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合併最重要的是共識,而非修法】
今天在「竹竹苗合併升格第七都」的座談中,我強調支持讓大新竹地區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單獨只談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不但忽略區域發展的整體考量,且苗栗也將成為台北至台中之間,唯一的非直轄市,將嚴重壓縮苗栗的資源和空間,對於台灣整體發展並非良策。
非常遺憾,林智堅市長為了急著修法而未出席這場座談,不管是縣市合併或竹竹苗合併,最重要以及最優先的順序並非修法,而是地方上的共識。
新竹縣市合併或竹竹苗合併都是老話題,2017年林智堅要競選第二任市長的前一年,針對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林智堅當時說「市府內部至今沒有縣市合併的討論」,柯建銘委員也強調涉及國土規畫的議題要從長計議,「目前沒有急迫性」。
從2017年至今,期間完全沒有任何新竹縣市合併的「從長計議」,柯建銘委員也說,「國土重劃案」至今沒有正式在立法院被提出來過。
如今林智堅市長任期將至,合併議題突然變得有「急迫性」,柯建銘也說修法將125萬人口的門檻降低,改為100萬人,時間上趕得及明年的地方選舉。這些「急迫性」很難不讓民眾聯想是「因人設事」。
縣市合併升格所牽動的核心問題便是資源分配,然而統籌分配款61.76%分配直轄市、24%分配縣(市)、8.24%分配鄉(鎮、市),六成的資源都分配給直轄市,直轄市之外的縣市全都窮兮兮的。
因此財劃法的修正更是當務之急,例如擴大財政大餅,刺激地方政府招商誘因,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一定比例撥到地方等等作法,讓中央將地方稅收多留給各縣市。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的網紅張耿輝,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19屆第四次定期會 #市長市政總檢討 耿輝針對此次市長施政總報告的建議,如下: 1.協和發電廠燃油機組屆齡除役後,台電規畫將協和火力發電廠轉型為燃氣電廠,預計新設2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於外木山並在外海施作液化儲存槽,民眾憂心衝擊漁業及海洋生態,市長應該向中央強烈表達民眾的心聲。 ...
國土重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國土重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我又講這個,就知道有多火大,火大的部分其實是親身體驗,你們要去看潘老師前幾年怎麼進學校演講,真心不騙,足堪演講典範。火大的點以後找時間再說。
來講點比較不情緒的,各位朋友,請問提替代方案的意義是什麼,又是誰該提,提到怎樣才算數?
觀塘案是一個整個台灣電力結構調整下的節點,因為大潭電廠的輸出太高了,直到今天我打趣地跟人閒聊,仍發現認為核電廠發電遠超過大潭的人一堆,但實際上是什麼?現在核電機組加起來恐怕都打不過一個大潭,就算那個已經實際死亡的核四廠可以復活,依舊不到大潭的肩膀。
不管你抱持何種立場,都要認清大潭電廠的發電量真的很高。
回到整體電力結構上,國民黨過去的立場就是發展核電,然後過渡期就是拉高火力,對於太陽能、風電等沒有投注太多心力過。民進黨反對,提出非核家園,替代方案是什麼?除了逐年提高太陽能、風電外,同樣是用火力電廠。
所以,如果你反對民進黨的用火力支撐,發展未來的綠電,那你就得提出替代方案,提不出來又跟國民黨站一起,當然被當成同路人,這要怪誰?不然提啊,快點提一個電力構想啊?
