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美(1532)春季班研究,今天創新高
【產業隊長親訪】
基本面資料給大家印證~
「勤美璞真」,先經營環境再蓋房,台中草悟道、勤美誠品綠園道已經是公認休憩、娛樂、曬小孩遛狗、約會好去處,隊長看好台中勤美誠品綠園道這一塊是未來台中市區最寶貴、最精華的地段。隊長認為可以把勤美誠品綠園道,想像成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實地訪查台中,勤美之森第一期預售已經賣光(50億元)。未來這邊的房子賣價,有可能會是台中市區七期以外的最高價,七期有豪宅不稀奇,市區地少精華地段可貴。
勤美本業金屬成型鑄件事業今年初受到疫情影響,陸廠開工率低,獲利才會不好看,展望明、後年,關注璞真建設的建案認列。
「勤美之森」3期總銷共400億元:第1期總銷約100億元,預估稅後淨利率有50%以上(建造成本約22萬元/坪+土地成本10多萬元),目前銷售率約50%,預計明年Q4完工。10F以下低樓層完銷,建商惜售,50%銷售後不再賣!第2期會有部分保留給商場(土地成本較高);第3期則規畫純住宅,推估第3期總銷約130億~150億元(淨利率有機會和第1期相當)。
5大百億開發案:「碧湖畔」(2018年Q4完工)、「勤美之森」(明年Q4)、慶城福華都更(整合中,公司持股42%、王家58%)、信義路都更(都更程序中)、總部都更(都更程序中)。
展望今、明年,「勤耕延吉」、「樸真仰睦」可以認列EPS,「勤美之森」預計2022年底或2023年認列;「勤耕延吉」已完銷,總銷35億元,預計2021年上半年完工認列;而「璞真仰睦」也已完銷,總銷18億元,預計今年年中認列,預計2021年Q3完工。
合計今年營建可望入帳53億元,稅後淨利率約20%(土地價格較高),可望貢獻稅前EPS 2.75元。明年則是已完銷的「樸真永吉」,總銷金額30億元,預計明年中入帳。「一方璞真」已完銷(合建的建案),總銷約6億元,預計2023年完工。
今年開始的勤美,是令人期待且可以好好研究的標的。
🏆2021 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夏季班(4月~6月):https://reurl.cc/Q75Q6Z
✔️下半年班(7月~12月) :https://reurl.cc/e9GYxb
土地成本 認列 在 總編當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金轉戰傳產類股
昨天我們盤前分析就跟大家說不要因為美股重挫,覺得台灣會跟跌,台股已經走自己的路,當然理由很多,但我常說股市會漲最簡單的理由,就是資金的推升,外資從八月三十號開始不斷的買超台股,也讓台股愈小不易,更讓台幣也推向30.592的波段新高,股匯雙揚構成了台灣投資市場的強勢,看到台灣自己的投資人也信心十足,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直逼兩兆,錢就是英雄膽,因此我才說萬點是常態,萬一要習慣,不過雖然指數維持高檔震盪,要能獲利還是要掌握選股的脈動,而在台幣升值的浪潮中,大家最近應該明顯地感覺到資金轉戰傳產股的節奏。
資產股蔚為主流
從上週開始我就不斷提到資產股的風向球改變,投資資產股大家不必拘泥於獲利,因為本來就是跟著台幣的風向吹,只是我們也不會盲目的跟大家說,只要資產負債表上有土地就好,在周五的演講我提出這波資產股選股的重點,第一要有真正的開發計畫,第二最好是配合都更才有更低的成本與更高的獲利。
所以第一波上漲的就是南港區的開發案,配合市政府的東方門戶計畫,南港(2101)當然是指標,但大家都沒很認真的算到底獲利是多少,目前總銷從六百億到八百億都有人算,但在聯強買下部分樓層後,大約定調在七百億附近,土地成本加上增值稅大約一百億,營造成本大概150億,所以如果完銷扣掉必要支出後,大約估計400億左右,南港與旗下的南榮持股82%,我們就估大概320億左右,這大概是南港東方明珠完銷的實質利益,以南港的股本最多就是挹注40元,當然這本來按照會計法規應該在完工後認列,所以公司表示不排除以出售南榮的持股40%先認列,不過南港目前淨值13.56,就算加上40元,也是53.56給大家做個參考。第二名的國產(2504)計算就更簡單了,因為之前曾經賣出一小部分的土地給潤泰集團,大概賺1.8元,而以現在還有的土地6700坪計算,等比例土地加起來,素地的利益大約七元左右,也難怪最近已經漲到淨值14.35附近。
