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中國面對的經濟環境】
本文嘗試用一個廣角、簡略但直入重點的方式分析中國在疫情之後所面對的全球經濟環境。
國家競爭力的經濟學概念與中國縣競爭制度
根據經濟學比較優勢定理,國家之間的競爭始終被比較成本所局限。而在分析國家競爭力上,我摒棄華而不實的哈佛商學院Michael Poter的鑽石競爭理論,回歸最基本但正確的經濟學成本概念,其中尤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 Coase的「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s」鴻文啓發:
國家競爭成本 = 直接生產成本 + 間接生產成本 + 制度費用
特別說明我所謂的「間接生產成本」更接近上頭成本,本身除了牽涉到整體租值外也會涉及到產業乃至於社會國家的路徑依賴。
在相同供應層面,某國是否可以用更低成本下滿足同樣的需求,以及是否可以善用比較優勢定理。後者包含了前者的同時,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角色不單純只是競爭關係,而是有更多供需關係。後者之所以尤為重要在於「買方與賣方永遠不存在競爭關係」。因此在供應鏈上彼此依賴的買賣雙方國家,依賴程度越深入越廣泛,則敵對的成本將等比級數增加。
換個角度來說,Covid-19疫情本身帶來上述三種成本的同步增加。這也意味著在疫苗逐漸普及的後疫情時代,能夠以更快速地降低上述三種成本的國家將在新一輪全球經濟重新平衡的過程中取得更佳的競爭優勢地位。
在張五常「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一書闡述的中國曾有的1990年代末到2010年間之縣競爭制度下,中國借此享受人類近代少有的超低制度費用與間接生產成本,佐以原本享有的人口紅利帶來的在中低階工廠流水線上較低直接生產成本,中國製造橫掃全世界九成以上的中低階工業領域。
但隨著中國中央政府出台勞動法與加強反托拉斯管制與大大小小的管制措施,上述獨有的縣競爭制度似乎已不復存在。這也為疫情後面對全世界新的經濟環境中國是否還具有經濟學謂「低制度費用」的高彈性與快速適應力埋下變數。
瞭解這個重要局限條件改變後,我們來看看疫情後中國所面對的全球經濟挑戰有哪些。
1 全球通貨膨脹可能帶給中國輸入性通膨
美國建國以來90%以上的M0貨幣發行量是在最近15年內產生,尤其疫情後Fed諸多舉措都可說是「瘋狂印鈔」,在世界多數原物料與貿易均以美元定價與結算的前提下,世界性通貨膨脹必然來到。
站在2021年5月這個時間點看,美國股市、房市、債市與全世界的大宗期貨、能源價格都受到局部性通膨影響,尤其主要農產品、金屬期貨價格多在52周以來新高。(見圖)
(美國M0通貨)
(美國股市)
(美國房市)
(美國債市)
(石油價格)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貨幣匯率政策緊盯美元。2010年代以後雖然改盯一籃子貨幣,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元的比重。故,在美元瘋狂印鈔的環境下,人民幣相應的輸入性通膨也必然發生。
這一塊我們可以預測,在貨幣學 Impossible trinity law的局限,以及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追求下,中國人民銀行應將在近年內逐步脫鈎對美元匯率的政策,同時部分放寬外匯管制,以得到更多貨幣主權。
同時取消或降低部分關稅,以及放寬戶口管制,都可以是中國政府提高國家競爭力可能採取的措施。
二、 全球局部地區將因疫情影響出現糧食危機
很明顯Covid-19疫情影響了糧食生產與輸布,全球局部地區的糧食危機已經開始出現。根據聯合國2020年糧食安全報告估計到2020年底全球因疫情而陷入經濟衰退與飢餓的人口數達8300萬~1.32億人。其引發的糧食價格增長將加重中國輸入性通膨下,百姓生活的負擔
中國家戶支出30%花費在食物品項,又中國國內大豆需求90%依賴進口滿足,因此可預見中國的飼料與肉品市場價格恐將上揚且吃緊。
(中國主要糧食供需狀況)
全球能源市場也會因疫情與之前負油價事件影響一段時間內失去部分供給彈性,意味著能源市場價格伴隨通膨因素影響的上揚也是可以預期,這一塊同樣也會加重中國未來將面對的輸入性通膨壓力。
因此我們會看到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推廣上會施以更大力道,例如與更多國家簽訂貨幣清算與貨幣交換協議,嘗試在糧食/能源品項上更多地採人民幣定價結算。如此方可在不過度犧牲中國世界供應煉地位的前提下,減少輸入性通膨對人民的衝擊,尤其是輸入性通膨下中國國內資本投資的資源錯置現象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約束。當然這部分中國政府應該還會採取價格管制或其他市場管制措施相佐之,但政府干預與介入本身又會帶來更多訊息費用、交易費用,甚至政府本身就成為資源錯置的問題根本,也是極為可能。這些都是身為投資人的我們值得持續觀察與因應。
三、 中美衝突與戰爭風險提高
如前述,國家邊際競爭成本,尤其邊際間接生產成本與邊際制度費用,增加速率大過他國之速率,則一國之國力衰退,或更精准地說,國家相對競爭優勢衰退。反之則可視為國家相對競爭優勢增加。
