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古語有云,「百善以孝為先」。 到了今天,我才真正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明山和明詩長大後,令我和外子感到恩慰的,不是他們的學業成績、收入或社會地位等,而是他們對別人的關顧。
每當我們身體稍有不適,無論他們有多麼忙碌,都會趕緊關顧我們的身體情況。 又或每當他們知道我們在生活上有什麼需要時,他們都會伸出援手。
早前,祖父身體不適,明山立即陪伴他住醫院看急診,直至深夜。 往後,也經常致電問候及於下班後,往祖父家探望他。
因我和外子一向節儉,很少外出用膳。為了這緣故,明詩特意申請了附屬卡給我們,她說,「希望我們辛勞一生、也得享受一下!」
這些事情,都叫我和外子覺得很感動!
除此以外,我發現他們不僅對父母是這樣,他們對周遭的人和物:包括他們的朋友、傭人、小狗….他們都願意出錢出力,不吝嗇地照顧有需要的人和物!
我從生活體驗,真正的恍然大悟!原來有孝心的人,一般都擁有一種高情操的情商。是對於周遭的人和物的遭遇,有着身同感受的體會,因而作出相應行動。
掉轉來看會讓人更易明白。若一個人對於周遭的人沒有身同感受的感應,無論是他的朋友、親人、甚至是父母,他都沒有一種同理心,更遑論回饋的行動!
家長若希望子女將來有孝心,首要做的就是培育他們的子女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教導他們要關顧周遭的人,而不是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這些教法。
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子女看到你們怎樣對待別人,包括父母、親人、朋友,亦都會潛移默化地被你們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身教」了!
在此,謹祝你們父親節快樂,亦祝福你們的子女將來成為一些高情商、有情有義的下一代!
Thank you for the lovely Father's Day cake @Vive Cake Boutique
#父親節快樂 #廣義的孝心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意思 在 Kathy營養師 身營心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謝 Oh爸媽 - ohpama.com 邀請,成為佢地星級專家之一。我會o係我既新專欄同各位爸爸媽媽分享一些教育小孩子既心得,多謝支持 :)
程度愈深,不代表愈好
=================
香港的爸爸媽媽都有一種心態,覺得子女學習的程度愈深愈好,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可以跳班學習:PN班學K1的東西;K1學K2的東西,K2學K3甚至小一的東西…如此類推。於是,我們常常都會在網上看到一些連大人也覺得甚是困難的小一入學問題。究竟是因為學生程度高,所以入學面試變得困難,抑或是因為入學面試問題困難,所以學生程度被迫提高呢?我想這是一個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的問題,難以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現象一定互相關連,甚至是一個惡性循環。
既然爸爸媽媽都覺得學習程度愈深愈好,那麼學校為了顯示自己水準高,吸引最好的學生,面試時自然會問一些更加困難的問題。爸爸媽媽為了子女能考入一流學校,自然會催谷小孩子學習。最後,當校長因為成功招收到最好表現學生而高興;爸爸媽媽因為子女能夠考進一流學校而雀躍的時候,唯一笑不出的,就只有那個好像為面試而生存,為生存而面試的小朋友。
我記得我在中大讀二年級的時候(當年大學是三年制的),不少同學都要求教授把大學三年級的程度的科目盡快推出,讓他們可以早在二年級時修讀。縱使提早修讀不會提早畢業,也會打亂自己的整體學習進度,大家總覺得早一點讀會勝人一籌。當時我沒有跟風這樣做,因為我覺得若果不吸收,提早完成也沒有意思。雖然如此,面對身邊同學一窩蜂的舉動,總感受到一種群眾壓力。而最諷刺的是,那些早在大學二年級便完成三年級課程的同學,卻沒有幾個在畢業後投入自己主修的專業,當一個營養師。現在回想,我仍然不明白當年他們究竟在趕什麼?
