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創客魔幻列車🚚
🎉開進校園報名開跑!🎉
當國寶遇上科技,會變出什麼魔法?明明是掛在博物館裡的古畫,我們竟然能夠走入畫裡!110年的「故宮創客魔幻列車」帶來的驚喜可不只這些,透過AI、STEAM、AR/VR、MAKER等多元工具,不但活化了故宮的典藏文物,更帶動教師共創教學能力,引導學生創意思維。這項城鄉巡迴教育活動,歡迎高中、國中、國小的班級來報名!
今年度課程響應STEAM(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跨學科教育思潮,並呼應新課綱跨域多元學習理念,展開「故宮創客魔幻列車」全國城鄉巡迴教育活動,將故宮典藏融入在地特色,研發創新教案,並結合程式設計、3D建模列印技術、雷射切割等新型學習模式,連結線上開放數位典藏資源,打造智慧學習環境,啟發學生跨領域的maker精神。
今年的創客魔幻列車已蓄勢待發,從都會、偏鄉和離島,巡迴臺灣各地中小學,滿載著故宮創新教案,提供深入淺出的美學教育體驗,讓師生們共享以文物為軸、科技為緯的跨域結合課程,活化博物館的豐富典藏,讓美感與科技對話。
學校老師們,請快快手刀報名:
資訊傳送門➡️➡️➡️
110年故宮創客魔幻列車|文物融入AI+STEAM 教育全國巡迴推廣課程
計畫內容:https://www.npm.gov.tw/Activity-Content.aspx?sno=04012725&l=1
報名時間:即日起~110/9/10(五)18:00止,若額滿將提早關閉報名
申請資格:全國教育部立案之公立國小至高中職學校
辦理方式:教師可依需求選擇線上課程,或安排入校實體教學。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Nyc4QsoNKVqMsxVL9
聯絡人:林小姐(02)6610-3600 分機2802,
Email:mst@npm.gov.tw
#讓文物充滿驚奇地走進科技的想像世界
#轉化創作的優雅意境
#人文與科技素養兼得
#博物館素養導向學習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課綱 #臺灣教育 #十二年國教 🇹🇼
「必修減、選修增」 高中變革最大
對比新課綱與現行課程,高中變革最大,總修習學分數由一九八降到一八○、畢業最低學分減為一五○,且必修課降到六十五%,選修課則可增到五十八學分、占比達三分之一,意味高中須開出一.五倍選修課,學生可更適性選課,但跨校、跑班將增加,開課師資及經費則成各校最大挑戰。
另外,新增每週兩到三節「彈性學習」課,學校學生可自主安排多元學習或活動。未來升學也將變革,學生須自高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做為升大學備審資料。
至於國中、小,七領域增為八大領域,「科技」獨立新領域。國小的電腦課取消,改為融入各科教學,國中則每週加上一節生活科技、一節資訊科技,學習程式設計等。
國語、數學方面,國小各增一節,國中國文減為五節,數學可用計算機教學。另新住民語新增為國小本土語文必選項目之一,國中也增為選修項目之一。
新課綱倡導「素養」 突破學科框架
國教署指出,新課綱倡導「素養導向」教學,教導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及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且透過選修更重個人興趣性向。
自由時報 20190722
https://m.ltn.com.tw/news/life/paper/1304894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教館第56卷第11期《科學研習》月刊出刊了!本期本月專題「博物館與科技教育」
美國社會學者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 1932-)指出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在三個場所或空間:第一空間是住家(居住空間),第二空間是職場(工作空間),第三空間則是社區生活的定錨所在(如咖啡店、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公共場所;就學生而言,第二空間是學校;就當今而言,網路世界也是一種第三空間)。歐登伯格認為第三空間需免費或不貴、有餐飲服務、可方便到達、歡迎來客和環境舒適、能見到老朋友和交到新朋友。國內外許多博物館正努力經營,以成為更多成人及學生的第三空間。
