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 #地景變遷
公投因疫情延後到12月18日,還有五個半月的時間,可以多多討論能源轉型的各種發展。在這波三級警戒前,我到雲嘉南好幾趟,看了漁電共生的幾個型態,來跟大家分享、探討。
政府規劃太陽光電2025年做到20GW,其中農委會分配到9GW的目標,占比最高的就是漁電共生。全世界其他國家並沒有漁電共生的發電模式,這是台灣綠能因地制宜的特色,也長出三類以上的不同模式,當這些相對成熟的前驅案件併聯之後大量複製,一方面會改變發電結構,另一方面,則是鹽田和魚塭溼地的巨大地景變遷。先前光電搶農地種電法規,造成農地破碎化,漁電共生已在先期程序納入環社檢核,仍要追蹤關注生態和產業的變化。
雲林的文蛤產區,水試所已經實測兩三年,各種遮光率對產出的影響,專區正在建設大面積的案場,若實際生產符合預期,可能就會大量推廣。
魚蝦養殖的漁電共生,則有傳統室外養殖,和室內集約養殖的不同。前幾年有部分因為光電業者找地主,租地養殖戶可能權益受影響而出現爭議。
當養殖戶就是地主的情況,就會較為單純。台泥與台鹽共同開發的嘉義案場,與原來當地的養殖戶合作,遮蔽率低於30%,不改變原來的養殖技術,並將租金收益成立基金,用來改善漁業發展,協助產業和轉型。第一期達60公頃、估計年發電量43MW,可供應超過1.6萬戶家庭。
台鹽另一處在台南的室內養殖案場,則標榜智慧養殖,用科技密切控制養殖環境,可以提高產出,減少不必要的用藥。其他幾家民間公司的室內養殖,也不約而同對自己的養殖技術相當自豪,並強調土地的高度利用,產業升級達到加值的效果,提高漁民收益,也讓消費者享用物美價廉的魚蝦。
但這等於是在原本魚塭型態的濕地,變成高大封閉的建築物,一些在地民間團體也很憂慮會衝擊豐富的生態。
同時我也拜訪神農獎得主的邱家兄弟,他們在嘉義布袋的生態養殖池沒有光電板,魚蝦密度低、單價高,甚至還有猛禽在樹上棲息。邱經堯強調「幸福快樂」,鮮甜也令我回味。
這片平坦的風頭水尾地,看起來都一樣,仔細看卻有不同的風景,漁電共生應該沒有單一的最佳模式,就像每個人定義的「幸福快樂」或許都不一樣,讓我們努力在能源與生態之間的平衡,走向永續發展、地方創生的循環經濟。
#1218能源公投
ps:這些照片,都是在三級警戒之前拍的,所以沒有戴上口罩,請見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孟真的爺爺在重慶北路開設攝影器材行,是以從小就有家學淵源,8歲時隨赴美就讀的父親返台時,獲得相機,從此埋下她對攝影的興趣。大學時就讀社會學的吳孟真,因參加攝影社團學得一些暗房技術基礎,其後赴英攻讀建築史,取得碩士後返台,經過長時間慎重考慮後發現自己不適宜走學術方面,她並不想被單一學科的方法綁住,因...
地景建築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景,這個人類學討論中結合自然地貌景觀以及人為建築造景,同時又整合了同一個景觀在不同時間區段的變化於一身的分析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以一個景觀作為複雜且濃縮的符號,承載著來自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意義,並為某些集體記憶提供了具體化載體。近十年在台灣廣受討論的轉型正義,有些時候輿論的討論會集中在威權統治時期生產、設立的雕像和機構,支持與反對的雙方都認為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應該被重視,因為它承載了某些記憶與意義。因此,我們是否也應該將研究其他文化現象的地景概念也運用到討論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呢?這些轉型正義討論中的雕像、建築、場所作為地景,又是如何整合不同時空的記憶、意義與情感呢?