電力構想的藍圖,可不是鬼扯怎樣南電北送喔,那叫做牽拖,藍圖指的是你到底怎樣規劃電廠、輸電網,以及燃料的運輸網路等等,地點設在哪,怎樣配置電廠到適合的位置。繼續講南電北送、南氣北送沒關係,想要惹火更多人,可以試試看。
物理事實就是,台灣發電主力就是燒,核電還是綠電,當前都不足以取代,可預見的未來也應該都做不到。兩黨不是白痴,他們在電力政策上,從沒說核能還是綠電將作為「當前發電主力」,而是「寄望未來發展」。
另外,我之前也講過,電力運輸一定是越遠損耗越多,所以理論上電廠離用電大戶越近越好。而老舊社區跟輸電網的浪費,也是需要花時間砸錢去優化,提出優化電網來補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此情況下,台灣的用電規劃,早在李登輝時期就知道不能依靠南電北送,尤其921地震,高壓電塔倒了一座,北部就分區供電好一陣子,沒經歷過的年輕人恐怕不知道那段黑暗時光,整個政府上下都意識到這問題必須解決。
怎麼解決?分散電廠到北部啊,反正北部用電量越來越多,增加北部的發電不是很剛好?
從陳水扁時代開始,20年來大家都只關注核四,忽略掉北部地區,除了這次被想起來的大潭,還有深澳跟通霄電廠。不管是新建還是更換機組,目的都是在提供更高的效能,以及更低的汙染排放。再講一次,兩黨都一樣,只要有接觸電力的都曉得,發電需求就在那,你總是要找辦法解決,不能兩手一攤給他停電。
此次觀塘接收站,一直聽到一種替代方案,說可以找台北港,不然就是在其他地方蓋再拉線,不然就南氣北送,更狠的就是直接說備載降低也不會缺電。
聽到會額冒青筋
各位,事情有先後順序,為何天然氣接收站後來越來越急迫?因為2017發生815大停電,原因就是大潭天然氣發電廠,因為很小的事故,導致輸氣中斷,所以機組降載後的連鎖反應,造成全台大停電。
在此之前,民進黨有沒有發現原來南氣北送風險很高?坦白說沒有,就算有也沒想到這麼嚴重。國民黨有嗎?除了在台電工作過的政治人物,恐怕是連一個都沒想到過。這怪誰都沒用,工程上常這樣,人類總是在事情過後,才知道要亡羊補牢。你怪台電跟中油?好吧,我們把這兩個單位的一級主管通通抓去槍斃好了,現況還是沒變,其他方案就是來不及。
來不及的不是總供電量,是降低風險。
沒有火力,綠電根本發展不起來,台灣的經濟沒有任何容許限電的空間,尤其對產值很高,又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電子業來說,跳電根本是惡夢,有哪一個竹科晶圓廠的人,敢公開站出來說我家工廠可以賭他降載不跳電?簡單說,南氣北送被證實有很高風險,根據距離法則,當然找離大潭近的點,而且越近越好。就算2017年前規劃時沒這樣想,815後都覺得應該要這樣了。
急迫性,指的是大家發現太多高風險因素,而解決用電安全,最快的辦法就是穩定北部電廠的燃料供給與發電量。深澳停工,賴清德院長任內指示轉到大潭來,理由就這麼簡單,不用扯什麼神鬼陰謀論。深澳若沒停工,今天觀塘接收站或許還有討論餘地,已經停了就停了,復工也要好幾年,不要廢話。
各位忘了深澳案,新北市長侯友宜怎樣反對的嗎?我完全理解作為反對黨,刻意在深澳捅這一刀的理由,所以現在侯友宜超級安靜,一聲都不敢吭,他不能出來表示一點意見,以免引火上身,不然北部缺電影響竹科,憤怒的產業界會把矛頭針對他。
台灣不缺電,只缺尖峰用電?這說法也不準確,環團指出的各種不缺電理由,基本上都鬼扯。因為,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的人,有兩個(沒記錯是謝長廷跟陳冲)曾做過台電的管理壓力測試,曉得如果把管理能力催到底,是可以把備載壓到個位數,依舊不缺電。
各位,有在工程、產業界待過的朋友,你真心認為超過120%的高壓管理測試,測出來的極限值可以當作常態嗎?為何後來都抓在10~20%?碰過管理就知道,你絕對要抓一個平常心上班,就能夠控制的範圍,不然壓力過大遲早出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台灣經濟這兩年成長的很快速,多虧中國加速自殺,以及武漢肺炎的影響,工業用電需求是增加的。
也就是未來的用電需求預期會上升。
而多虧了台灣人堅持不想首都減壓、國土重劃、中央部會遷離台北,這幾年北部地區的人口正在增加的。
也就是說,北部的用電需求也在上升。
你要解決用電問題,不是只看供電總量,還要考慮風險。在北部地區整體用電需求預期增加,以及確定當前電廠營運方式有風險的狀況下,你敢不敢賭?拿大台北、桃園地區的限電去賭?拿竹科跳電一天的產值去賭?
