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春季菜單
(用餐時間:3月18日。)
(因為很愛這季菜單所以必須寫出來。)
RAW 的春季菜單已於三月中旬登場,這一次的主題是「植物性飲食」,關鍵字是plant-based,貼合時下飲食思潮。
過去二週我陸續看到品嚐心得或媒體報導,頗多人聚焦於此主題,理所當然,這是人家的宣傳重點,也是創作的概念來源,不過我認為,不必表達得那麼複雜。
RAW這一季菜單,就是好吃、好看、好有才。
沒有一道不好耶!我所謂的好,是兼備了概念、味道與美感。RAW每季菜單都耗神費心,沒有一次不用力,但即便在此前提下,也不免有些菜色顧此失彼,有時味道失衡,有時概念難懂。這一次,我認為是全壘打,每一道順順吃下來,愉悅滿足,不費心思。我根本沒有管什麼plant-based。
#江振誠的鬼點子怎麼用不完啊?
鬼點子之一,是把白酒蛤蜊麵(Spaghetti alle Vongole)改編成辮子。圓直麵與水蓮菜交織纏繞,彷彿一條長長的幸運手環,白綠相間春意盎然,中央圈起蛤蜊白酒奶醬與羅勒油,白酒蛤蜊麵原本會用的奶油改以杏仁奶酪,軟絲煙燻好似豬肥膘(lardo),瑩烏賊當季登場,蜆汁、白酒、大蒜醃漬的黃金蜆,增添濃縮海味。美,這呈現一看就知道花了工夫,更讓人訝異他是怎麼想到的?法菜創作思維的一大重點是解構,解構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解構重塑經典菜的過程中,很容易失足走鐘,既須掌握傳統也須調控創意。這道白酒蛤蜊麵,不是你熟悉的唏哩呼嚕吃爽的麵,卻貼切示範了法菜的解構,掌握經典元素並賦予新意,讓人感受趣味,又不致挑剔味道,分寸拿捏中綻放突破。
鬼點子之二,是桌上的盆栽原來可以吃。一入座,我就發現這一季的桌花是小小一叢綠色的金蓮花葉,吃第一道「綠草莓與接骨木奶酪塔」時,沒有異狀,第二道上菜前,赫然發現鄰桌拿起插在瓶裡的綠葉做勢要吃!免驚免驚,輪到我們聽服務生解說,眼前的玻璃杯裝著青森來的鮭魚頭軟骨與薏仁和蔬菜發酵的金山寺味噌,先夾一塊吃原味,再拾起充當桌花的金蓮花葉包著吃,宛如海蜇的脆脆口感蹦出鮮甜與辛嗆,食畢尚有剩下的鮭魚頭熬成的清湯,小黃瓜油與山葵油清香繚繞。這樣的用餐三部曲,好玩也好吃,增加的互動推升期待,是成功的體驗設計。
鬼點子之三,是用西谷米做肉圓。這顆球一上桌就知道「蝦趴」,說是肉圓一秒就懂,但也真是,誰會想到把西谷米黏起來做外皮呀!黑豬肉、喇叭菇、羊肚菌做的餡,肥鴨肝煎了襯底,法菜本色沒有捨棄,白味噌醬與黑蒜醬油模擬肉圓滋味,香菜也沒忘記— 綴頂的一朵白色香菜小花。這又是成功的解構再重塑。
鬼點子之四,是用豬尾巴去做「烤乳豬」。這就又切入「食材零浪費」的概念,比起里肌、五花,豬尾巴時常是人氣衰的畸零部位,小材卻也能大用,RAW將之煮熟、剖開去骨、壓重物煎,煎得香香酥酥皮脆響亮,下方疊起莫札瑞拉起司(模擬乳豬皮肉之間的油脂)與煎山藥,像不像片皮乳豬墊上白餅呢?一旁添上打得滑順如漆的新鮮花生泥,又成了「花生豬腳」。還沒完,江振誠幫我們刨上一片片「魚子醬」,對,大量魚子醬箍成腸再風乾的「煙燻魚子醬」,比自製烏魚子還要奢侈的想法,也是RAW廚房近期一系列「魚卵實驗」的成功作品,一片片落下有如鮮味飄雪。還沒完,一旁好似臘腸之物,其實是新鮮無花果塑形風乾而成,當然這迎合了「植物性飲食」,我只覺得,這些心機設計得真好。
#蔬菜魅力滿點
我私心最愛的二道菜,就徹頭徹尾素了,不那麼「有哏」,但充分發揮蔬菜魅力。
一道是沙拉。用上二十七種蔬菜,這類選材繁多的沙拉普遍得很,RAW這次的版本則有理有據,有質感有滋味有香氣,葉菜搭海藻,清脆配滑韌,還有一咬乍現的奇異芬芳,漸漸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羽衣甘藍豐厚帶蠟感的質地,盡責盛載醬汁(嫩薑醬與生蠔醬),水菜表現清嫩,西洋菜表現苦嗆,紅鳳菜表現鐵味,仙人掌表現水潤,海葡萄表現鹹香,而當一口海藻湧現鮮明繽紛的馨香時,原來那是特地疊加上去的香椿。蔬菜的大鳴大放讓我幾乎忽略了一旁用紫蘇、花椒、昆布醃得鹹厚甘美的白腹青花魚生魚片。
另一道是炒蔬菜。娃娃菜與芥菜,肉厚帶苦,RAW就看上那苦味,用堅果的土質香氣與滑潤油脂去襯托— 松露奶油、黑芝麻醬與胡桃的交互作用。愛死這溫潤的味覺!娃娃菜與芥菜,咀嚼透出了舒心感,苦味和堅果一拍即合,有個性不帶刺,互補加乘。細節還是有的,底下的脆米增添口感,旁邊的湯圓,江振誠說是中式的「gnocchi」(馬鈴薯麵疙瘩),這種聯想力唯他享有,湯圓也多添軟糯與溫柔。
