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電子筆記本實測 我們常稱自己是斜槓女力,因為採訪工作的關係,出門總是大包小包,除了帶日常用品外,還要裝著筆電、充電器、筆記本、文具、相機、書籍…等物品,曾經最高紀錄一天連續跑六個建案採訪,同時得扛著厚重的行囊,在全台各地四處奔走,到最後總是狼狽不堪,出門工作真的像是在打仗。
我們要感謝「MobiScribe Origin」廠商,因為這台電子筆記本,讓外出工作變的很輕鬆,這台「電子書閱讀器」與「電子筆記本」合而為一。
我們不需要帶電腦包,這個就像是採訪板上放了一張白紙,可以一邊採訪、一邊手寫紀錄,檔案直接存成PDF或PNG圖檔再透過E-Mail存取,很方便也很環保。
我們之前一直很好奇,來自美國品牌、台灣設計的「MobiScribe Origin」熱銷全美的原因?這次特別把實際使用一個禮拜的心得,分享給大家。#使用後真的回不去
從電子筆記本的外型來看,這款是6.8吋,非常輕薄,女生攜帶方便,放在包包裡不會感到負擔,個人很推薦選購「皮套組」,皮套車縫線細緻,整個很有質感,右邊放電子筆記本、觸控筆,左邊當成名片夾,出門工作帶這個就很方便。
打開「MobiScribe Origin」,建議先做幾個動作,第一先到設定裡,將語言改成繁體中文,第二連接Wifi,進行系統更新。這台二代款,升級Android8.1,在功能上有更多的突破。
這台有內建Mobi-Store電子書平台APP,基本上市面上各平台的電子書都可相容,比起其他閱讀器只能支援自家商城,更具人性化,同時在閱讀PDF檔時,可以直接在上面畫重點、做筆記。
在閱讀時,「易讀性」非常重要,基本上整體閱讀起來,是很輕鬆流暢,而且沒有藍光刺激,畫面解析度高,但完全不會刺眼,建議大家在使用時,在右上角手動調整明亮度與色溫,找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模式。
我們非常喜歡這支觸控筆,優點是不用充電,而且手寫起來,反應很靈敏流暢,這支筆後端是橡皮擦,可以在頁面上直接擦拭,在使用時,筆記本有不同筆刷、多種粗細、色筆顏色可挑選。
採訪工作時,我們大多用的是細鋼筆來紀錄,真的很像寫在白紙上,可以感受到手寫字的溫度。
另外這款二代「電子筆記本」多了OCR(光學文字辨識)手寫文字辨識功能,可選取指定區域或整頁辨識,也可以插入圖片、表格,方便各型態的文書處理。
還有一個我們很常用的功能就是「行事曆」,我跟Sam每週都有無限多的代辦事項,以及採訪工作要處理,這台支援雙機以上連線,可「遠端共同編輯筆記」,讓我們知道彼此的工作行程與進度,這功能簡直為我們量身設計。
不知道大家在用電子閱讀器時,是不是發現畫面會有殘影.不過這是正常現象喲,一開始我們還不熟悉這台時,發現也有這個狀況,後來看了說明書之後,知道這是電子紙原理中,黑白粒子的固定狀態特性,只要按個鍵就可以手動刷新頁面,殘影馬上消除掉,畫面乾淨又清晰。
總結,「MobiScribe Origin」突破了我們對電子筆記本與閱讀器的想像,除了自己常用的功能,可以設定在主頁上,基本上這台機器內建有32GB儲存空間,如果覺得空間不夠用,可支援SD插槽,再來充電為Type-C接USB,透過電腦就可以直接充電。
整體使用上,既方便又人性化,很適合斜槓工作者用來閱讀、筆記,使用方式多元又有趣。
👉購買連結一樣放在留言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來參考。
#一起環保愛地球
#電子紙
#電子筆記本推薦
#電子閱讀器
#MobiScribeOrigin
#地產秘密客
地產 牌 pdf 在 每日e錠|行銷 設計 UX 小技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G經營分享|90天5000追蹤🟡 #贈漲粉簡報
每日e錠團隊從去年11月開始經營知識型IG,於90天內突破五千粉絲,至今達到近2萬追蹤,這過程中做了許多嘗試以及策略,如果你目前處在粉絲數停滯不前或是互動度不佳,歡迎參考以下方法,最後也會提供 「33頁免費IG漲粉簡報」供大家下載~
┄
▋知識型IG快速崛起,如何能被看見?
