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直播_如何擺脫被看衰及他人偏見
.
《大局思維》的作者葛蕾絲‧洛登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曾在某些人生關鍵時期懷疑過自己。在職場剛起步時,葛蕾絲就被自己十分敬重的教授看衰,對方直指她未來的前途恐怕一片黑暗,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努力才能稍有成長,甚至預言過程中勢必滿是荊棘。
一開始她低落到盲目地選擇全盤接收,並差點錯將「葛蕾絲很差」的人生劇本完整地如實演出。在頹喪了好一陣子後,葛蕾絲忽然醒悟,她驚覺教授其實從頭到尾都不太認識「葛蕾絲」,對她的實力與學識一無所知,而教授做出的唱衰言論,不過是教授個人對她的偏見罷了。
於是葛蕾絲運用自己的所長──行為科學,將教授加在她身上的錯誤負面敘事撕下,並利用大局思維,重新設定自己,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個成功劇本,徹底粉碎了教授對她的不正確評價。
《大局思維》正是作者葛蕾絲以自身經驗,引導我們如何運用行為科學,找出自己人生中的負面錯誤敘事,並放大格局,正面突破自我的界限,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好、更大、更快樂的未來。
自我成長的書籍並不少見,然而這本書籍我認為特別適合臺灣的讀者。在亞洲地區,我們普遍從小就被教育,要聽爸媽的話、要依循師長的指引,要乖、要聽話。臺灣有句俗諺「囝仔人,有耳無嘴」,意思是要小孩子好好聽大人的話,不要隨便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這樣的文化教育下,我們大多習慣多聽少說、循規蹈矩,鮮少大膽地主張自己的意志或創意。
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若如同作者葛蕾絲一樣,遭遇被某人看衰或被他人用以偏見對待,依循著從小成長的經歷,我們更容易囫圇吞棗且悲壯地將這些錯誤的負面敘事內化,漸漸地讓自己「符合預期」地「不如人意」,將自己囿限於這些不對的偏誤設定。《大局思維》卻能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想法,讓我們了解這些不符合我們的錯誤敘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藉由行為科學的力量,盡早將這些錯誤排除,避開他人與我們自身的盲點,那麼無論是在學業、事業與人生的路上都將有更多的不同可能。
取自〈擺脫被看衰及他人偏見,以《大局思維》為自己量身打造成功劇本〉
By 盧羿珊 / 遠流出版公司 編輯本部主編
.
《#大局思維》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Think Big: Take Small Steps and Build the Career You Want
.
作者:葛蕾絲‧洛登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囫圇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現在還是很認真一字一句的挑惕,要最標準的台語,不能忍受囫圇吞,吵架,說教的戲也要字正腔圓😂
哈~哈~哈~所以觀衆說妳罵人都(無等點,台語)的連珠炮,意思是語快清析不結巴😘
辛苦,希望妳更上一層樓😀
囫圇意思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懷孕胚胎學】作者:楊濬光醫師
「醫生,我的寶寶會動了嗎?聽得到我講話了嗎?」媽媽最常問我的問題。
「醫生,寶寶會尿尿嗎?會大便嗎?」好可愛的問題,媽媽都很好奇。
「醫生,寶寶現在在長什麼?手腳長出來了嗎?」彷彿一長出手腳,媽媽就開始想像被拳打腳踢的感覺了!
「醫生,我要吃什麼,會讓寶寶更聰明更健康?」會讓寶寶聰明健康的食物,媽媽捏著鼻子都會吞下去。
(以下正文開始)
恭喜妳懷孕了!想像著肚子裡的一顆受精卵,分裂成兩顆細胞;三個星期後,噗通噗通的出現心跳了!接著,再慢慢的長出手和腳,然後手指與腳趾!寶寶在子宮內的小宇宙長大,讚頌生命的奇妙!
胚胎學(embryology)在醫學院的課程只占一學分,而且當年與解剖學(八學分)、生理學(六學分)、組織學(四學分)排在同一個學期上課。我和大多數的醫學生一樣,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關照它,總是到考試前一天才囫圇吞棗,但求過關。直到我當了婦產科醫生,才赫然發現,胚胎學是多麼重要的一門學問!
還有什麼比研究從一顆「受精卵」變成一個「人」的過程更有意思呢?這就是胚胎學。在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的分裂過程中,有的細胞有了跳動的功能,於是就變成心臟的肌肉;有的細胞賦予裝載養氣的功能,於是就變成了紅血球;有的細胞特化成可以感光,就像照相的底片一樣,於是就組成了視網膜。發育的過程,有些部位的細胞不斷的增加,就像我們的四肢一樣不斷的變長;有些細胞則會自動死亡,才會讓原本連在一起的指頭,因為指間的細胞死去,分出了五隻手指頭。胚胎發育真是個既精密又複雜的過程啊!
就因如此的精密複雜,所以才會常常出錯。
「常常出錯?別開玩笑了!」出錯還得了,心肌跳動功能不好、血球攜氧量降低、視網膜沒辦法感光、四肢長短不一、手指少或多……這還像話嗎?還有辦法長大嗎?
「因為胚胎發育如此的精密複雜,所以才會常常出錯」這句話,也是我用來安慰曾有小產、胚胎萎縮、寶寶沒心跳的媽媽。多數出錯的胚胎,都會選擇自然流產的方式來結束,而這樣的比例竟然高達20%,也就是說每五次的懷孕,就會有一次發育失敗。
就算通過自然流產這一關,也不代表發育一定沒有問題。唇顎裂、心臟破洞、水腦、脊柱裂等等這些「比較輕微」的問題,也都是胚胎發育上的缺陷。「懷孕別亂吃藥」、「不能照X光」、「要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缺損」這些老生常談,其實就是都會影響到胚胎的發育。
上圖是胚胎學中,對孕婦最重要的一張圖表。表上方的數字代表周數,與一般孕期不同的是,胚胎學的周數是以受孕日為第一天,而非我們常提的最後一次月經,所以,發育完成的周數是38周而不是40周。
表中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三個時期:胚胎早期(受孕1~2周)、胚胎期(受孕3~8周),以及胎兒期(受孕9~38周)。顯而易見,絕大多數器官發育的關鍵期,都是在受孕3~8周當中。所以,在這段期間別亂吃藥、別亂照X光,好好補充葉酸,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其他兩個時期,在懷孕的中、後期,藥物、輻射線或環境因子,因為器官發育都已經完成,只是從小器官變成大器官而已,所以影響相對就小很多了。
至於剛受孕的1~2周左右,是比較特別的時期。由於這段時間,細胞會直接受到影響,所以若真造成傷害,常常就會嚴重到流產。反過來說,若胚胎健在,應該就表示沒有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全有全無時期」(all or none period)。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很多的孕婦,都是在這段還不確定懷孕的時期服用藥物或是照X光,其實反而不需要那麼擔心寶寶健不健康的。
胚胎學真的很奧妙,多一點知識,就會少一點擔憂。
囫圇意思 在 囫圇吞棗【成語故事系列】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