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孔 天安門國旗班老班長:“祖國第一旗”這樣升起】1983年1月1日,國旗班第一次在天安門正式執行升旗任務。做好充分準備和練習的董立敢與副班長高福新護衛著國旗出發了。爲了把最標準的動作和最亮麗的英姿展現給全國人民,董立敢還首次提出了升國旗“冬不穿棉,夏不穿單”的著裝規定。在首届北京天安門國旗班中,董立敢是每次按下升旗電鈕的人。當他在按動升旗按鈕的同時,用右手將鮮艷的五星紅旗向45度角空中拋去,紅旗迎風展開,冉冉升起,他把這一刻永遠定格在了心裏。
詳情請點擊:https://bit.ly/3iifYFJ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保生路2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東京奧運 #中華奧會 #國手 吸收一個音樂冷知識吧! 那天爬文才知道,原來那個熟悉的旋律不是國旗歌???? 身為一個音樂類型的頻道怎麼能不讓你們知道這種音樂冷知識呢? ------------------------------------------------------------...
國旗升旗規定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雙橡園升旗是主權象徵,為什麼不做?】
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卸任前解除了國務院內對台灣交往的「內規」,而近日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紛紛提議說要在雙橡園升旗。
➤ 關於解禁內規,觀測站之前報導:https://reurl.cc/YW1nkx
➤ 台美官方交往的內規是什麼?先前是怎麼規定的?https://reurl.cc/E2ZaMA
前駐美大使沈呂巡先生投書回憶2015年在雙橡園的升旗,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說:「當年美台交往限制多,沈呂巡代表都還能盡力找出空間,在雙橡園升國旗。現在竟然說美台交往限制拿掉,為何蕭美琴代表還不能在雙橡園升國旗?」
事實上,2015年的那場升旗,並不是什麼外交空間,而是一場巨大的外交災難。
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https://reurl.cc/2bovAa):「美國政府在1994、2001、2006及2015年前後,都曾對美台關係往來準則做出些微調整,不過2015年雙橡園元旦升旗事件後,美方正式將台美交流的模糊限制訴諸文字,嚴格限制台灣官員赴美交流」、「事件起源自時任駐美代表沈呂巡於2015年在雙橡園舉行元旦升旗。據悉,我方雖事先有告知美方要在戶外升國旗,美方曾表達不妥,但代表處仍執意升旗,事後引發美方強烈不滿。」
在沈大使的文字當中我們看到,他認為先前已知會美方,而且也是低調進行,所以可以升旗沒問題。然而事後我們從新聞來看,美方不但沒有同意升旗,而且當時駐美代表處還主動釋出升旗照片(照片中還有許多著軍服的人員),然後台灣的媒體幾乎全數都有報導,認為這是斷交以來的重大外交突破。
➤ 當時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說美方事前不知情:https://reurl.cc/ra1qzx
在沈大使新寫的這篇回憶文,以及當年升旗典禮之後他被召回台灣立院備詢時的種種對外發言當中,沈大使主要的說法是:「台灣就該要好好展現主權的象徵,好好開拓外交空間」。這樣的論點當然是沒錯的,然而,不能因為台灣要開拓外交空間,就可以不顧當地國的意見而自己辦理自己想要的活動。
要知道的是,國際場合中各種代表國家主權的「象徵政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我們這樣子幾乎無法在任何正式場合使用國號和國旗的國家。
在絕大多數的非邦交國,#由於中國的打壓,我們不能用官方名義舉辦跟國家主權相關的活動(例如國慶活動,通常都是辦在一般飯店而非我們官方的館處;升旗典禮都是由民間社團主辦,地點通常在學校或公園)。在我們的駐美代表處及辦事處,國旗更不能在「室外」展示(有些領事館的變通方式是將國旗放在有對外透明玻璃的室內,所以從外面可以看得到裡面)。在很多台灣的非邦交國,都面臨類似的限制,不只有在美國才是如此。所以,並不是說我們想升旗就可以升,也不是說對方沒有用文字寫說不能升,我們就可以升。
