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噓…… 天空墨黑,厚雲沒星。手錶上指針是凌晨二時,大部分人已熟睡就寢,街上一片寂靜,黑暗滿佈街角,昏黃街燈,照得人睡意濃濃。 嗞嗞…… 機器的轉動聲卻在深水埗福華街,一排關閉的鐵皮小排檔叢後,一間鋪頂上書「坤記士多」四個大字,在鐵閘縫中透出幾扇白光,聲音就從這製糕工場發出,訴說着眾人皆睡我獨醒,明...
「垃圾桶 旁 芝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媽!我今天吃外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問題] 如何消滅垃圾桶漲出的蚊蚋/果蠅? - 看板homemaker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浴室出現怪東西....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請問長得很像白芝麻的這是什麼? -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垃圾桶旁芝麻、小果蠅、果蠅的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垃圾桶旁芝麻、小果蠅、果蠅的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果蠅卵芝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果蠅卵芝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果蠅卵芝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果蠅卵芝麻的推薦評價,PTT - 母嬰親子育兒網路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芝麻雜貨- 日本 熱賣Earth Chemical 誘引捕獲吸蚊啫喱‼️ 一 ...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Re: [問題] 如何消滅垃圾桶長出的蚊蚋/果蠅? - 看板homemaker 的評價
- 關於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問卦] 問個卦,這是什麼蟲卵?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媽!我今天吃外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重-老味噌🔥
這家居酒屋在我學校附近也有一家,這家好像是新開的✨在天台看完電影後不知道要吃什麼,剛好發現一家自己常吃的店就走進來啦❗店的風格跟新莊的差不多,桌跟桌的距離不會太近,旁邊還有放包包的桶子哦👍桶子本人蠻大的,大概比橘色垃圾桶小一點點,可以讓你連厚外套都扔進去,這點我真的推爆☀
午仔魚一夜干🐠
這個超級好吃😋但是我本人真的不太會吃魚所以吃超級慢,慢到我隔壁都走兩組人了,我還在吃就知道我吃的有多慢了吧😂午仔魚的皮烤的酥酥脆脆的,把油脂都鎖在魚皮上🔥魚肉的部分非常細緻連著魚皮夾起沾些許胡椒鹽,入口後先是感受到魚皮的的香脆🐟魚皮上鎖住的油脂和細緻的魚肉慢慢的在嘴裡散開,沾上胡椒鹽的魚肉被帶出了鮮甜,魚肉非常新鮮沒有魚的腥味跟土味👍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身體的魚刺是大隻的,但頭的部分還是有一些小刺,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哦♥
串燒🍖
串燒的部分我個人喜歡極黑和牛肋條🐮因為我本人牙齒超級爛,太硬的美食我真的無福消受😭他們家的牛肋條完全沒有這種問題👍不會過熟刷上鹹甜鹹甜的醬汁再灑上芝麻提香♥口感偏嫩但不會有軟爛感,一口一塊剛剛好呀👍
山藥蛤蠣湯🍜
這個湯是我第一次點,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山藥搭蛤蠣😂不過我覺得搭起來還不錯👍很適合再離開前點一碗,蛤蠣養肝山藥養胃,熱熱的湯下肚感覺酒都醒一半了✨而且他的蛤蠣每顆都是飽滿的,沒有過老很可以呀♥
哦對了,他們家打卡還有送烤麻糬哦🔥而且是送一份很多顆的那種,不是敷衍你給你兩顆的那種哦👍
---------------------------------------------------
☎️ 三重-重新店 (台北橋捷運站)
電話:02-29766971
地址:三重區重新路二段46之6號。
☎️ 新莊-中正店 (新莊捷運站2號出口)
電話:02-29980176
地址:新莊區中正路231號。
☎️板橋-新埔店 (新埔捷運3號出口)
電話:02-22552293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萬板路11號。
☎️板橋-江子翠店 (江子翠捷運2號出口)
電話:02-22510662
地址:板橋區文化路二段255號。
#新北 #新北必吃 #新北市 #新北美食地圖 #新北美食推薦 #新北美食 #新北餐廳 #新北居酒屋 #台北居酒屋 #居酒屋 #老味增 #三重深夜美食 #三重グルメ #天台宵夜 #捷運美食 #串燒 #串燒居酒屋 #銅板美食 #雙北美食 #food #foodaholic #foodphoto #foodphotography #foodtinne #foodie #taipei #taipeifood #taiwanesefood #taiwanfood #yummy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在十一歲的時候,我媽媽問了我一句:「李昆霖,你以後想當有錢人還是沒有錢的人?」
「當然是有錢人啊!」我回答,誰會想當沒有錢的人呢
「好,那從現在開始,你就要認真讀書考上最好的國中,然後進最好的高中跟大學,才能以後有機會賺大錢」
我媽前二天對我講這段歷史時,問我還記不記得這段過去?
