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X未來教育》逛展 #親子攻略公開
美感是孩子未來隱藏版的競爭力!還記得這週《#扣扣老師的親子觀察》用兩集的題目,來跟大家討論「#美感教育」,如果聽完之後還是覺得有點抽象,不妨假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美感X #未來教育——2020教育部美感教育展」吧!昨天扣扣老師與小佳老師又共同出任務,為大家帶來熱騰騰的親子攻略~
-
聽到教育展會覺得無聊嗎?「#美感X #未來教育——2020教育部美感教育展」絕對可以顛覆大家的刻板印象。
展覽是由 #陳永基設計 與 #美感細胞 共同策展,並且集合了12個美感教育推動計畫,在展區內,一次完整闡述「究竟什麼是美感教育?」
-
展覽分為兩大區塊:第一展區從教育面出發,帶領觀賞者從幼兒園到高中、循序了解在現今教育中,如何將美感教育融入各科教學;第二展區則是「學美·美學」的校園改造計畫展示,帶來25所學校的改造成果。
📍第一展區就從拿本美感課本、收集學習單開始吧!
進門大背板的展覽解說,透過專業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理論,帶領觀賞者進行對成長的理解與認知(當然同時也是一個對於展覽概念的說明),最後則是點出適合看這個展的人,然後就從書包拿本美感教科書,準備開始這場有趣的課程!四排展示檯面由低至高,代表了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習階段,並且展示每個計畫的精華教案;同時透過各種角色立場,解說關於這個階段所會接觸到的指標特色,並且說明政府目前已經執行了哪些事項。
幼兒園與國小階段,有著可以小互動的設計:
✔️幼兒園階段採取讓孩子可以親自動手的規劃,從教案的展示中,也能理解在此階段,是透過孩童的五感,認識「美」到底是什麼。
✔️國小階段的學習再更進階,「美感教育」直接融入各科教學,同時,在某些教案中,也可以看見跨領域的學習,是相當令人驚豔的特點。
至於國中跟高中階段、已後面區域所展示的大型教具,孩子可能不會那麼懂,不過爸爸媽媽也可以協助解說,一樣是讓孩子用觸摸、觀看、聽...等最直接能感受的方式,帶領孩子理解!最後,每個抽屜都有學習單可以領取,家長可以依據孩子的年齡拿取,回家可以再與孩子共同完成,讓展覽的影響,能實際在孩子的生活中,再留下更多點什麼。
=========================
扣扣說:幼兒展出,可以問問孩子這些問題來參觀喔!
📍在學校美術課都上些什麼?
📍請看一下你今天的衣服穿了什麼顏色,如果你要幫熊先生穿衣服要穿什麼?
📍請把樹葉先生排成一個你最喜歡的自己
選兩到三種最喜歡的食物試著排看看,你覺得看起來最好吃的擺放方法!
📍請幫我敲敲看玻璃瓶、那些是什麼聲音?
=========================
📍第二展區來看看「學美.美學」計畫改造過後的校園
一進到展間是驚喜的,因為地板上的跑道設計,讓孩子瞬間瘋狂。
這區展示了25間改造過後的學校,並以五大特點來區分,分別是:「特色教室」、「機能收納」、「指標及空間翻轉」、「閒置空間再造、「生態學習」。
這區的主題對父母來說會很被吸引,但因為文字量較大,孩子可能相對就沒這麼感興趣了,不過很建議爸媽,可以帶領孩子看圖片與影片說明,並且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思考,「學校該是什麼樣子?」「我想要什麼樣的學校」等內容。
最後可以將思考過想法寫下,貼到後面的互動牆,順便一起研究其他人的想像,也是一種對於日常美感很好的練習。
=========================
扣扣說:前往第二展區要討論的是校園的模樣
📍你最喜歡學校的什麼地方、為什麼
📍從這些改造的學校讓孩子指出改造前後的差別
📍化身小設計師設計一個你想要的學校
=========================
這是一個很推薦親子來看,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展覽!
對父母而言,除了可以理解大家口中常說的「美感教育」到底是什麼?具體的展現又是什麼外;對孩子來說,這裡絕對可以讓他們看得開心、逛得自在,同時在淺移默化中,再多點對美感的感知。
//
【美感X未來教育】2020教育部美感教育展
展覽日期:2020/12/11-2021/2/21
展覽時間:09:30~17:30 (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台灣設計館01、02展區(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_松山文創園區)
主辦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策展單位: 陳永基設計X美感細胞
親子體驗: 小人小學
#美感教育不只在教室更在生活中
#家長也是不能或缺的重要一環
#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吧
國中書包改造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一場教科書革命吧!
一起給孩子超越以往的12760個小時!
12760個小時,就是12年國教下,學生要跟教科書共處的時間。
如果可以,我希望孩子的書包是一座美術館!每本課本都是有趣、美好、充滿美感與創意的寶庫!
