劃操作手冊。 面對各式各樣、排山倒海而來的職場資訊,不免令人感到壓力山大。但這本書...
培養興趣日文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的生命是依附著另一人而有活著的意義時,當他人離開時,你該怎麼辦?
在電影故事中不乏看到此種橋段,一個控制狂的父母親,安排著孩子的人生軌道,認為我是為你好才幫你人生舖路移除障礙(小至結婚對象或職涯方向認同與否,大到思維模式塑造複製),因此只要你照著軌跡走,人生就沒什麼大問題。然而,這個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當父母再也不在時,他到底該如何一個人好好活著?
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手,琵琶魚」這則童話故事,講述的正是一個母親為孩子做盡一切象徵性的代勞(餵食、走路),而導致孩子用不到手腳而萎縮最後消失不見。母親最後把他丟進海裡,只聽見孩子吶喊著:「媽媽,快帶我回家。我做錯了什麼?」這孩子在失去控制(照顧)者之後,他到底該如何存活呢?
在生活中,我們不免也會有類似的情形。一般來說,兒時的依附需求不滿足(或過於滿足)都會帶到伴侶關係中。比如一個聽話長大的孩子,從未為自己人生做過任何決定,事事仰賴父母的安排,那麼在進入關係中,也容易依賴伴侶為自己負責。但是最終生命的盡頭還是得獨自面對時,那股焦慮恐慌感可想而知。
或是一個因為父母婚姻觸礁而感到有責任修復父母關係的孩子,在這原初三角關係中扮演者受害及拯救的角色,長大後對於關係就會感到恐懼及壓力,因此就算在心底渴望愛與被愛,卻總是與人保持距離,無法發展真實的關係。那麼這孩子在失去父母後,會突然感到人生迷茫不知所措。
一個人若是長期疲於為他人的人生奔走,那麼當有一天需要面對自己的人生時,該怎麼辦呢?習慣了背肩他人人生重量後,突然地缷載後會迷茫地找不到自己,因為自始至終都不曾與自己相處過。這當中的依附連結是互融共生的,當一段關係不分「你」「我」時,就容易血濃於水認為自己無法切割,相信人生別無選擇。於是我的人生活成你的,替你負責,而把自己的人生再丟給他人,期望他人負責。
常見的是在高壓權威下成長的人,因為喪失自我意志所以容易被壓迫與自我壓迫,於是對自己人生無法做出承擔及選擇,而認為自己別無選擇;或是壓抑自己的內在需求,以其它方式補償滿足,或禁止自己有所期待,而認為自己的人生無法改變。這都會讓一個人在與重要他人斷連時,感到難以自處,無法替自己的人生創造改變。
適度的依附會創造關係的親密感,但若是過度的依附則是一個警醒,提醒我們去看清那個想要放在他人身上、期望他人滿足我們的點是什麼;或是讓對方過度的依附自己,過度付出來創造被依賴的需求,是基於什麼原因。逐步地學會自我探索和發展,並培養出穩定安全的自我感,那麼才能夠在有一天必須得獨自面對自己時,不至於太過驚慌失措。
移開盯著外面世界的眼睛,才能好好地看見自己。
#對自我探索有興趣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週六晚班登記中名額剩二位
#一對一課程滿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日文章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illustrator: alexandradikaia
培養興趣日文 在 新奇太太的日本戲虎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幾乎身邊的朋友們,都會帶著小孩去上才藝課,有的是說打發時間、有的說培養興趣。
但我們家小孩幾乎沒去外面上過什麼課,理由只有一個⋯
因為,
媽媽,
懶😎
年紀越大我越害怕那些一週固定一次的行程,媽媽太隨心所欲了,平常爸爸交待的雜務也多,要在一個固定時間到一個固定地點做同一件事,總讓我打從內心抗拒。加上我也不喜歡由我幫孩子決定要上什麼課,一直抱著等他開口再說吧的心態。
於是前陣子透瓦開口提出要上足球課的要求,我再怎麼不甘願,還是乖乖的帶去報名,每週陪著去上課,每次趕接送都心有不甘,覺得為什麼不是爸爸來做這件事(握拳)。
這個天氣在戶外上足球課是一件會讓媽媽老十歲的事,但孩子開口要去,我就希望他學會不要半途而廢說不去就不去的真諦。
#但現在想想總覺得這個鬼真諦是在訓練媽媽自己
明年四月要上小學了,被臭疫情影響遲遲無法回台灣,平常只靠我一個人根本完全沒用,透瓦中文程度日漸退步,現在甚至變成我講中文他回日文的狀況。
日文一講起來又像連珠炮似的,忙的時候真的越聽越煩躁,但要求他講中文就會看到他直接消失,過一會兒再出現又是瘋狂日文⋯
心裡想著這樣下去不行,還得教注音,想想想⋯要嘛弟弟巴著我不放、要嘛爸爸帶著兒子看電視打電動、要嘛被工作纏身、要嘛我懶洋洋不想動,反正就是會有一百個理由阻止我教孩子注音🤣
於是上網找著找著,試圖想把這件麻煩事外包出去,上週讓我找到了一個可以線上上課、又適合透瓦年紀的中文課程。
週六早上一睡醒吃完早餐立刻把孩子送到電腦前,一開始還很擔心,沒想到透瓦從一開始的靦腆到後來很認真參與,連中途老師讓孩子們休息,透瓦都邊拿水杯邊大聲對著電腦跟老師說:「我喝水!喝水!」
一下課就跟我說好喜歡上中文課,下禮拜還要上。
本來我很猶豫不決,一來固定時間上課對我內心負擔還是不小(明明不用出門😂),二來虎吉一直懷疑一週一堂課真的能記得住嗎。
