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清代臺灣人想吃海鮮竟要仰賴進口?一窺鹹魚是國民海產、富人吃海味炫富的時代》:https://bit.ly/2XlxVdJ
過往,清代臺灣的海產消費與生產歷史較常被忽視,中研院研究員 #林玉茹 整理日記、帳簿、海關報告書,以及日治初期調查等多元史料,補足臺灣海洋史的一塊重要拼圖,並提出了「進口導向」的原創性觀點。
「結果是這樣,我也嚇一跳。」清代中葉以後,臺灣人想吃海鮮竟然得仰賴大量進口!
晚清臺灣人想吃上一桌海鮮,絲毫不容易。
首要原因是:人口增加,讓海產需求大幅成長。
「清代初期,原住民跟漢人人口差不多 20 萬,到了嘉慶中葉已經到了 110 萬人。」由於人口急速激增、經濟成長,連帶大幅提升消費力,在海產供應有限下,便形成供不應求的趨勢。
但為何海島臺灣,海鮮竟然會生產不足?
這與第二個原因有關:重稅與天然環境,讓漁民時時面臨「歹年冬」。
清代時,臺灣承繼荷鄭時期的苛稅,不像中國內地漁船可免稅,漁民因而苦不堪言,專業漁民和漁村都偏少。除了稅賦沉重,季節、地形也限制了漁業發展與生產量。彼時動力漁船尚未問世,冬季出海捕撈大受風力與洋流影響,因此坊間流傳「掠半冬,食一冬」(打漁半年,支撐一年)的俗諺,偏偏五到十月又多為枯魚期,想要單靠打漁討生活可謂大不易。
魚獲少、課稅重,中北部漁民只能「斜槓」求生,兼職務農或其他營生。為數不多的專業漁民,主要集中在嘉義至打狗一帶,這裡潟湖多,宛如天然的防風屏障,但產量仍不足以供應全臺。
臺灣海產依賴進口還有第三個原因:保存技術限制。
在冷藏技術尚未成熟的時代,只能靠加工來保存海鮮。無論是煮乾成魚脯,或者醃成鹽脯,鹽都是加工必需品;偏偏北部缺乏鹽場,日常用鹽原先就短缺,遑論再挪來加工。除此之外,島內交通不便,路途常有強盜,沿海航運則是危險重重。
種種原因,讓「南魚北送」增添困難,北部想吃到海產與鹹魚,勢必得仰賴相對穩定的進口一途。
#海洋史講座 #免費報名 #本週六登場
〖臺灣海洋史系列講座〗清代臺灣人居然這樣吃海鮮🦐🐟🐙?
▎日期:09/18(六)14:00 - 16:00
▎地點:WORDS LIVE(台中市南區忠明南路478號)
▎講者: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報名由此去☞ https://forms.gle/STgPQZbzX51Nut3J8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
承辦單位:故事StoryStudi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國家海洋研究院| Kaohsiung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詢問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差異及薪水- 工作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請益] 國家海洋研究院- 看板PublicServan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能會報告:日核廢水恐擴散台海(04/18/2021 聯合報)
“..... 原能會評估報告指出,不排除會有部分核廢水因洋流擴散至台灣海域,台灣的近海、遠洋漁業均可能受到影響。原能會核能研究所研究員表示,該報告只是初步推估,因海洋環境複雜,將進一步精密掌握,預計一年半內建置海洋輻射預警系統。
立院經濟委員會明天邀請相關部會報告並備詢,根據原能會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入海水對我國影響之評估報告」,指出黑潮主流沿台灣東岸向東北流經日本,再進入北太平洋流循環,有機率將日本區域的海流及汙染物向南帶回台灣海域。....."