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將直接與美元產生競爭關係且削弱美國對全球徵收「美元稅」的能力,經濟邏輯上的效果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QE之所以沒有在美國發生嚴重通膨,正是因為美元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霸主地位可以對全球抽取美元稅,意味著美國可以將貨幣濫發帶來的經濟成本移轉給全世界承擔,其中以世界貿易額佔比越高者承擔越多,故身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的中國自然也承擔大部分苦果,這也是為何我長時間以來主張美元的地位相當程度是由中國支撐。
而在人民幣競爭之下(我們假設人民幣國際化真取得成效),美國不再能輕易移轉自身國家競爭成本給全世界時,通貨膨脹將回歸隨著貨幣發行量增長而提高,這對美國而言代表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等一系列債券、連動債務的利息支出成本將提高,未來借貸成本也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美國政府或州政府可能因此停擺,甚或我們會看到州政府、市政府因此破產。
因此美國必然會嘗試在各方面阻止之。
提高上述中國的國家邊際競爭成本也無可避免會是美國未來數十年的整體戰略目標。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從President Trump任期開始,嘗試尋找各種可以提高中國國家邊際競爭成本的手段。
然而在當今真實世界供應煉、服務煉、金流、資訊流高度分工交雜的局限條件下,我推斷任何一任美國政府、智庫都難以清楚釐清自身採取的任何競爭戰略是否會帶來意料之外的後果(unintentional consequences)。
a 舉例來說,比如美國政客錯誤判斷關稅手段制裁中國會有效,於是我們看到Trump任期貿易戰初期就是違背WTO規範,片面無理對中國出口商品加重關稅或其他非關稅貿易手段。
然而真正懂經濟學邏輯者看法多如我當時寫下的預判一樣 — 如果美國以關稅手段要抑制中國出口經濟,但關稅提高幅度不夠大不夠全面的話,則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狀況不但不會縮減,反而在某些不同彈性系數之下會增加。(見圖)
(中國出口美國統計圖)
反之,美國經濟將因自身對中國的片面關稅障礙而受創。
更進一步,若美國政客傻到真的將制裁關稅提到夠高,足以發生抑制中國出口額的效果,則美國經濟將必須付出重大代價,其中包括美元地位將大幅動搖。如前述貨幣政策問題,不但聯邦政府利息支出將壓垮政府財政,州政府乃至市政府破產潮亦不遠。故,我們看到即便是Trump也被迫停止更瘋狂的關稅壁壘措施。
b 再以半導體產業的光刻機為例,美國施壓荷蘭ASML禁止出貨中國廠商已經付費採購的光刻機,其結果反而是給中國光刻機或EDA廠商創造市場,協助排除了原本ASML強力的競爭。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是一件很諷刺事情。
這是因為全球光刻機市場是一個高度技術集成的天然寡頭壟斷市場,除非有類似當年ASML與日本佳能之間的技術彎道超車(浸潤式UV光刻技術)特殊情況發生,否則後來者都會因為技術認證與攻克的巨大前期投資成本而被排除於競爭之外。
然而,從經濟學競爭的角度看,美國禁止ASML對中國出口,結果反而是讓中國半導體製造廠被迫轉向投資與採購其他中國光刻機供應商,使得原本在市場上幾乎無競爭力的後者,因美國的禁令創造的「競爭真空」環境而有了成長空間。
因此我們放大時間尺度來看,20年、30年後如果中國半導體設備商有了長足的進展,肯定要回過頭感謝美國政府政府的錯誤干預所創造的商機。
說到商機身為投資人的我們可以注意,在上述政客的錯誤決策中,一些轉瞬即逝的投資機會也會因政府干預而起。例如下一點。
c. Super Micro 間諜晶片事件,2018年10月美國知名商業性雜誌Bloomberg刊登新聞「The Big Hack: How China Used a Tiny Chip to Infiltrate U.S. Companies」聲稱Super Micro這家公司利用一顆米粒大小的間諜晶片替中國政府竊取資訊。
姑且不提一顆米粒大小,本身毫無無線射頻天線的晶片在當時技術上幾乎不可能竊取什麼資訊,2年多後海潮退去,不但美國政府或Bloomberg都未提出更進一步有力證據,整件事甚至根本就被遺忘。
當年我不但寫了幾篇文章駁斥這種謬論栽贓。還親自動手買入這家粉紅單公司,短短三天就賺了台轎車。
香港2019年暴動事件、2021年新疆奴隸棉花事件、最近新冠病毒向中國求償事件...等,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政客在試圖提高中國競爭成本的過程,會創造大大小小系統性或個體性的災難風險,例如前述Super Micro因栽贓性假消息股價從$20.61美元在一兩日內崩跌至$13左右,但隨著栽贓者無力提供更多證據,市場回歸均衡的過程,截至2021年5月28日,Super Micro股價已經來到$35。
這是說,某些因政治干預造成的個體性或系統性風險,雖然屬於不可預測的風落(windfall),但其中不乏類似Super Micro的例子,在隨後回到正常的價值位置。如W. Buffett所言:市場短期是投票機,但長期是磅秤。