我可以跟各位保證,國民黨上台後一樣不敢賭,更不敢真的重啟核四,他們是政客但不是白痴,鐵定直接把觀塘接收站蓋到底,抗議的人輾過去,然後深澳機組該換的都換好,全力催下去。
一個大好機會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搞定用電風險,不會有跳電限電的方案,為何不幹下去?反正民進黨下台,環團也完蛋了,從此泛綠政客沒人敢碰環團,我怕你個鳥蛋。
我說錯什麼?沒有國民黨支援,你們連署到今天連一半都沒有,國民黨以後會怕才有鬼。
有簽的去撤,沒簽的更不要理,我認真的奉勸那些覺得自己被抹藍抹紅,很生氣的環團,趁這兩天跳出去徹底切割,退出這場鬧劇。不管用哪條算法,你們這場都是在賭身家,換到的不是什麼環境璀璨未來,而是可預見的將來,環團將在台灣毫無立足之地。
不要靠杯說自己無權無勢,有多少立委相挺誰不曉得。那些小的可以聯合出來開個記者會,痛罵誰綁架運動,我們不想跟了,並向已經來簽名的民眾道歉,連署將撤回。
很難嗎?
還用公投促進討論勒?根本不敢討論吧,主導這次運動的人心知肚明,你把北台灣用電風險攤開來,以及把發電重擔丟給中南部,再拿來比對要保護的對象,絕大多數台灣人一定選擇把你們輾過去。
不然幹嘛動員國民黨的宣傳機器,在這幾天突然到處耳語,說先簽了再說,反正可以投不支持?
國土重劃 在 張耿輝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19屆第四次定期會
#市長市政總檢討
耿輝針對此次市長施政總報告的建議,如下:
1.協和發電廠燃油機組屆齡除役後,台電規畫將協和火力發電廠轉型為燃氣電廠,預計新設2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於外木山並在外海施作液化儲存槽,民眾憂心衝擊漁業及海洋生態,市長應該向中央強烈表達民眾的心聲。
2.美豬進口食安問題,應該為市民進行把關並提出相關政策與因應作為。
3.國土重劃爭取問題,應該更積極爭取與規劃,以重返基隆市昔日的風華。
耿輝再次語重心長建議與提醒「乖乖的首長,不見得是好市長」,因為任何中央的指令不該照單全收,應先了解民意所需、民意所擔憂的問題,不然市民真正的聲音永遠都聽不到。
國土重劃 在 李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胡市長:李中是都市計畫專家,李中進立法院,會讓臺中發展更快!
我在政見發表會中提出2020臺中新三願景,因應臺中成為人口第二多的都市,許多變化需要突破現行調整緩慢的國土計畫。
請讓李中進入立法院,透過國土計畫、都市計畫等許多法令重新解套與配套,實現 #國土重劃國力再造 這個願景。
各位鄉親,請用您手中的選票支持李中,一起讓臺中發展成最 #宜居 的城市!
#檢討貧瘠農地
#鬆綁都市計畫
#中區都更與危老條例
#舊城再造
#工業用地
#青年購屋
#5是李中熱愛臺中
國土重劃 在 李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李中挺大家EP4」 城區商業再生!
我愛台中,因為這裡是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個城市之所以迷人,在於它的⽂化,而舊城區就是這座城市文化底蘊最迷人的地方。
我主張透過容積移轉與國土重劃的⽅式,透過火車站特區再規劃,讓舊城區的⽂化底蘊藉此綻放。
我是李中,中⻄東南不只是台中的中心,更是我的家,我參選這次舊城區的立法委員,明年2020年1月11日,懇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