(記者陳熙文、葉冠妤、王敏旭/連線報導)日本兩年後將把福島核廢水排入海洋,引發國際爭議。原能會評估報告指出,不排除會有部分核廢水因洋流擴散至台灣海域,台灣的近海、遠洋漁業均可能受到影響。原能會核能研究所研究員表示,該報告只是初步推估,因海洋環境複雜,將進一步精密掌握,預計一年半內建置海洋輻射預警系統。
立院經濟委員會明天邀請相關部會報告並備詢,根據原能會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入海水對我國影響之評估報告」,指出黑潮主流沿台灣東岸向東北流經日本,再進入北太平洋流循環,有機率將日本區域的海流及汙染物向南帶回台灣海域。至於實際擴散的趨勢及對台灣的影響仍取決於日本的排放計畫,例如排放濃度、排放頻次、放流型式、放流管離岸距離、排放季節等因素。
原能會也指出,目前所知日本可能決定將福島處理過的核汙水(以氚為主)排放,氚水相對其他人造放射性核種對於人體幾乎沒有影響,且日方曾表示會將氚水稀釋至低於法規要求,才予以排放,但排放的總量非常巨大,而輻射曝露的途徑也十分複雜,可能因沙灘活動受到海水表面的直接輻射曝露,也可能因攝入海水魚類等不同途徑接受氚水影響。
原能會並表示,從日方舉辦的多場公聽會可看出,民眾除擔心輻射安全,更擔心對當地漁業的名譽損失,而台灣的近海、遠洋漁業可能因此受影響,台灣鄰海附近重點洄游魚類的路徑,幾乎皆與氚水排放後可能的擴散路線重疊。
核能研究所保健物理組長張淑君說,評估報告是應立委要求而提出,並非正式研究計畫,原能會為了因應日本兩年後作為,去年就跟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就大方向掌握洋流擴散趨勢。但因海洋環境複雜,涉及地形、季節、日本排放管路、排放量等,因此將進行更精密的掌握。
原能會向立法院提出的專案報告指出,已對日方交付正式書信表達反對,並表示若日本政府不顧鄰國反對,仍採海洋排放,盼日本政府必須量測,包括台灣附近的公海海域內的海水及海生物的放射性活度變化,且須將分析結果提供給原能會。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漁業署跟食藥署將對海洋捕撈漁獲加強檢測,要求進到市場的漁獲都是安全的,現在也每年固定檢測,目前沒有受汙染的問題。
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他非常反對福島核廢水排入公海,一定會嚴重破壞海洋生態、鄰近國家漁獲量,對台灣也不公平,希望政府能堅決表達立場。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10/5395862
♡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幸!國家海洋研究中心1人與3潛水員安全返抵馬公港,隨即送往居家檢疫。
#國家海洋研究院 #YNE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南海九段線
#海洋公約
#中國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IfTw2Q9b7c/hqdefault.jpg)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環境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魏國彥 教授
內容簡介: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人類會改變環境,也會被環境改變,地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每天都跟我們的生活相互牽繫。
臺灣缺電,發展再生能源就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嗎?
地震和海嘯來臨時,有哪些非遵守不可的防災準則?
每年都想換一支新的智慧型手機,會為世界另一端造成多大的危機?
面對天外飛來的橫禍,稱霸地球的恐龍也難逃滅絕的命運;如今環境正在崩壞,人類將要面對哪些危難?
人類世來臨,地球能資源正以驚人的速度消耗殆盡。當人類繼續索求無度,60年後的地球將是什麼模樣?
翻開本書,你會發現環境議題比你想像中更值得關切,不可不知!
作者簡介:
吳依璇(海洋知識平台滔滔Ocean says編輯)
黃少薇(現服務於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陳俐陵(國家實驗研究院專案助理研究員)
主編簡介:魏國彥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員、臺大地質系教授,專長地質、海洋、生態等領域,曾任行政院環保署長,同時也為天下雜誌、風傳媒等知名傳播媒體撰寫社論、專欄。不僅是通古達今、滿腹文墨的作家,更是關心環境教育的大師級學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ZIIwmaSVdc/hqdefault.jpg)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詢問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差異及薪水- 工作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另外,跟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差別在哪?知道後者是財團法人。 前者是公家單位,進去是約聘研究員。想問薪資跟待遇不知是否與臺灣海洋 ... ... <看更多>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請益] 國家海洋研究院- 看板PublicServan - Mo PTT 鄉公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技士徵才機關:國家海洋研究院人員區分:一般人員官職等:委任第5職等或薦任第6職等至第7職等職系:土木工程名額:正取1名(增列候補名額2名) 性別: ... ... <看更多>
國家海洋研究院 研究員 在 國家海洋研究院| Kaohsiung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感謝各界參與本院聊海洋Ocean Talks ep.5 活動,相信大家會更了解本院綜規中心的業務。 下一集由海政中心李謁霏研究員陪你聊海洋,敬請期待。 請上面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