----------------------
楊翠:不是讓威權統治者的象徵物不見,就可以解決時空中的威權遺緒
威權象徵,就是以威權統治者的形象所做的各種紀念物,像是統治者的塑像,或是用統治者的名字來為街道、廣場、禮堂等公共空間命名,用來增加威權統治者的威信,甚至將他神格化。這些紀念物大多數是在統治者過世後出現,有時在統治者生前就開始建造了。威權統治者只是一個人,生涯有限,但他過世後,卻可以藉著象徵物,在人們的生活空間到處現身,無處不在。
蔣介石就是一個一直「偉大」下去、生涯無限延長的例子。他統治台灣29年,1975年過世後,政府立刻公告了《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規定各縣市都必須設「蔣公銅像」,還說「其式樣由內政部統一訂頒」。內政部後來果然公布了《塑建總統蔣公注意事項》。因為由上而下的法令與命令,所以,「蔣公銅像」一個一個長出來。到現在,他已經過世45年了,象徵物還是大量存在。現在45歲以下的人,都沒有跟蔣介石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卻感覺他就在生活之中,沒有離去。這就是威權遺緒。威權意識與黨國意識形態藉由銅像等象徵物還魂,還在糾纏我們。
所以,我們不是直接把威權統治者的象徵物弄不見,就可以解決這些延伸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威權遺緒。我們需要面對它、討論它,一起思考,透過重新定義「什麼是偉人(威權統治者)?他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這個空間跟我的關係又是什麼?」然後一起進行空間解嚴。
空間解嚴是一個國家體現空間美學和行動美學的關鍵時刻。銅像可以移除,可以轉化為藝術品,可以兩種歷史說明並置,也可以去用嘲諷幽默的方式二次創作,總之必須一起面對、討論、處理,把空間歸還給民主社會中的大眾主體。
不義遺址則剛好相反,是人民受到國家暴力的場所,是國家大規模侵害人權,如羈押、審判、刑求、監禁、槍斃、埋葬的場所。能夠做為國家執行人權侵害的場所,通常都是行政機關。
另外還有一些場所,原本是我們日常生活空間的某處,但某一天突然來了一群人,發生了一些事件。像在二二八事件中八堵火車站的集體屠殺、南港坑道發現台灣菁英遺體的現場,甚至有受難者家屬會說「我爸爸就是從我家被抓走的」、「我爸爸是從工廠、從學校、從朋友家中被抓走的,是在這條街上、這座公園裡被槍斃的」。這些地點是受害者及家屬的傷痛空間,是重要的歷史現場,也不能被遺忘。它們曾是我們日常的家園空間、生活場域,卻因為被統治者侵入後而變形,成為帶著傷痛主體的記憶空間。
不論是促轉會審定為不義遺址的地方,或是曾發生過事件的歷史現場,這些地點都應該要保留下來。那是傷痛記憶的承載空間,可以用來指認歷史,見證歷史。如果空間不見了,我們就失去指認記憶的媒介,歷史就會被抹除。所以,保留不義遺址有三個意義:第一是保留歷史、還原歷史;第二是撫慰傷痛者;第三是做為集體記憶的共同空間。像最近民間在發動的湯德章故居的保存,就是因為地方人們覺得這個空間對我們很重要,是我們地方的歷史記憶,需要保留下來。
林蔚昀:銅像消失了,威權壓迫的歷史和記憶是不是也會跟著消失?