d. 美國知名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在其將於2021年11月初版的書籍」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已提前公開的第七章」US-China Relations and Wars」提出綜合國力歷史計算與國力表(見圖)
提出美國正處於信用擴張後期的大國階段,而歷史上處於此階段與新興國力上生階段的國家一旦發生國力曲線交叉時,多半發生大規模戰爭以重新均衡雙方與整體國際關係。
依其推論,中美兩國發生戰爭的風險來到史上最高點。
但這部分我持較保留態度,特別是新任President Biden政府的高達$6 triilion美元的聯邦預算案出台,我們注意到一者,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繼續維持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GDP高佔比--達25%,二者,預算增幅最大均在健康醫療(成長23.1%)、商務(27.7%)與環保(21.3%),然在國防(1.6%)與國家安全(0.2%)幾乎未有成長,甚至計入通貨膨脹因素,後二部門的預算是實質減少的。因此可推估此任政府對發生大型戰爭的預期心理。
四、 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
這是最後最難評估的風險,在現階段的資產配置決策中不可忽略卻又幾乎難以估計。拔高到國家決策層面來看,這也是中國面對的最棘手風險之一。
結論:
以上是我從經濟學角度出發,非常簡略地預測中國在疫情後將面對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與挑戰。其中任何一項單獨提出要深入探討都會是長篇大論。還有一些我認為相對重要性較低的現象與局限條件轉變,本文也尚未涵蓋。
BTW,最後多提一句台灣獨有的風險:後疫情時代是否接種過疫苗有可能在相當時間內成為國際旅遊的必要條件。然如果台灣政府真的壓寶在台灣國產疫苗上,則在現今環境下有沒有可能不被世界多數國家組織承認?會是一個額外的成本。
參考文獻: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iden is the $6 Trillion Man」 (May 28, 2021), https://www.wsj.com/articles/biden-is-the-6-trillion-man-11622241749
* The Financial Times, 「The summer of inflation: will central banks and investors hold their nerve?」 (May 15, 2021), https://www.ft.com/content/414e8e47-e904-42ac-80ea-5d6c38282cac
* Ronald Coase, 「The Problems of Social Cost」 (1960)
* Ray Dalio,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 (2021)
* Irving Fisher, 「The Money Illusion」 (1928)
* Mundell, Robert A. (1963). "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9 (4)
* Milton Friedman and Anna Schwartz,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S, 1867-1960」 (1963)
* Milton Friedman, 「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6, No. 2 (Apr., 1988), pp. 221-245 「
* Allan Meltzer, 「Learning about Policy from Federal Reserve History」 (Spring 2010)
* Armen A. Alchian, 「Effects of Inflation Upon Stock Prices" (1965)
* 張五常, 「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1982)
* 張五常,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 (2007)
* Ronald Coase and Ning Wang, 「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 (2012)
* 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 (1920)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vD1B2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子股方面,前日表現強勢的蘋果概念股,像是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台郡(6269)、可成(2474)、和碩(4938)等等全數下跌,主要還是因為蘋果iPhone 6S沒有變出新把戲。面板雙虎當中,群創 (3481) 8月合併營收跌破300億元大關、月減6.2%,創下...
