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轉型經驗提供我們不同面向的思考,所有成功的經驗不外乎「知識、創意、文化」而城市的根本是人,如何有效地將人聚集起來,使之激盪出火花,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此,政府不論規劃何種政策,都必須以人為本,並且擬定一套能夠平衡短期需求與長期目標的策略,在務實&可實現的基礎上,開展一套別人不易取代、具有高雄優勢的總體願景。
--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城市為何衰敗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城市為何衰敗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為何衰敗: 高雄會變成下個 底特律 嗎?
曾經有許多個時間點,少數人手中的權力與資金,或許能夠抵擋世界潮流的變化,像是波士頓和紐約在工業外移後的成功轉型一樣,為底特律找出新的出路。
然而,最好的契機已經消逝,需要等待後人往不同方向的努力,帶來逐漸顯現的希望。我們無法把底特律的悲劇怪到任何單一的人身上,但我們可以問,過去幾十年這麼多懷抱大志的政商鉅子們,為何無法提早拯救底特律?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高雄人也應該要仔細思考。
#高雄 #好過日
#城市為何衰敗: 高雄會變成下個 Detroit, Michigan 嗎?
針對昨日好過日的貼文,有網友反映:「文章沒有點出Metro Detroit 和 City of Detroit 的差別,可能會讓讀者產生認知錯誤;另外底特律也已開始復甦,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鬼城。」(傳送門:https://goo.gl/ANfju1)
❙ 因此,好過日特別再向大家說明。文長,請小心服用:
在 20 世紀早期,底特律曾經是美國第四大城。但在今日,只要走過底特律市中心(City of Detroit),從大樓中多到令人不安的空地和被木板封住的舊房子,誰都能看出這裏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從 1950 年到 2008 年,底特律市區失去了超過 100 萬人口,占其人口 58%。在金融風暴後,底特律的年均收入掉到全美的一半左右,失業率則達到全國平均的 2.5 倍。至今(2017)仍是全美生活品質倒數的城市(如 24/7 Wall St. 網站的調查,名列倒數第一)。
❙ 在我們弄清楚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之前,我們可能要先回顧底特律是如何興起的:
底特律,是連接伊利湖和西邊大湖區的水路狹窄處,因此法軍曾在此建立堡壘,底特律之名就來自法文的「海峽」。19 世紀初,陸路運輸的成本遠高於水路數十倍,因此位在伊利諾和密西根運河水路線上的底特律,伴隨著芝加哥,水牛城等城市一起興起。1850-1890 年間,底特律人口從 2 萬人增加為超過 20 萬人,在 20 世紀初底特律的貨物吞吐量甚至超過紐約港和倫敦港的總和。
19 世紀末的底特律,主要產業是物流相關服務,如福特曾經待過的底特律船塢公司,提供大量船隻各類服務,因此也擁有船舶機械,特別是引擎的專門技術。而地理的優越性,也帶動各類工業的聚集,例如福特接著跳槽的下一家西屋,也從事引擎相關的業務。當福特進一步跳槽倒愛迪生照明公司,並很快被升為總工程司時,他已經萌生創業的想法。當他向愛迪生說明生產汽車的想法時,聽說愛迪生是這樣回答的:「年輕人,這值得一試!」
這樣的專業讓底特律具有生產汽車的最佳後盾。19世紀末的底特律像是 20 世界下半的矽谷,成為眾多發明家的溫床,他們不斷嘗試建立尖端技術的突破,而眾多的小企業,不但互相競爭,蓬勃的市場也鼓勵人才的交流,包含頻繁的挖角與跳槽在內。
1899 年,福特在木材大亨幫助之下成立第一家汽車公司,但他生產的汽車未達經濟規模,兩年後福特與金主拆夥,木材大亨另外找來工程師,並把公司改名為凱迪拉克(底特律創立者的名字)。在當時,道奇兄弟,別克與費雪兄弟等機械天才都在底特律浮現,除了汽車製造商,也有各類零件供應商。1908 年,福特生產出T型車,並走向生產線與產能整合之路,然而,這卻可能為底特律的衰亡,在未達極盛前就先埋下伏筆。
1920-30 年代,福特汽車大幅擴張下,開始在郊區擴產,並收購零件供應商,建立從鐵路到發電廠的完整生產體系。然而1950 年代,底特律從港口和鐵路獲得的優勢開始消失,底特律建立的汽車產業,或許也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運輸成本下降下,公司可以移往人工便宜的地方。而二戰後全球經濟體制的復甦與第三世界的興起,也讓工業開始從先進國家轉移,先是到歐美的邊麓國家,如專制統治的西班牙,接著再往東亞等地擴散。
經濟衰退的同時,社會的動盪也影響底特律的安全。
1967 年 7 月 23 日因警方突擊退伍軍人聚會,導致警民衝突,誘發數千人上街縱火破壞,迫使聯邦政府不得不出動王牌 82 和 101 空降師進駐底特率,但還是造成 43 人死亡,1400 多棟房子燒毀。在種族衝突下,儘管市府和聯邦政策日益趨向保障有色人種權益,但諷刺的是群眾暴動燒毀多半不是有錢白人的房子,而有能力遷移的中產以上階級反而加速外流,搬到郊區或離開底特律。
在大環境的威脅下,地方政府並非沒有動作,但這些政策的效益卻十分有限。
1960 年代底特律市區的房市已經隨著人口外流衰退,但卡瓦納市長仍然執意拆除貧民窟,並以聯邦都更基金補貼興建住房。1973 年,黑人市長科曼.楊當選,在長達 20年,連任四任的任期內,楊雖然積極推動少數族群權益,但他明顯對白人的敵意,卻只是讓白人持續出走,雖然越來越高的黑人族群比率讓楊可以持續連任,但這種投票者出走的效益對底特律卻是惡性循環。
