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的這篇文章會簡單的介紹「語感式的學習法」,並且告訴您如何利用我的「基礎英文課程」幫已經有不錯的語感的孩子學習文法。
會購買我們課程的學員有三種
1. 完全零基礎學員
2. 有一點點基礎,已接觸過英文
3. 語感好:也就聽的能力不錯,也敢說。但是想要徹底好好了解文法句型
這三種學員的學習速度會非常不一樣。完全零基礎學員會需要最多時間,相對的語感好的學員會需要最少時間。所以花時間來培養語感絕對會是值得的。事實上,在我的基礎課程中的所有句型的重複練習,還有自然發音外師念誦例句練習,都是初學者培養語感的好方式。等等,我也會分享其他適合孩子培養語感的方法。
我們的課程是以設計給零基礎的學員為主,所以在剛開始的課程中,會有許多非常基礎的單字。對於完全不懂英文的學員會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對於已經有語感跟單字量的孩子或學員來說太過簡單(只是單字而已)。許多孩子會因為課程單字太簡單而誤以為這整個課程非常簡單,其實並非如此。反而是,孩子因為已經懂了許多基礎單字,只需要把精力花在練習文法句型上面,這樣反而是個優點。然而,我們的練習句型的影片速度都比較慢,孩子可能會變得沒耐心,並且覺得這太簡單了。等等我會在最後分享要如何上課!
今天的會有這篇文章是因為有位家長問起,回答她的同時,也給有這個需求的家長看。
❇️教學經驗&語感式學習
首先,我就先來講我的教學經驗並且分享我如何帶孩子做語感式的學習。
我曾經帶過劍橋英檢班。來補習的孩子許多都是私立小學的學生。私立小學的孩子的英文聽力,口語還有閱讀能力通常都不錯,因為大部分的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就開始上全美語或是雙語幼稚園。大部分的孩子,在國小一二年級時,您就可以全英文的跟他們溝通。我全英文上課也完全會沒有問題。
在這邊,我就要先插播一下。大部分幼兒美語,兒童美語,還有國小美語的學習方式:都是語感式的學習。語感式的學習就是大量的沈浸在英文中學習。所以在學習時有大量的聽,還有閱讀。學習句型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一個句型一個句型的學習,不解釋文法。藉由著句型重複的念跟讀來達到自然而然地會講英文。
在學句型的時候,通常會用一群的新單字,配上一個句型(有時候會替換主詞)。像是一次教上5個單字(pen/ruler/book/bag/phone),然後把單字套上一個句型做練習
I have a pen.
I have a ruler.
I have a book.
I have a bag.
I have a phone.
有時候會加上不同主詞的練習
She has a pen.
She has a ruler.
等等…
除了句型的學習之外,我們還會有下列這些方法的學習,都是非常適合在小朋友還小的時候建立好的英文語感的學習。下面的方法也是成人的初學者來培養語感喔!
✅自然發音:自然發音是建立孩子拼音跟認字的基礎,把自然發音學好也會建立孩子初期學習英文的自信。所以非常重要。一但孩子開始漸漸會認字,他們就可以開始做簡單的閱讀。閱讀也是培養語感非常好的方式。
✅閱讀:我們會找尋適合的讀本或繪本,初級讀本或繪本非為兩種類型
(1.) 重複句型的閱讀(初級):在這種繪本中的英文句子大多都是重複的句型。跟我剛剛提及多個單字配合一個句型的使用。只是它是用繪本的形式。現在的小朋友好幸福,許多著名的繪本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有人唸給你聽,還有許多會改成歌曲。我會在下方舉例
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
在這個繪本中練習的句型是:(它的句型是一致的,只是替換不同的單字)
Ving. What do you see? I think I see a ____.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vY0quSyJg
