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大大說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前幾天去逛了一下和平青鳥,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建案展示間並沒有不好,原本很想說:這是個100分的行銷,只是以「書店」二字來說,我不覺得它是個及格的書店;但我今天覺得,這句話其實可以反過來說,它或許是個不及格的書店,卻是個100分的行銷。
這兩句話,就看想先說哪一句話而已,哪句話擺後面就影響了整篇文章的處理結構。但其實我想談的比重是差不多的,這兩件事情沒有好或壞,它就是一體的兩面。
前陣子(上個月)因為經歷幾場活動的關係,特別有機會跟書店從業者接觸,也啟發我對「書店」這個空間有不一樣的想法。當書店變成一種商業授權的機制,可以成為建案宣傳行銷的一部份、同時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Why Not?書店展現了它身為一種空間的價值,這是超乎以往的模式啊各位,這是早期傳統的書店所做不到的事情,但現在它可以是一種價值的呈現了,即便它只能存活短短6個月,就算是讓一般民眾為了打卡、探奇的心態而來,有何不可?有些人以前可能甚至不太逛書店的,你建立了一個讓他們願意走進來的機會,它確實就是創造了一個可能性。
只是,當天我逛完整棟書店後,產生另一面的想法是:
1. 一般書店內的陳列,都會有基本數量、平台展售,和平青鳥現場的書,以單一品項來說皆僅有一本,某種程度上比較像是圖書館,反而不像是書店。很顯然這裡的書是為了展示而存在,並非為了銷售。(我想這部份大家都知道)
2. 這導致的狀況會是——由於讀者大部份只翻讀、不購買,此種快閃店的型式,是否會造成大量退書?這對出版社的影響較小(因為單一品項只進一本,所以就算毀損,影響也不大,當做行銷展售成本是非常便宜),反而是中間涉及經銷的單位是否會有影響?倘若是依照一般寄售型式,今天只有一家快閃店可能還好,以後不小心有更多快閃店出來,大量購書後又大量退書(而且一定有部份書毀損),經銷商可能都會擔心以後到底還要不要合作了;如果接受買斷/部份型式,應該是比較有利於後續合作下去的機會(吧)。
3. 再者是選書。上次去參加複雜生活節,有幸聽到新手書店鄭大哥談書店怎麼選書。他說到不管是獨立書店、還是連鎖書店,最基本的事情其實還是在於選書,也就是你有沒有辦法為平常會來這家書店的人,提供他們會需要、也會喜歡的類型。我以前雖然隱約知道這個道理,不過當天被點醒以後才又再次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有些書店主打商業書、有些書店就是人文社科、有些書店專攻文學甚至詩集類型......簡單來說,每間書店在這個年代也都是要經營自己的「社群」。那麼,快閃書店能經營/帶動怎麼樣的社群?這些社群即便在快閃書店A結束後,能帶動到快閃書店B嗎?而這些快閃書店與在地的社區、居民的關連性深嗎?這些都還不涉及閱讀風氣啊購買啊,單純勾起連結性就好,快閃店能串起這樣的社群嗎?
但上述這些以目前情況來說,或許都是多慮了,目前可能可以確定書店搭配建商的展售中心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只是得利者目前暫時未必有辦法擴及產業整體),而未來能產生什麼樣的變革,或許就再期待看看了。
#對很多事情我常常也沒什麼答案
#謹此為記
一間書店的可能性
今日李志銘兄在鳴人堂發了篇書店觀察〈書店,作為「炒作房地產」的新寵?〉,我很喜歡這篇文章,無論是其批判的力度或論述的主軸,僅對於牽涉具體人物的部分 與大辣程度的標題有所保留。閱讀之後,我在臉書上也給出三個問題,這是轉貼這篇文章之前,我自己的功課:
一、從書業角度看,美學型書店/地產式書店是否有益於整體。快閃型書店(於經銷與金流模式會是更大挑戰)是否可能做到有益於整體。二、一家書店的外部價值如何被彰顯。若只能透過地產機制被彰顯、乃至變現,那無可避免會成為景觀統治的一環。更進一步談,我們是否可能奪回這定價(定義一間書店的價值)的權力。三、更老的問題是,參與上述地產機制的知識菁英,是否就失去能動性。這問題的對象不只是志銘兄所針砭的,還包括最菁英、參與這機制最久的台灣建築師們。
