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點謊言 ◎李國威
有一次我在路上被人截住
他說:你活得不耐煩了。
是的,他說得對,他抓住了我的弱點
我的生活太單調,煩悶,
每個人都對我說真話,
我不知如何是好。
問題永遠是一個:為什麼對我這麼殘忍?
我需要一點謊言,一點彩虹的溫暖。
告訴我,地球是三角形,蝴蝶有六雙翅膀
告訴我,我,是個了不起的人。
沒有人肯犧牲自己的原則,
他們用真話磨折我,強調,
一個人必須照照鏡子
我偷偷地照過了,我知道,我看得見
我需要一點謊言,一點醇酒的芬芳
我要醉在他們甜蜜的臉孔裏
充實我的生活,豐富我的生活
沒有人肯這樣做,原則是可怕的
它令我渾身顫抖
——《中國學生周報》1974年4月20日 第1122期
--
◎ 作者簡介
李國威 ,1948年香港出生,原籍廣東台山。早於中學時代已參與《公教報》學生文壇的編務工作,發表大量作品,包括教文、小說、影評等。公教學生文壇其後出書《江潮集》和《江潮二集》,都有選載李國威的作品。 七十年代於《明報晚報》工作,曾擔任《中國學生周報》編輯,先後在《明報》 、《快報》、《南北極》寫稿,其後任TVB新聞部編輯。據悉,「無綫新聞,事事關心」的口號乃出自他的手筆。
李國威後來轉職TVB集團旗下的博益出版社,帶動當時的中文袋裝書熱潮。1987年策劃《博益月刊》創刊,擔任總編輯一職。
1993年,李國威病逝。關夢南將他歸入其編著的《香港新詩: 七個早逝優秀詩人》一書,2012年出版。
李國威生前出版過兩本書:《只有今生》、《猶在今生》。這兩本書主要收集他九十年代初期在《星晚周刊》的專欄文章。
青文書屋後來整理他的遺作,1996年出版了《李國威文集》,並於1998年出版的《十人詩選》中收錄了李國威33首詩作。
--
◎小編 驚雷 賞析
從「國語文」到「華語文」的跳躍,並非指涉考核範圍的擴大,而是意味著時代選擇了華語文,存在開闊視野、跨域之需要,將學習的語境拓展至臺灣以外的華語地區,某程度也顯示語文增強對文學的包容性。香港,作為臺灣的友鄰,不論從文化影響、歷史連繫,還是當代的處境,確是無法迴避論及。儘管臺港兩地存在一定的地理距離,但兩地的心理距離卻似乎愈來愈近,尤其當遭遇類近的苦劫時。
如果要為下一輪華語文課本的現代詩選建議一位詩人,我會把李國威選進去。這個名字或許對一般讀者有點陌生,但對於香港新詩發展與臺灣詩的連繫亦具其重要性如黃燦然主編的《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2007)就將他選入香港七十年代的其中一位代表詩人,同時期還有鍾玲玲、梁秉鈞、舒巷城等詩人。參閱杜家祁的文章〈現代主義、明朗化與國族認同——香港六十年代末「創建學院詩作坊」之詩人與詩風〉,李國威曾擔任兼職教師、《盤古》與《中國學生周報》等刊物的編輯,也如不少作家(如劉以鬯等)一樣在報館工作。六十年代末參與戴天、古蒼梧主持的香港創建學院詩作坊,據稱,此類工作坊的形式是戴天從美國愛荷華大學的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引進。李國威與鍾玲玲、關淮遠等人同期,在詩作坊接觸余光中、鄭愁予等臺灣詩,但較受瘂弦的影響,可見六十年代香港新詩與臺灣現代詩的交集。寫詩以外,李國威亦兼擅其他文體,出版散文集《只有今生》、《猶在今生》;報告文學作品〈廖秉漢生前死後〉,好友梁秉鈞(也斯)更在其逝世以後(1993)為他出版《李國威文集》(1996)。
據《呼吸詩刊》第3期(1997年6月)的紀錄,李國威曾於《中國學生周報》、《盤古》、《大拇指》、《秋螢》、《香港文學》等文刊發表33首詩作,最早發表的詩作見於1969年2月的《中國學生周報》,題為〈碎片〉。自〈碎片〉起計, 以下賞析的詩作〈我需要一點謊言〉(1974年)為第17首,是李國威的中期詩作。
將黃燦然主編的《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2007)引李國威〈我需要一點謊言〉,《十人詩選》的版本比對過後發現:《中國學生周報》的版本在第二節第四行缺減「道」字;第一、三節第二、一行的尾巴分別多了一個句點。修改版將句點略去,減少詩行節奏隔斷的效果,使詩作更為連貫;增加「道」字則令詩句稍微卡頓,表現情感、語氣的轉折。惟以下分析仍以《周報》版本(原版)為準:
全詩分為五節,首節將全詩的「氣」在開端作「破」的處理,詩人忽然在路上被人阻截並被突然指斥「你活得不耐煩了」,營造一種荒誕感,同時,其戲劇性也引起讀者的好奇。一般人在街上被人指罵會感到被冒犯、愕然,甚或質疑是否黑幫尋仇「點錯相」,但詩人在第二節很平靜地面對、接納指斥,對於真實的生活感到苦悶。然而,回頭一想,他對路人指斥的認同,是否等同他也認同真實呢?此處似乎開啟了真與假之間的徘徊,充滿哲理。
第三節是詩人拆解「需要一點謊言」的原因,可能是他在生活裏遭到挫折,需要一點謊言來自我安慰、療癒自己。值得留意,詩人列舉謊言的例子時,也反映他對真實的認知,在其潛意識裏,真話與謊言出現對立。接續在第四節,詩人假設說真話是人的原則,因此在他者發自內心說出惡毒的言語例如「你自己照照鏡子」,其潛台詞是「看你這種人模狗樣還能有甚麼出息」,使言語的攻擊力加倍。此節末句「我偷偷地照過了,我知道,我看得見」用得巧妙,鏡子的出現是真假兼備的,虛實交錯、亦真亦假。佛家有所謂「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鏡喻即中」,其意象的挪用再度勾起真與假的哲思。