有時不免辯論「吃概念」或「吃味道」,彷彿這二者不可兼得,其實都是光譜程度之不同。我向來佩服江振誠、黃以倫與RAW團隊每季全新菜色力求突破的企圖心,他們也的確屢創新意,這是經過時間驗證的實力。
圓二色光譜圖怎麼看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同溫層,都不太喜歡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學姊」 黃瀞瑩 (Huang Ching Yin) 在《年代向錢看》節目中的言論。
https://youtu.be/lfTJcxJOdIQ?t=2490
她說:
「先說一下,作為一個有投票權的台北市市民好了,其實我們剛剛討論了這麼久下來,我實在是不知道統一跟獨立每兩年都在台灣會出現一次,到底在吵什麼? 」
「#因為統獨就是一個假議題,我不會因為今天投票而決定了我接下來馬上台灣會獨立,還是馬上台灣會被統一。」
部分逐字稿(建議看影片比較有脈絡):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3621573.A.BF4.html
接著她則是試著強調「民生經濟」議題才是市民比較關注的,像是想要結婚、買車、買房等等...以她自己為例。
有人截了 Youtube 的圖加以傳播,引發了同溫層中更多人的反應,例如:
蒂瑪小姐咖啡館 用故事的方式,提供了兩種視角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cydeCafe/photos/a.855887777778842/2446011382099799/?type=3&theater
沃草 Watchout 用漫畫,透過「雞排」與「胖瘦」的比喻來反對「統獨是假議題」的說法,認為「統獨可能是台灣最重要的議題了」: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out.tw/photos/a.281626061995614/1220267524798125/?type=3&permPage=1
太陽花運動的領袖 林飛帆 則提出他認為更該問的問題:「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是否正在面對中國的併吞(統一)威脅?」
https://www.facebook.com/linfeifan.tw/posts/10214391380087289
其他我看到的意見,我覺得差異不大,大家有興趣就自己搜尋吧。
黃副發言人剛剛也在自己的臉書上,解釋了節目中的發言,不過差異很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651762038172733&set=a.188222197860075&type=3&theater
嗯,其實可以談的很多,包括為什麼黃副發言人會上這個節目,柯文哲市長打算在總統選舉中扮演什麼角色...但我想那都不是我目前能夠討論的。
所以就來 #聊統獨吧!XD
我從小在眷村的深藍家庭長大,第一場上街頭遊行就是被老爸帶去台北參加新黨辦的「我是中國人」大遊行,小時候的我聽多了「台獨比梅毒更可怕」這種說法。
長大之後,「民智漸開」,接觸到了更多立場,並且很幸運地也能理解這些立場形成的根源,自己對於統獨議題的思考層次也豐富了許多。
除了我的家人、一些親戚以外,我大學之後認識的朋友,應該九成以上都在獨派光譜上的某一點。
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期,我都參與了很多抗議活動,也都曾有機會幫政府部門做事、在兩方的高層面前演講。
然而可能更重要的是,我超愛看漫畫的。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在漫畫中找到類似台灣人處境的故事。例如《七龍珠》、《潮與虎》、《沈默的艦隊》、《魔奇少年》、《進擊的巨人》等等。
因為這樣的背景,現在的我認為,「統獨」對台灣人來說 #不是假議題,而是一個層次繁複的 #厚議題,乘載很多不同的 #歷史記憶、#文化認同、#經濟需求、#政治利益、#國際現實......而且每個人對這些層次的排序、要求都不一樣。
就像 二師兄 架構出的宇宙中,連肉圓是大是小、該用蒸的還是炸的,都可以戰了。真實世界中,要有共識也是何嘗容易。
https://www.facebook.com/TigerblueStory/posts/410641089509625
