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聯播網FM90.5_民生展望電台
▪️主持人:鐵打的處長
▪️開講主題:古笨港的座標-出土清代文物展
▪️播出時間:11/05(四)上午10點
▪️本集嘉賓: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盧泰康 教授
「古笨港的座標-出土清代文物展」
雲林縣縣北港鎮與周邊地區,古代舊稱「笨港」,人文薈萃、香火鼎盛,保存了大量宗教、歷史、人文、民俗等各類文化資產。2011年至2014年,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針對北港一帶進行了大規模地表調查、地層鑽探與考古發掘,確認了古代笨港的具體範圍,並透過整理、研究、檢測與修復出土文物,深入探索古笨港多元的物質文化面貌。
2019年,長期致力北港文化保存的耆老林永村先生,將蒐集珍藏多年的古笨港出土文物,全數捐贈予雲林縣政府。這批珍貴的陶瓷標本,經過藝術史學系與日本東京大學的國際學術合作,進行了完整記錄整理與分析研究,為古笨港歷史篇章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展覽內容包含數項主題,其中之一為分區呈現古笨港漢人所使用餐飲用具的「餐飲文化」、反映閩臺工夫茶品味的「茶飲文化」、顯現婦女生活細節「梳妝用品」、清代鴉片吸食習慣的「鴉片煙具」、體現製糖產業發展的「生產工具」,以及側寫夜間生活的「日常照明」,具體揭露古笨港先民的生活樣態、審美品味與物質文化等多重面貌。
https://youtu.be/4raLygt0NNw
👁🗨展覽資訊:
2020年10月24日-11月22日
北港文化中心
開館時間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https://www.facebook.com/ylccb.gov.tw/videos/663472404313174/?vh=e&d=n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盧泰康 在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藏在廟宇中的珍貴工藝——#交趾陶🔹🔸
三百多年前,閩粵移民渡海來台,
為求平安順利,移民們也 #迎駕家鄉神明 一起來到ヽ(✿゚▽゚)ノ
隨著社會漸漸安定,信徒們也感恩地修廟奉獻,
為了獻上 #最敬之禮,
華麗高雅的交趾陶就成為了裝飾首選!
儘管製程繁複、價格高昂,先民們也在所不惜 ٩(๑•̀ω•́๑)۶
經歷了百年的發展,如今交趾陶的做法已與當初有所不同
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過去、還原最初的製作現場
但還是可以透過了解現在的製作過程
一窺這 #從信仰誕生的工藝之美
點開圖片,一起來了解吧!💡
-
💡#小提醒💡
不同的藝師,也可能有不同的技法喔!此篇貼文介紹之交趾陶製作過程是參考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所出版之《#林洸沂交趾陶技術傳習:#摹造葉王八仙堵》一書。
-
🌺感謝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李建緯教授 以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盧泰康教授 協助校正與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讓此篇貼文的內容能更臻完善。也感謝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的陳太太慷慨幫忙,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資訊(按筆畫排序)。
-
#臺灣工藝 #傳統工藝 #臺灣交趾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