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認為,作為科學家就希望為世界解決問題,希望 TTT® 技術能夠拯救全球正在退化的土壤,並穩定糧食生產😢
#TTT® #科學家 #楊秋忠 #碳儲存 #有機堆肥 #有機肥料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好玩有趣的新聞分享,歡迎加入信傳媒IG:https://tinyurl.com/y6oqqqbh
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 台灣高教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594
土壤碳儲存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當年沒有簽訂《蒙特婁公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再增加逾40%】
一份研究發現,如果當年沒有簽訂《蒙特婁公約》,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CFC),森林、植被和土壤中儲存的碳將減少5800億噸。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額外增加40%~50%。
研究人員說,這些二氧化碳排放會使氣溫升高0.8°C,使巴黎協定的目標變得遙不可及。而且如果CFC用量未受控制,到本世紀末,將使全球暖化再多增加1.7°C......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蒙特婁公約 #全球暖化 #氟氯碳化物 #二氧化碳 環境資訊中心
土壤碳儲存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農業永續不能只是願景 對於實務的建言】
農業要進步,更要永續發展。中研院生命科學組院士楊秋忠從各個方面提出建言,包括法律層面上訂定《地力增進法》,設定「有機島」目標推動有機農業、收集利用有機廢棄物,保護水資源,留住農村青年及培養農業人才等議題。
中研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楊秋忠: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土壤地力及肥沃度的指標,土壤有機質會優化土壤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生物性質,有助於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陽離子交換能力、團粒穩定性和酸化緩衝能力,以及活化土壤微生物及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也對土壤養分的有效性、通透及耕犁的運作都具有許多正面影響,又是提供作物養分及養分循環的重要因素。
有機質的最佳目標是「來自土壤,回到土壤」。最佳方式就是將有機廢棄物做成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把取自土壤的養分回到土壤,同時才能增加作物生產力及健康、減少病蟲害,又可取代耗能生產的化學肥料,而減少土讓退化,增加土壤的碳儲存。
#土壤 #農業 #有機農業 #有機廢棄物 #農村 #永續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