** 在非邦交國,要進行有主權意涵的活動,必須要當地國的同意 **
當年的這場升旗之後,沈大使完全不認為自己做錯事情,而且還不斷理直氣壯的反駁美方質疑。換來的是,美國國務院把各種對台灣的交往限制明文化,加了非常多嚴格的限制上去。沈大使自己的文章內就提到:原本和美方會晤可以進國務院,但自從升旗事件後,和美方會晤都被叫到國務院外面的旅館會議室。當美方已經表達強烈不滿的時候,沈大使仍然持續據理力爭。
值得玩味的是,2015年升旗典禮引起美方不滿之後,時任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表示:「雙橡園一事不能苛責沈呂巡,…… 這樣有戰鬥精神、要提升國家地位尊嚴的外交官,值得我們尊敬,但可能事情發生後,#不需要說太多話會比較好。」
時任國民黨立委詹凱臣指出,「無論如何必須要讚許駐美代表處的作法,因為這是在我們領地升的國旗,當然事情處理的手腕可以更好,#可以不用這麼高調。」(報導:https://reurl.cc/kVL3EG)
沒錯,想辦法去辦一些有主權性質的活動是外交人員們不斷在爭取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真的是需要低調地處理,而且當看到當地國政府表達不滿的時候,如果還是秉持「戰鬥精神」,那就是外交災難了。
當年兩位外交委員會國民黨立委都說不該這麼高調,但現在國民黨政治人物們有許多似乎不覺得當年的事情有做錯,一直喊著要辦升旗典禮,而且語氣好像是說沒辦升旗就是外交不力。但是大家可以想想看,具備外交專業的人們,對於官方單位能不能公開辦理升旗典禮,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故意不知道呢?
註:雙橡園是一個官舍以及莊園,是我國財產。於1937年至1978年間作為駐美大使官邸,斷交前緊急出售脫產給民間友人,以防被中共接收,後來輾轉為駐美代表處購回,現多做為宴客或展覽使用。斷交後就沒有如此「公開地」辦理過升旗典禮。我們每年的國慶酒會現在是可以在這邊舉行,不過通常不會有美方的「行政官員」參加;和行政官員交流的酒會,則是會另外在民間商業場地辦理。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國旗升旗規定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美官方交往的內規是什麼?先前是怎麼規定的?】
日前,國務院宣布將廢止與台灣官方交往的「內規」。正式聲明中指出,在《#外交指南》(Foreign Affairs Manual)或《#外交手冊》(Foreign Affairs Handbook)中規範行政部門行為的段落將解禁。
➤ 觀測站之前報導
https://reurl.cc/YW1nkx
到底什麼是《外交指南》以及《外交手冊》?台美之間的行政部門互動有哪些規定?大家知道嗎,其實大部份關於行政部門涉台「政治事務」的準則(或者限制),其實都 #不在 這兩樣公開文件裡面喔!
更多細節請參閱 Taiwan Policy Initiative 台灣政策研究小組 的最新的一篇文章(https://reurl.cc/NXjENx ,刊登在14日蘋果日報紙本),我們這邊用QA的方式來整理一下。
1、《外交指南》以及《外交手冊》是什麼?
簡單來說主要就是規定國務院的行政事項,包括外交體系的組織、人事、以及行動相關規章,這有點像是我國外交部的組織法、證明文件處理辦法、與各式外交行政事項處理辦法的綜合體。
《手冊》當中一共有23條跟台灣相關的規定,比較多跟國務院的組織和日常行政有關,例如國務院如何註記以及分類台灣。其中14條是跟會計、內部文件分類有關的,例如如何標記在AIT工作的員工、薪水發放的編號、或者郵政信箱等等。
而在《指南》當中,一共有35條跟台灣相關的部分,大多是規範外交領事人員的處理方式。其中最有趣的大概就是跟領務相關的規定,尤其是申請護照及簽證時的註記方式。
在台灣人申請的狀況特別有一條來註明,表明台灣是「#地理名詞」。申請人如果來自台灣然後說自己出生在中國,那必須把他註記出生在中國;但如果說自己出生在台灣,那必須註記出生在台灣。如果申請人寫說出生自「Taiwan, China」,那就必須要問他兩者中到底是哪一個。規章特別講說不能夠註明「Taiwan, China」、「Taiwan, Republic of China」、或是「Taiwan, ROC」。
而在下一個章節-「承認護照」的相關規範時,特別標記出台灣、不丹、加薩走廊、與伊朗 四個非邦交國或領土。此時「台灣」這個名詞變成一個「#跟美國沒有外交關係的政治當局」(authority)。另外還有章節是賦予美國在台協會「準」領事館的地位,可以發簽證和判斷外交豁免的範圍。
總之在這些規定當中,美國明講了如何和各國做交流;而對非邦交國來說,這些交流並不涉及到國家承認或政府承認的問題。
2、內規限制與台灣的交往,到底規定了什麼?
