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耀中常會引「大新竹合併」民調 林智堅盼黨內支持】
自由時報/記者楊淳卉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構想,引發熱議。總統蔡英文 Tsai Ing-wen在上週民進黨中常會上,請林智堅向中常委說明「大新竹合併計畫」,據了解,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今也特別在中常會上引述一份由綠黨發布的「大新竹合併升格」民調,並請林智堅再度向中常委說明。林智堅會中表示,從民調結果來看,新竹縣市民對合併升格高度期待,希望黨內更強力支持,蔡英文則未再發表看法。
林智堅於上週中常會說明「大新竹合併升格」構想,指若大新竹升格須修正「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須達125萬人之門檻,希望黨內支持。蔡英文當時回應,新竹縣市是國家戰略產業重鎮,樂見對地方有益的思考,但仍須考量地方民意反應,相關法制面的配套措施也都需要審慎討論,只要有助國家發展,這項議題大家持續討論,也希望對現行制度能有所處理。
對林智堅「大新竹合併升格」構想,新竹縣長楊文科第一時間表達贊成,不過之後又改口,主張納入苗栗縣的「竹竹苗」合併升格。
然而,綠黨新竹縣市議員今提出民調指出,有56.5%新竹縣市民眾明確表態支持合併升格、24.8%反對;而對於竹竹苗合併,不同意高達71.6%。
據了解,林錫耀今在民進黨線上中常會特別提及上述民調,並請林智堅再度向中常委說明。林智堅表示,從民意上來看,新竹市民、縣民對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有高度期待,希望「新竹先行」,新竹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後,能為國家、讓台灣在國際間更有影響力,城市規劃也會更完善,縣市民能享受更好的資源與福祉。在林智堅報告完後,蔡英文未再發表看法。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3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3r3ym3iqHXY 明報社評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昨日在北京落幕,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該建議全文尚未公布,詳情在北京今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料...
國家發展 戰略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新竹合併不只林智堅可選」 柯建銘轟國民黨:不要只有藍綠立場】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倡議,遭國民黨質疑是為再選新竹鋪路,更批民進黨是「因人設事」,為了「一人一黨之私」。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14)日呼籲「不要只有藍綠立場」,並直言,屆時不是只有林智堅可以選,且如果只是選舉的話,對民進黨也不見得有利。
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話題持續延燒,國民黨猛打是因人設事、量身打造,還痛批根本為了「一人一黨之私」,甚至反提出「竹竹苗合併」。新竹市長林智堅昨日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專訪時已強調,「修法通過不會只有林智堅可參選,我認為國民黨擔心、對他們的候選人沒信心」,而且新竹縣人口多於新竹市,過去20多年來新竹縣本就藍大於綠,新竹市過去也是。
林智堅及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今日陪同總統蔡英文 Tsai Ing-wen視察「新竹市華德福實驗學校幼兒園」。林智堅也再提及「大新竹縣市合併」,他說,上週一提出大新竹重組倡議後,這一週得到很多迴響,很多市民、縣民都非常支持,希望藉由合併升格,讓各方面發展都更有效率、整體的規劃。
柯建銘則認為,新竹縣市永遠就是共同圈、共同發展,只是曾經被縣市分家,在國家發展上,面臨全球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戰略重整的時候,新竹縣市是要重整的時候。柯建銘強調,「新竹縣市合併,並不是只有林智堅可以選,所有有志於新竹縣市發展的人都可以參與競爭跟挑戰」。
柯建銘指出,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合併後,楊文科加碼合併升格也是個題目,這個問題是有關於未來大新竹城市發展,希望共同讓這個城市脫胎換骨。柯建銘呼籲,「要著眼在城市發展,跟國家戰略地位上面來看」,他表示,自己常常在立法院講一句話,「得新竹縣市者得天下,因為護國神山在新竹,高科技產業在新竹,整個人才移動都在這地方發展」。
柯建銘強調,城市發展變成刻不容緩,要深刻思考,「不要只有藍綠立場」,他更直言,「如果選舉藍綠的話對我們(民進黨)不見得有利」,但是沒辦法,國家發展是要共同面對,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國家發展 戰略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戰略產業重鎮 蔡英文總統樂見大新竹倡議】
林智堅中常會報告:合併讓竹科大展身手
自由時報/記者楊淳卉、黃美珠、蔡彰盛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第七都構想,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昨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新竹縣市是國家戰略產業重鎮,樂見對地方有益的思考,但仍須考量地方民意反應,相關法制面的配套措施也都需要審慎討論,只要有助國家發展,這項議題大家持續討論,也希望對現行制度能有所處理。
民進黨召開線上中常會,蔡英文請林智堅向中常委說明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構想。
林智堅報告指出,新竹是很特別並有戰略意義的城市,但新竹目前面臨困境,解方就是縣市合併升格,讓竹科能大展身手,這對地方與國家都是好事;若未來修正「地方制度法」,希望黨內支持。
蔡:考量地方民意及法制配套
有中常委提問,林智堅選在此時拋出該議題,距離明年底縣市長選舉很近,外界會聯想是為林「量身定做」。林回應,在新竹服務需要選民決定,若合併不是只有他可以參選,也不是他一定當選,國民黨應對自己多點信心。
蔡英文聽取報告後表示,新竹縣市確實是國家戰略產業的重鎮,樂見對於地方發展有益的倡議與思考,但仍需要考量地方民意的反應,還要有相關法制面的配套措施,這些都需要審慎嚴謹的討論。
蔡英文強調,提升地方建設量能,讓區域整體發展能夠更好,這才是市民與縣民共同的期待;只要有助於國家發展,這項議題大家就持續來討論,也希望對現行制度能夠有所處理。
竹縣府邀竹竹苗首長、民代共商
此外,新竹縣政府昨天發文邀請竹竹苗三縣市首長、議長及立委,週六(十一日)上午十點到新竹縣政府,針對新竹縣、市合併爭取升格第七都開會研商。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新竹縣、市要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的方式,是地方制度法下修人數門檻,或是把竹竹苗共同生活圈的苗栗縣也拉進來一起合併,但無論是透過哪種方式,都要匯集民意,凝聚共識才有可能實現。