我認為,台灣是有厚度的。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情感、我們的政治、我們的國際關係......都是有厚度的。而統獨則是這許許多多的集合體,厚到一個不行。
所以我猜,我那許多覺得「統獨是假議題」的朋友,其實真的想表達的是:「統獨本是一個 #厚議題,但卻被操作成一個 #薄議題」。
意思就是,層次那麼多、那麼厚的議題,為什麼每次 #到了選舉,討論熱度一高、各方來的緊張感一提升,就被壓得薄薄的呢?為什麼該細嚼慢嚥的,卻得狼吞虎嚥?
所以我認為更該問的問題是:
為何我們不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
關於「統獨」的討論為什麼品質那麼低?那麼淺薄?
為什麼都是政治人物跟媒體在主導、壓扁議題,而不是多元的公民?
為什麼其實我們真正想說的是「統獨是個厚議題」,但卻只能說出「統獨是個假議題」這種比較容易引起衝突的話?
我認為身為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柯文哲)的副發言人,直接說「統獨是假議題」的確不太好,但真正可惜的是,為了創造差異、以及趕緊轉移話題到訪美心得,錯失了機會,沒能把「統獨是個厚議題,不該在政論節目上廉價地、速食化的討論」這件事說清楚。當然,前提是如果黃副發言人是這樣想的。
如果我們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我建議還是避免把這個問題當成「你喜歡吃荷包蛋還是水煮蛋」這樣低層次的問題來對待,就算看到自己不認同的表態,也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還沒看到其他層次。
當然,我有很多朋友認為,民眾可以有多元意見,可以改來改去,但政治人物、特別是要領導台灣的政治人物,怎麼能夠語焉不詳、打馬虎眼?例如我不認識但時常拜讀高見的 石明謹 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tpcmax/posts/10156957251353260
我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但我認為,這樣還是太薄太薄了。如果需要政治人物表態,我希望能夠以很多面向、很厚的方式來呈現。這或許得還是靠願意把議題做好做厚的媒體朋友,像是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與 天下雜誌 等來協助了。
---------
我想統獨(不管是結果還是過程),都會對民生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反過來,民生經濟也會深刻影響人民統獨立場跟未來的想像。
我其實可以理解台灣絕大多數人(從上次的投票結果來看),想要政府跟政治人物好好「拼經濟」,讓人民賺大錢的想望。我稱之為「過冬思維」。
就像是 1993 年的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6%8B%89%E5%9C%AD%E7%A9%BA%E8%BB%8D571%E8%99%9F%E7%8F%AD%E6%A9%9F%E7%A9%BA%E9%9B%A3
講白一點,很多台灣人覺得「我們在挨寒受凍,任何人都不准浪費糧食,有什麼的就吃什麼,馬上就吃!違反者就要被丟出去,不然就讓某些人早點死,分了他的肉」。
這或許有點極端,但這樣的「過冬思維」的確是將近 20 年來,大多數台灣人漸漸養成的,如今已成為預設狀態。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有人認為台灣對美軍購跟國防預算是當凱子買扁鑽,以及認為離岸風電是賠錢貨、而阻擋離岸風電廠商會幫人民省錢。或是包括我在內的部分人曾經批評過前瞻計畫跟「亞洲矽谷」政策。
當過冬思維成為預設,我們就會認為台灣政府該把錢省著用、用在刀口上,不要做我們看不懂或不習慣的事情。不要浪費時間討論一些形而上的議題。(例如有人刻意把統獨這個厚議題薄化,認為是形而上的議題)
在過冬思維的影響下,如果我們對議題了解不夠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這樣),我們就會找個看起來好像講得有道理的人去依附、或是某個很有自信找到跟提供食物來源的領導者去信仰,然後感覺自己也懂了,領袖會帶著我們過冬。