至於大南港案的持有土地成本約一坪60萬,以目前的市值做計算加上要角的賦稅,大概150億左右的獲利,國揚持有40%,所以以素地計算潛在利益是逼近一個股本,和桐(1714)大概逼近三元,工信(5521)超過四元以上,這些都是可以算出的數字給大家做個參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鎖定南港地區的都更,因為我們可以真實算出數字。
都更利益大
昨天資產股幾乎無一不漲,勤益控(1437)、大洋(1321)連袂漲停鎖死,就連台火都漲停,就連已經廢除航空城計畫的榮運(2607)都大漲,這就是市場的風改變了,但是我說了還是要有實質的開發計畫,而且最好是都更,能夠提升獲利。
所以看到昨天有兩檔我在周五演講特別說明的兩家公司都漲停鎖死,第一個是泰豐(2102),從上周我就提醒大家,外資一直再買泰豐,難道是買輪胎嗎?當然不是,泰豐的土地開發面積扣到捐地後約有4.4萬坪,其中1.7萬坪左右已變更為工商綜合區,開發進度由泰鑫建設負責;另外,2.6萬坪工業用地的廠房,則由泰誠開發負責,先說工商綜合區吧,工商綜合區的土地雖然不比台北,但我們以民國90年以每坪22.5萬元坪出售給家樂福,經過19年妳覺得土地漲了多少,何況當年賣的不是已經變更為工商綜合區的土地,因此我們計算工商綜合區以每坪50億而工業用地一坪三十萬來計算,等於是170億,由於持有土地成本僅每坪230,等於一股逼近四十元,當然我們可以更保守一點,就算折半好了,也有一股20元的利益,這也許就是外資不離不棄的原因。
再來是六福,六福其他的土地大家就不計算了,我們就只算六福客棧的價值,六福客棧已於今年5月通過危老重建申請,未來興建的總樓地板面積可達6,000坪以上,總市值可望突破70億元,公司表示建照將於明年5月9日前提出申請,將朝向商辦或是商辦加飯店方向重建,當然七十億是總銷值不是純獲利,但如果以營建業合作,光土地價值絕對超過一個股本以上,但也就是六福為什麼昨天外資轉賣為買,八月份甚至大買三千張的原因吧。
其他有這個條件還有兩個三洋,一個是三陽(2206)已經順利都更,並且逐步認列獲利,另外一個是三洋(1614),在新莊的土地也將自辦都更,也許都會被市場慢慢發現。
原物料股緩緩推升
至於原物料股最近也受到台幣升值的推升,我認為還是以水泥股的第三季財報最為亮眼,也看到外資持續的買進,水泥報價也不斷推升,是比較有業績支撐的題材。
土地成本 認列 在 先探投資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大陸的錢愈來愈難賺!(文 謝金河 投資理財)
日本學者松田康博這次到高雄拜訪韓國瑜市長,意外引出一段風波,他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靠中國發大財,時代不一樣了!這話含意深刻。過去30年,如果是在90年代大舉西進,當時中國經濟才剛起步,土地成本半買半相送,房地產價格十分低廉,工資水平更低,台商早期切入,個個都「發大財」,現在中國大陸發展30年,什麼都水漲船高,如果沒有特別的優勢,很容易在中國大市場沒頂。
我來舉幾個例子,一是特力,特力宣布關閉中國大陸13家門店,總經理童至祥說中國零售是心頭的痛!特力進中國,從來都沒有賺到錢,2016年賠6.22億元,17年賠1.96億元,去年虧損7.83億,今年上半年大虧10.26億元,為了止住虧損,特力只好努力關店。特力單是特力屋上海商貿半年就賠6.06億元,特力中國投資賠4.41億元,立威上海商務虧2.558億元,特力生活家上海賠1.096億元,單是這4家公司就賠了16億元,即使台灣的特力上半年本業獲利4.64億元,但仍抵擋不住上海的慘賠。
二是最近變成國民黨大老的台玻,台玻連兩季都虧損,台玻上半年虧損10.59億,其中,中國大陸的虧損占6.42億元,相對福耀玻璃大賺,台玻大賠,股價也慘跌,30年前沒有去中國的台玻是台灣最好的績優公司,股價一度到188元,如今在面額浮沈,真是情何以堪?
三是台灣的電子五哥,華碩電腦在中國大陸上半年賠32.12億,這其中華碩電腦上海虧損30.69億,華碩電腦重慶虧損1.17億。仁寶電腦第二季從盈轉虧,16年仁寶電腦的中國收益42.97億,去年剩17.65億元,今年有賠錢的疑慮。過去在中國大陸很賺錢的藍天百腦匯,獲利正快速下滑,去年第四季一度出現虧損。
餐飲的新天地18年在中國大陸賠7147萬元,上海新天地上半年認列2415萬元的損失。Ky美食17年認列中國大陸收益18.29億元,今年上半年只剩3.38億元,這也是85度C股價下跌的主因,
順手拈來,看看這幾家企業,從特力、台玻都可以發現中國大陸的錢愈來愈難賺,發大財不能隨便喊喊,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中國大市場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