(2.) 故事性的閱讀:(初級)
在這樣的讀本或是繪本沒有重複的句型,它的故事性會比較強。孩子會比較有興趣,因為喜歡聽故事是人的本性。許多孩子是這樣的,一樣的故事可以一聽再聽再聽。所以當您講許多次給他聽之後他也會學習到裡面的字跟句型。
(3.) 有一定程度之後,就是閱讀文章(中級)。許多讀本都有分程度,小朋友就是從初級的讀本開始,一級一級的上上去。
⭐️3. 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是培養語感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大人小孩皆如此,小孩可以從聽兒童歌謠開始。大人就找尋您喜歡聽的英文歌曲。以前我帶小朋友唱英文歌曲是一句歌詞,一個動作。所以一首歌就會有許多動作,好玩又容易記。語感比較好,已經學過自然發音的孩童,像是我帶了一年多的孩童,我會把歌詞寫在大字報上面,帶著他們念過一次。一次唸個幾句就好。可以增進閱讀能力
⭐️4. 生活中的口說:在現在許多兒童美語教學中,許多教學都是全美語教學,無論是中師教還是外師教。無論是學習語言快或慢的孩子,因為生活中常用,經過一段時間都可以把教室中常用的英文句型講得非常流暢。
➡️語感學習方式的優點:
1. 學習較有趣,對英文會比較有興趣(老師通常會把學習過程設計得很有趣)
2. 學生會比較敢講,聽力較好
學習效果就跟成人相反,許多成人到後來是腦中有英文知識,但卻不敢使用
孩子敢講英文先,不在意犯錯
3. 有不錯語感後再學文法會學得比較快
因為已經會使用,或是聽過這些句型。學習句子的規則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語感式的學習缺點:
1. 所花學習時間比較長
這樣的學習孩子的英文能力是日積月累而來的。藉由每天一點點的學習,持續不斷來達成英文能力的累積。(譬如說最剛開始的時候,一個小時的課程我們只有教五個單字一個句型,但是初級成人美語班有時候一個小時就可以講5/1的時態課程,教了15個單字)
這就是為什麼很少補習班(我幾乎沒遇過)會用語感式教學的方式來教成人,因為成人的邏輯思考已趨成熟,可以直接先去了解句型概念。再去用加強聽跟讀來培養良好的語感。這樣的學習真的快許多,有效率許多。
2. 孩子的口語能力停留在某個階段。其實生活中的口說英文跟我們高中所接觸的英文比起來,簡單許多。在美語課程中,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自在的使用現在簡單式句型,未來式,助動詞句子還有現在進行式(我們的每個英文句子中都帶有時態)但是要在口語中流利地使用過去式,完成式等句子還是會需要刻意的練習。
3. 沒有人糾正的話,孩子的句型中會充滿著小小的錯誤:
錯誤像是名詞前面少冠詞,單複數,時態用錯等常見的錯誤
4. 上國中或是要考英檢,最後還是會需要好好認真補強文法(終究逃不過文法的魔掌心,哈哈!)
國小的英文一般而言都蠻簡單的(私立小學除外)。有不錯的語感的孩子會覺得國小考試普遍簡單,常常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但是上國中之後馬上會遭遇挫折感,因為國中的文法內容會突然間地加重,再也無法使用現有的語感來應付考試。
對了,希望大家能了解。每一個英文教育制度都有它不完美的地方。我們可以去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或孩子的學習方法,並且知道它不足的地方再去做補強就可以嘍!
5. 大多語感式學習是一段時期學習多種時態句型,這樣的學習較容易混淆時態使用方法
在教學法中,有一派的專家覺得不該應把時態分開學習,因為在生活句子中,時態是穿插使用的。但是我的教學經驗是如果生活中沒有大量英文的浸泡,一次學多種時態句型,把太多時態句型混在一起教,對於初學者來說真的會非常非常容易搞混。
譬如說,如果第三課是教進行式,第五課是現在式。很多時候孩子或是大人初學者在寫句型時候一定會非常常出現這樣的句型
She is eat a banana. (正確:She is eating a banana.)
I am watch TV. (正確:I am watching TV.)