在公開的文件當中,除了《手冊》及《指南》之外,我們無法找到限制行政部門與台灣官方接觸的規定,因為這些都是「內規」,這也是此次蓬佩奧宣布解禁最引起討論之處。
在美台斷交之後,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規定雙邊關係為「非官方」的關係,而行政部門據此訂出了以「美國在台協會」對應「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於2019年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非官方互動模式,在法律上兩者皆屬於「民間機構」。至於美國行政部門如何與台灣官方部門互動,就是屬於內規的範圍,而這些內容從來都沒有公開過。
我們能夠確定的公開資訊是,美國政府在1994、2001、2006與2015年前後都曾對美台關係往來準則做出些微調整,但我們無法得知具體規範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在外交人員們和美方互動的時候得知的,而且有些事情有明文規定,有些則沒有。
從雙方互動來看,「過去」我們的駐美外交人員以及行政官員,在原則上是不得進入白宮或國務院的。除此之外,台灣能夠訪問美國的官員層級也有很多的限制。而且,我們也不能用官方名義舉辦跟國家主權相關的活動(例如國慶活動)。在我們的駐美代表處及辦事處,國旗更不能在「室外」展示(有些領事館的變通方式是將國旗放在透明玻璃室內,從外面可以看得到裡面)。在很多台灣的非邦交國,都面臨類似的限制,不只有在美國是如此。
➤ 參考:國旗要進來呢,還是出去?
https://reurl.cc/qmd3oR
3、歐巴馬時期訂的內規?
根據新聞報導,2015年歐巴馬政府曾經因為時任駐美代表沈呂巡在雙橡園舉辦元旦升旗典禮,但沒有事先通報,而修改了內規。當時沈大使未通報美方就在具官方性質的地點公開舉辦升旗典禮,甚至還有許多穿軍服的代表參加,其高調行為的確讓美方相當錯愕。
而事後沈大使據理力爭,認為我國不能事事受限於美國,應該要自信地展現主權象徵,這在當時著實引起了一場外交災難(註:我們的確需要自信展現主權象徵,但台灣在非邦交國本來就是需要盡量配合當地國家,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外交非常重視互信與默契)。
新聞說美方後來修訂內規,明文規定對台交往限制。但其實這些新聞報導裡提到的新增內規限制與台灣官方交往的慣例,早已經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是在歐巴馬時代才出現的。例如,過去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官方」是不能辦升旗典禮的,照例都是由僑團主辦,並且辦在學校或者公園。這種作法其實在絕大多數的非邦交國都是如此。
那到底當時修改內規是什麼意思呢?推測當時的作法是正式將某些規定「明文化」(例如明確講說不可以在雙橡園由代表處自己辦升旗典禮這類活動),但這些明文化後的內規同樣並未對外公開。
4、內規的修改及意義
過去有很多人不斷呼籲美國政府修改這些限制與台灣交往的規定,包括台美人社團長期爭取,以及國會部門在多個法案當中加入呼籲檢討的文字。例如2018年《台灣旅行法》呼籲加強雙方官員互訪交流,以及甫通過不久的《台灣保證法》,內容呼籲政府檢討國務院對台交往限制並定期向國會報告。
在過去四年當中,台美關係已有顯著地進展,例如我們的駐美代表已經可以公開地進入美國國務院參與國際會議,美台行政官員會面的照片也常常公開在國務院官方社群平台。美軍也定期會釋出一些與各國軍人交流或受訓的照片,而其中可以看到我國的軍方代表著軍服的公開照;甚至是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於2019年5月訪問華府時,與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面的訊息也都由美方同意公開。這在過去都是無法想像的,台美關係很顯然是在朝向「正常化」前進。
此次美國行政單位主動廢除對台交往限制當然是我們所樂見的發展,但這個時機點對台灣官方來說就只能低調再低調。主要是因為川普政府即將交接,華府政策圈有許多人擔心這些最後時機宣佈的政策沒有經過充足討論,或者擔心說川普政府只是拿台灣當做籌碼來胡亂刺激中國。台灣官方對這類的爭辯最好要小心避免被捲入其中;而對我們一般民眾來說,要做的事情則是要去理解這些爭論背後的理由,進而能夠和政策圈的人們做溝通與交流(一般來說,大部份的政策圈菁英們會覺得,不需要這樣子高調做事情,這樣反而會引起爭議,對台灣來說不是好事。他們認為,內規其實不影響實質台美關係的進展)。