這種「愈快愈好、愈深愈好、愈多愈好」的學習心態,其實早已植根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在追趕的時候,自己往往也不知道究竟在追什麼,只知道「別人追你不追,你便是輸家」因為爸爸媽媽教落「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結果大家都在瘋狂空轉,沉醉於那種「無執輸」的滿足感,最後卻不知不覺地在盲目追逐之中迷失。
記得我還是十幾歲時,有一位會考7科A的朋友。有一次,大家談及她成功之道的時候,她作了這樣一個分享:「總之,每一件事你要我做的話,我都會竭盡所能做得最好,不會再想其他的東西」我聽到她的說法那一刻覺得有一點道理,也有一點問題,但卻想不通是甚麼問題。十幾年後的今天,看見她多年來都在職場兜兜轉轉,完全發揮不出她聰穎的天資和勤力的性格。我便知道問題出在那裡―對自己沒有主見。因為她對自己沒有主見,所以一旦離開學校框架便失去方向,無法把精力聚焦,更無從發揮當年極佳的會考成績和高等學歷。
話說回來,現在的爸爸媽媽、老師對於學生學習程度愈深愈好的追求目的又是什麼呢?幼稚園程度深,目的是為了小學能夠追得上;小學程度深,目的是為了中學能夠追得上…… 結果到了大學的時候,便要求教授早一年推出下一年的課程。然後,畢業,然後,不知自己想做什麼。
Oh爸媽 - ohpama.com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意思 在 Hello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話說唔小心做左2個訪問,佢地不約而同地問左同樣既問題,我覺得幾有趣。佢地問我,點睇依家既抽水?咁我諗首先要知道抽水係咩意思,我對抽水既理解係─無論係政治,娛樂,生活所引起既話題,加以自己既諗法再演繹出嚟,令人聯想到個件事既作品,就係所謂既抽水。
1.單單講今年,葉劉比麒麟一野彈開,係所有人都loop完又loop,陶醉緊個一幕既時候,麒麟啤輕輕一句「飲返罐麒麟,感謝佢今日為我地帶嚟最開心、精彩同一番爽快既時刻!」掌聲不斷,個個都話要飲麒麟啤先得,如果係真既,我諗佢個日已經做到上年既業績。
2.「點解會咁既,好打耳呀!!」、以震撼性既聲音發出「睇L住啊」、依D句子應該冇人唔識,簡直係語文界既may姐,中文權威TreeGun都未必教到你既句子。就係咁,依D都係沿自電視節目中,簡簡單單一句。只要夠啅頭,有話題性,就足以受到大眾熱議,成為抽水既題材。
3.藝人方面,劉浩龍一對污糟手言論,直頭係出晒位啦,人抽水佢抽水,抽到引嚟大量網民不滿,jolly shandy9秒9就用對手加罐飲品,「我頭先去食碗麵,對面坐咗位人兄隻手係咁嘅。我無對呢雙污糟嘅手投降,我只係買咗罐凍飲,幫佢開埋,希望佢可以紓解工作壓力。生活不易啊!」就係咁,一個藝人就俾人插到爆菊花,一個飲品就啱啱爆完人菊花咁,春風滿面。如果佢既PR有容祖兒「自嘲似艾辛」咁,大方得體又有笑位,又點會搞成咁。所以做人,對事,公關真係好重要,學子華話齋,做人冇公關,食屎架喇。
4.再嚟想講既又點小得「等埋發叔」,當日開完會,成個fb都已經係等埋發叔,大內密探零零發都出埋,連田少就忍唔住抽埋一份,話佢D隊友係豬。再係事隔一個月後,佢D豬隊友推左等埋發叔成單野個責任落佢到個時,佢都不慌不忙地繼續抽水,話「豬都蠢唔晒既,不過係慢左D。」即使係自己友,智商真係明顯地高下立見,到近排再嚟多個熱廚房理論,「個廚係掂嘅,就多多人都肯走入熱廚房幫手!唔掂嘅就.....」食野參觀廚房,都可以拉埋政治嚟講。真係畀你吹到啤一聲,如果田少唔玩政治,去做PR都可能係世界上最老既PR。
5.到最近,有個老坑突然主動被跌倒了,幸福醫藥,美麗華PR今次叻叻豬,醒水喇,抽水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但今次似乎係抽水既道路上跌得痛過個老坑,因為佢地post完又刪,係我眼中,全部責任唔係PR身上,因為諗得到咁玩既,已經值得讚一讚D PR。但抽政治水始終有風險,出之前都應該諗清諗楚,請示下係個班坐係office,決定一切既19高層。反而到依家刪除左,就帶上埋過街老鼠既稱號,由一個建立左好耐既形象,插水插得深過個老坑,落入人人喊打既洗版裡面,真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唔抽好過抽。
但有時,對於政治既好多話題,已經唔存在想抽水依個念頭,而係想表達自己想講既野,訴諸依個已經慢慢變質,發生好多荒誕事既社會。抽水好,點都好,反正對我嚟講,都會怕得失好多野,但我更清楚既係,能講到自己想講既野,良知更重要。
抽水,慢慢地就變左係香港獨有既一個文化,係依個飯可以唔食,水唔能夠唔抽既年代,抽到一個靚既水,就好過你係ATV賣10年廣告。而慶幸既係,係依個連笑都變得奢侈既年代,自己仲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