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年輕的種種
這幾天Josh妹妹在台灣,說真的每次有朋自遠方來要當地頭帶出玩實在是傷透腦筋,之前法國夫妻來一次去花蓮一次去清境,只是這次剛好她安排中間截斷去了韓國跟日本,加上我挺著肚子也不太適合開遠程的車(或是又直接攻山頂😓)加上剛到有時差問題(從英國到台灣往東飛的時差真的很難調),所以也只好在北部繞繞而已。
昨天我們先一起去淡水坐船再去八里騎腳踏車,沿著淡水河岸一路一直騎下去,不知不覺的不知道為何就這樣騎了兩個多小時(說騎腳踏車其實比較像是坐腳踏車,因為是租電動的😆😆),一路頓來頓去不是屁股超痛肚子裡的那位應該白眼🙄️也翻到後腦勺了。
這讓我想起以前在台南念書時有一次放暑假要回台中,打包好行囊要把摩托車騎去寄的路上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覺得麻煩就直接直直一路騎回台中,就這樣一路騎了三、四個小時,騎到天黑經過鄉間小路眼睛根本不敢往旁邊瞄一眼,因為小小50cc也實在經不起路邊有人招收要一起搭便車,等騎到了家裡屁股整個麻了,臉也全黑了,看到臉全黑的我的爹爹臉也綠了⋯⋯⋯😨
後來去了英國,鄰近Bristol的一個觀光城市Bath有一條沿著河流的腳踏車道,有一次Josh跟我心血來潮想說就來個腳踏車plus野餐休閒日,意志高昂的一路享受風光明媚的騎到了Bath(還有老式蒸汽火車),只是我們都錯估了這路程的遙遠,總共騎了2.5小時快30公里路才到目的地Bath,但到時才驚覺回家的單程火車票只比來回票貴50p(台幣25塊)(英國買火車票來回票比單程票划算很多),頓時突然覺得這麼奮力騎來Bath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於是,我們就這樣帶著跟你拚了那25元的那鼓怨氣就這樣再一路從Bath騎回Bristol,那天來回共騎了60公里路,永遠還記得到家下車的那一瞬間,腳抖到一整個無法控制⋯⋯⋯⋯🤪🤪
現在回想年輕時的我們到底怎麼了,然後也想不透以前可以如此體力充沛,現在面對一個小孩就可以累的跟狗一樣⋯⋯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青春跟體力都是一去不回啊(遠目)
#有推薦的北部景點嗎
⭐️生活ㄧ二三事在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keimurmother/
💡把追蹤設成『搶先看』就不會漏掉新發文喔!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話回憶|昔年三大品牌Nokia 、Ericsson、Motorola炒機媲美iPhone 經典電訊商廣告、玩SMS與破格奇怪機大回顧 LG正式宣佈結束手機業務,又一個昔日的手提電話老品牌撤出手機市場,不禁令人回想智能手機和iPhone面世前,多個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的盛況。其中三大手機品牌Nokia...
回憶年輕的種種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電話回憶|昔年三大品牌Nokia 、Ericsson、Motorola炒機媲美iPhone 經典電訊商廣告、玩SMS與破格奇怪機大回顧
LG正式宣佈結束手機業務,又一個昔日的手提電話老品牌撤出手機市場,不禁令人回想智能手機和iPhone面世前,多個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的盛況。其中三大手機品牌Nokia、Ericsson和Motorola,當年的熱門手機仍為人津津樂道,就趁LG撤出,一起回顧當年三大品的輝煌史和大家用手提電話的種種回憶。
Motorola由大哥大到摺機盛世
史上第一部手機,是由Motorola發明及推出的。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的手提電話被稱為「大哥大」電話,先達三禾電氣老闆Simon表示,當時擁有手提電話是身份象徵,「當時的水壼機還沒有SIM卡,一部電話售3至4萬多元,真的只有大哥級人馬才能用到,後來Motorola推出體積更細的『摺龜』電話。90年代中就推出了真正瘋魔一時的StarTAC,不論體積和設計都是劃時代的機種,有厚電和薄電可替換,是90年代初期最具影響力的手機。當年旺角有很多專門改裝StarTAC的店舖,例如改裝機身配色、加裝LED燈和閃燈天線、加大鈴聲和加裝震動效果等,當年不少同行從事改裝也賺到點錢。」
Motorola最著名和大家最懷念的,定非摺機型號莫屬。V3688肯定是品牌旗下數一數二的經典機種,Simon表示自己年輕時買V3688上台價也要$8,000,「淨機價接近一萬元左右,機身造工極佳,即使存放至今近20年,其摺叠的骹位仍是完好的。」至於Motorola後期一點的熱賣摺機,有外形破格RAZR V3,「超薄的金屬機身,猶如刀鋒一般,連按鍵也是全金屬,平面沒有凸起,按鍵更有藍光,非常有型,當年更與時裝品牌D&G推出過金色的限定版。」當然,Motorola還有摺機以外的經典,例如像回力鏢一般的V70,Simon指此機在當時來說極之破格,「V70還有一些進階版本——月亮寶石限定版,機背像手錶陀飛輪的設計,螢幕是拱形的藍寶石玻璃面,我想這部現在已是收藏級的手提電話。」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經典 #Nokia #Ericsson #Motorola #iPhone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回憶年輕的種種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製造—舞台服裝老行尊x本土時裝品牌後生仔 跨世代合作開製作廠:想光復本土製衣