我當然記得,因為我從那天起就知道,是我自己決定要當有錢的人,是我自己決定要認真讀書,才能出人頭地,所以從那天起,我心甘情願接受父母的安排,請最好的家教,每天努力用功讀書去考最好的學校。
「雖然知道被自己的媽媽擺了一道,但畢竟是自己選擇要當有錢人的,所以再怎麼辛苦,我也心甘情願,畢竟是自己的選擇。」過了三十年後,我首次跟我媽講我的心路歷程
「沒錯,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引導你現在也11歲的兒子」我媽這樣對我下達命令
於是我隔天早上,在我兒子跟女兒一邊吃早餐的同時,我跳上我家的餐桌旁的白板牆上,問他們:「你們想不想成為成功的人?」
「of course !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當然啊!你在講什麼!」二個小孩異口同聲說,好像我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
「那我來跟你上一堂如何成功的課程, key to success 101」於是女兒也坐好說她也想上課。
「你們覺得什麼是成功?」我問他們
「to be respected, 被尊敬, 像爸爸走在路上或店裡都會被人認出來一起合照」savi 說
「對,而且fb 還有三萬四千個粉絲」anna 補充
「其實是三萬六千個粉絲,四萬個追蹤,但那並不重要」我糾正他們
「 重點是你做了什麼會讓人尊敬」我嘗試著引導他們,就像三十年前我媽引導我一樣
「像是有智慧? 」 他們嘗試著回答,我點頭示意,並且把他們的答案寫在白板上
此時
「Savi! 你又亂丟襪子了! 你再這樣我就把你的襪子丟進垃圾桶讓你沒有襪子!」此時小啦從旁邊經過,硬生生的打斷我如此有意義的親子教育,叫她兒子先收拾好襪子。
於是我站在白板前等了二分鐘,不好容易兒子把襪子收好要繼續聽我的人生智慧時,老婆又打斷我:「Savi! 你的漫畫又亂丟在沙發上,下次要是在亂丟,我就再也不給你看漫畫!」
「喂!這位太太, 我這個出場費每小時好幾萬元起跳的講師正在傳授成功的智慧給小孩,妳不要來亂好不好 !」 當然這幾句話我只敢在心裡murmur, 敢怒不敢言,甚至還狗腿的靈機一變說並且在黑版上寫下:「對! 媽媽說到了重點, 自我管理是最重要的!!」
「只有先把自我管理做好,別人才會尊敬你,只有把你的時間管理做好,你才能分配時間可以同時用功讀書以及培養其他技能,這樣你才能申請到好的大學,才能日後有機會拿到好的工作或是有創業的本錢」我把握機會激情的對底下二個小孩演講,深怕我老婆又亂入碎碎念我拖鞋沒穿的芝麻小事打斷了我的晨間教育。
「可是爸爸,你的自我管理其實也沒有做得很好啊?」 savi 提問
「你怎會這樣覺得?????」
「我看到你都在打電動,或是都去滑水,你其實並沒有很認真工作」 二個小孩天真的提出他們的粗淺觀察
「那是因為爸爸現在最大的成功就是娶到了一個很認真工作的老婆,所以我才能有這麼多時間陪你們玩, 所以Savi ! 娶到對的老婆很重要! 一定要娶到一個很會賺錢的老婆!」
「可是她如果很兇怎麼辦?」
「沒有關係,我們都讓她兇,她兇久就空虛了」