(把be動詞跟動作動詞詞放在一起真的是常見的錯誤)
He is walk to school. (正確:He walks to school. )
其實如果,英文沈浸夠多的話(也就是有足夠的聽的話),就比較不容易犯這種錯誤。況且初學者在學習時犯錯也是正常的,剛開始的英文學習,先有語感,先敢講英文,先喜歡英文真的對於學習英文的幫助會很大。犯錯本來就是學習語言必經的過程。如果我自己有小孩,我也會以這樣方法去來教我的孩子。(孩子從幼稚園到國小六年級,真的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可以慢慢培養語感,但是私立小學除外,我私立小學的學生,小二就用英文在上文法課程了)
但是如果是成人在學習的話,我真的會建議一次學習一個時態,把那個時態練熟,再練習下一個。等全部的時態都練習差不多,再混在一起做練習。在幫幫孩子加強文法的時候,如果想要確保時態的訓練夠扎時的話,我一樣會一個時態一個時態的分開加強。也因為如此,在我的課程中,我在剛開始會把每個時態獨立成一課,分開學習。
❇️語感與學習文法時間
即使是已經有語感,也有分程度。有語感很好的(接觸的時間長),還有只有一點點語感的(接觸英文的時間較短的)。還有分年齡,孩子的年紀越小,我會更仔細的練習。
以前,當我在帶孩子做文法練習的時候,我用的方法就是我現在課程編排的方法。年紀越小的孩童越是需要把這個練習的過程給拆解的較細緻,就跟我的練習是一樣的。
譬如說:我在帶我小二的某私立小學的學生,在補強文法時。我會先解釋那個時態,然後一種句型一種句型的練習。現在簡單式肯定句造十句練習,然後否定句十句練習,然後是疑問句十句練習。最後混合練習。(通常我不會建議國小五年級以下學員學文法,但是已經有上多年外師課程的雙語學生,因為語感好,所以是可以接受文法的。他們已經學會如何說,只是不知道規則而已。)
但是如果我是帶我的國一生學生,已經有多年的聽說跟非常大量的練習,我就會直接解釋完文法之後,把公式給他們看,直接做綜合練習。
❇️如何用我的基礎英文課程替孩子做文法補強
好了。經過這麼漫長的解釋。我就來說說明,要如何用我的基礎英文課程來加強您的孩子的文法能力。
⭐️1. 找到課表
在每一個課程的「講座三」裡面,我都會放那一課課程的所有練習講義。除此之外,還會有「課表」,跟「國中英文課程對照表」。在這邊我會請您去看課表,在課表的右半邊我都會標示那個單元會是「觀念課程」還是「練習課程」。
➡️觀念性影片:認真看過。
課表中的觀念性影片請孩子一定都要看過。有時候觀念性影片也會有練習講義,請孩子一定要寫過。
➡️練習影片:看前面的講解部分,做過一到兩個練習句型練習後直接寫當課講義。寫講義是測驗孩子有沒有懂了,會不會用了最好的方式。我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誤解,我們會以為我們懂了,但是實際操錯並不見得如此。孩子會因為種種原因會說服你他真的懂了,這真的非常簡單。您只需要請他把講義寫過,沒有犯過錯誤即可跳到下一個單元。錯太多的話就必須回去看過整個影片,做過練習。
⭐️2. 課程快轉:如果一個課程是介於部分的內容懂,部分的內容不懂。像是我自己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就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會快轉。在快轉的時候我會加倍的認真(為了省時),看到不懂的點時回到原來的速度。
⭐️3.養成習慣
與其每次跟他討價還價要不要做這件事情,不如就直接養成一個習慣。設定一個時間,或是在“某事”之後,就做那一件事情。譬如說:“吃完飯後”,必須看一個單元,寫一個講義。
任何再過無聊或是難做的事情只要養成了習慣就會變得“可做”“簡單”。但習慣的養成之前,我們可能需要一點的哄,一點的獎勵,一點的堅持。像是您可以告訴您的孩子,看完一個影片,寫完一個講義,就可以給予一個獎勵。其實成就感也是一個獎勵。
⭐️4. 如果您自己也跟著學,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好玩的親子時間。像是誰錯的比較少,或是互相測驗對方,或是應用在生活中。都會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發揮您的創意,或是您自己是怎樣使您的孩子乖乖看教學影片的呢?非常歡迎您分享,我相信爸爸媽媽們都是非常有創意的,一定有更棒的主意😁!