對此,新竹市政府民政處長李季縈表示已收到公文,考量修法是當務之急,市長近日也為此奔走拜會相關人士,但由於邀請較突然,市長週六已有既定拜會行程,將不克出席。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國家發展 戰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3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3r3ym3iqHXY
明報社評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昨日在北京落幕,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該建議全文尚未公布,詳情在北京今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料有進一步的披露。僅從五中全會的會議公報可見,中共對當前世局國情的判斷較為審慎,因此,在今後5年的經濟社會規劃中所訂目標低調務實,將安全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國防建設首度提出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甚至強調「練兵備戰」的口號,但對未來15年發展規劃目標仍然雄心勃勃。
蘋果頭條
美國國務院周四譴責香港警方以國安法拘捕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形容有關行動「應受譴責」。國務卿蓬佩奧周四發聲明,要求香港釋放被捕人士,力斥中國殘酷地違反了香港自治的承諾。蓬佩奧周四透過務院發表聲明,指美國強烈譴責港府拘捕和扣留三名學生民主人士,並要求香港當局立即釋放仍被拘留的人士。聲明指:「由北京控制的香港政府持續打壓異議,壓制民意,並出於政治目的使用執法手段。」
東方正論
特區亂象如麻,港府民望低殘,根本原因是官僚怠政失職、是非顛倒。申訴專員公署公布主動調查報告,狠批食環署監管外判清潔服務不力,部分外判承辦商在「過往服務表現」評分中僅得0分,一樣成功中標,證明監管機制形同虛設。其實,申訴署需要主動調查的混帳部門豈止食環署,本報獨家揭露的西貢相思灣村土地亂象堪稱無法無天,激起全城嘩然,地政總署、規劃署、環保署皆難辭其咎,申訴署不徹查不足以平民憤。
星島社論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昨天在北京閉幕,審議通過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碼中國。科技成為未來十五年發展的主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經濟社評
因應國際形勢巨變,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新戰略,提出立足國內,以雙循環和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撑點,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在這新形勢新格局下,要發揮既有金融和專業服務優勢,為國家打造科技經濟強國出力。五中全會昨閉幕,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前者目標是要經濟產業鏈取得新成效,朝向高質量持續發展;後者是要在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和科技實力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國家發展 戰略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深圳要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同時要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
我認為,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具有培養國際水平科技戰略人才條件,香港可作引進及培養國際人才之窗口及搖籃,令國家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事實上,習主席過去多次提出,要促進香港與內地加強科技合作,以及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認為香港擁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及高質素科技人才,有助國家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習主席在是次講話中指出,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主席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要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要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要繼續鼓勵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我敦促政府多做公眾及學校宣傳,深化兩地學校網絡橋樑,讓學生能多有機會到內地學習及實習,了解國情及國家發展,自然能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國家發展 戰略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退輔會該裝上逆滲透濾心】
2019年10月21日馮世寬主委受訪時表示,要讓我國退將對中共有敵我意識,「我們本來就沒有跟它(中共)有什麼好的意識」;雖然大鵬主委在本日質詢說,他不太確定當時的說法,可能是記者自己寫的,但不可否認的,對於增強我國退將、退除役官兵的敵我意識培養是很重要的。
退輔會的敵我意識宣導,常只以榮光週刊或是「榮民眷赴大陸注意事項」文宣來宣導,這樣的宣導是否有效,仍待商榷,退輔會應有更積極、更深入、更廣泛的活動,以遏止這樣的行為。
而太陽總是比北風更深入人心,重拾軍人榮光,是加強逆滲透、穩固台灣的一帖好藥。除了譴責心向中國的退役將官兵,更該鼓勵一心護衛台灣的戰士。
上週我在質詢僑委會時,曾針對「面對中國的涉僑部門強化統戰作為」,詢問過僑委會吳委員長的具體作為為何,目前也可見僑委會已經推出「國家發展新局下僑務鞏固與革新計畫」(108 至 111 年)計畫總經費 3 億 5,784 萬 2 千元。
我認為海外退伍軍人對國家認同理應更強,面對中國海外組織的滲透與統戰,應是更強的抵禦戰力。上週我提出僑委會應作為海外台僑的後盾,讓台僑成為我國在海外「持續且穩定的逆滲透」戰力,海外退伍軍人更是其中之一。
上週對於僑委會的提醒,我也一樣提醒退輔會,相關報告指出:中國已經被譽為global disinformation superpower。國安局也曾經針對「中國假訊息心戰之因應對策」,建議該結合理念相近國家,組成中國反制網路攻擊、抵制不實訊息之戰略聯盟,而我國僑民,就是重要的潛在戰力。
這次質詢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馮世寬主委。
有記者問我對大鵬主委的印象如何?我覺得可以感受到馮主委的愛國赤誠,直爽性子、一生抗共的榮民長輩。除了法令宣傳之外,我也期望馮主委這分心意,能帶動士氣,讓海內外的退伍軍人,齊心加入抗中保台的行列!
台灣之盾
找回國軍榮光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