我不是要藐視這種思維,我認為這是很本能直覺的反應,我自己也有這種思維,也得時常自我警惕。
每個人的「經濟體感溫度」不同,就像有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但還有一種冷叫做「台灣景氣不好」或「台灣沒那個條件」。這些或許都很主觀的,但也都呈現一部分事實。
我覺得,我,以及我的同溫層,最好別再貶低人民對經濟民生的想望跟在意了、也不要忍不住貶低一直喊著「經濟100分、政治0分」或是「統獨只是假議題」的政治人物(我承認我也常常忍不住)。
或許他們忽視了統獨的重大影響,但把統獨厚議題薄型化,大家都有份。就一起承擔吧。
不管什麼議題,在訊息爆炸、認知負荷越來越重的情況下,為了能夠佔據心智,都會傾向於簡單粗暴、二元對立化,政治人物也時常為了各種目的,加劇這樣的情形。就像我上一則文章,其實只是要指出媒體在查證跟引用資訊上該更嚴謹,還是會有人以為我是要說生育率/出生率低是假的,不重要(不,很重要)。我想這的確是難以跳脫的思考陷阱。
最後的最後,我想黃副發言人說的也沒錯,因為兩年一次的選舉,統獨已經是一個工具性議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選民來說,很難不覺得被「情緒勒索」。
如果統獨表態對選舉來說那麼重要,我想我會把我的一票投給願意正視「統獨是個厚議題」,並且認真把自己對於這個議題的方方面面想法都表述出來,接受挑戰,願意修改立場的政治人物/候選人。
有明確的立場,還是比較帥氣啊。
-----
自我揭露:我的統獨觀
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52072198621484
圓二色光譜圖怎麼看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尋找亞洲蘭姆酒:從製糖到做酒
/毛奇
糖是甜蜜,糖是日常。現代生活吃糖大概吃到怕了,點飲料還要可以囑咐,半糖微糖,彷彿是種富裕至極的倒反展示——尊貴的現代性不缺糖,還要少糖少油,在健康訴求的自我禁慾中帶來品味的禪意,這是減糖的哲學。糖分子融化在舌尖的豐盈甜美,血糖升高帶來的喜悅和饜足慵懶,直直聯繫到愉悅享樂,是生理的,動物性的,無從否認。但這種方便的幸福感,並不是一千年前人類社會的常態。
平移時空,回到暗黑苦涼的歐洲中古世紀,山丘上住著修道院、教會、莊園和國王,平地農工畜養農作繳稅領主,不識字的農民倚賴教堂高大莊嚴空間以及迴旋攀升的歌聲中領會神蹟。此刻人們被教導消減慾望,此刻天下無糖,此刻古老的歐洲,歐洲人甜味味覺主要來自蜂蜜和水果,要一直到八世紀左右,擴張的伊斯蘭勢力才讓冬日寒冷的歐洲人見識到有如魔法般的砂糖美味。人類歷史上,甘蔗的馴化首先始於新幾內亞地區,製糖的方式也很早就抵定雛形。問題出在氣候,不是地球每個土壤與緯度都適合甘蔗的生長。
今日加勒比海地區的熱帶製糖產業環球知名,還有各式各樣與製作蔗糖有關的酒品。毫不意外,跟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以及殖民歷史有關——歐洲人探險家出發,也一路尋找適合種植發展的地點,再透過航運,將一度因為稀少被視作藥品與香料的糖運回帝國。糖此後屬於帝國疆域的物產延伸,能夠製造甜美的土地,就是有經濟價值的土地,值得被掠奪與交易。台灣也不例外,我們現在時常猜想島嶼南方的人們口味嗜甜跟過去種植甘蔗可能有關聯。不過,台灣最初躍上世界地圖的一部分,不就是因為荷蘭人在南方製糖的關係嗎?亞熱帶的烈日,濕潤的氣候,治理台灣,發展產業,甘蔗是其中一個要點。荷蘭、明鄭、清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1939年達到最高峰,隨著戰爭爆發,製糖工廠的毀壞,才讓產量降低。
亞洲人太熟悉糖,太會鍛鍊糖了——歐洲人做糖把他具象化做成方塊捏成甜點,我們炒它焙它,梅納反應它。不只用精萃後的白糖,還用因為不同層次雜質賦予的二砂、黑糖,也或者日本人分類中的三溫糖與上白糖來添加合宜的甜味。東南亞人更把糖鑄成糖錠,用的時候,碎削下來使用。
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巨大的謎團。縱使關於糖,一般人都能朗朗上口。我們面對的謎團,跟酒精習習相關,沒錯,我們要問的是為何製糖副產品的酒品,蘭姆酒等似乎在台灣或亞洲市場缺席呢?
