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關心萬華地區文化的人,或許漸漸發現,在這五年,在地組織興起,老城區成了文化產業創作者的孵育場所,創作者都著迷於老城區的氣氛與步調,喜愛台灣文化的 菓實日 甜點店也同樣在台北尋根的過程,感受到萬華在對他們招手,現今店舖就在德昌街的巷弄中。
#用甜點認識台灣
走進菓實日,會被蛋糕櫃中的人之島、紅龜粿、滷肉飯蛋糕吸引,充滿台灣印象的蛋糕,菓實日希望能做出有台灣風味的商品,不僅是口味、造型,更希望背後的意義是代表台灣在地文化的。
#菓實日與青山王的兩次機緣
今年,菓實日推出 #斷開糾紛餅 #諸事棒蛋糕,這靈感來自青山王的特性,祂有著司法神格、為艋舺地區掃惡除瘟,曹老闆和高老闆也在收集資料時知道青山王喜歡吃「生豬肝加米酒」。透過這次做甜點,更認識青山王的歷史文化,也更清楚認識信眾拜拜的意涵。
而和青山王的第一機緣,起點是 #青山 磅蛋糕。菓實日五年前(今年10月剛好滿第五年,菓實日生日快樂!)在康定路開設工作室,當時老闆想著要更認識艋舺,萬華除了眾人皆知的龍山寺外,其實青山宮也是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青山宮所在的貴陽街上也保留了北市難有的老建築、老氛圍。但相較起來,卻不是很多人知道。所以做了探索貴陽街的活動,青山磅蛋糕也順勢推出。
.
島內散步和菓實日一樣,認為認識文化一直都是一個尋根的過程,想介紹艋舺大拜拜給更多人認識,也期待廟會活動能漸漸地去除不好的標籤,漸漸地回歸本質,我們期待廟會活動和現今社會能取得動態平衡。
📍想更認識艋舺大拜拜、了解在地文化與祭典的關係,歡迎參加導覽。今年我們推出了入門版。
📍第一次看暗訪就上手
為平常沒在看廟會,想體驗廟會魅力的朋友們,推出由資深民俗老師所帶領的初級版。
👉場次時間|11/16(六) 18:00-20:00、11/17(日) 20:00-22:00,呂江銘
👉場次詳情|https://bit.ly/2pkuO5a
📍祭典與在地生活
除了不可不知的基本民俗小知識以外,還想輕鬆體驗艋舺大拜拜,了解在地的人文關係。
👉場次時間|11/16(六) 20:00-22:00,Kevin、11/17(日) 20:00-22:00,韓經淳
👉場次詳情|https://bit.ly/2pkuO5a
📍艋舺大拜拜前導講座:八將傳奇
脈絡性的介紹,更了解北部泣區的八將派別與特色,並請開臉面師,實際做開臉示範展演。參加講座,有機會實際體驗開臉。
👉場次時間|11/10(日) 19:00-21:00,呂江銘
👉場次詳情|https://bit.ly/2Wwitax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 #WalkinTaiwan島內散步 。
#永續旅行 #民俗 #艋舺大拜拜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來到第三篇,這次我們採訪了在萬華60多年 艋舺唐記鹹光餅咖哩酥 的負責人林小姐!
#鹹光餅,又叫做平安餅,由來眾說紛紜,傳說是戚繼光將軍帶軍隊打海盜,為了避免吃飯時被偷襲,所以發明這種可以用一條線帶著走的乾糧。在北部廟會祭典,神將胸前會掛著鹹光餅或大大的餅頭,在隊伍中也會有工作人員發送給信眾。你可能在新莊、淡水大拜拜吃過長得像甜甜圈一樣的鹹光餅,但是有吃過灑滿芝麻的福州風味鹹光餅嗎?
#傳統手工的好味道
林小姐的外公是福州人,最初在舊萬華戲院附近開麵包店。戲院拆掉後,搬來東三水市場(現新富市場),目前由第三代林小姐經營,每天早上都會提供當日現做鹹光餅,有甜、鹹兩種口味。傳統鹹光餅口感很Q彈、扎實,在中間夾蛋、夾肉片,#鹹光餅就成了台式漢堡。或許是因為林小姐從小就看著外公外婆做,才能保有這樣的好滋味。
#祭典的幕後堅持
祭典用的鹹光餅,則是祭典一個月前開始接單,一週前開始大量製作,忙碌期最多曾經接單一萬多顆,連續三~四天馬不停蹄趕工。
製作傳統鹹光餅費時費工,要用手捏出一個個麵糰、再用很大的篩網打上芝麻,才能讓芝麻撒得多又均勻。而中間打洞,則是為了讓麵糰在烘烤的過程受熱均勻、讓蒸氣噴出,維持完美的圓形。「我最討厭的用篩子打芝麻了!」常常在手腕上有職業傷害,或是竹編的塞網刺到,這都是只有做鹹光餅才知道的辛苦。
#對於祭典的回憶
鹹光餅趕工告一個段落,終於能休息的時期,正是艋舺大拜拜遶境的開始。林小姐其實覺得遶境三天,整天被鞭炮吵到不行沒辦法休息,很受不了。直到有一次在住家附近看熱鬧,擠進人群見到了各地宮廟的排場,才發現廟會文化其實很有趣。
今年來艋舺大拜拜,記得吃鹹光餅!