本期以「博物館與科技教育」為專題,請高雄師大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張美珍副教授擔任專題特約主編。專題含導言共有八篇文章,先是主編的專題導言〈博物館與科技教育〉,指出12 年國教新課綱新設了旨在培養國民科技素養的科技領域,而博物館在科技素養教育的推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並簡介其他七篇專題文章。緊接著,〈看見精彩海洋—水族館的科技教育〉一文介紹海生館如何採用各類先進科技,搭配美學設計,提高設施趣味性,吸引參觀者從親自體驗的有趣過程中,理解多樣化知識與觀念。〈融入博物館資源的國小科技教育〉一文以科工館為場域,從教學者觀點談實施國小科技教育時,如何融入博物館資源。〈把科學家想望搬進博物館—物聯網晶片自供電技術〉一文介紹科工館開發的「自供電晶片」展示單元,指出新式自供電晶片可藉由陽光與路燈,即使在微光環境中也可以採集環境光源來供電。科教館與台灣應材公司合作推廣半導體教育已超過10 年,〈光電導覽員 帶你認識半導體〉一文介紹如何在科教館推動半導體教育。〈博物館與科技議題—超動感電磁波〉一文介紹科工館如何在執行「電磁波體驗宣導與行動寬頻生活推廣計畫」下,以生動的科教活動形式讓觀眾願意理解科學以增進科技判斷能力。〈利用自然史場景 探究能源議題〉一文以科博館「古代的中國人」展區探索活動為例,介紹如何從議題導向的觀點透過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從人類文明演化思辨不同時期的家屋建置、取材、環境衝擊與調適,以及家屋耗能等。〈術業有專攻—旅遊中的科技教育〉一文介紹四個產業科技博物館如何發揚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應用,成為教育工作者得以靈活運用的資源。
「教學現場」單元刊登〈綠色創客:微量電化學電池的設計與應用〉一文,描述「微量電化學電池」的製作方法、提供電化學電池教具的教學使用示例與科學闖關活動的設計應用,並說明此實驗所涉及的原理與概念以及教師教學的指引。
「森棚教官的數學題」單元拋出在表格中玩放石頭遊戲的〈放石頭〉問題,供讀者自主探索或發想科展題目。
「科學讀書會」介紹《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一書。該書告訴我們應如何運用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方法,讓自己在選定的領域,發展脫穎而出的能力,展露出人意表的表現。
(文字取自本期李隆盛教授所撰寫〈總召人的話〉)
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圖書館都可看到紙本雜誌,另還有全文電子書版本,歡迎免費瀏覽或下載:https://goo.gl/EcUHsN
本刊持續徵稿中,歡迎中小學科教教師及各界科普及科學教育工作者踴躍投稿,一經刊登,將致贈稿酬及當期期刊一本,以表謝意。
徵稿啟事:https://goo.gl/NgRYDL
本期目錄
(一) 總召集人的話(李隆盛)
(二)本月專題:「博物館與科技教育」
1.〈博物館與科技教育〉(張美珍)
2.〈看見精彩海洋—水族館的科技教育〉(陳勇輝)
3.〈融入博物館資源的國小科技教育〉(謝君偉)
4.〈把科學家想望搬進博物館—物聯網晶片自供電技術〉(陳玫岑、閻映丞)
5.〈光電導覽員 帶你認識半導體〉(王頌儀)
6.〈博物館與科技議題—超動感電磁波〉(曾瑞蓮、許馨月)
7.〈利用自然史場景 探究能源議題〉(葉蓉樺)
8.〈術業有專攻—旅遊中的科技教育〉(李佳芬)
(二)教學現場:〈綠色創客:微量電化學電池的設計與應用〉 (廖旭茂)
(三)森棚教官的數學題:〈放石頭〉(游森棚)
(四)科學讀書會:《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 (白榮銓)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在 [國小數學]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專書全文檔】 的相關結果
[國小數學]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專書全文檔】 · 一年級-數與量-認識加法算式-林心怡.pdf · 一年級-資料與不確定性-分類與整理、畫記-詹婉華.pdf · 二年級-數與量-二 ... ... <看更多>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在 十二年國教數學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教學案例 的相關結果
本書集結數學領域在國小、. 國中、技高和普高四個學習階段,於民國103、104 兩年之間完成的10 份教. 材模組,就教於教師同仁、社會賢達與學者專家。 本書集結的教材模組 ... ... <看更多>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在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本書是以數學素養教學活動示例的設計為主軸,主要配合核心素養——自主、互動、共好精神與闡釋數學可以跨領域統整、培養學生美感、正確使用工具之基本理念撰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