其實這最後一段話才是一整個晨間教育最有智慧的一句話,希望我兒子可以永遠記住這句話,那他以後的人生就一舤風順了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噓……
天空墨黑,厚雲沒星。手錶上指針是凌晨二時,大部分人已熟睡就寢,街上一片寂靜,黑暗滿佈街角,昏黃街燈,照得人睡意濃濃。
嗞嗞……
機器的轉動聲卻在深水埗福華街,一排關閉的鐵皮小排檔叢後,一間鋪頂上書「坤記士多」四個大字,在鐵閘縫中透出幾扇白光,聲音就從這製糕工場發出,訴說着眾人皆睡我獨醒,明碼實價的起早摸黑,辛勤的一天就從這嗞嗞作響揭開序幕。
「由晚到朝,由早到夜,循環不息,兩三點鐘起身開工磨米,做埋洗埋嘢賣埋,兩更人,收埋鋪夜晚八點幾,年中冇息休㗎!不過唔緊要,慣㗎啦!」半頭白髮的傳永祥一口沙啞地說。
傳永祥是坤記老闆和掌舵人,64歲,對這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勞已司空見慣。還有弟弟傅永康,三個協力的阿哥阿姐夥計,同時在凌晨開工,默默無語。守在四五十度高溫的火爐邊,人人揮汗如雨,各佔各崗位的忙着磨米、抽出抽入竹筲簊、提上提落重甸甸的石頭壓漿,誰也沒注意到這百忙的街外上一絲靜態。
咔嚓……
一手拉開了店面的鐵閘。時為早上七時許,深水埗地鐡站B2出口旁,這不過百呎,80年代士多的舊模樣,汽水、香煙、啤酒、土炮……,老士多的產品。然而主角是陸續放到店門當眼處的各式老糕,白糖糕砵仔糕芝麻糕紅豆糕……琳瑯滿目,吸引途人。連銷售也數十年不變。現時外面的糕都早已包裝好,這裏卻依舊即切即放磅上秤重量,再入小袋給客,這樣的動作常惹客人投訴慢。
「件糕幾重就收幾多,冇呃秤,夠均真!幾廿年都係咁,冇變過,舊時啲人冇投訴㗎!」
隨時代變遷,深水埗生活改變了,舊的事物正在消失,他仍竭力保留這裏的一點一滴。分毫不動,緊握着舊。
「我都後生過,輕佻過,試過變新,錯咗一次,唔可以再錯!」像他的白糖糕,水靈模樣,心眼兒透亮,會有點調皮。他也曾稚氣未脫,違反父旨,背叛自己,陷於迷惘,卻終歸是貼心的。還不忘父訓:「做人做生意要對得住天地良心。」
一度無心之心,使他念茲在茲,謹遵此宗旨,勤懇守着,天荒地老。縱使父已逝,精神卻長存。
父技藝恭謹以待
嗯……
閉目沉思的他,想起父親,思緒如泉湧。他祖籍順德,鄉下作為魚米之鄉,河澤廣佈,水域通達,適於稻米生長。賦予了製作米糕的創造力。選粘米、糖、水這些家常材料製成的白糖糕、砵仔糕等,是稻米變身的傑作。
看來簡單,實際上製作十分繁瑣。父親傳承的技藝,他不怠慢,淘米、浸米、磨粉、壓水、和餡、發酵、灌籠、水蒸,做足八道工序,糕才爽香可口。
滴噠滴噠……
磨米的滴水聲,回應着石頭壓印米漿滴出的米水聲,格外清脆。他將用半新舊的泰國粘米按比例混合,浸泡一晚軟了的米放進磨機,扭動水喉,米粒漸研磨成漿,奶白的水柱細細流進布袋。紮好裝滿米漿的布袋,然後抬塊大石把米漿重重壓着,待水分全部流走,壓成半乾濕的米粉糰。以壓乾的米粉糰上秤,斤両才準確。
「用磨米壓出嘅米漿嚟蒸糕,啲糕有一種膠質,特別煙韌。」他一時忙着調校不同糕點的糖水米漿,這個要加黑芝麻漿,那個要放紅豆……一時又要磨糯米粉,做煎堆、包茶果。磨米機在一邊動,他也像機器一樣,沒有一刻停下來,多磨人!
