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鄉親咱疼惜 收容防颱避災急】
為預防強颱璨樹造成災害,昨日我們緊急撤離居住在低窪、潛勢地區及有土石流危險區域的鄉親,協助安置在收容所,非常感謝鄉親的配合。
今早在秀林鄉長王玫瑰與秀林鄉公所同仁陪同下,專程與消防局長林文瑞、社會處長陳加富、民政處副處長李葳一起趕往秀林國小的收容所,關心收容的家人們、關心行動不便的鄉親、也抱抱孩子們,希望能平撫大家害怕的心情,孩子們天真的問我:「縣長媽媽,為什麼我們要來住學校?」我向大家一一解釋原因,最後巡視週遭環境、確保收容所的安全。
#感謝 警消、國軍弟兄、十三鄉鎮市首長及公所同仁、縣府同仁在颱風期間堅守崗位,守護我們大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度颱風璨樹的暴風圈,逐漸進入東南部,東台灣開始出現間歇性大雨,而蘭嶼的紅頭村野溪溪水暴漲,因為停航,遊客滯留島上。花蓮地區,吉安鄉從下午三點起,正式針對易淹水與土石流潛勢區,進行民眾的預防性撤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
土石流 潛 勢 地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璨樹颱風 視察大社區改善治理及觀音湖水庫排水防汛整備
依據中央氣象局本(12)日上午11時30分發布璨樹颱風警報單,本市已脫離陸上警戒區,惟璨樹路徑向北偏移,全臺各地區應嚴加戒備並嚴防強風豪雨,今(12)早我與市府水利局團隊前往大社區國道10號下方和平路易淹水區域與觀音湖水庫,了解工程改善進度,且因應璨樹防颱作業,我也囑咐各處抽水截流站、移動式抽水機整備測試運轉,滯洪池完成排空,以隨時應變作業,防疫同時嚴加因應璨樹颱風對高雄可能造成的危脅。
根據水利局報告表示,大社地區近年來常淹水的路段有和平路、三民路及大新路,特別是國道10號下方和平路,每逢大雨常積水影響交通,主要是大社排水與國道十號交會處排水束縮,導致近年豪雨發生溢堤。水利局於今(110)年汛期前完成排水護岸加高並設置攔污閘,在今年8月豪雨期間,發揮功能,有效改善溢淹情形,保障用路人安全。
三民路與大新路淹水改善部分,水利局規劃於中里排水上游設置溫鼓埤滯洪池,面積約3.2公頃,滯洪量約11.7萬噸,滯洪池完工後,可以有效減緩下游大社區內淹水問題,滯洪池工程涉及都市計畫變更及私人土地徵收等作業,目前已提報中央水安全計畫爭取經費,也向在場的張勝富議員代表、大社里林英陸里長、說明。
另外為進一步改善大社及仁武地區淹水問題,水利局將觀音湖水庫納入整體滯洪操作計畫,規劃以觀音湖水庫分流獅龍溪過量洪水,正辦理可行性評估。為使水庫立即發揮滯洪功能,水利局已先協調台糖公司完成觀音湖水庫閘門修繕作業,恢復水庫調控洪水功能,並加高觀音湖外埤溢流堰高度0.7m,約可增加蓄洪量約8萬噸。另為因應璨樹颱風襲台,水利局請台糖公司提前於110年9月7日開啟內埤制水閘門預先洩洪,增加蓄洪空間,減少下游地區排水負擔,感謝仁福里朱興里長到場關心了解。
市府團隊從9月9日起就已因應燦樹颱風進行防颱整備作業,包括轄內134台移動抽水機、82處抽水截流站、586座的水閘門都已進行完成測試運轉,134台的移動抽水機也分布在沿海的岡山、永安、彌陀等比較低漥、易積水的地方進行佈置,此外15座滯洪池已經完成排空作業,要以最大的儲存量來爭取滯洪的時間,位於本市淹水潛勢區、沿海低窪地區的區公所,也將備足砂包因應,轄內111條土石流淺勢溪流區應嚴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也囑咐區公所及市府水利局、工務局、民政局、警察局、交通局、兵役處等,與國軍單位及公路總局等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應變,調派兵力、運具協助當地民眾緊急撤離,防疫同時因應璨樹颱風對高雄可能造成的威脅。
土石流 潛 勢 地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主持璨樹颱風應變中心一級開設第2次工作會議 暨巡視鐵路地下化園道防颱整備
今早8點30分奉市長之命,由我召開璨樹颱風應變中心一級開設第2次工作會議。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中度颱風璨樹目前中心位於花蓮東南方約 100 公里海面,向北進行,高雄仍在暴風圈內,所幸目前通報僅有零星案件,未有釀成災害,市府團隊仍將持續關注、緊急應變。