從拙作《文學理論倒讀》乃至於日後關於書業的一系列文字,不難找到我與城鄉所出身的志銘兄共鳴所在。以我自己的文字來敘說,建築業者主導的營建模式改造臺灣住宅形式半世紀。資本最大限度榨取勞動生產剩餘,而我們即便苦熬一生,也買不了其中一處粗糙滲漏但有著金碧輝煌名號的居所。那每一個現代性的當下,我們先是遺忘了自己的空間,而後炒房資本與政治權力合作下的都市規畫,則毀滅了每一處地方。今日,在與書業有關的地景思考中,泡沫般堆疊的地租成本,直接扼殺了街角書店(或說一樓書店)的可能;而無論是社會整體再投資的停滯(資金集中於所謂的資產股上)或是人民的困窮與幾無閒暇,都使文化相關產業成為得勒緊褲帶、燃燒理想的現實。
我不會走進作為建案樣品屋的和平青鳥,就跟我不會買房、無法定居、這輩子跟有室內設計的生活空間絕緣一樣簡單。青鳥的建築師選書人們,應該也不會選到我的書。但以下的我,還是要給出幾點不同的思考,甚至說是為青鳥的存在辯護了。
一、書業本位的思考:
志銘兄所指的美學型書店/地產式書店是否有益於書業整體?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書被展陳、只要書被銷售,它都有益於書業,而它也會直接反映在總出貨數字上,成為友善書業合作社足以運營、不可缺的百分之一。再怎麼不濟,它都不會是那種把書當裝飾壁紙的無內容貧乏場所,而所有跟書有關的事,也正一場一場在裡頭發生,甚至爆滿。
之前我擔心的,較是書店的時效問題,如果已知六個月即撤店,那麼期初進貨的百萬圖書,很可能就會有相當大的比例期末被退回,而屆時我們這對獨立書店友善的圖書供給方式、使任何一家城鄉書店可以成立的友善供給方式,倒過來可能會變成合作社整體物流作業上的龐大赤字。我不知道友善書業或與和平青鳥直往的出版社,在供應上有沒有採取怎麼樣的特別措施(比如部分買斷或由短期書店負擔因此增加的管銷成本),但從目前的銷售狀況來看,無論有沒有採取其他風險分攤措施(我信任合作社伙伴會思考得比我周詳),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這間短暫的書店正以相當大的能量推動新書流動,簡言之,賣掉很多的書。
二、關於書店的外部價值:
對書業有利,仍不足以構成對這家短期書店的堅實辯護。
一路走來我們相信的,書店之於台灣的存在,有著無法估量的外部價值;相對於那些不斷將成本外部化的大資本大企業而言,這是我們想守護書店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我的第二個思考點是,志銘文中提到的建商們,其實是看見這書店的外部價值的。只是在企業經營的路徑上,它們所見所為仍會是為這地產的泡沫堆疊服務,最終仍會複製那豪宅的高牆與牢不可破的房地產階級社會。
一個類似圖書定價制之於出版端的思考,針對這資本的路徑,書店能否提出解方,讓自己成為自身的定價權力者,走出不同的發展道路。
過去幾年的范特喜微創文化是我一直關注的。他們是一群建築人,廣義來說也是建商,但他們的操作方式遠為不同。范特喜先以資金介入一處老社區,保存街區的完整,然後主動尋找或以較低租金吸引特色商店群的進駐,乃至於扶持一家很珍貴的鐵皮屋書店。傳統的營建資本當然也想介入,周邊的房價都不知道炒過幾輪了,但我總是這麼解讀此刻台中向上市仔(這是我高中蹺課在此鬼混時對它的稱呼)一隅的地景,是范特喜乃至於新手書店的存在,保護一個老社區不被營建資本購入、圈養、推平。
而在我現在每天鬼混的台北赤峰街一帶,也有些有趣的發展,書店以及特色商店群的存在,活絡了一處已沒落的舊日汽修聚落,其中也有建商資本的作用在,只是這些不同的力量有的是持有、維繫這片日治晚期建築的連棟街屋,但也有的是想使其縉紳化、地產化,未來如何此刻猶未可知。如果你也看見此間浮光書店的價值,同時,其他房東們也看到了,只是我們的量尺不同,一邊是租金、一邊只想有個地方閱讀與書寫。另一個我今年驚訝的例子是苑裡掀冊店,書店空間繼承舊日工廠,書店裡的人物本身就是在地社會運動的凝聚核,而更多在地本來就存在的文化群體、環境群體因為這凝聚核而更加茁壯,她們打造了那我本來想像不到的海線小鎮景觀,包括返鄉青年在那街角開的豆花店。(本來還有個很棒的書店惦惦是我一定會舉例的,警察眷舍保存與社區長照跟書店同時發生,但它已經消失了。)