最不容易是順德獨有的白糖糕,壓成的米粉糰,加入糖水搓勻,擺放到晚上,粉糰不停發酵,晚上變「老種」,又配搭新加了糖的米粉糰去,再發酵到第二日才蒸,往而復來,日日如是。白糖糕好不好吃?還是靠發酵。米與糖水的比例怎樣?發酵時溫度如何?全靠他拌和米漿時,一雙巧手去感應。
將發了酵的米漿倒在竹箕上,拿去蒸。「蒸起咗啦!蒸起咗啦!」隨着他揭開蒸鍋,熱氣上升,夾著帶酒味的甜米香,一股複合香氣撲面而來。剛蒸好的白糖糕白嫩蓬鬆,密密的小氣孔如同蜂巢一般,光滑剔透。嘗一口,軟滑爽口,甜甜的滋味帶着剛出爐的暖意在舌尖化開,口感綿密帶韌勁,微微似米酒的香氣,意想不到的清新吸引。
家傳秘方不易來
呼……
他大力地呼出一口煙圈。這個做糕的家傳秘方,是寶貴的經驗及睿智,都是他的父輩,順德人一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結晶。最初,也與一口煙有關。
「我老竇叫傅坤信,戰前喺順德嘅茶樓打工學整糕,佢個師傅做嘅白糖糕爽彈細膩,點樣整?佢就教啲唔教啲。不過呢個師傅係食大煙嘅!」
食大煙,即抽鴉片,當年是合法的,很平常,但價格高昂,普通打工的吃幾遍可花掉一個月人工。他父親知師傅有煙癮,出錢請食,期望師傅上足電,會過招教他。這樣的討好非一推即就,師傅一次不教、兩次不教,直到第八次才教少許。之後不斷請食,師傅才像擠牙膏般逐少逐少地教。
「請佢食個大煙,嗰份糧畀晒佢㗎啦!老竇先慢慢學到做糕竅門!」到他父親成功獲知箇中秘訣,幾已傾盡家財,可謂得來不易。和平後,他父親就帶着這秘方,到香港打工。
做米糕養家餬口
依呀﹗依呀﹗
石磨在轉動,轉一圈就依呀一聲,昔時就是用石磨磨米做糕。「我老竇嗰時喺香港嘅油器白粥大牌檔做糕,用石磨磨米,憑學番嚟嘅秘方整出好食嘅糕,其他師傅都冇佢整得咁好,啲客咪叫我老竇不如自己出嚟做生意!」
1965年,他家住唐九樓,在十樓的天台自立做糕,山寨原始,做批發生意。「點知攞貨買嗰啲商戶客,好生意就嚟攞,唔好生意就唔攞,落雨唔嚟攞又唔找數,啲糕剩喺度唔通倒咗佢,我阿媽咪拎出街賣囉!」山不轉路轉,他母親挑起擔挑,秤兩隻竹籮,糕點放在籮上,到福華街、北河街沿街擺賣。那時小小的傅永祥,已跟着媽媽一起上街。
「老竇真係好勤力,佢一個人,用手磨米、石頭壓水、米漿溝糖水、發酵、入爐蒸,嗰時仲用燒柴,乜都一腳踢!」父親就靠這糕養活一家九口,逐漸做到有生意,坤記的雛形就是這樣形成。
窮人孩子早當家
鈴鈴鈴鈴……
鬧鐘響起,早上六點,傳永祥兒時最痛恨這聲音,他不情不願的起床來。「起身幫老竇開檔,之後七點幾返學,到下晝三四點放學返嚟,又磨米、搓糕,整呢樣整嗰樣,到夜晚九點,先去做功課……」
對一個小孩,體力及精神都往做糕去,上學沒精神,成績也越來越差。「整整下無心機讀書,升唔到班,咪冇讀,一路跟住老竇去做糕。」中二就輟學,這遺憾一度令他無法釋懷。
「人哋放學就去玩去踢波,禮拜六禮拜日去露營、去旅行。我禮拜六禮拜日都要開工,好辛苦架!做糕有咩樂趣?」他很矛盾,對做糕,嘴裏說着嫌棄,實則卻又留有美好回憶。「當年冇咁多電子產品,我細個陪老竇開檔有得食,又同其他檔口嘅細路玩,賣出啲糕,老竇賞我零用錢,幾開心㗎!」多年後憶起與父親一起賣糕的時光,苦中有樂,很寶貴,他特別珍惜!