現在倫敦酒吧裡風風火火的巴西國酒Cachaça卡夏莎和南美洲常見的Rum蘭姆酒,都是由甘蔗製糖製程發展出的酒類型。卡夏莎的做法是拿新鮮甘蔗汁發酵、蒸餾再到木桶陳放而得。蘭姆酒的原料則是糖蜜(molasses),糖蜜是製作精緻糖的副產品,顏色深濃富有焦糖香氣,比白糖有更多的礦物質及雜質成分,換句話說,提供了濃厚風味的基礎。這兩種酒對南美洲人來講,當然是單飲也好,調酒也佳。
而且,怎麼說呢、我很有自信地說,台灣的孩子一入口很快就能領略這兩種蔗糖為基處的類型蒸餾酒呢。蔗糖的滋味是溶在我們血液裡歷史的味覺記憶,我們很快就可以在味覺的光譜上辨認出一些熟悉的影像:那是炎熱天氣下、淋在赤黃粉粿身上棕色的糖漿,是粉圓與剉冰的香氣靈魂,我們舉杯閉眼也喝得出相仿的陽光成份。
台灣的蘭姆酒有台灣菸酒公司出的玉山蘭姆酒。成分採用折衷的甘蔗汁混糖蜜,發酵蒸餾後放木桶陳三年,顏色呈現琥珀色,公定價格三百元,雖不特出,但堪稱物美價廉,一直有一群默默的支持者,拿來做甜點或是調酒都很實惠。但在長年台灣菸酒公賣的制度下,變成有點像是公社農產的產品,缺乏競爭,更非主力產品,也就沒有發展出細緻的類型酒品味。
日本南方的島嶼存在著以甘蔗為原料的燒酌酒,比如奄美諸島的黑糖燒酌,就是用甘蔗為原料製作出來的酒。不過這並不是由單純甘蔗原料製成,而是在戰爭期間米燒酌原料短缺時發展出加入糖蜜的做法。形成饒富地方農產特色的泡盛酒。在泰國、菲律賓與印度,如果您稍加用心留意威士忌成份,比如知名的湄公河威士忌Mekhong Whisky,原料和作法其實較接近蘭姆酒,以糖蜜為主,僅有少量的穀物。用威士忌的標準來品飲會有點傷感情,當成特色蘭姆酒來喝倒是讓人會心一笑。以上都是亞洲的蘭姆酒家族成員。
甘蔗蒸餾酒特別適合在夏天做成調酒的基酒。人生總有初上酒吧,看著酒譜不知其所以然的時代——直到我認識了摩西多Mojito。我不知道喝什麼的時候喝它、知道的時候也喝的摩西多,就是以蘭姆酒為基底,加入檸檬和薄荷香草,以及棕糖調製成的清新調酒。別的不說,光是聞嗅蘭姆酒的甜香混合檸檬酸、薄荷梗釋放出精油滋味,一手綠意,就覺得舒暢——可以的話,請選深色蘭姆酒,更加濃香夠味。
酒保老師上課的時候,三令五申,「永遠不要壓碎你的薄荷葉」,既不美觀,也不是最主要薄荷香氣的來源。調酒是精密的身體技術,面向酒客一人展示的;老師翹起小指,以兩指夾住攪拌棒旋轉杯中冰塊冷卻杯體,兩指整肅帶水的薄荷嫩枝,稔捏薄荷莖,甩掉水,放入杯中,注酒。
曾經蘭姆酒被當作是海盜和水手獨鍾的酒品,因為其航海的身世,因為他價廉,因為他是不曾經一番寒徹骨,不是水果,不是穀物,而更禁得住貯藏的酒品。但這樣不是更好嗎?身為季風帶的子民,大口喝下,飽含歷史命運的一杯歡欣馥郁的,亞洲蘭姆酒,像從不記得辛苦與哀傷一樣。
(週刊編集 no.12)
新的一期快出啦,趕快來貼一下,紙本很美唷,有機會還是可以找來看。蘭姆酒真的很棒耶,我覺得是台灣很值得發展的酒類型呢。我們有歷史、有好的物產,怎樣都適合做做看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