我們守護書店,因為裡面的每一家書店都可能長出完全不同的樣子,即便是一家建商開設的書店,也都有這可能性存在。今日的我們或許或會對吳董事長要將誠品打造成連鎖的獨立書店不以為然,但無人會否認,舊日誠建與吳清友先生對於台灣出版的貢獻。(我尺度很寬的,大福先生也是我認為的有貢獻之人,雖然在定價制的推動上他跟我在不同的立場上,而且我愈發覺得他開著書店是為了說話與撩妹。)
我不知道和平青鳥的建案是什麼名字,日後會變成怎樣的建築,基地被抹平前曾有怎樣的紋理,但只要是一家書店,就有一個烏托邦的可能,那怕是最微弱的可能。它的意義還在發展中,最後可能很符合「炒作房地產的新寵」這一指稱,可是只要有閱讀的發生,只要有任何一位讀者在此遇見比如《反造城市》、《權力地景》或《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這樣的書,它就不會是上述大辣標題所能完全定義的。
三、關於知識菁英的角色:
志銘兄有一段針貶的對象是,「參與響應、共同為這場品牌背書的一眾代言人」。但無論是名人效應、媒體宣傳乃至於展陳設計(文中批判為已成審美疲勞的展陳),這其實一直是出版與書業的重要技術。我這麼想像,當代的書店或出版先是一種氛圍(也是一種泡泡),走進之後才是光,翻開之後才可能抵達家園。代言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參與者是否意識到背後的資本結構與地產機制,他如何反身自處。
志銘兄所指的蔦屋書店、文心藝所、和平青鳥,是與建商不同程度的合作案例,但這程度之別也同樣可以讓我們來衡量,其他文化場域裡的營建資本關連。我指的是,林榮三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們,或者忠泰美術館展陳的藝術,它們是否也適用同樣的標準來批判呢。這麼討論不是要拉更多文化標的或文化人下水,而是提醒,我們衡量一個人的,應是他的作品、他的行為、他的影響,而不是只有他與資本的距離。有年跟移民工運動走得較近,總想著這家房仲公司或那家電子大廠的環境與人權記錄,真的沒問題嗎?好險找資金的事都是張正負責,其他難事有其他伙伴負責,我只要負責亂想與傲嬌就行了。(多傲嬌呢,比如說成事第二日立刻發文退出和碩群組。)而說到底,在「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這條憲法空文被真正實現之前,如果有家建商願意在城鄉地帶投資一家書店,或有一位名人能連結到營建資本投資於書業整體,我都會是支持的。
早期職業之故,我關注的(或者說又愛又恨的~)的知識菁英是另外一群,他們是在這建商營建環境中最頂尖的一批建築人們。愛的是在如此大環境中他們猶有創造性的突破,或者在教學領域上建樹無數,恨的是絕大多數的他們,都無法拒絕這資本結構與地產制度,他們所教育出來的,仍然得一批批成為建商美學的圖章。二零一三年那本書裡有一段是寫給他們的:
❝再說一次,建築已死,是資本決定了地景。當建築人對平價或銀髮住宅等議題已失去了聲音,當農地開發可以被包裝成國際競圖的學界盛事,當大師作品在街道裡再現出階級區隔的高牆,我們這都市裡豪宅的貧乏,我們這郊野間農舍的虛假,我們無動於衷的沉默,就會是臺灣建築的實相所在。這是我認為建築人該揭露的真實,這就是我們該以美學來否定的體制。❞
很長一段時間,建築師是台灣最具有文化資本的群體,許多的著作出版也值得追逐,文心藝所的選書人中,就有許多我熟悉的建築人物。看到他們,我一方面不免會想笑,你們還真是喜歡評圖這位子啊,連書也要像擺模型一樣菁英評選一番;但另一方面,我其實更願意正面期待他們,如同期待每一家書店的可能性。下來玩吧,不要只居於資本圍塑的光鮮廟堂,歡迎你們的參與,到每一個社區每一處在地,你們可以設計的、可以營造的、可以調度資金來實現的,是人與書的空間、是有機的建築、是地方的再創造、是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連結。可以的。
不要是建商的書店,也不要只是建築的書店,就來建築書店,就來建築一間書店,實踐所有的可能吧。
#我不是在浮光工作而是在浮光裡工作
#這篇開權限吧,湯姆致書業的伙伴