IG紅利期間已過,現在使用Hashtag,轉換流量大不如從前,那還有哪些辦法能脫穎而出呢?以下我會分享經營IG三大關鍵及漲粉五大秘訣。
▋經營IG三大關鍵
❶明確定位,持續優化
在確立 IG 定位前,建議要做「市場調查」、「競品分析」,綜合評估自身優劣勢並強化特色,找到最適合的利基市場。開始經營後,初期分批測試不同主題,在過程中優化定位,例如設計領域中,我們挑選以「平面設計」為主,在前三個月發布不同主題(免費圖庫、字型介紹、色彩學等等)最後找出「Ps / Ai 繪圖步驟教學」是粉絲最喜歡且成效最佳單元,因此我們現在也更聚焦分享。
➤參考貼文:http://bit.ly/聚焦定位範例-Ps教學
❷優質內容、吸睛版面
這是IG經營最重要的且能長久的主因,一定要有好的內容,才能讓粉絲留下來!在發想主題時,先問自己Why —— 你的動機或理念是?你的讀者是誰?他們遇到的困難或情境是?對別人有幫助才是一則好的內容!此外 IG 是十分重視圖片的平台,每日e錠也是透過脫穎而出的版面設計及專屬吉祥物,讓人一眼就留下印象;若不擅長設計的人,可以自行創造特殊記憶點,例如:特定衣服顏色、說話時常提到Slogan等等。
➤參考貼文:http://bit.ly/每日e錠吉祥物介紹
❸粉絲互動、語音提升人味
回覆每則留言及私訊,重視每一次能與粉絲互動的機會。許多人都會在乎「貼文回應數多寡」,經營初期我們也面臨貼文讚數、收藏數表現都不錯,但留言數卻很少 ಥ⌣ಥ ⋯⋯因為留言是較進階的互動行為,足跡會留在公開的地方導致有些人會更謹慎行動,但只要你持續與粉絲互動,建立信任感後,他們就會願意跟你有進一步互動。此外在提升人味上,可使用語音訊息 拉近與粉絲的距離,感覺更親切了!
┄
▋IG 漲粉五大秘訣
❶創作者合作交流
每日e錠曾做過帳號推薦、訪談等貼文企劃,最高提升約400+追蹤。有些人擔心 IG 追蹤數不高,邀約合作怕被拒絕或被認為蹭粉,以我們的經驗來說,只要你態度真誠,同時準備提案簡報,對方會感受得到你的用心,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讓雙方滿意的企劃, 以及達到你想傳達的理念。(但切記不要盲目跟風,或沒有完整規劃就隨意邀請~)
➤參考貼文:http://bit.ly/訪談企劃範例
❷分享內容到站外
將內容分享到相關站外社群:FB社團/Dcrad/論壇/部落格等(例如行銷帳號能將貼文內容分享到社群丼、品牌行銷匯)切記在執行時,務必熟悉及遵守各個渠道的規範以及文章形式,將IG貼文修改成適合對應平台的發布內容。
❸免費資源分享
每日e錠曾在 IG 舉辦免費資源、抽獎贈品等活動,最高在一週內粉絲提升2000+人,但這類型活動需 注意舉辦頻率以及資源品質(是不是符合受眾需求?贈送商品與帳號的主題契合嗎?)建議舉辦時已經累積一定的貼文數量及粉絲人數,效果才能更顯著。
➤參考貼文:http://bit.ly/免費資源範例
❹UGC活動
讓粉絲參與貼文創作,例如在限動搜集網友想看的主題,最後製作成貼文分享等等,也能讓粉絲直接參與討論;每日e錠的「Fun膽」貼文企劃也是屬於UGC活動,發布當日的追蹤數都會較過往平均提升3倍。
參考貼文:http://bit.ly/每日e錠Fun膽說
❺持續穩定地產出
有貼文就有流量產生!建議最少每週一定要有一則貼文來維持曝光頻率,經我們數據觀察,只要有發文的日子,都會比沒有發文時追蹤數增加較多!貼心提醒:「質」永遠比「量」重要,別為了追求貼文數量而忽略內容品質,小心會本末倒置喔!
┄
📣領取漲粉簡報
按讚FB粉絲團,留言@2位好友
並私訊我們即可獲得
#33頁PDF簡報 內容包含
➤貼文狹縫市場
➤吸睛版面不踩雷
➤漲粉活動規劃
➤設立目標策略
▋IG數據分析工具
貼文中提及的數據皆使用 Engaged.AI 分析
https://engaged.ai/ (輸入daydayding享8折優惠)
▋每日e錠 | 提供精準實用技巧💪🏻
鎖定IG:https://www.instagram.com/daydayding/
個人品牌、社群行銷都收藏在 #行銷補充錠
地產 牌 pdf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大個丁!