非祭典期間的平日,也可以到 #新富市場021號攤位,買來吃吃看!
-----
想聽更多 #艋舺大拜拜 的祭典故事嗎?
11/10(日)
.艋舺大拜拜前導講座:八將傳奇|19:00-21:00|呂江銘
11/16(六)暗訪第一日
.八將開臉導覽|13:00-15:00|呂江銘
.跟著邱小傑拍廟會|15:00-17:30|邱士傑
.第一次看暗訪就上手|18:00-20:00|呂江銘
.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19:30-21:30|張靖委
.祭典與在地生活|20:00-22:00|Kevin
11/17(日)暗訪第二日
.八將開臉導覽|13:00-15:00|呂江銘
.第一次看暗訪就上手|20:00-22:00|呂江銘
.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20:00-22:00|尹德根
.祭典與在地生活|20:00-22:00|韓經淳
👉場次詳情
・八將主題講座・導覽 https://bit.ly/2P5aKy6
・暗訪遶境導覽 https://bit.ly/2BtsL13
・跟著邱小傑拍廟會 https://bit.ly/2OZLaLc
👉快速報名請點我 https://bit.ly/2puS0xq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 #島內散步 。
#永續旅行 #民俗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青山宮座落在貴陽街已有162年。此地是台北第一街,周遭有許多老店。這回,島內散步採訪 福大同茶莊 第五代老闆蔡玄甫先生。福大同座落在艋舺已經173年,代代傳承茶葉養身的智慧,堅持只賣好茶。
#約好囉 #我和尊王的秘密
蔡老闆從小就在青山宮附近玩耍,廟裡都有拜拜用的貢品糕點。小時候沒有零食,每天下午肚子餓就跑去拜拜,向尊王稟告「我肚子餓,請賜給我拜過的糕餅」把糕點請下來到廟旁吃,再回家喝茶。這是住在青山宮附近才能擁有的點心時間,以當時社會狀況來說,算是相當「奢侈」了。
到了艋舺大拜拜前一週,會有乞平安龜習俗:民眾向神明筊杯請示,經神明許可,即可將所求的紅龜帶回家吃平安,以渡年關;隔年則會做一樣大或更大的紅龜稞返還神明以謝恩。小學時期的蔡老闆和嘴饞的同學們異想天開,跑去和尊王乞龜「我請一隻,拿出來切半隻,馬上還半隻,就沒相欠了」甚至祭典期間還和同學天天跑去吃,持續了數年。最終還是東窗事發,被媽媽發現被打得半死,抓去尊王面前賠罪。蔡老闆回想這件事,還是覺得自己當時調皮又好笑。
說到兒時記憶中的艋舺大拜拜,最棒的回憶莫過於吃鹹光餅。信眾會訂做福州口味的鹹光餅,上面鋪滿白芝麻,有甜有鹹。蔡老闆回憶在他六歲的時候,媽媽去擲筊爭取到頭家,身為頭家子嗣的他,打扮得光鮮亮麗,坐在籐轎上發放鹹光餅給參加祭典的信眾,可說是一年中最風光的時期了。
不論是艋舺大拜拜還是靈安尊王,對在地人來說絕不只是信仰,更是生活。
-----
一起來聽廟前講古,喝福大同好茶吧!
在11/09的 #廟前講古,福大同提供好喝的 #黃金蜜香烏龍茶,以冷泡的方式處理,蜜香疊韻,輕甜圓潤。
👉廟前講古活動免報名,直接至青山宮前找張椅子坐,14:30準時開場!
-----
想聽更多艋舺大拜拜的祭典故事嗎?
11/10(日)
.艋舺大拜拜前導講座:八將傳奇|19:00-21:00|呂江銘
11/16(六)暗訪第一日
.八將開臉導覽|13:00-15:00|呂江銘
.跟著邱小傑拍廟會|15:00-17:30|邱士傑
.第一次看暗訪就上手|18:00-20:00|呂江銘
.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19:30-21:30|張靖委
.祭典與在地生活|20:00-22:00|Kevin
11/17(日)暗訪第二日
.八將開臉導覽|13:00-15:00|呂江銘
.第一次看暗訪就上手|20:00-22:00|呂江銘
.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20:00-22:00|尹德根
.祭典與在地生活|20:00-22:00|韓經淳
👉場次詳情
・八將主題講座・導覽 https://bit.ly/2P5aKy6
・暗訪遶境導覽 https://bit.ly/2BtsL13
・跟著邱小傑拍廟會 https://bit.ly/2OZLaLc
👉快速報名請點我 https://bit.ly/2puS0xq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 #島內散步 。
#永續旅行 #信仰 #文化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在 【熱鬧搶先看】艋舺青山王祭|暗訪夜巡第二日~陪市長衝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2 艋舺 青山祭| 艋舺 青山宮靈安尊王千秋祭典【暗訪夜巡】Day2更多精采畫面都在廟方直播: https://youtu.be/fZJaAYIMnCE#廟會英雄 ... ... <看更多>
在地人看艋舺大拜拜 在 艋舺青山王- 艋舺大拜拜-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廟會報馬仔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艋舺大拜拜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廟會報馬仔~ 青山王遶境的陣容除了青山宮所屬的隊伍之外,艋舺地區大小廟壇的神駕,以及各北管軒社的陣頭也齊聚一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