最後一節,詩人說「我要醉在他們甜蜜的臉孔裏」,但依照上節的脈絡,「他們」的臉孔顯然並不「甜蜜」,因此推斷詩人意圖借醉後的迷糊感抹去「他們」為自己帶來的痛苦。而一點違反原則的「謊言」彷彿就是一點安慰,以粉飾詩人的世界,可惜每個人卻仍「恪守原則」,不肯說半句白色謊言。
走筆至此,詩作為我們留下許多揮之不去的問題:詩作裏的「真實」是否完全的真實?「謊言」是否完全虛偽?詩人在上述詩裏會不會只是曲筆,有意模糊真與假的界線?在某些情形,會不會是真話假說、假話真說比較適合?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切留待後人解讀。
--
美術設計:宇軒
圖片來源: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3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文課本詩選 #告別國語 #李國威 #我需要一點謊言
地球編年史真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12/24/2020 The News K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文:熊淳儀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8
♡
地球編年史真假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 虛實影像交錯,史實真假難辨,幕後暗藏禍心!
http://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6266092
<一分鐘影評>
即使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與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成功搭載登月小艇「老鷹號」(Eagle)登陸月球至今,已將近半世紀,阿姆斯壯本人也已於2012年8月25日以高齡82歲離開人間,僅存高壽88歲的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仍在人世,但質疑整起「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事件」根本是造假的聲浪至今未歇!
一部由麥特‧強森(Matt Johnson)自導自演,麥特‧強森(Matt Johnson)、歐文‧威廉斯(Owen Willams)與喬許‧波爾斯(Josh Boles)領銜主演,預定2018年10月12日在台上映的美國電影「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Operation Avalanche,美國於2016年5月25日已上映),片中交錯銜接當年美國太空總署主導登陸月球前後相關新聞報導史實影片,以及電影本身以偽紀錄片的手法拍攝的劇情影像,藉由一群CIA 奉命執行一項「雪崩行動」(Operation Avalance),以在地球拍攝的造假影片,來當成萬一太空任務「阿波羅計劃」執行的備案。
全片聚焦在飾演三位CIA特務成員的主配角,如何歷經挑戰克服萬難,還跟當年正在拍攝美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的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 ~ 1999)偷師,成功完成了假影片,作為對全世界播放美國「率先登月」贏得美蘇太空競賽中的勝利宣傳影片,卻沒料到當「雪崩行動」(Operation Avalance)完成時,隱身在行動背後,來自美國高層更恐怖的陰謀正要展開,究竟最終陷入生死追殺的他們身家安危會如何? 就是全片充滿懸疑,過程又充滿高潮轉折的吸睛點。
究竟1969年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陸月球事件,是真有其事? 還是一場瞞騙全球人類的世紀大騙局? 2018年10月12日在台上映的美國電影「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Operation Avalanche)等你親自來揭曉!
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 Operation Avalanche
類 型:劇情
國 家:美國
台灣上映:2018.10.12
片 長:1時34分
級 別:保護級
導 演:麥特‧強森(Matt Johnson)
編 劇:喬許‧波爾斯(Josh Boles)與麥特‧強森(Matt Johnson)
製 片:Lee Kim & Matthew Miller
剪 輯:Curt Lobb
攝 影:Andrew Appelle & Jared Raab
音 樂:Jay McCarrol
演 員:
麥特‧強森(Matt Johnson) 飾演Matt Johnson
歐文‧威廉斯(Owen Willams)飾演Owen Williams
喬許‧波爾斯(Josh Boles) 飾演Josh B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