【丁到無窮膽自大】
by 黃少雄(本土研究社成員)
上星期五區域法院判處11名原居民隱瞞自己已轉讓丁權予發展商,以求合作發展豪宅圖利(俗稱「套丁」),涉嫌串謀詐騙地政總署罪成。翻查過去十數年的法庭案件,由「套丁」所引發的民事糾紛及刑事案件實在多不勝數,彷彿「套丁」這個違反新界小型屋宇(丁屋)政策本意的行為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但如此多的案件鬧上法庭,政府竟然對此無動於中,一直無主動採取措施杜絕猖獗的「套丁」情况,可謂「官到無求膽自大」。
【40多年濫用成風】
清本溯源,始在1972年推行的丁屋政策,原意為方便新界原居民在自己所屬鄉村建屋自用,並改善鄉郊居住環境(註1)。但推出後旋即就被部分原居民濫用,預先與發展商簽署秘密協議轉讓丁權,目的是在建成後短期內變賣圖利,濫用情况猖獗,令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70年代數度暫緩丁屋申請。
截至2014年,政府已累積批出4萬間丁屋,任意走進新界的原居民村,不難發現一些圍封管理的別墅式屋苑。近10年地產市場興旺,與原居民對丁屋的需求的突然上升來得出奇地巧合,同期間地政總署接獲的丁屋申請也直線上升:由2003年的640宗升至2012年的2538宗,升幅達297%(註2)。2010年至2014年期間批出的5091間丁屋,有多達2413間(47.4%)在5年之內轉讓予外人(註3);在2002年的一次審計署調查中,甚至發現這些轉讓平均是在丁屋獲批後3天內提出,並在5個月內售出(註4)。這些數據揭示丁屋政策已經千瘡百孔,而政府一直是知情的。
【廿載檢討 音信全無】
政府自1995年開始檢討新界小型屋宇政策,距今20年,這可能是香港政策史上檢討最久的政策。丁屋政策本質上不能持續,而且引發的環境、公義及罪惡問題,坊間已經有深入討論,在此不贅,但非常清楚的一點是,隨着近年新界土地問題日益嚴重,而且近年不斷有「套丁」相關的糾紛鬧上法庭,這些都不斷證明丁屋是種不合時宜的特權產物,急須加以限制或廢除。
可是20年過去,政府不單沒有開誠公布檢討結果,帶領社會討論何時終結或限制濫用丁屋,反而暗地裏在各項土地政策做手腳,處處提供行政上的方便,慢慢組成了一個「官商鄉管治同盟」,深切地影響新界的發展,對此,我們有以下3點觀察:
(1)愈檢討,愈惡化:政府深知丁屋自推出已被濫用,1970至1990年代曾經採取措施控制情况,但自2000年開始,政府開始以「改善」丁屋政策之名,實質是「規範化」濫用:包括在2007年開始放寬城規條例及村內防火要求,令丁屋審批更容易(亦解釋了為何2003至2012年間申請數字倍增),更甚的是政府在2006年將丁屋建屋牌照申請表格中,「申請人從未作出亦無意作出任何私人安排,把他根據小型屋宇政策獲得的權力售予其他人士/發展商」的條款,由法定聲明的形式改為以附註形式列明,即是幫助有意「套丁」者免除部分刑責,亦令「套丁」更加明目張膽,間接導致是次案件發生。
(2)壓迫非原居民:近年新界發展壓力大增,但每逢有大型的新發展區,「恰巧」受影響範圍都集中在沒有「丁權」的非原居民村。所有原居民村,無論位處發展區的中心或重要位置,絲毫都不會受損,若有遷移祖墳或是影響風水的工程,甚至還會獲得為數不菲的公帑資助「躉符費」,這些質疑,政府從來不敢回答。
(3)掠奪新界土地房屋資源:政府一邊廂不斷要犧牲郊野公園解決房屋問題,另一邊廂卻絲毫不敢觸碰面積達932公頃預留給丁屋的官地,發展局甚至連重新檢視每一塊土地用途是否可以建公營房屋也一口拒絕,就指控民間團體不理性,究竟鄉事勢力是否「老虎屁股」碰不得?
【丁是權益還是優惠?】
我們都聽得多鄉紳們多番義正辭嚴說丁屋是他們的合法權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基本法》第40條卻沒有明文說丁屋政策是「傳統權益」一部分,而政府一直都說丁屋政策只是優惠批地(concessionary grant)的行政措施,對是否「傳統權益」不置可否。
近年有關丁屋的討論甚多,去年甚至有一套本地電影以此為題材,但有趣的是一直未有人尋求司法覆核澄清:丁屋政策,究竟是一個可以改動的政策,抑或是神聖不可侵犯「傳統權益」?或許「複雜」議題鄉紳和政府不想我們討論,但假若社會對丁屋問題仍然無動於中,我們必須準備好負上沉重的代價。
註1:1972年行政會議文件編號XCR72(219)
註2:http://gia.info.gov.hk/…/2…/06/P201302060425_0425_106936.pdf
註3:http://www.legco.gov.hk/yr14…/chinese/…/fc/w_q/devb-pl-c.pdf,問題編號:2072
註4:香港審計署《第39號報告書》(2002),第8章〈新界小型屋宇批建事宜〉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2015年12月4日)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