受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今日高雄附近海面風浪明顯偏大,並易有長浪發生;山區因地形效應,預估有局部大雨或豪雨。預料晚間颱風將逐漸遠離,但高雄地區仍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天氣,市府團隊仍持續嚴加戒備,減少災損發生。
我也以視訊會議方式,連線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等區長,並關切相關工作整備情形,也提醒務必嚴防持續性降雨,為土石流警戒區及崩塌潛勢區帶來災變,應提前部署撤離戒備,以執行疏散避難。也特別感謝國軍單位超前的部署,協助山區各項應變及疏散撤離工作。
針對本次工作會議相關單位報告,指示事項如下:
1.山區預估雨量將達豪雨等級,明霸克露橋涵管便道作為緊急通行,抗災能力有限,再被沖斷機率高,因此昨(11)日下午13時30分即實施預警性封閉,各山區具有土石流潛勢之行政區,亦請民政局、社會局、衛生局針對有就醫需求、慢性病、孕婦等民眾須下山依親或異地收容安置者,截今天上午已經撤離有390人皆予以妥善安排及照顧。
2.請新聞局宣導民眾防疫防颱作為、注意長浪、強陣風, 避免從事海邊,溪邊及山區活動;持續發布颱風動態,利用多元管道提供民眾各項警特報訊息及天氣概況。
3.請海洋局加強養殖漁業防護、妥善安置外籍漁工。
4.請水利局、民政局、社會局針對土石流潛勢區域及易成孤島地區,做好預防性疏散撤離作為並預置民生儲糧,以確保民眾安全。
5.山區應慎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請水利局、工務局、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密切注意本市道路及台20(南橫公路)(明霸克露便橋)、台27(六龜)、台28(六龜)、台29(那瑪夏)等山區道路是否有預警性封閉或中斷情形,並將資訊知會新聞局發布新聞,確保用路人安全。
6.請農業局針對農產供銷預作完備規劃,並針對本次颱風可能造成農損部分予以協助農民朋友。
7.請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預置人力待命,水力及電力如有因颱風損壞情形,立即派員搶修,確保維持基本民生需求,並請經濟發展局隨時掌握損壞及修復情形。
8.因明日禮拜一開始上班上課,請各相關單位務必以最快速度針對權管設施及區域,儘速恢復市容。
於會後我即再前往鐵路地下化園道視察防颱整備情形,以確認各項市區工程防颱作業是否到位;確實檢視上千棵新植喬木大樹,都能完好而無傾倒。隨之,並再走訪已經剛完工新設之愛河鐵路橋的改建工程,作為一個新的觀覽愛河的新人行視點的場域,橋面的平台上面;也見有許多的年輕朋友們出來打卡,瀏覽駐足丶瀏覽愛河與鐵路地下化之後的園道;這也都是一個很好的景點。
# 巡視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工程之防颱整備
土石流 潛 勢 地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度颱風璨樹的暴風圈,逐漸進入東南部,東台灣開始出現間歇性大雨,而蘭嶼的紅頭村野溪溪水暴漲,因為停航,遊客滯留島上。花蓮地區,吉安鄉從下午三點起,正式針對易淹水與土石流潛勢區,進行民眾的預防性撤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31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0O3dkoK-0/hqdefault.jpg)
土石流 潛 勢 地區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2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參加教委會舉辦的「大故宮公聽會」。林佳龍表示,從必要性、可行性,故宮都提不出針對立委的質疑。大故宮計劃就是一個大問題,建了會成為國家的大災難。
林佳龍表示,大故宮計畫預算一變再變,形同兒戲。林佳龍質疑,大故宮計畫規劃建築師劉培森,早在民國87年就幫故宮編列第五期擴建工程,工程規模與目前大故宮計畫幾乎一致,僅文創園區部份有,當時劉培森建築師幫故宮編列經費僅有34億,事隔15年後借屍還魂,經費暴增為10倍高達340億,很明顯的這個大故宮計畫內部隱含太多不合理的狀況。
大故宮計畫從提出到經過立法院審查,經費從320億到220億,自籌款從257億到164億,藝文園區從50億到20億,經費數據立基何在?擴建有沒有必要?原地擴建可不可行?一年來故宮從沒有正視解決回答立院的質疑,從工程面、財務面及後續營運面經不起考驗,立委也評為是空包彈!