以前我真的有遇過叛逆的孩子,覺得文法課本的內容(看似)太過簡單。大拉拉的把福爾摩斯英文小說拿出來看。於是我會請他先做文法練習題,有些單元真的很簡單,如果他全寫對。我會會讓他看他的英文小說(只有在別人還在寫文法練習時),但是如果他錯的都是觀念不清楚的,我就會要求他認真上課要不然就失去「全寫對就可以看英文小說的福利」。
我的基礎英文課程的第一到第五課對於已經有不錯語感的學員,真的是蠻簡單的。所以可以看過觀念性影片就可以,並且透過寫我的講義來測驗他是不是真的懂了,可以快速帶過。但是第六課尤其是第七課之後對於任何語感不錯的學習來說,都是有挑戰性的。影片中的句型練習也是非常適合口語能力的訓練,這些練習都是我在訓練孩子劍橋英文口試的時候會用到的題目跟方法。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在學習我的基礎課程方面有任何的問題,歡迎您與我分享。我們的課程在今年9月會推出新增的改版課程,我會在每一課新增一些單元,有些影片內容會不變但是設計會改過。所以您的寶貴意見都可以幫助我把課程改成更棒的課程喔!(改版課程會直接從您已經購買的課程更新,已購買者無需再付費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國中 過去式 題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Teresa的英文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網路群組對話等。題組的最後兩篇填充克漏字文體也是如此,靠 ...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精華區teaching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國中被動語態題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國中被動語態題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現在完成式題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現在完成式題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英文文法:過去式否定句句型練習 - YouTube 的評價
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最近製播了一小時的中國紀錄片,題目就叫做「強權與繁榮」,其實公共電視的記者是在去年就前往中國、亞洲鄰國以及包含美國本地的八個國家,做了相關採訪作業,但由於疫情突然爆發,導致紀錄片的主題和焦點,也轉移到了這段期間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公視的記者試圖從習近平的中國夢,和這個夢與西方政治價值觀之間的衝突與摩擦,來解讀美中外交關係的走向。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還是擺在中國的集權制度、香港問題、維吾爾族再教育,這些中國與西方始終缺乏交集,牽涉到政治、人權、還有深層價值觀,與社會結構差異的老問題,但這一刻,除了這些老問題之外,中美兩國又多了新的衝突引爆點,包括貿易戰、一帶一路、病毒疫情,以及攸關國家安全的5G通訊技術,在許多觀察家的眼中,美中顯然已經脫離了過去那個異中求同、以和為貴的接觸時代,轉而走向衝突和對抗,而這對於全球局勢將帶來極大的影響,因為美中關係不只關係到美中,而是牽連整個世界經濟,以及大範圍區域穩定的霸權之爭。】
{內文}
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線主編魯斯六月初,在一場與中國線同僚凱恩針砭時事的線上對談裡,把美中兩國關係以怨偶作喻,下了這樣的註腳:
(英國金融時報主筆/凱恩)
我們怎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這兩個國家的關係,怎麼突然變得如此惡劣?
(英國金融時報主筆/魯斯)
我常用一對鬧離婚的夫妻做比喻,這一對夫妻在一起好幾十年了,共同打拼致富,但到了最近這幾年,雙方開始惡言相向 越來越嚴重,看似難以善了,但由於他們共同擁有巨大財富,各自的資產又糾纏不清,以至於雙方的會計師都不建議,真正走上離婚一途
就像一對被現實和財務考量,綁在一起的中年怨偶,華府和北京過去幾年且戰且走,盡可能不撕破臉,撐過了貿易戰的一波三折,就在雙方以為暫時達成了協議,可以偃旗息鼓喘口氣時,一隻毫無預警,突如其來橫衝直撞的病毒,又瞬間撞倒好不容易建立的共識,掀出草草掩蓋的舊瘡疤,把美中兩國無數的新仇舊恨,一下子翻倒在桌,傾洩而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中國共產黨是當前,對美國最主要的威脅
(記者vs.美國總統/川普)
(你為何把病毒稱作「中國病毒」?) 因為它來自中國 所以叫中國病毒
(紀錄片旁白)
衝突的時代 已然到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這一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中國不是嚇大了,美方通過所謂制裁,阻撓中國推進香港國家安全立法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紀錄片旁白)
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對著全球和國人 秀肌肉,就像這部創下中國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戰狼二》,由吳京自導自演,他扮演一位名叫冷鋒的退役軍人,化身獨行英雄,奮不顧身對抗壞蛋,與中國同伴一起聯手打敗對手,「拿國旗給我」,在習近平眼中,好人,就是解放軍。「長官 我們幹嘛幫這些笨?」而壞蛋...「歡迎來到非洲 小子」,則是有暴力傾向美帝主義的美國傭兵,「你們這些人永遠比我們低一等」,「那是過去式了」
(紀錄片旁白)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裡,所有人都對著一個人鼓掌,身兼中共總書記 軍委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習近平表示,他正令中國再次偉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的飛躍
(紀錄片旁白)
它提供中國的思想 中國的方法來解決人類的問題,自毛澤東建黨以來,中國領導人從未如此大聲說出,世界應學習中國。而習近平也是自毛澤東以來,權力最大的領導人。
美國公共電視PBS,花費近一年時間,所製作的<中國強權與繁榮>專題記錄片,最近在美國國內播出,紀錄片中,中國的經濟與文化擴張,與美國這個既有強權間產生的矛盾和摩擦,在加入疫情新變數之後,又變得更加複雜而激化,而中國現任的領導人習近平,無疑是主導今後美中關係走向的藏鏡人 操盤手和最終關鍵人物。
(民眾)
謝謝習主席!