老師說的蔣介石不斷延伸,讓我聯想到日本漫畫家伊藤潤二的《富江》。富江是一個怪怪美少女,她非常漂亮,人見人愛,但是愛上她的人都會想把她殺死。但殺死了以後富江並不會死,她的每一塊屍塊會繼續增生、延伸,變成一個新的富江。在富江系列的短篇中,她被各種人各種方式殺死,但還是都會回來。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0400
地景建築定義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感謝某位齋友推薦《現代都市地景》給我。作為一名喜歡在都市散步的人,時不時抬頭看看都會內的大型建築,或者各區域不同的規劃及氛圍,是我長期以來保有的興趣。
我記得曾有兩次想接觸建築知識的經驗。首次是閱讀現代藝術史時,避不了的接觸新藝術運動、Artdeco、包浩斯、現代主義等觀念,當時便興起了接觸現代建築史的念頭。第二次是讀了已故建築學者漢寶德關於藝術文化的短文集,那段時間也一併讀了珍雅各經典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以及柳宗悅書籍,又再次讓我喚起對建築的興趣。這分別兩次的三分鐘熱度,我輕輕觸及了莫里斯、羅斯金、包浩斯、葛羅培斯、萊特、路易士康、隈研吾等工藝設計及建築領域的思想。
聽起來很順利,但其實一點也不,因為現代建築發展史並未如現代藝術史,有眾多學者從發展軌跡中整理出完整脈絡。此外,相比於資本較低的藝術創作來說,建築物所需的人力、物力更高,為了達成建築師、業主及股東等人的需求,建築物的風格絕非如現代主義藝術壁壘分明,畢竟稍有涉獵現代藝術史的人,要搞錯抽象主義和立體主義的機率甚低,但就我看來帝國大廈同時具備Artdeco和現代主義風格,又要如何定義其建築風格? 建築風格彼此的界線更加模糊,加上閱讀建築書籍,需要配合大量圖片,才能理解其論述。此外,建築理論和思想,多伴隨著藝術思維、器物史、技術史以及時代思潮演進,這造就了要理解建築知識,避不了面對極高的門檻。這本《現代都市地景》是我認知極佳的入門書。比起其他有著「簡易」、「入門」或「認識」的書籍,都來得更適合作為入門書。
《現代都市地景》主要探討了從19世紀末以來,人們對於都市規劃及建築思想的轉變。19世紀維多利亞工業革命後,產能飛越似的成長,過去想像不到的技術和財富也在這時代爆發,同樣也帶來了許多技術上的革新。鋼筋混凝土技術普遍發展,這種比起過往石造、磚造甚至木造材質,有著強上數倍的結構。加上機電技術發展,以往因為體能而只能蓋到七層樓的限制,也在1880年西門子所發展的電動升降機(電梯)所打破。這兩項技術將都會文明從平面,演進到了立體,數十層樓以上的摩天大樓從過往的妄想變成了可能。工業化所帶來的資本密集,也導致了都會化的加劇,人類文明歷史上從未有過密度如此高的城市。
因為法規制度的不完善,膨脹的人口密度直接導致了市容敗壞而又髒亂不堪,都市規劃成為各國政府不得不重視的議題。土地分區使用,城市美化、鄰里單元、超大街廊、清除式再生等方式紛紛被提了出來。而後許多優秀的建築師,提出了對城市整體規劃或建築風格的核心思想,諸如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柯比意的光輝城市、萊特的無垠城市(廣畝城市);財富爆炸而興起的裝飾風建築(Artdeco)、包浩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凡德羅的皮骨建築,興起的國際主義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甚至還必須額外了解珍雅各為什麼反對這類都市規劃代有的大刀闊斧精神。以上種種,都有助於了解為何當代都市呈現今天的樣貌。
但問題就隨之而來。除了看科幻片時,能發現未來都市的設計,深受柯比意、田園城市理論和包浩斯影響之外,理解這些知識到底又有啥用?
這些知識理論十分抽象。以霍華德於19世紀末的田園城市理論為例,該理論將都市規劃為大小不一的同心圓,每個同心圓內能靠著內部不一的各大設施和農工商業,達到自給自足的平衡。透過大同心圓和小同心圓的連結和合作,得以實現嶄新的未來都市樣貌。這種理論實際付諸實踐的區域不多,但理論卻影響後世許多都會規劃的理論,特別是同心圓、平衡和自足等概念。後來鄰里單元中,就廣泛運用了此些概念。以鄰里單元為例,用於小型社區規劃的理論,將公家機構、學校、診所、公園等設施作為同心圓內的重要核心,提供社區居民服務、生活、娛樂以至於健康成長。那懂這些理論又有甚麼用呢?