「國建歷史股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先探投資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建存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建存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裕國新聞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 morePTT 的評價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喬歷史股價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喬歷史股價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泰富邦人壽雙雄也愛存5年99%建商第一號國建 - YouTube 的評價
國建歷史股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430華爾街日報
*【印度疫情快速蔓延到新德里和孟買以外各地】
印度的新冠疫情已令新德里和孟買的醫院不堪重負,目前正向其他邦蔓延。這波疫情的病例增長速度為全球最快,而且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
https://tinyurl.com/yfysdyxz
*【全球新冠病例逼近1.5億例,美國建議其公民儘快離開印度】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匯總的數據,週四,全球累計確診的新冠病毒病例升至逾1.496億例,累計死亡人數超過315萬人。
https://tinyurl.com/ygh87qp9
*【Facebook在暫時過濾呼籲莫迪辭職內容後將其恢復】
在暫時過濾帶有呼籲印度總理莫迪辭職標籤的帖子後,Facebook週三又將這些帖子恢復,稱之前採取的行動是錯誤的。
https://tinyurl.com/yjg4k8pg
*【日本首席新冠顧問敦促對舉行東京奧運會持謹慎態度】
日本政府的新冠首席醫療顧問敦促對舉行東京夏季奧運會持謹慎態度,目前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導致日本新增病例激增。
https://tinyurl.com/yj6mypq9
*【Moderna將提高新冠疫苗產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
Moderna計劃支出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增加新冠疫苗產量,尋求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2022年可能將年產量提高兩倍。
https://tinyurl.com/yjb5544s
*【阿斯特捷利康在準備申請疫苗緊急使用所需數據上面臨困難】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斯特捷利康高管一直在艱難地收集必要的全部數據,以申請美國批准其新冠疫苗,這進一步推遲了該公司爭取美國FDA批準的努力。
https://tinyurl.com/yfpjb9wt
*【拜登在國會演講中大力宣傳新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
美國總統拜登宣稱「美國已經準備好起飛」,他提出了一個通過加大政府投資來促進經濟發展的全面規劃,其中包括一項規模達1.8兆美元針對兒童保育、教育和帶薪休假的新支出提案。
https://tinyurl.com/yg7wa5cq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約談大型科技公司】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週四命令該國最大的一些科技公司對被認為存在風險、違反反壟斷規則的金融業務實踐進行整改,這是該領域受到更嚴格審視的最新跡象。
https://tinyurl.com/ye7zdfjm
*【中國天和核心艙進入預定軌道,空間站雄心達成重要裡程碑】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建設永久性空間站的雄心達成一個重要裡程碑。
https://tinyurl.com/yg6wjzrm
*【華為第一季度收入降幅擴大,繼續受美國制裁影響】
華為公佈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6.5%,不僅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而且降幅較前一季度擴大,在美國制裁下,其智能手機銷量下滑,這家中國科技巨頭繼續苦苦掙扎。
https://tinyurl.com/yzcyhlbs
*【亞馬遜財季利潤猛增,因需求保持強勁】
亞馬遜公司公佈了創紀錄的第一財季業績,因對該公司電商服務的需求依然強勁,其雲計算和廣告業務的收入也持續增長。