聽到「香港製造」四字,你會首先想起紅A的膠水桶,或是浴缸裏的黃色小鴨?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是香港製造業最蓬勃的時代,種種產業之中,製衣業佔當時的最大分額,工廠數目曾於八十年代達到過萬家,僱用逾三十萬位香港製衣工人,可見當年的空前盛況。只可惜隨着中國改革開放,大量工廠北移,香港製衣業自然也江河日下。
近年,港人慢慢關注本土經濟,例如有不少年輕人選擇離開城市,落腳新界務農,復興香港農業。在農業之外,近日也有時裝業者選擇重新架起衣車,在深水埗成立小型製衣工場,希望藉着本土製衣,重新喚起港人對「香港製造」的自豪感。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 #本土時裝 #本土製衣 #深水埗 #香港製造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回憶年輕的種種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你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正意義嗎?是什麼現實因素磨損了我們的生命?本集我們繼續讀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在上一集我們講述了瑞蒙‧卡佛的小說〈所有東西都黏在他身上〉──相愛的年輕夫妻因為丈夫想去打獵而起了爭執,後來和解;女孩下廚為男孩做了早餐,男孩卻不小心弄翻了盤子,將培根、煎蛋等一鍋子食物黏到身上。而見證這畫面的小貝比,他們的女兒,長大後,在聖誕節這天,獨自來到米蘭拜訪父親。女兒對父親說:「我想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父親回應:「我可以告訴你還是小嬰兒時候的事。那與妳有關,可是只有一點點關係」。
一點點關係。那是見證,彷彿又未曾見證。小貝比不會有意識,但確實是在場的,目擊過父母不復存在的甜蜜時光。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或遭遇讓長大的女兒必須在聖誕節時來到米蘭,向父親索求一個絕無特出之處的兒時故事呢?卡佛始終未曾明確交代。但故事是這樣收尾的:
就這樣,他說,故事說完了,我承認這不算是個故事。
我覺得很好聽,她說。
他聳了聳肩,把酒杯拿到窗戶旁。天色已經暗了,但是仍在下雪。
有些事情變了,他說,我不知道是怎麼改變的,但有時候你不會發覺,有時候也不希望它們改變。
對,這倒是真的,只是──她沒有說完她想說的話。
她停止這個話題。從窗戶的倒影中,他看到她正仔細看著她的指甲,然後她抬起頭,興高采烈地問他可不可以帶他參觀米蘭市。
他說,把靴子穿上,我們走吧。
但他待在窗邊,回憶著。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小說結束。離那一天打翻培根、煎蛋,已倏忽過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小貝比已然成年,但與父親看來似乎並不熟稔;而父親則獨居於米蘭。伊格言說,許多看不清的故事(想必皆以分離與敗壞為主題)懸浮在這敘事的空白之間,然而如此真切,帶著粗礪而明確的觸感。像一座湖,湖水清淺前緣的沙岸,你看見群聚的細沙困處於此(它們的形象是憂傷的、雖則多彩但仍帶著某種光度不足的灰暗),僅僅露出模糊的,不明確的稜角;隨後便無聲消逝於吋吋加深的水中。「她停止這個話題」──故事轉身離去,於時間與對話的縫隙間缺席。窗外大雪紛飛,無數的變動與死亡猶且在冰冷中流動醞釀──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即便如此,我們所擁有的,或人生所可能擁有的,依舊僅僅只是寒冷,以及,薛西佛斯式的,終究徒勞的行進,手無寸鐵但持續不斷冒著寒冷要去的他方──「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伊格言說,這就是無可迴避的終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回憶年輕的種種 在 壹首初中喜歡的歌沒想到也是妳們姐夫當年歌單中的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當年歌單中的“常客”哈哈!這都過了十幾年了,我倆竟然連歌詞都還記得!這種突然來感,壹起 回憶年輕 的感覺真好哈哈#唱歌##ktv#網紅美女日常孕婦寶媽. ... <看更多>
回憶年輕的種種 在 #回憶年輕的種種 - एक्सप्लोर करें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回憶年輕的種種. 這幾天Josh妹妹在台灣,說真的每次有朋自遠方來要當地頭帶出玩實在是傷透腦筋,之前法國夫妻來一次去花蓮一次去清境,只是這次剛好她安排中間截斷去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