(紀錄片旁白)
習近平自稱「領導核心」沿用毛澤東當年稱號,習近平的下鄉視察,也是仿效毛澤東
(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
時代發展 需要習近平,國家富強 需要習近平,人民幸福 需要習近平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
習近平不在乎全世界的看法,他只有單一的世界觀,那就是中國應該成為世界的中心,他想要成為獨裁者,自認他可以威震四方 號令天下,讓世人屈服於他的意志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
現任領導人做了極大的改變,他先是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接著又重新主張由黨來領導一切,使得1980年代那些政治改革的成果,全部付諸流水
PBS記者以美國的觀點,採訪了中國和香港境內的異議人士,以及代表北京官方立場的產官學各界人物,仔細檢視了中國工廠的崛起,經濟的富裕 科技的猛進,以及乘著這股民生富強之勢,中國對內維穩管控,聲討主權,積極展開權力鞏固,對外勢力滿溢,重啟帶路以至於在國際舞台上,和西方舊強權陷入零和競爭,互搶地盤 齟齬不斷的局面。
(央視英語主播)
中國中央政府的角色是保護者 引導者 協調者 管理者和最終保證人,所以當我看到紐約市長,哀求聯邦政府幫忙 提供呼吸器...
(紐約市長/古莫)
你給我400具呼吸器是怎樣?我需要3萬具啊!
(央視英語主播)
我心想:哇! 制度不同,命運真的大不同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專制國家碰到危機會怎麼應對?他們會張牙舞爪,限縮人權,撒更多的謊,到最後,他們不只在國內造成傷害,更拖累到全世界
(厄瓜多退役將軍/帕茲米尼歐)
我們現在正遭遇「政府的恐怖主義」,他們用科技來限縮人民言論自由,當局選用中國生產的設備,是因為中國早就開發了監控系統,中國的禮物,包藏著禍心是用來監控整個社會
(PBS記者vs.華衛主管/丁捷)
白宮官員說你們的產品根本就是極權主義工具,你怎麼回應?你希望我怎麼說?我要說它也是進步的工具,我認為它給予執政當局,一套增進管理效率的絕佳工具
(PBS記者vs.肯特自行車老闆/康莫)
你們會不會覺得不對啊?中國做生意的方式對我們很不公平,必須要有人出來反抗中國,我其實頗贊同川普的對中貿易政策,只是不喜歡他的做法,中國一家工廠可以每年都虧損一成,只要有政府給錢撐腰就能營運,這完全是不公平的競爭
由於歷史 文化 價值觀和人權觀念的基因根本不同,美中兩國即使是在最不涉制度差異,只管賺錢的商業,只管救人的防疫和只管技術的科技等層面上,依然難逃霸權對抗的詛咒,頻頻爆發你爭我奪 你死我活的外交衝突,目前衝突態勢還停留在叫囂喊話,與地緣代理人之爭,但如此格局 能夠維持多久,冷眼旁觀者無不焦慮,因為美中決裂的終局之戰,絕不可能只是一對怨偶的茶壺風暴,而是覆巢之下 恐無完卵。
(英國金融時報主筆/凱恩)
問題的癥結在於你很難想像一個無傷大雅的結局,如果這兩個國家真的恩斷義絕,你找不到一個讓中國不傷顏面,美國也可以有台階下的方法,來讓雙邊惡化的趨勢平緩化解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7.11《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G2Wz9tPTM&t=59s
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可真是以小見大,而非以偏概全。
廖達琪不是我的博士生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召集人之一,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在三立電視臺的「新台灣加油」為韓國瑜辯護。廖達琪盛裝上電視,講到激動處身體前後搖晃,雙手還上下左右揮舞。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的學位,但她不是我的博士生,因為我的學生會有邏輯訓練與學術倫理,不可能像廖達琪一樣在電視上強詞奪理。
廖達琪如何強詞奪理?