此外,楊嘗試推動大型建設來提振經濟,例如興建喬路易斯體育館(5700 萬美元,相當 2010 年2.5 億美元),以及透過稅捐減免和政治支持鼓勵福特投資3.5億美元興建底特率第一高樓文藝復興中心,但卻無法帶動市中心再生,而 1996 年文藝復興中心也黯然以 1 億美元認賠賣給通用汽車。
在底特律的全盛期,汽車三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主宰了底特律的經濟,在底特律衰退的初期,還能靠這些產業撐場,甚至市長在 1981 年徵收了 1400 戶住宅蓋通用汽車的廠房,儘管創造的就業人口遠比原有住民少。
而在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後,應變不及的美國汽車產業被日本車商等更具彈性的企業包夾,步履蹣跚,儘管在 8-90 年代經濟復甦後陸續好轉,但營收改善之際,卻對總部所在的底特律市區就業市場幫助有限。
❙ 產業的單純化以及欠缺對教育與研發能量的投資,更使得汽車以外的產業動能貧乏,終究難過另一次的經濟危機。
1970-80 年代,底特律已成為全美犯罪率最高和毒品最氾濫的城市,大量的空屋成為犯罪的溫床,在 1984 年甚至發生過 800 次縱火,消防隊根本無力負擔。
底特律的市中心逐漸死去,2011 年時,一半的屋主付不出稅金,40% 的紅綠燈無法運作,惡性循環下,市中心部分區域連警消等緊急公共服務都付之闕如。在一連串貪污醜聞後,底特律財政危機更加嚴重, 2013 年 3 月,因無力償債,底特律被密西根州政府接管, 2013 年 7 月成為美國宣布破產的最大城市。
如果要看到底特律的新希望,那麼可能要走遠一點,距離底特律市中心約 60 多公里的 Ann Arbor,是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主校區所在,該校是全美歷史最久的公立大學之一,也是重要學術研究重鎮,校友中有超過 20 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密西根大學和規模較小的韋恩州立大學為首,產生了龐大的產學研發體系。
在底特律市中心衰落之際,底特律都會區仍然是密西根的經濟中樞,而密西根則是全美高科技就業機會排行前五的州,在奈米科技,生物技術,資通科技,燃料電池等領域,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而大約就在底特律暴動發生之際,郊區人口超過市中心( City of Detroit ),目前廣域都市圈人口超過 530 萬人(對比市中心不到 70 萬人口),以都市圈來說人口成長雖不高,但規模名列全美 12 大,都會區影響範圍甚至擴及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莎,形成跨國都會帶,近年也孵育了許多新創綠能企業。
❙ 那麼,對比郊區相對穩健的產業體系,底特律市區有沒有復甦的希望?
在 2014 年財政危機改善後,底特律市的破產狀態已經解除。而都市閒置空間也引進了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農都市農園,部分引入的資金被用於重新整修路燈與交通燈號等基礎建設,而荒廢 20 多年的密西根中央車站也重新安裝上新的窗戶與電力設備,並有潛在投資商提出再利用計畫。但當人們經過底特律市中心,看到一度興盛繁榮的街道,冒出了小片小片的農產與太陽能板設施,可能仍不禁要懷疑,這是某場大災難後人類掙扎著的生存嘗試。
當然,希望逐漸出現,在財政狀況改善下,底特律市政府和商界人士提高了針對新創和中小企業研發的注資,提出底特律創業夥伴計畫,讓小型企業在底特律逐漸出現,薪資水準也從谷底回升,但當然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當我們回顧這一切,我們要知道的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底特律也不是一天衰敗的。曾經有許多個時間點,少數人手中的權力與資金,或許能夠抵擋世界潮流的變化,像是波士頓和紐約在工業外移後的成功轉型一樣,為底特律找出新的出路。然而,最好的契機已經消逝,需要等待後人往不同方向的努力,帶來逐漸顯現的希望。我們無法把底特律的悲劇怪到任何單一的人身上,但我們可以問,過去幾十年這麼多懷抱大志的政商鉅子們,為何無法提早拯救底特律?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高雄人也應該要仔細思考。
#小編感謝你看到這邊
#其實是直接END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Kaohsiung #Detroit #高雄 #好過日
城市為何衰敗 在 衰敗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国历史17:汉文帝后期为何国立日渐衰败?这些披着羊皮的狼 ... 日本戰敗國民政府來台,九份大家族的衰敗,悲情城市| 說說的電影. ... <看更多>
城市為何衰敗 在 城市為何衰敗-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城市為何衰敗 : 高雄會變成下個Detroit, Michigan 嗎? 針對昨日好過日的貼文,有網友反映:「文章沒有點出Metro Detroit 和City of Detroit 的差別,可能會讓讀者產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