其實若只知道這些理論也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早已對生活周遭的事物習以為常,難以覺察這些理論都默默實踐於我們的生活中。舉個最佳的例證來說,台北市著名的民生社區,便是引進了這套當年的規劃方式,默默的設定在在幾公尺內要有公園,活動中心位於哪裡,又該將商業活動限制於哪些街道。政府於60~80年代,規劃了許多實驗性的社區、公宅和整宅,包含民生社區、南機場公寓、大安國宅等其實都暗自符合這些理論規範。這些也不是齋主能靠自身觀察能力發現的,也是後續閱讀許多台北都市規劃歷史,才慢慢從中認知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騎樓、街道及店面,都來之不易。
《現代都市地景》帶給我的幫助很多。過去在建築及都會規劃的相關知識都過於零散,但這本書將這些散落於思緒各處角落的片段,用系統性的方式串聯起來。即使是剛剛讀完的這陣子,都能感受到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更別提時日一久,能帶給我的改變和啟發會有多巨大。而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開始大量閱讀台北市近代的發展史,配合這些理論帶給我的影響,加上我曾實地走訪的經驗,讀起這些書來,勘稱最愉悅的享受。
地景建築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孟真的爺爺在重慶北路開設攝影器材行,是以從小就有家學淵源,8歲時隨赴美就讀的父親返台時,獲得相機,從此埋下她對攝影的興趣。大學時就讀社會學的吳孟真,因參加攝影社團學得一些暗房技術基礎,其後赴英攻讀建築史,取得碩士後返台,經過長時間慎重考慮後發現自己不適宜走學術方面,她並不想被單一學科的方法綁住,因此平常就喜歡大量拍照的吳孟真,選擇邁向藝術創作之路。
自言社會學其實從未離開自己生命的吳孟真,以社會學作為看世界的方法,觀察以後,再透過藝術作品去進行理論化,並拓展想像力。將建築史、社會學與攝影藝術鎔鑄成一體的她認為,藝術品就是更為親近人的學術論文。
在美國波士頓攻讀藝術碩士時,吳孟真從中國快餐店提供的外食,提取靈感,拍攝出《芥蘭牛》系列,以凝固成形的外帶食物,去探索當文化移動到他方,被環境塑型、被簡化定義的刻板印象。
臺北街巷常見的景觀之一,是家家戶戶經由盆栽佔地為王。於是,吳孟真拍攝各種盆栽,將之輸出為幾乎是1:1的大型照片,放回同樣位置,完成短暫佔領該空間的行為藝術,並用影像紀錄下來,此即《植街劃家》系列。
《塔城》系列更有趣,吳孟真先請人以空拍機拍下高樓大廈的水塔,再將9張水塔照拼貼成1張水塔照,最後以描圖紙與複寫紙描下水塔的線條,進行形狀拼貼與延伸成虛構的地景,彷若她在打造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曾在奇岩捷運站出口展出的《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是《塔城》系列的再變形,吳孟真將水塔造城圖輸出為照片,並將部分的水塔照片後製貼回圖像,讓人難以辨認,但又有奇異的熟悉感。
反覆辯證、思維平面與立體空間的複雜成因與關係,與及重現人類如何以自身意志建造外在世界,是吳孟真創作甚為鮮明的特質。而她在《塔城》系列也找到獨特的結論,也許什麼都不像的風格,就是台灣風格。
小檔案
吳孟真出生於臺灣臺北,臺大社會系畢業(2000),自倫敦大學巴特列建築學院取得建築史碩士(2002),後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完成藝術碩士學位(2012)。
她透過創作探討「形式」如何構成認同或普遍的印象,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文化與美學價值。使用媒材包含攝影、空間裝置與行為藝術。作品曾在波士頓美術館(2010)和新英格蘭攝影雙年展(2013)等地展出。
2014年獲文化部藝術新秀發表獎助,在臺灣展出《可道地》(2015)。2016年參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快拍慢想:編導式攝影的社會光譜》的展出。作品〈塔城〉曾入選2018年高雄獎,同年以戶外裝置作品〈日畦〉參與第一屆的臺南國際攝影節。
專訪影片:https://goo.gl/7XZ2co
地景建築定義 在 十二月專題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Landscape... - 眼底城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十二月專題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Landscape Cultivation︰ #地景的形塑#達觀規劃設計顧問公司主持人#吳忠勳認為,當代的地景建築師的任務是:賦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