學者為總統候選人助選,是基於知識良知與學術清譽,所以發言內容必須根據事實並符合邏輯。最典型的助選語言,就是強調「總統」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推銷屬意的候選人,特別凸顯他(她)的能力、經驗、與政見,藉此說服選民支持這位候選人。
但是廖達琪卻反其道而行!
廖達琪宣稱總統的職位不重要,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行政院才是重要的機關。這些說詞完全背離事實!總統可以把內政授權行政院長,但國防外交不得假手他人。至於行政院長的施政,也必須在總統的監督之下。在台灣的憲政體制,總統並不是虛位元首!
廖達琪為何如此強詞奪理呢?或許她心虛,因為韓國瑜的能力普受外界的質疑。廖達琪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一員,有機會貼身觀察韓國瑜的一言一行。或許廖達琪的觀察結論是韓國瑜懂的不多,所以只好扭曲事實,宣稱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
如果廖達琪知道韓國瑜懂的不多,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應該幫助韓國瑜提升。萬一廖達琪發現韓國瑜是扶不起的「阿斗」,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也應該拒絕為韓國瑜背書。
令人不解的是,廖達琪卻用「削足適履」的邏輯,暗示「懂的不多」的候選人,剛好適合「不該管那麼多事」的總統職位。如果廖達琪這個邏輯正確,那總統根本就不用選了。我們乾脆修憲,來個「全民總統大抽籤」!被抽中的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可以整天打牌抱女人,過著喝酒打屁的快樂日子!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總統嗎?當然不是!
廖達琪在電視上的說詞,既違反事實,也不符邏輯!身為中山大學資深教授的廖達琪,為何這麼不珍惜羽毛,在電視上強詞奪理,為能力被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呢?廖達琪到底是何方的神聖?
廖達琪是何方神聖?
基於好奇心驅使,我進了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的網頁,點閱廖達琪的學經歷簡介。
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任教超過三十年,三度出任政治研究所的所長。廖達琪的著作豐富,中英文期刊論文超過七十篇。廖達琪也多次獲得教學與研究獎助!
對台灣學界不熟的外行人,只要看到廖達琪的網頁介紹,很可能會對她肅然起敬,認為她是一個治學嚴謹、工作努力、普受尊敬的學者!但是在行家的眼中,廖達琪琳瑯滿目的著作,只能用一個比喻形容:「乞丐逃難、滿身家當、都不值錢!」
對人的檢驗必須基於「事實」,特別是檢驗學者的人格與聲譽。為了證明我不是無的放矢,我就拿廖達琪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期刊論文為例,證明她是一位不知愛惜羽毛的學者!
廖達琪的論文發表於「政治科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篇論文題目的中文翻譯是「政黨民主的時代過了或政黨正進入新的文藝復興?」(Is the Age of Party Democracy Over or Are Parties Entering a New Renaissance?)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論文題目,都會對作者心生畏懼!但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見大人則藐之」的資深學者。多年的學術閱歷告訴我,通常論文的題目越深奧,內容就會越膚淺。就像將軍制服與軍隊的戰力一樣,兩者的關係剛好相反:「制服越華麗的將軍,他的部隊戰力也越薄弱。」
廖達琪這篇題目華麗的論文,內容到底怎麼樣呢?就讓我來仔細檢驗吧!
廖達琪經得起檢驗嗎?