5、小結
雖然不少觀察家認為這些改變都是臨去秋波,無法長久,有可能會被馬上改回來之類的。不過,這邊還是要提醒一下,台灣議題在兩大黨之間是具有高度共識的:長期以來穩定地獲得兩大黨國會議員們近乎無異議地全面支持。即使拜登的外交團隊在細部政策上會有所不同、台美關係或許也不會像過去四年一樣如此高調進展,但大方向不會有顯著的改變(我們前面也提到過,台美關係肯定是會相對比較沉寂一些,因為新政府上台後,人事交接就需要很多時間)。長期耕耘台美議題的美國草根倡議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會長簡明子,在回應國務院解除對台限制聲明時也表示:「對於未來美國政府可能會恢復這些自我施加的限制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沒有美國政府會屈從於中國」。的確,如果拜登團隊把內規改回來,將會與國會共識衝突,而且等於直接跟中國示弱,在當前情勢下不會有人想要這樣做。
但很可惜,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台灣有一些政治人物持續唱衰美台關係,認為所有正常化的進展都沒有用,甚至還有些人不斷譴責台灣「刺激中國」,又或者認為這只是川普與蓬佩奧臨走前的一場秀。這些說法都實在大可不必,有些甚至可能阻礙台美關係發展(一些人士說自己親美,但又說台灣不可以跟美國太親近,其實背後潛台詞多是想說我們該跟中國親近一點)。我們認為,除非美國國會與兩大黨正式改變對待中國的態度,否則,美台關係應能繼續穩健發展。
蓬佩奧卸任前送給台灣一個大禮,我們就感謝地收下。其他台美關係的部份,我們就繼續努力吧!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國旗升旗規定 在 保生路2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東京奧運 #中華奧會 #國手
吸收一個音樂冷知識吧!
那天爬文才知道,原來那個熟悉的旋律不是國旗歌????
身為一個音樂類型的頻道怎麼能不讓你們知道這種音樂冷知識呢?
-----------------------------------------------------------------------------------------------------------------------------------------
「奧會模式(Olympic Protocol)」是以我國奧會在 1981 年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瑞士洛桑簽署的協議(簡稱「洛桑協議」)為基礎,規範我國的運動團體參加國際奧會及其他奧林匹克活動成員,如國際奧會承認之國際運動總會及國際運動組織所舉辦的運動競賽、國際會議與活動所使用的名稱、會徽、會旗、會歌以及排序等儀程(Protocol)規定。
-----------------------------------------------------------------------------------------------------------------------------------------
馬上演唱給你聽
參考文獻:
洛桑協議
https://www.tpenoc.net/lausanne/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5%A5%A7%E6%9E%97%E5%8C%B9%E5%85%8B%E5%A7%94%E5%93%A1%E6%9C%83
【中華台北奧委會會歌】簡繁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P5a4LKtFg
國旗升旗規定 在 優是數位文創- 【元旦升旗,你知道懸掛國旗的尺寸有規定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元旦升旗,你知道懸掛國旗的尺寸有規定嗎?】 ... 依照《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第19條:商店住戶所懸之國旗,國旗各號尺度表內第六號為標準。 六號國旗就是最常使用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