他與父母漸漸做到生意,從街頭做上排檔,他的工資也多了。「嗰時未識諗,冇儲低!啲錢淨係愛嚟行街睇戲食飯,唔夠咪問阿爸攞囉!」
人迹渺意興闌珊
轟隆轟隆……
地鐵行走聲音劃破寧靜的深水埗,時為79年起地鐵。坤記被迫搬到南昌街的大牌檔。「因為唔就腳,完全冇生意,做糕生意差,搵唔到錢。」同期麥當勞又進軍香港,市民多了選擇,坤記漸被擠到邊緣去。生意不佳,令傅永祥更加意興闌珊。
「我都要支人工,飲茶食飯都要錢。做糕冇前景,都諗轉吓行啦!由細對住呢行咁耐真係厭㗎,邊至想做?當然唔想做!」常言做那行,厭那行。他放下了做糕,離開父母和弟弟。當時他考到的士牌,就去揸的士搵食。
當了的士司機,他才發現爭食的士愈來愈多。「的士多,分薄咗,難搵食,我覺得揸的士已經唔合時宜。」他只好回家再做糕去。
人心之花散落時
哎呀﹗
這痛楚的嘶喊,如被一拳激中喚醒做糕的初心。他離去而再回來,父親沒有責怪,但最終也要靠父母,他感覺像欠了一個情。這時父親年事已高,還交付給他打理。他有感傳統磨米、壓漿、發酵,花工夫又費時,生產能力低。適逢工場拆樓,沒地方磨米,他打出如意算盤來。「新時代講求快,可以用現成嘅粘米粉,節省咗磨米艱辛嘅過程,慳番唔少成本。」
有不待風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人心搖蕩、人性明暗,有跡可循卻難以理解。他騙得了自己,卻瞞不到客人,有些熟客吃過,覺得不是死實實,便是散收收,味道不同了。當他面前,把糕丟進垃圾桶,這恍如大力地摑了他一記耳光﹗「我好唔開心!」
客人騙不了,一個個離去,不單虧本,父親打下來的江山招牌也搖搖欲墜。他痛過,才領會,才醒覺。「老竇曾經同我講,做生意最緊要老實,對得住啲客,如果啲嘢唔得賣畀人,等於呃人。」
痛定思痛,自此,他堅持用傳統方法,磨米蒸糕,慢慢把客挽回來。
兵戎相見終告捷
傾哐!傾哐……
電視機傳來武俠劇的刀劍聲,短兵相接,仿如與同行舞刀弄劍的惡鬥……八十年代,大牌檔人稀少,父母接受他的提議,到較多人流的福華街租鋪,他可以邊看着電視邊賣糕。
如今他不辭勞苦,店仍維持磨米做糕,果然吸客,生意滔滔。那時深水埗有不少經營糕點的行家,見其客人川流不息,不免見獵心喜。某行家到來請教,叫他傳授做糕訣竅。「老竇當年都千辛萬苦先學識,而家問一問就要教你,有冇咁便宜嘅事?況且你又喺深水埗做糕,教咗你,咪搶自己嘅生意?傻㗎!」
他拒絕了,於是行家心生一計,急遽地將其租鋪買下。「佢買咗間舖,繼續租畀我哋,遲遲唔收,等我做旺咗佢先至要返,到時接收晒我啲客,賣佢嘅糕。」
他被擺了一道,但對方有鋪佔了優勢。他覺得租鋪不是長遠計,立意要父親買鋪。機緣下他們買到隔鄰的店,即現址的角落鋪,於是搬到鄰店繼續賣糕。行家業主收回原店,賣同樣的糕品,兩家並列打對台。「大家爭,佢鬥平,佢賣五蚊三件,我一件三個半。啲客嚟買,話我貴,但一樣幫襯,因為我嘅糕好食過佢。」
對家乏人光顧,大拍烏蠅,結果結了業。「以前一直覺得老竇嘅手藝好平常,而家我知道係寶。」他深深感到做糕秘方的強悍和魅惑力,亦全憑這贏了漂亮一仗。
仍不敢須臾或忘
啪啪啪啪……
掌聲響起,在百般磨難過後﹗97年金融風暴後生意轉淡,他想到增加產品提升銷售。「試過加整老婆餅、合桃酥,同芝麻糕、紅豆糕、馬蹄糕。啲客都係鍾意食用磨米做嘅糕,麵粉做嘅老婆餅冇得留低,磨米嘅紅豆糕同芝麻糕都賣得,就繼續賣到而家。」
他將芝麻磨粉混合米漿倒進盤內,先蒸熟第一層,然後第二層、第三層,如此類推,蒸到第九層,做出芝麻糕。入口綿細軟滑,慢慢化開,不甜膩,飄散出芝麻香氣,細嚼還能感覺到點點的黑芝麻末,滿嘴生香。內裏沿用父親的磨米米漿,糕身特別柔韌有米香。