https://tinyurl.com/yfy42kr7
*【Twitter第一財季收入增長28%】
Twitter過去幾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向投資者保證,凍結前總統特朗普的賬戶不會損害該公司的業務。事實證明瞭這一點。
https://tinyurl.com/yfoqn4gx
*【蘋果公司利潤、收入雙雙激增】
蘋果公司回應投資者的一大擔憂,暗示在疫情期間實現的歷史性銷售增長將繼續下去。該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的收入增長一倍多,並創下紀錄。
https://tinyurl.com/yglz4tvl
*【Facebook廣告業務推動收入和利潤強勁增長】
面對蘋果公司新推出的廣告定向投放規則,Facebook信誓旦旦地表示其將實現平穩過渡,並且還表示將加快對電子商務、混合現實以及那些可幫助創作者從所創作內容中賺錢的工具的投資。
https://tinyurl.com/yfmaz47x
*【標普500指數創新高,受新刺激方案前景的提振】
美國股市週四上漲,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投資者對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一批強勁的企業財報以及多達1.8兆美元的政府新支出前景感到鼓舞。標普500指數上漲28.29點,至4211.47點,漲幅0.7%。
https://tinyurl.com/yhfesq62
*【美聯準會認可經濟進展,但表示還沒到討論縮減購債計劃的時候】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並表示計劃繼續支持經濟復甦,同時認可近期經濟增長和就業取得進展。
https://tinyurl.com/yzsyka8n
*【寶馬汽車因晶片短缺而削減兩家工廠的產量】
寶馬汽車公司稱,由於全球範圍內的晶片短缺持續影響汽車行業的生產,該公司正在調整英國和德國工廠的生產。
https://tinyurl.com/ygw39qrr
*【波音最新的737 MAX問題引發FAA審查】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航空安全監管機構正在審查波音公司一家工廠的調整如何導致波音737 MAX出現安全問題。兩年前,這款飛機發生了兩起致命墜機事故,促使波音對該機型進行其他修復。
https://tinyurl.com/ye7ceh57
*【乙太幣觸及紀錄高點】
全球第二受歡迎的數字貨幣乙太幣週四在紀錄區域繼續向上推進。
https://tinyurl.com/yzv3b2xb
*【美勞工部長稱多數零工經濟勞工應被歸類為員工,Uber等股價應聲下跌】
Uber、Lyft Inc.和其他零工經濟公司的股價週四大幅下跌,此前美國勞工部部長Marty Walsh說,多數零工經濟的勞工應被歸類為員工。
https://tinyurl.com/yfugqq4n
國建歷史股價 在 先探投資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盤後分析😀😀😀
台股大漲逾百點,續創歷史新高,中低價原物料股超High
【財訊快報/研究員林宛儀】上週五美股四大指數除費城半導體外,其它都呈現收紅的情況,當中道瓊工業指數及標準普爾500兩大指數雙雙刷新歷史新高紀錄。今日台股大盤在平盤附近開出,早盤由於權王台積電(2330)表現不給力,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股價也一度翻黑,導致台股大盤一度由紅翻黑,所幸在金融股及塑化、紡織等傳產股都有強勁的買盤進場帶動下,大盤指數又翻紅,並且越走越高,加權股價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終場加權股價指數上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成交量為4403.74億元。
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台股大盤的5日、10日及20日等短天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並持續向上揚升,且9日KD指標在本月15日轉為黃金交叉後,目前仍持續向上揚升,短線對於多方有利。而從周線角度來看,9周KD指標在4月初轉為交叉向上之後,目前也持續向上走揚,中線也是有利於多方的情況。
今日八大類股大多呈現上漲的情況,僅有機電類股獨自憔悴,而機電類股的成交比重也下降至5成左右水準,顯示資金移往傳產股,特別是原物料族群。今日包括水泥、塑化、紡織、造紙、營建及金融類股漲幅都超過2%。較值得注意的是營建類股先前因政府政策是打房,股價在這波大盤上漲當中都沒有表現,今日卻是上漲逾2%,顯示資金有流往低基期股。其中,全坤建(2509)今日帶量攻漲停,另外,龍頭股國建(2501)斥資33.94億元標購新北三重區1,982坪土地,由於雙北都會區素地資源稀少,因此市場普遍認為國建此次出手不錯,今日國建股價走揚,創下波段新高。