不過課後老師還針對小孩上課狀況寫了好長的信來分享,以及我覺得,一週上一堂總比都不上好,還是毅然決然的報名了。
#就上個網課哪那麼多心路歷程
#希望透瓦可以順利學會注音_以及更習慣中文會話
#不要讓虎吉看貓沒點🤣
台灣阿嬤聽到我們特地要上網課學注音,還嚷嚷著中文跟她學就好。
不孝女如我:「你每晚視訊都只會說:阿嬤好想你們喔~心肝寶貝~好乖好帥~,是能教什麼中文啦!」
結果過五分鐘,透瓦把餐具弄掉在地上,用日文請媽媽撿,阿嬤立刻開口:「透瓦你要說‘’掉了!‘’,來你說‘’掉了!‘’」
#我感覺到阿嬤真的很想幫孫子上課哈哈哈哈哈哈
中文網課是這裡找到的:TentenKid華語線上學習
覺得老師上課時跟下課後的回饋都很用心,推薦給跟我一樣懶惰的母親。
這不是業配,真的是我自己在網海中搜尋到的,沒有抽佣請大家放心(是有人害怕嗎?🤣)
楷楷最近日文句子越講越長,因為沒能回台灣,中文程度只有「喝水」、「阿嬤、阿公、舅舅、(姨)丈~」,阿姨兩字不知為什麼愛叫不叫的,要求他喊‘’姨‘’,他就歪頭表示‘’咦‘’⋯
#姨姨哭哭
#不敢想楷楷中文要怎辦
#就不要想了吧(喂)
培養興趣日文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30轉職地圖》的作者是具有20多年國際獵頭經驗的蘇盈如(Sandy Su),她跳脫傳統框架在英國進修日文系,再前往日本從事獵頭工作,把海外旅居多年以及接觸國際人才的豐富經驗,精煉成這本專門寫給台灣工作者的職涯規劃操作手冊。
面對各式各樣、排山倒海而來的職場資訊,不免令人感到壓力山大。但這本書就像一張航海圖,讓求職者自己掌舵,決定前往何處。這篇文章分享我認為這本書最適合的族群,以及我學到的三件事:最重要的軟實力、訂做職涯地圖、保持備戰狀態。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sandys-recruitment-note/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sandys-recruitment-note/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恆毅力》科技業上班族經營書評部落格的3個自我提問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it/
《與成功有約》不懂得建立信任的你,正在失去職場領導力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7-habits/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從內做起》為什麼「領導力」是職場和人生的必修課題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培養興趣日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屋企人覺得不切實際,自己覺得正確就去吧,你唔係為別人而生活,是為自己而生活嘛。」以為後生先可以任性,打幾年工就拍拍蘿柚辭工去working holiday過gap year,原來唔一定,「四十歲人喺香港搏咗咁耐,一直庸庸碌碌,點解唔可以用兩年時間過一啲自己想過嘅生活?而且學到知識,我覺得係冇損失的,話唔定棺材閂埋賺幾多錢都冇用,只有知識永遠留喺腦中。」林廣榮(Chris)在傳媒做了18年平面設計,2014年離開,和太太一起去了日本學整結他,「自己一直有彈結他但彈唔好,但又想延續呢樣興趣,輾轉又知道日本有得學維修結他,加上自己極鍾意日本文化,於是喺香港學咗半年日文,再去日本學一年日文,然後先開始學整結他。」2年的gap year不單是個假期,也是華麗轉身,是個重新追夢的旅程,「日本唔興gap year,佢地會覺得我好奇怪,做做吓嘢又走返入學校,佢地唔會中間唔做嘢走去學嘢。」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培養興趣日文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鬼武者魂》是一款模擬戰略RPG,承攬了日本戰國時代名作《鬼武者》系列的諸多武將,玩家將扮演戰國時代的城主,培養武將並進行會戰,體驗獨創的故事劇情。今天台灣卡普空也舉辦了盛大的記者會,請來人氣甜心魏蔓,COSPLAY戰國妖豔的女武將「成田甲斐」。
中文版封測階段,目前將實裝「天下割據戰」、及城下町連續建造道路、壕溝等功能,並將階段性同步日文版遊戲內容,在商城系統上也將杜絕惡性漲價,要求中文版商城和日本商城上達到同比例標準,官網也搶先推出「戰國先鋒」紅利回饋活動,小野執行役員也特別表示,有信心台灣卡普空能提供相同於日本團隊的優質服務,日後也將推出更多中文產品。而遊戲採不分區,全球可玩的模式,就是要服務全球廣大的華語玩家。
為打造《鬼武者魂》正統日系畫風,卡普空請來了上百名日本人氣繪師,以及日本知名聲優群,為遊戲角色注入更鮮明的個人色彩,在三大陣營下,也有超過千名武將可以養成進化,豐富的遊戲內容加上優質的團隊,《鬼武者魂》中文版來勢洶洶,勢必掀起一股戰國風潮,有興趣的玩家別忘了上官網看看喔。
(C)CAPCOM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