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 Way Kambas國家公園
Kambas是一個國家公園佔地1300平方公里於印尼 楠榜省南部蘇門答臘島,由沼澤森林和低地雨林組成,主要是由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大規模伐木而導致大象次生長。儘管大象減少,公園仍然有一些極度瀕危的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象和蘇門答臘犀牛。它還提供了出色的觀鳥體驗,公園中現存的400多種鳥類中稀有的白翅木鴨。
公園的威脅是由於非法砍伐造成的偷獵和棲息地損失。保護工作包括巡邏以及建立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和大象保護中心。
2016年,Way Kambas被正式宣佈為東盟遺產公園。
植物群和動物群
濱藜(Avicennia marina)
海桑屬(Sonneratia)
南番桑(Nypa fruticans)
白千層(Malealeuca leucadendra)
蒲桃(Syzygium polyanthum)
露兜樹(Pandanus)
木荷(Schima wallichii)
肖拉(Shorea)
Dipterocarpus gracilis和班尼(Gonystylus bancanus)公園的沙質海岸以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為主
該公園有50種哺乳動物,其中許多都受到嚴重威脅。該地區大約有20只蘇門答臘犀牛,比1990年代的40 只有所下降,的數量蘇門答臘大象在公園中被估計為180 2005 所述的人口蘇門答臘虎已經從36-40在2000下降到小於30,在公園的其它哺乳動物是馬來亞貘,蘇門答臘豺(豺鮭蘇門)和合趾猿(Symphalangus syndactylus syndactylus)
大約一半的鳥類棲息在沿海沼澤中,包括紅樹林,河岸森林,淡水和泥炭沼澤森林以及該地區的沼澤。該公園是白翅木鴨的最後據點之一,僅存24至38隻鳥,是蘇門答臘最大的鳥。[3]在公園裡記錄的其他405種鳥類中,有風暴的鸛,羊毛頸鸛,小副官,冠冠后衛,巨大的阿古斯和東方飛鏢。
威脅與保護
Way Kambas公路於1937年被荷蘭政府建立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但直到1989年才被宣佈為國家公園。
聲稱擁有傳統土地權的村民在公園的南部邊界發生了嚴重的侵占。進入公園的道路和小徑是進入公園內部的非法伐木的起點。[8]這導致森林覆蓋率下降到公園的60%。在2009-10年度,已經驅逐了佔地數十年的6,000公頃土地。
1984年,被重新安置的社區留下的水井被證明是捕食這些動物的致命陷阱,其中包括小象,犀牛和老虎。在2008年至2010年之間的保護工作中,已關閉了約2,000口井。
偷獵一直是一個重大威脅,通常涉及士兵,在2002年的案件中甚至涉及高級軍人,近年來,據報導,偷獵活動得到了更多的控制,犀牛偷獵事件沒有發生, 2004年至2011年之間沒有老虎偷獵事件的報導。
2011年初,林業部宣布撥款,在公園內建立一個罕見的動植物康復中心。
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
1995年建立了一個管理中的繁殖中心,稱為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SRS),佔地250英畝(100公頃) 該保護區的目標是保持少量犀牛用於研究,“保險”,提高意識,以及製定育種計劃的長期目標,以幫助確保野生物種的生存。
目前,有五隻蘇門答臘犀牛生活在聖所,大部分已從動物園轉移到SRS上具有自然棲息地的大型圍欄內。自1997年以來,成立了犀牛保護單位。這些經過訓練的反盜獵團隊由4-6人組成,每月至少在公園的關鍵區域巡邏15天,以停用陷阱並識別非法入侵者。
小牛安達圖(Andatu)出生於2013年6月23日,是世界第四隻小牛,生活在Way Kambas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是世界各地的動物園或半原地人工繁殖的小牛。母親是拉圖(Ratu),父親是安達拉斯(Andalas),他於2007年從美國辛辛那提(Cincinnati)出生。2003年10月,安達圖的身高幾乎與母親的身高相同,聖所不對公眾開放。
大象與人類的衝突
像在坎巴斯保護中心的方式
公園與周圍社區之間發生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野生大象的農作物突襲。
在1990年代進行的一項研究中,據記錄,野生大像在公園周圍的18個村莊破壞了超過45公頃的玉米,大米,木薯,豆類和其他農作物,以及大約900棵椰子,香蕉和其他樹木。在過去的12年中,大像在公園附近殺害或傷害了24人。村民試圖通過保護田地,挖溝和改變耕作方式來減少大象的傷害。
2010年,據報導,村民在他們的房屋周圍使用篝火嚇跑大象,而護林員則一直在使用馴服的大象幫助趕走野牛群。
大象保護中心
大象保護中心(ECC)成立於1980年代。該中心的大像已被馴化,用於繁重的工作,生態旅遊,巡邏和繁殖,由大像在中心創作的畫作由諾維卡出售,諾維卡是與國家地理學會相關的商業在線藝術代理商,其收益的一半左右用於協助整個亞洲的瀕危大象。
ECC將為大象醫院提供服務,該醫院將成為印度尼西亞同類醫院中的第一家,也是亞洲最大的一家。大象醫院將建在一個佔地5公頃的地區,投資額為100億印尼盾(合111萬美元),預計將於2014年開始運營。
在2016年和2017年期間,中心發現了六隻新犢牛,東楠榜攝政王Chusnunia Chalim希望通過該中心提高對整個公園的認識。
Way Kambas國家公園(TNWK)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南端,距離楠榜邦城110公里。這個地方是印度尼西亞最古老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這個國家公園在楠榜省東海岸的坎巴斯河周圍,佔據了1300平方公里的沿海低地森林。Way Kambas公路由荷蘭政府於1937年成立,直到現在仍保留著其自然風光。
Way Kambas是楠榜大象保護的中心。這裡有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例如蘇門答臘犀牛,蘇門答臘象,蘇門答臘虎,曼托姆·林巴,鱷魚。至於這裡的植物種類,有許多Api-api,Pidada,尼帕,潘丹。您可以使用私家車和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坎巴斯路(Way Kambas)如果您想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巴士從邦達楠榜的Raja Basa Terminal到Way Jepara。
🎥
https://youtu.be/aGKGE3Nh37s
https://www.klikhotel.com/…/taman-nasional-way-kambas-lamp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y_Kambas_National_Park
#蘇門答臘 #楠榜 #大象保護區
土番鴨繁殖 在 村姑的菜園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趁著農夫大大去田裡翻土
飯糰還在睡回籠覺
村姑才能上來碎碎念,有感而發一下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客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這次的玉米會跟上次一樣好吃嗎? 這次的玉米筍怎麼沒有跟上次一樣甜? 這次的黃蘿蔔是跟上次的一樣的品種嗎?...』
嗯...通常村姑只要沒有在忙,腦子還很清楚時,都還能慢慢跟客人解釋農產品的特性。要是碰上正在大忙,飯糰又黏在身上,電話那頭還一直想要繼續聊下去時,真是會讓人理智斷線...
