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過染布房街,走過火車天橋下的煙霾(是生炒栗子和燴蕃薯的芬香)、「歡迎光臨九龍城區」的標誌牌,你會發現現已遠離旺角的人群煩囂,身處於一個與旺角只有一橋之距,格外清幽的小社區。
一條火車鐵路,兩條連接其他地區的主要道路-亞皆老街和窩打老道,分隔出這位於何文田區的三角形地帶,而這地帶亦是何文田區最早發展的部份。在1920年代,葡萄牙人梭椏提出在九龍鐵路沿線興建花園城市的房屋發展計劃,一方解決外籍人士在香港的住屋問題,一方建設一個居民能在後花園種植食物、自給自足的社區。工程完成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他便將區內新落成的道路命名為「太平道」、 「自由道」和「勝利道」。其後的「梭椏道」、「棗利亞道」及「艷馬道」皆是以他及其妻女而命名。
多年來區內生態面貌不斷改變。因應往後住屋需求和地區發展,梭椏的「花園城市」早已無影無蹤,而在寸金尺土的鬧市中擁有一個花園,在今日的城市更是一種奢想。當年的洋房大宅後來被五至七十年代戰後唐樓取替。在七至九十年代,單棟式大廈又繼而落成。曾幾何時,坐立在窩打老道和艷馬道之間的四海保齡球場是年輕人的玩樂天地,更是1981年港產片《追女仔》的取景地方,後來變成了京華國際酒店,現改名為九龍維景酒店。
近年來,這區也漸漸成為香港寵物店和獸醫的集中地,區內的幾條街道更被稱為香港的「寵物街」。隨著太平道、勝利道、梭椏道陸續開設獨立品牌咖啡店,區內變成了年輕人與狗主的日常休閒地帶。閒日週末都會看到一群毛孩閒適地躺在咖啡店,或在旁邊的加多利山上與主人散步,與其他路過的狗隻「搭訕」或「發生口角」。同時,這三角地段也繼鄰近地區成為精品納米豪宅的新發展區。區內的店舖、新樓盤下的租用地鋪,在幾十年間無數次易手。然而,在經歷種種演變,這區依然是小型的住宅區,可見濃厚的鄰里氣氛。不同角落仍僅存多年來在區內扎根和服務街坊日常所需的店舖,如洗衣店、水電五金工程、洗車店、鑰匙店、裁縫店、理髮店等。
在中產化的發展步調下,勝利道雖然近年引入了不少新式日本餐和西餐廳,加上一邊的住宅區已面目全非,但無損它作為「食街」的生命。就如在1993年由德國人所開的「德國熱狗」,都是街坊和附近學生哥所熟識的老牌店舖,還有在窩打老道屹立二十多年的無添加「嘉多利餅店」。「嘉多利」的炒蛋火腿芝麻包是早餐的日常,但誰又能抵擋鬆餅的引誘?在路口已能聞到牛油、咖啡、藍莓混雜的陣陣芬香。時至今天,這些店舖已在其他地區陸續開了分店,但這小三角地帶始終是它們的發跡之地。
#發現小區 #何文田小區 #太平道自由道勝利道 #梭椏 #嘉多利餅店 #德國熱狗
四海保齡球場 在 繼續講在香港投資的菲律賓商人。相信四海保齡球場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四海酒店及莫慶翹大宅位置)開設四海保齡球場, 1968年9月開幕時是東南亞最大的保齡球場,有52條球道,由自己任董事長及他的長子吳仲達(Robert Go)出任 ... ... <看更多>
四海保齡球場 在 [新界] 荃灣迪高保齡球場(生活)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助跑、手向後拉、擲出手中那個頗有份量的 保齡球 ,眼睛緊盯球路,等待「框當當」的全倒聲音,當然也有許多時候看著球就這麼咕嚕嚕地滾出球道, ... ... <看更多>
四海保齡球場 在 昔日香港- 四海保齡球場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四海保齡 ,小弟66年同朋友玩過幾次,在窩打老道,對面系麗的電視收費站,行過十零問鋪位,就是慶相逄灑樓,該酒樓聞說當年四大探長系股東之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