#感謝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的每一位
地景文學例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部 ◎#敻虹
我說與你聽
東部,東部是大斧劈的山水
山溶溶,水嘩嘩
却在一朝
山河的動力,凝成青嵐
洪水銷跡,兆噸的岩層
入定為畫
我說與你聽
火車穿過荒莽的河床
從鹿鳴橋,可以
支頤支到紅葉谷、安通、花蓮港
花蓮花蓮,說過再也不去了
蓮移螢走的花蓮哪——
也可以,從十七歲
一支頤
到
三十四
遲遲疑疑,才發現
蟲豸郵票的那信哪
早已蝶飛紙腐
蝶飛紙腐
故事,故事如一樹黃梔
凋於春雨。花閙驟止
時空的篩下
淚水是
苦苦的
遲緩的
一顆
舍利
可焚的
信帙詩牋
不可焚的洪荒
一概在東部
心遊神馳的東部
入定為畫的東部……
六十二年六月.屏東
--
◎作者簡介
敻虹,本名胡梅子,1940年生,臺東人。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15歲時,以「敻虹」為筆名發表詩作,受余光中賞識,作品發表於《藍星》、《文星雜誌》、《文學雜誌》、《中外文學》、《現代文學》。1961年,瘂弦、殷張蘭熙分別將其詩作選入《六十年代詩選》、New Voices,是臺灣19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1970年代中,因逢喪子與喪母,開始茹素禮佛,風格逐漸轉向為佛學書寫。近年有:《夐虹詩精選集.抒情詩》、《夐虹詩精選集.宗教詩》出版。瘂弦、余光中皆譽其為「繆思最鍾愛的女兒」。
--
◎小編方有吉賞析
古典詩到現代詩的嬗遞演化,是與書面語漸行漸遠,到越來越靠近日常口語;從恪守諸種格律、韻腳、平仄、構句……等限制,到徹底解放、擁抱波特萊爾以降的諸種現代派精神,古典與現代看似是面朝兩個方向的馬車,從此背離不再碰面。但無論自覺或無意識,現代詩也有把兩者調合得很好的作品,夐虹〈東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此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如何用現代詩的思維重新處理古典元素,並將其安置到詩作的重要位置。
相較古典詩,現代詩已從諸種限制中解放出來,要如何在這無限自由的文體中,用更自我的「心靈韻律」、「心靈圖景」去展開、構築一首詩,是每個詩人永遠的考驗。〈東部〉的第一段開頭即指名,「我說給你聽」,才大書寫創世神用大斧一劈生成的造景過程的,並以「入定為畫」收尾。緊接著,到了第二段開頭又再一次指名「我說給你聽」,彷彿詩人才下定決心展開深埋的「心靈韻律」與「心靈圖景」。
有趣的是,〈東部〉第一段看起來是提示讀者,這首詩可能要寫整個花東縱谷,第二段的書寫也的確是從臺東開始啟程,像某次旅行,搭火車坐在靠窗的位置,托著下巴,望著窗外的風景,眼巴巴從鹿鳴橋一路向北,經過紅葉谷、安通、花蓮港……當我們以為會進行到太魯閣或南澳時,突然一個轉折:「花蓮花蓮,說過再也不去了/蓮移螢走的花蓮哪——」當然讀者並不明白,為什麼詩人為什麼再不去花蓮了,卻可以清楚感受到詩人的湧動的情緒--要繞好多好多的彎路,得花費十七歲到三十四歲的月歲才能領悟,總有些情意太慢理解,那些要「說給你聽」的,貼著「蟲豸郵票」的書信,早已隨著時空洪流,「蝶飛紙腐」,成為無以投遞的痛楚。
第三段則頂真了第二段結尾的「蝶飛紙腐」,這時候的「東部」從可見的外在地景推向詩人心靈深處。原來「蝶飛紙腐」代表的是,中斷的旅程,未能完成的故事,是那「一樹黃梔」:
凋於春雨。花閙驟止
時空的篩下
淚水是
苦苦的
遲緩的
一顆
舍利
至此,我們才得以明白,第一段結尾入定的畫,不只是現實的花東縱谷,也是早定植在詩人心靈深處的畫作。那深藏已久的畫,經過時空洪流的輕撫擦拭,要到一朝才明白大斧劈開的,其實是她戛然中斷的旅程/未能完成的故事,一如黃梔早凋於春雨。而在發現痛楚無以投遞的瞬間,所有的時序,連在百花齊鬧的春天也瞬間停止。時空慢慢淘洗她的痛楚,淘洗出苦苦的淚,淚又緩緩墜落,竟是屍身火焚後的舍利。這樣從至高處一越而下,又緩緩墜落的餘韻,一直接續到最後一段,並用那些可焚的事物,或不可焚的「東部」,再次回應首段那幅入定,無可更動的畫:
一概在東部
心遊神馳的東部
入定為畫的東部……