03年,《飲食男女》報道坤記,指明香港製造。「由嗰時開始旺,生意幾倍咁升。到15年攞米芝蓮推介,多咗好多外國遊客慕名嚟幫襯。」
店子紅了,親友都建議他擴大工場、增加產量。「要快就要機器生產,就冇咗手做嘅味道。」用手做糕,時間有所局限,快不得,產量不多,如白糖糕一天最多二十多底,砵仔糕一天只一千幾百碗。他斷然回絕。
「唔會大量生產!我一定唔會再犯錯!」他絕不容犯下些許錯,縱使別人不追究,自己卻不敢須臾或忘。堅持遵循父法,不粗製濫造。09年父親因年邁身故。「我會盡自己能力細心做糕。咁樣做係為咗品質,亦係為咗啲客。更大嘅意義,係為咗阿爸。」他回憶中的父親,為人正直,扛起家庭和事業,勤懇堅忍,從未埋怨過辛苦。做人忠誠,對客童叟無欺,因而儲落大批熟客。
入夜,他開啟門口射燈,照着坤記的招牌,淡淡的糕香,歷五十年而不散,讓人念念不忘,有燈就有人,延續父親的精神。
撰文:孟惠良
攝影:關永浩
坤記糕品專家
地址:深水埗福華街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十號鋪
電話:2360 0328
營業時間:7:30am-8pm
詳情: http://bit.ly/2QLfzLk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浴室出現怪東西....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很像台語稱"頻阿"的蛹~也很像芝麻~把他壓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是活的會注膏~ ... 白芝麻+蟲才知道是果蠅的卵重點是我垃圾桶有加蓋牠們還是有辦法在附近產 ... ... <看更多>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請問長得很像白芝麻的這是什麼? -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連假很久沒回家,一靠近垃圾桶附近發現很多像是白芝麻的東西,散布在垃圾桶蓋上跟地上還有旁邊的三層櫃後面,但我都沒在宿舍吃白芝麻(?) ... <看更多>
垃圾桶 旁 芝麻 在 [問題] 如何消滅垃圾桶漲出的蚊蚋/果蠅? - 看板homemak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實在被這些小飛蟲搞得很煩...
入夏之後發現廚房垃圾桶很容易長出小飛蟲(台語叫做萍啊?)
有次垃圾才放兩天居然還出現芝麻般的蟲卵>_<
目前用過以下方式:
1.用有蓋子垃圾桶、底下放樟木條、旁邊貼樟腦油片、灑小蘇打粉
2.所有果皮魚骨等等每次都用小袋子打死結再放進垃圾桶
3.每晚都倒垃圾
4.檸檬汁水、肥皂水引蟲自盡
但以上效果有限...發現才半天打開垃圾桶小飛蟲還是出現了...
明明塑膠袋都已經打死結了,到底是從哪裡生來 囧"
老公很討厭蟲子,每天都會唸唸唸...實在讓我超傷腦筋的。
請教大家我還能怎麼做呢?
--
~*波麗露的地球凹洞*~
https://blog.yam.com/bole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34.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maker/M.1401880879.A.A7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