此外,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股價再創波段新高,而連年的虧損的台船(2208),自結今年首季稅前盈利為3400億元,為六季以來首度轉虧為盈,今日台船股價開高走高,在早盤就亮燈漲停,不僅化解破底危機,更突破季線反壓。
在塑化股方面,二線塑化股因股價較低,漲幅高於位階較高的台塑四寶,包括台聚(1304)、台苯(1310)、中石化(1314)及大洋(1321)都亮燈漲停,國喬(1312)也在漲停板價位附近開開關關,最終以漲停價作收。
在金融股方面,繼富邦金(2881)股價突破60元大關之後,國泰金(2882)股價也突破50元大關,整體金融股呈現向上比價的情況。
整體而言,目前的台股已不看台積電臉色,甚至今日聯發科(2454)、鴻海(2317)及大立光(3008)股價都是下跌的,取而代之的是傳產當道,甚至是中低價的原物料族群。
國建歷史股價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電子股方面,前日表現強勢的蘋果概念股,像是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台郡(6269)、可成(2474)、和碩(4938)等等全數下跌,主要還是因為蘋果iPhone 6S沒有變出新把戲。面板雙虎當中,群創 (3481) 8月合併營收跌破300億元大關、月減6.2%,創下半年來新低,股價壓回超過2%,友達 (2409) 則相對抗跌只小跌0.46%。昨日因為併購案強勢大漲的聯發科 (2454) 也回檔修正下挫了2.5%。上証2X (00633L) 、深滬2X (00637L) 則受到陸股的下跌影響,雙雙回跌大約1%。而蘋概股不亮反倒讓非蘋陣營有機會趁勢反攻,像是宏達電 (2498) 、位速 (3508) 、閎暉 (3311) 、美律 (2439) 、毅嘉 (2402) 攜手攻高,成為昨天盤面新亮點。其他強勢股方面,工業用DRAM模組廠宜鼎(5289)公佈8月合併營收達到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近4成,並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激勵股價大漲將近半根停板。另外成功打入穿戴式裝置市場的智晶(5245),8月合併營收1.2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增近5成,並且是連續3個月改寫新高紀錄,激勵股價開高走高,並且攻上60.8元的漲停價位,創下掛牌以來的新高價。
生技族群(TSE31)表現更是強勢,主要是因為BTC也就是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釋出利多,激勵台微體(4152)、基亞 (3176)、云辰(2390) 、合世 (1781) 以及鐿鈦(4163)、易威 (1799) 放量攻上漲停,浩鼎(4174)在盤中也只差一檔就亮燈漲停,其他包括健亞(4130)、智擎(4162)等漲幅也都在6%以上。
傳產股方面,營建股(TSE25)受到北市決議調降囤房稅的利多激勵,類股指數漲幅高達2.44%,日勝生 (2547) 一度亮燈,冠德 (2520) 、國建 (2501) 、皇翔 (2545) 、長虹 (5534) 都聯袂大漲。而汽車鍛壓件廠江興鍛(4528)受惠於日系及美國DANA等客戶對鍛件需求增溫,上半年EPS已經達到1.9元,而第三季因為北美需求不弱,加上日系客戶新增訂單,7月及8月合併營收都持穩在1.8億元以上,呈現淡季不淡的情況,法人估今年EPS將逾4元,創下歷史新高,股價在昨天放量攻上漲停。另外海運股長榮(2603)、陽明(2609)看好9月貨櫃航運市場好轉,旺季可望遞延至第四季發酵。貨櫃三雄包括長榮 、陽明 、萬海 (2615)股價都收高3%上下。
至於金融股(TSE28)則甩尾翻紅,玉山金 (2884) 、永豐金 (2890) 、台新金 (2887) 勁揚逾1%。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
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建存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501國建股價及個股總覽,17.95漲跌幅-1.37%,新聞、即時走勢、歷史股價、營收、技術線圖、盤後統計、三大法人買賣超、內外盤比例及最佳五檔、融資融券、每股盈餘、外資 ... ... <看更多>
國建歷史股價 在 裕國新聞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 more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裕國冷凍評價,裕國虧損,裕國研究報告,裕國疫苗,裕國股利, ... 擴充 ...,8905裕國股價及個股總覽,25.45漲跌幅+0.99%,新聞、即時走勢、歷史股價、營 ... ... <看更多>
國建歷史股價 在 國建存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501國建股價及個股總覽,17.95漲跌幅-1.37%,新聞、即時走勢、歷史股價、營收、技術線圖、盤後統計、三大法人買賣超、內外盤比例及最佳五檔、融資融券、每股盈餘、外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