縱觀〈東部〉一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透過現代詩的思維,來處理古典辭彙,如果再進一步探查,則可以發現,這些古典辭彙的使用是為了承接現代情狀與詩節奏的控制。諸如第一段,從花東縱谷的創造運動,最後靜止「入定為畫」,並藉此叩問蘇軾評論的「詩中有畫」。第二段,在火車上兩次「支頤」看向窗外,給讀者們一個長長的分鏡,看「支頤」的人是如看著自己的身世流轉,又藉由「支頤」鍛接會羽化成蝶的飛走的「蟲豸郵票」與會腐爛的書信,觀照出「時移事往」的本質。到了第三段,詩人則是利用不受格律拘束的換行與標點符號,來控制節奏的速度,從瞬間停頓的「花閙驟止」,再接著呈現出慢動作的墜落感,讓畫面專注在大火焚燒過的自我,是這樣「遲緩的/一顆/舍利」。最末段則是現代詩最經典的表現,除了藉由句子位置的挪移,讓句子本身成為圖像,使得詩仍有下沉的節奏感外,也總結全詩兩種對立的本質——時空洪流可焚毀的與不可焚毀的人事物,都存在那,使她「心遊神馳」且在心中「入定為畫的東部」。而所謂現代詩的「詩中有畫」,就是跟著夐虹的步伐,看她在詩中構築出她可見或不可現的東部,看她也把她自己入了畫。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Suzy Hazelwood from Pexels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4/20190407.html
地景文學例子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資產以活化營運為目標
今天出席了「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在文化資產保存方面,我提出非都市土地上私人文化資產保存的課題。當所有權人意見不一致、部分產權甚至被建商取得時,文化資產如何能夠保存。我建議文資法必須修正,建立誘因與機制,來降低取得文化資產的門檻。
像是楊梅的「道東堂玉明邸」、龍潭的「翁新統故居」,都遇到所有權人意見不一致的問題。這類的文資取得,幾乎都只能先採取「暫定古蹟」的方式,讓古蹟先不受到破壞,才能繼續走下去。
其實,桃園在文資保存也有很多公私部門合作成功的例子,像是新屋的「范姜祖堂」,我請教育局在此設置「新屋樂齡中心」,結合了新屋的特色,納入客家文化課程,讓古蹟也有了新生命。
大溪的「李騰芳古宅」也是一個成功的文資保存案例,我上任後,完成修復並與李家子孫取得共識,交給市府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營運,以小學堂的方式來介紹古宅與大溪的歷史文化,既保留了家族歷史、也保留地方歷史,同時,也結合了休閒農業區。
八德的「呂宅著存堂」,在進行最後一階段的環境改善後,市府與族人合作,將著存堂規劃為「八塊厝故事館」,保存八德的歷史文物。
處理文化資產的態度,就是要「積極」,我們主動進行文資普查,找出潛力文資,像是在桃園航空城計畫中,我們針對「埔心基地」進行文資普查,打造獨一無二的軍事文化資產「黑貓中隊紀念文化園區」,讓新的發展也有舊的文化底蘊。
桃園雖然目前沒有國家級的文化設施,但是我們未來會有市立美術館、市立圖書總館以及橫山書法美術館。我在這裡也期盼文化部可以將大型文化設施落腳桃園。
升格後的桃園,我規劃、興建了10座圖書分館,每個圖書分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是龍岡分館,發展東南亞藏書特色;富岡分館結合老街、鐵道的特色;南崁分館則發展兒童文學,以符合年輕家庭需求;龍潭分館結合「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將鄧雨賢代表的台灣音樂精神、史料進行典藏;未來新建的大溪分館則會結合「鳳飛飛音樂紀念館」。
最後,我要以「桃園地景藝術節」為例,我們讓環境藝術結合藝術家,也邀請民眾共同創作,讓桃園成為沒有圍牆的美術館。也用工作坊、小旅行等方式,讓藝術品有了在地的記憶與故事,才得以讓藝術在地方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