政治學不是我的專長,一般讀者也沒這方面的專業,所以我不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學術貢獻。我要做的是個簡單的檢驗:廖達琪的文法訓練。只要讀過國中英文,多數人都可看懂我對廖達琪的檢驗。
學術論文的開頭,都有一段100多字的摘要(Abstract),可說是整篇論文的精華。論文的摘要就像電影的預告片,目的是為了吸引讀者或觀眾。很多電影的內容差,但預告片卻很精彩,最後受騙的是觀眾。一樣的,摘要精彩的論文內容不一定好;但摘要爛的論文內容只會更爛。
因此,我們只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就可以推論內容的品質。這篇論文的摘要如下(為了方便檢驗,每個句子我都加了編號):
(1) Many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has been declining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2) However,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igital media, does digital media become a new channel for parties to rebuild its relation to people? (3)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digital media. (4) This paper examines our research questions by analyzing Facebook page data of Spanish party Podemos and 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 (NPP). (5) Both parti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a most different systems approach and have contested at least one national election. (6)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 (7) Firstly, in the beginning, both parties have a low level of commenting in relation to liking. (8) However, the level of commenting on Podemos page increases. (9) It tells that both parties are not more dialogical in the launch phase. (10) Secondly, results show that Podemos replies more often than NPP in times between party launch and the entry into its first campaign.
在這段只有10個句子的摘要,我找到了16個基本的文法錯誤:
1、 第2句的digital media是複數,除非當集合名詞,前面的助動詞應該用do,不是does。
2、 第2句的parties是複數,後面的代名詞應該用their,不是its。
3、 第4句的research questions是複數,但摘要只提到一個研究問題,所以應該用單數的question。
4、 第4句的Spanish party Podemos是專有名詞,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Spanish party……。
5、 第4句的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前面也要加定冠詞,the Taiwanese party……。
6、 第5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應該用過去式的were selected,不是現在式的are selected。
7、 第5句的contested是不及物動詞,後面要加介系詞in,contested in at least……才正確。
8、 第7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have應改用had。
9、 第8句的動作也發生在過去,動詞increases應改用increased。
10、 第9句的it指的是研究結果results或findings,應改用複數的they。
11、 第9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are not應改用were not。
12、 第10句的動作發生在以前,動詞replies應改用replied。
13、 第10句的NPP政黨縮寫,應該加定冠詞,the NPP才對。
14、 第10句的times若是複數,語意是次數。如果語意是時間,應該用單數的time。
15、 第10句的time,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time between……,因為指的是特定的時段。
16、 第10句提了兩個政黨,後面的代名詞要用複數的their ,不是單數的its。
除了文法的錯誤,這段摘要還有許多基本的寫作問題:例如用詞不當(relation to people, firstly)、語意不清(a most different systems)、累贅重複(digital media,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等。
如前所述,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精華。如果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錯誤百出,那內容就會更加不堪聞問。這種品質低落的論文,怎麼可能在國際期刊發表呢?這又是另一個外行人看不懂的學界門道。
大學教授的工作之一就是論文發表,可是有些論文就是無法通過評審,一再被期刊退稿。於是就有不肖的出版商,推出所謂的「掠奪式」期刊,只要作者願意付錢,不管論文的品質有多差,都可以被接受刊登。付錢買論文於是成為部分台灣學者的求生之道!
難道廖達琪經不起檢驗,甚至花錢買論文嗎?
廖達琪花錢買論文嗎?