有美感的教科書,讓孩子更願意翻開課本,學習更有吸引力,也讓美學培力從小做起。
如果你也認同,這裡有一套台灣最美的 #美感教科書 需要你的支持喔⬇️⬇️⬇️
https://lihi1.com/vL0Li
與 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 團隊 年輕夥伴合作多年。
我和他們一起打破了保守陳舊的 #教科書印製規格、舉辦 #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已經有超過50位台灣年輕設計師加入國小課本設計,翻轉改造了教科書的面貌,獲得學生和老師的好評👏
成功讓孩子的教科書變成一座美術館後,這群年輕人開始打造另一座屬於課本的遊樂場。
他們進一步開始設計 #國中課本 和 體育、綜合等多元科目,導入 #漫畫 #AR技術 #互動遊戲。
親愛的,我們一起讓教科書變身吧!
📖 支持孩子的美感教育: https://lihi1.com/vL0Li
#教科書大變身
#讓孩子的書包是座美術館
#創造力 #美學培力 #知識力
國中書包改造 在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故事之前,先分享我人生中,個別關於小惡與小善的故事。(文長)
蘭陽溪切割了宜蘭兩大就學區域,一是以宜蘭市為主的溪北,另一處是以羅東為主的溪南。由於高中職學校散落縣內各處,學生們跨區域唸書,增添不少日日往返的舟車勞頓。像我就得先從偏僻的鄰里騎腳踏車到羅東,要不選擇公路局客運,不然就是搭火車前往宜蘭校區附近站點,再騎另一輛腳踏車進入校園,所以一只書包、兩輛腳踏車,是跨越蘭陽溪就學學生的基本配備。
那年,我的國中同學T傍晚返家時,在羅東公路局客運站發現腳踏車被偷了,由於這類事件太常發生,除了自認倒霉,再添購二手腳踏車,也就沒有其他辦法。所幸當晚,有位住在T家附近的W同學好心提議,不然先載T回去,W再自行返家,也就是多個五分鐘的路程。可沒想到這多出來的一趟路,卻比遙遠更遠。
後來,W安全將T安全送抵家門,自己在返家路上卻意外被砂石車撞上,W永遠回不了家。事後得知的T同學相當自責,當初如果不讓W載回家,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件遺憾的事。但事實上,偷車賊從未知道,那天他竊取的不是一輛單車,而是一條人命。
另一個是關於小善的事,發生在我擔任醫院公關一職的時候。
某天我收到一只信封,裡面裝著一封信與五或六千元台幣。是一位年過六旬的獨居患者要致謝腎臟科L醫師。但L醫師拒收,於是請我聯繫C小姐,請她務必把款項取回。
C小姐:「這一點心意,相對於我的命根本沒多少錢,我是真心想感謝L醫師救命之恩。」
我:「C 小姐,L醫師其實很謝謝你,但他說這本來就是他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致贈現金。」
C小姐:「先生,你知道嗎?我沒有結婚,自己獨居,也經常出國玩個半個月到一個月,其實在L醫師檢查出我有出血的隔幾天,我是有一趟歐洲遠行,如果不是他細心,我可能就客死他鄉,所以你懂我的心情嗎?錢我是不會收回來的,請你務必再次交給L醫師」。
於是這一袋錢,成了皮球,一個拒收、一個拒領回,我尷尬萬分。
隔天,我手拿著那袋錢又和L醫師聊起這件事,他仍不覺得有什麼好感謝。他記得,那天C小姐是因為腎臟病定期回診,腎臟狀況一如往常良好,只是問診結束時,隨口問了日常生活起居狀況,聽聞C小姐說最近容易疲倦、糞便偏黑,又得知將有遠行計畫,慎重起見,才詢問C小姐要不要再檢查看看血紅素。這一查才發現,血紅素數值已降到非正常值的6 mg/dL,與先前的數值有所落差。安排進一步胃鏡檢查,才發現原來C小姐有急性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狀況,自己卻沒察覺異樣。
C小姐隨後取消遠行行程,人生也因此行走更遠,L醫師小舉動的「額外」細心,也給C小姐的人生「額外」保障。
後來,公關同仁一起想了個解套方案,在雙方的允許下,以L醫師的名義,將錢捐給院內的公益基金會,收據寄給了C小姐,L醫師也幫助了另一群弱勢朋友們。
記得高二那年參加國語文競賽的作文題目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也算是花了二十多年人生體驗,現在總算書寫完這道題目。
王婉諭立委所分享的故事,是在網路上流傳已久的故事,心想也正好藉此分享我經歷過的故事。善惡一念間,改變得不只是一個人的命運,也可能是一整串人生長河裡更多生命互動的過程,那所影響的脈絡雖不容易觀察,但不代表不存在。
男孩與海星,給一直堅持做些微小而不為人知的小善舉的你。
🌊男孩與海星
https://apple.co/2Tz7axH
王婉諭 立委分享的故事
https://bit.ly/2Xr2Q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