林佳龍指出,大故宮計畫根本行政院還沒核定通過 ,故宮已經偷跑 ,先行逐年編列320億預算,並在102年編列1億8千萬元環境改善工程費。對於如此重大的國家計畫,尚未核定,林佳龍認為故宮已經發包1500萬做先前規劃,且先前計畫採購公報顯示 只有一家廠商有興趣,評審委員11位,其中故宮內部非工程建築專業的委員就超過6位,過程啟人疑竇。
林佳龍說,101年九月已經先行將長達10年的大故宮總顧問服務標案發包給台灣世曦公司,原公告發包預算為7.9億,最後以6.3億決標,這個費用是採用總計畫320億去估算,招標書 中故宮與台灣世曦的費用「施工前服務」1.8億總包價法是固定費用,「細部設計審查服務」與「施工中服務」採工程費1.25%百分比法計價及「辦理系統驗證語認證及其他」才採實作方式給付費用。他質疑,這根本就是固定費用,是以320億去估算,未來不管工程規模變為多少 ,故宮給台灣世曦的費用就是固定!
自然災害是各界對大故宮計畫最大的擔憂。劉格非教授進行「極端降雨事件下之災害潛勢分析」成果,在沒有興建大故宮的情況下,故宮院區內不同地點分別有可能產生邊坡滑動、落石、淹水與土石流等的災害。林佳龍指出,劉教授在公聽會上說,「若是」情況不嚴重,「往往」採取工程方式就可以確保安全,「若是」台北市政府與故宮合作,工程上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災害,以上是沒建大故宮時的地區的健康檢查,已有這麼多條件假設,難道劉格非的研究是建了大故宮後地質的保證嗎?
林佳龍也提出,劉格非教授的評估僅考量雨量情形,大自然中的地震問題,劉格非的報告完全沒有提及,試問,當大地震來臨時,故宮所有館舍安全性如何?
林佳龍提出質疑,大故宮計畫編列的隔震費用,遠遠超過一般市價行情,況且大家都知道隔震僅能隔除部份水平地震加速度,但現在的地震不僅有水平地震加速度,往往垂直地震加速度不比水平地震加速度小,甚至還有複合型的扭曲地震加速度,這些都是隔震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林佳龍指出,在故宮南院的選址過程 ,故宮對全國各縣市開出的必要條件 ,就明白告知不准有土石流、山崩、淹水、斷層等條件,現在故宮外雙溪正館這些災害都有 ,故宮明知這些風險是人力無法克服的天災 ,卻不另尋更加地點興建安全的故宮 ?漢寶德教授都在會議中提過,大故宮最好的方案就是到別處去建!
故宮所在的山坡地帶,過去被列為山坡地保護區,20年前新光吳家申請緊鄰故宮作為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該案件已經送市府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將近20年,迄今台北市政府仍舊以山坡地不准開發不通過環評為理由,不同意其開發。林佳龍在公聽會提出,大故宮將在院區增建8萬500坪面積,為什麼要允許平面體積超過新光建案(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的80倍、體積更甚超過百倍的「大故宮」擴建?這次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做幾年?為什麼環評還沒過就要編列預算做這個做那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areXnQSJgM/hqdefault.jpg)
土石流 潛 勢 地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五月份除了要決定是否限水之外,全台也將進入防汛期,行政院今天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公布「防災地圖」,這份地圖以村作為最小單位,透過模擬不同雨量,來看哪些地區可能會出現水災或土石流災情,希望讓民眾早點知道哪裡可以避難。
屏東縣佳冬鄉由於地勢低窪,每次遇到颱風或豪雨來襲,當地民眾就會擔心,再度出現像這樣的淹水場景,也不知道該去那裡避難,行政院上午公布一份防災地圖,地圖裡整合了水利署的淹水潛勢圖以及水保局的土石流與地質災害資料,以村為最小單位,模擬各種雨量所可能造成的災情,並以此預先規劃民眾的避難與逃生自救路線,各級政府也可以透過這份地圖,預先進行防災演練與救災規劃。
這份防災地圖的好處不只有防災與救災,李鴻源認為,這還可做為未來國土規劃的參考依據。
不過李鴻源也表示,目前防災地圖的進度大約只有35%,但已經涵蓋前年莫拉克風災中八成的重災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將會加快進度完成,而消防署也預計在六月中將防災地圖上網,讓民眾方便查看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與最安全的逃生路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jxLm_fEse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