刊登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是否為掠奪式的期刊,我先不要論斷。我可以確定的是,作者必須付費才能在這個期刊發表論文。雖然付費的方法簡易,但退費的過程相對麻煩。除了少數的特例,正統的學術期刊都是免費發表。在我的專業領域,所有的主流期刊都不會向作者收費。
判定學術期刊的聲望,還有另一個指標,那就是編審委員的陣容(editorial board)。廖達琪投稿的這個期刊,一共有15位編審委員,當中竟然包括廖達琪本人。其他的編審委員來自義大利、土耳其(2人)、羅馬尼亞、希臘、馬來西亞、印度(2人)、越南、伊拉克、奈及利亞(2人)。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學術最發達的美國與英國,才各有一位編審委員,而且都不是任教於名校。
我可以舉個反例,那就是「美國政治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本主流的學術期刊共有34位編審委員(包括編輯)。除了有一位來自瑞典,其他全部任教於美國的一流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史丹佛、哥倫比亞、芝加哥、杜克、康乃爾、西北、柏克萊與洛杉磯加州大學等。
學術期刊的聲望也取決於作者的背景。廖達琪投稿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最近這一期刊登了四篇論文,作者任教於越南、波蘭(2人)、坦桑尼亞(3人)、與馬來西亞。歐美名校的作者全部缺席。
再拿「美國政治科學期刊」來對照,最近這一期刊登了15篇論文,作者來自美國的史丹佛,達特茅茲、加州大學、哈佛、賓州大學、普林斯頓、耶魯、維琴尼亞等名校,還有英國、瑞士、和加拿大的一流大學。
兩相對照下,廖達琪投稿的期刊是否為「掠奪式」期刊呢?我的答案是:「雖不中,亦不遠矣!」至於廖達琪是否花錢買論文呢?我的答案也相近。最關鍵的是,為何台灣的學術界接受廖達琪這樣的論文發表模式呢?
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
台灣的學界是個封閉的團體。一般而言,越封閉的團體,越是不求長進!
廖達琪投稿付費刊登的期刊,摘要的內容又錯誤百出,不就代表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在自甘墮落的台灣學者背後,是一個「掠奪、剝削」的體制。外界對這個體制一無所知,因為廖達琪不是唯一,圈內人不會互揭瘡疤。真有人看不過去,也會礙於情面默不作聲。
事實上,廖達琪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英文不可能只有國中的水準。廖達琪真正的問題不在英文水準,而在她的治學態度,也就是部份台灣學者「掠奪學生研究成果」、「剝削廉價學術勞工」的歪風。
廖達琪琳瑯滿目的期刊論文,有一大部份列有多位作者。我檢驗的這篇有三位作者:廖達琪第一、中山大學的博士生第二、一位澳洲學者第三。我的推測是,這篇論文由博士生執筆,澳洲的學者負責投稿通訊。身為第一作者的廖達琪則是坐享其成,在論文刊登前連摘要都沒有閱讀校對。
廖達琪這篇論文是學界「掠奪、剝削」體制的一部份。在這個體制裡,擁有權力的教授經營政商關係,取得資源獎助博士生。聽話的學生可獲得教授的加持取得教職,繼續為教授代工效勞。如果能力與運氣俱佳,少數學生會漸漸有自己的一片天。然後他們會複製教授的學閥模式,回頭「掠奪、剝削」自己的博士生。
這樣的體制在台灣學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台灣的學界就是有這種「沽名釣譽、見利忘義」的學閥。他們頂著名校教授的頭銜行走江湖(或謂招搖撞騙),不論「產、官、學」都要參一腳。回到學校後,他們對博士生的掠奪,不下於慣老闆對勞工的剝削。
結論
身為中山大學的資深教授,廖達琪不務學術正業,在媒體上強詞奪理,為能力普受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她列名期刊論文的第一作者,卻連基本的英文寫作語法都不願意指導學生。在不務正業的同時,廖達琪受到整個體制的保護,繼續支領中山大學的全薪。
以廖達琪這種治學態度,她不可能成為我的博士生。以家長的身份,我也不願意讓子女成為廖達琪的門生。身為一位納稅人,我更不願意供養像廖達琪這樣的大學教授。
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精華區teaching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Re: [解題] 國中- 國一很簡單的題目@@ · ◇ [解題] 國中--代名詞擺放順序 ... Re: [國中] 幾題英文文法麻煩大家解答 ... [國中] had better 有過去式嗎?康軒國二下L5. ... <看更多>
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國中被動語態題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國中被動語態題目」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國中被動語態題目完整相關資訊| 星星公主-2021年7月[DOC] 國中英語三上文法宅急便2. 過去式(含否定句) ... ... <看更多>
國中 過去式 題目 在 網路群組對話等。題組的最後兩篇填充克漏字文體也是如此,靠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略談今年國中會考英文考題】. ... 難題挑戰則有第14題考未來事件中的過去式,題幹敘述1個人過往工作經驗做得好,假設未來任務交給他沒問題,動詞時態需用would,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