其實村姑非常能夠理解『想要吃到記憶中的美味』是多麼讓人糾結的渴望,因為村姑是都市裡養大的貪吃鬼,而且有個無敵美食主義的老爸。從小就練就了饅頭要找第二條巷子左轉第三間買、豆花要吃星期四才出來賣的老王那一攤、牛排要吃五分熟灑鹽不加醬...這些刁鑽的習慣。當然,沒得選時,村姑也曾經連續半年每天吃同一家丹X咖啡的奶果厚片當早餐,真的,半年沒改過。至於農夫大大,雖然刻苦的童年讓他甚麼都吃,但是,相信我,他阿娘一手好廚藝,他阿姐也煮得嚇嚇叫,他的舌頭絕對比我更刁鑽。不然也不會堅持烤玉米一定要吃蒜頭那間60年老店了!!
經過長長25年的養成訓練(ps.25是不變的極大值,數字並不會因為時間過去而增加,不要再問村姑今年貴庚啦,25就是25啦!!),漸漸明白一個道理,不經過加工,味道不可能永遠不變。就算是經過加工,添加的原物料改變,最終的產品味道就會不同。植物是活的(動物也是啊!),生長的條件不同,味道就會跟著改變。
想要盡可能的複製出品質相同的美味,就成了農人因應客人的需求必須做的努力。
室外種植,讓作物經過風吹日曬雨淋,環境變異性很大。附近王大毛的田有蟲,馬上我們家的田也會有蟲,因為沒辦法在田頭插牌子,警告蝴蝶飛蛾不准飛過來產卵啊!王大毛拿農藥除蟲,我不噴農藥,那沒幾天兩塊田的蟲就通通都集中到我家開party了(>_< 這就是我們家的蟲比別人多的原因啦!!農夫大大跟鴨子哥兩兄弟幾乎隔三岔五的就揹著噴藥桶在田裡掃葵無露、矽藻土、酵素...超辛苦的)
搭網室、溫室除了能防蟲、防風、防水患還能控制濕度,聽起來不錯吧。撇除資本雄厚不談,密閉空間高溫高濕,菌類繁殖快速,就得........唉唷!岔題了,網室溫室不是這次的話題。
回到正題『複製記憶中的美味』。當我們在乾淨的土地上先把土翻鬆,做好畦,播下種子,之後每一天小心照顧,幸運的碰上老天爺眷顧讓風調雨順,採收時得到豐碩而甜美的收成,客人也吃得很開心。好啦!下一批種子明明是同一來源,很可能在源頭已經有些微的變異。接著氣溫不同、日照不同、雨期不同、雨量不同、風向不同.....連碰到村姑生小孩,農夫大大忙著照顧老婆小孩,去田裡噴葵無露、灌溉的次數與時間就不同.....種種因素,這一批的生長環境註定無法跟上一批一模一樣......結出來的果實,自然就沒法完全複製。客人付一樣多的錢,拿到一樣重的產品,可是袋子裡的確實跟上次『不一樣』。這不是拿25元去書局買一個跟上次買的蜻蜓牌橡皮擦或是跟上次買的一樣張數的筆記本。農家能夠做的是:努力的排除影響作物成長的障礙因素,讓每一株作物都盡可能的長好,結出達水準以上的果實。碰到新的障礙,就想辦法解決,如果環境許可,就更進一步改善作物的品質,讓產出的果實更甜美。農人不是工廠裡製造橡皮擦的機器,再怎麼努力,真的都無法複製出兩棵一模一樣的胡蘿蔔啊!
是因為長年教書的習慣使然嗎?
村姑沒辦法以『BJ4』來回應客人的疑問,但一解釋就會搞到像是要出單堂學習單或是期末考的申論題報告。
對喜歡研究種植技術的農夫大大來說,每一批作物都是新的嘗試。因為他總是想著要調整種植方式,讓這一批比上一批更好。但是不見得每一次的嘗試都會見效.....>_<"
今天一早,他又衝到田裡去了,說要給新種的那批玉米番翻土....以往翻土不是這個時間啊......他又要做實驗了.....
噗...飯糰哼哼了~村姑要去忙
囉嗦了一堆~
總之~今年年菜箱我快要想好了
跟去年不一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