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成功爭取族群正名的噶瑪蘭族正名之父偕萬來👏👏
#噶瑪蘭族 #台灣文化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噶瑪蘭族正名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雜技人,不認真,就輸了!
中華民國(中華台北)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正名工程的目的,就是在針對雜技產業的建置而努力,請雜技人思考思考,以下這些「沒有」或「很少」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如何從「沒有」或「很少」,改善成「有」且「多」?反觀戲劇與舞蹈界,早就積極建置自己的產業環境。雜技人一定要綜觀全局來經營臺灣!不認真,就輸了!
雜技產業在中華民國現況(只是筆者個人觀察,請業界多請校正與指導):
中央政府(文化部等):沒人
地方政府(文化局等):沒人
國家文藝獎獎項類別:沒有雜技類
政府各級機關評審、顧問:沒人
售票系統專有名詞:沒有
文化部國家雜技團:沒有。但現有戲曲學院附屬臺灣特技團,屬於「教育部」
教育部:似乎沒人
雜技專業教育:僅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及一些大學的綜藝類別科系、民俗技藝扯鈴與單輪車、廟會系統、自學系統
各地國民教育學校雜技教師任教:很少
國民教育教材內容:沒有
政府撥提專款補助雜技類藝文活動與團隊:沒有(光現在國藝會一年1億5千萬的團隊補助,完全沒有雜技類)
雜技藝文團隊:有。
雜技專業工會:很少。所以無法為在工作上遇到的不合理狀況發聲,如國家代表團出國表演要自己付餐費、政府編制的雜技相關活動要增加雜技人工作機會等。
專業保險制度:沒有
依得獎資歷、專業、危險程度等分級職業行情價格區分 :幾乎沒有(一樣的資歷與經歷前提下,表演高空椅子頂與雜耍的表演費用大多還是一樣,這是不正常的)。
有公信力的雜技史機構 :沒有。
道具製作研發:很少。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有一些推展。以扯鈴較多。
服裝研發:幾乎沒有。
化妝研發:幾乎沒有。
音樂研發:幾乎沒有。
長期國際交流制度、學術、技術授權與轉移(不是只有花錢請外國人來表演):目前沒有具公信力的機構長期在做。但舞龍舞獅有在做區域長期交流。民俗技藝學系斷斷續續有在長期請技術教師交流或赴大陸學習。
國際競賽報名:民俗技藝學系有少部分在推動及零星個人的活動。
臺灣競賽籌辦:有。但具職業榮耀感與專業水準的幾乎沒有(最直接的就是得獎後身價的提升)。
雜技學術機構:幾乎沒有。
雜技文學作家:幾乎沒有。
雜技專業評論:幾乎沒有。
跨界研發與推廣(養身、醫療、運動):幾乎沒有。獨輪車較有模仿日本的規模。
當美國抵制大陸,增加自己美國的工作機會、
當日本大多最好的產品只賣給日本人,B貨才外銷、
當法國文化政策採保護主義、
當中華民國戲劇類補助評審把雜技團隊擋在門外...大家都在保護自己的資源,臺灣的雜技人呢?
我們雜技人平常在抱怨政府沒有照顧,但現在政府已經有衛武營馬戲平台的工作機會與舞台,我們自己不去爭取、監督,是否會被下一代恥笑?
衛武營馬戲平台是專為雜技藝術而設,如果規劃的人初衷是要改善雜技環境,
為何連策劃人員都不敢公佈而錯誤百出?
為何沒有雜技專業人士任職行政與策劃?
為何安插了戲劇團隊在馬戲平台搶佔了原本就稀少的機會與資源?意思是要昭告天下,將來文化部若雜技部門成立,也要讓戲劇團隊來申請經費?而我們繼續被戲劇類擋在門外?
為何遴選團隊沒有公開、透明?
為何重要曝光職位與工作職缺,不是雜技人才?
所以衛武營馬戲平台到底是要成就藝文界的雜技外行人,然後才施捨雜技界一些好處?還是初衷要改善雜技產業?現在的狀況很明顯是前者。
有許多問題我們自己不深入探討,只會被嘲笑,只會被侵吞。真實的資源之爭、現實的生存環境之下看似好相處的人多,但善良的人很少。
功,要「練」才有,產業環境,要「爭取、監督」才有,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嗎?如果現在不監督、爭取,以後就閉嘴不要抱怨政府不照顧雜技人。雜技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再當下流政客的衛生紙,重要時刻我們出國巡迴、危險高空、地上賣命翻滾疊羅漢,需要資源與後勤的時候只能等待施捨、看外行人臉色?何時做自己主人,為世世代代雜技環境建置正常的產業環境?
為何害怕站在政府對立面團結發聲?在害怕什麼?越害怕越無法練成技藝不是嗎?
其實真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習慣被奴役的習慣吧!但我們只會表演、被叫來叫去嗎?當然不是,我們更要開始讓雜技人在中央、地方政府擘劃我們自己的產業未來!但何時開始呢?現在不是已有衛武營的機會?
雜技人,不認真我們真的會繼續輸下去。
https://www.matataiwan.com/2014/…/30/indigenous-recognition/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1168
2000年以前,台灣原住民族只有9族,2001年邵族正名,2002年噶瑪蘭族正名,2004年太魯閣族正名,2007年撒奇萊雅族正名。今年,台灣原住民族總共有13族,可能,還會再增加。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從2001年,族群開始正名,4個族的族人陸續回復原有的族群身份,就算日月潭的邵族人只有600人,也是獨立的一族,不分人數多寡,族群正名,找回自己的根,是一致的共識。
http://web.pts.org.tw/titv/news/news_pop.php?fID=3306
歡迎雜技業內加入中華民國(中華台北)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正名工程臉書社團,一起加油!為下一代建置正常的產業環境、創造該有的工作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63821557256450/?ref=bookmarks
噶瑪蘭族正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噶瑪蘭族正名 在 社團法人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自從我們的粉專上架之後,很高興得到大家的支持與愛護,幫助很多全國各地的族親知道今年7月宜蘭平原上將要復辦中斷140年的噶瑪蘭海祭跟年祭。 … More ... ... <看更多>
噶瑪蘭族正名 在 [情報] 復名運動系列報導- 精華區Aborigin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02.11.01 中國時報
蘭陽子民流離花東:我們族名噶瑪蘭 不是阿美族
高有智/專訪
噶瑪蘭聚落昔日盛極一時,曾幾何時,縱橫宜蘭平原的噶瑪蘭族成為消失的族群,流
離於宜蘭、花東一帶。行政院原民會昨日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第十一族,歷經十多年的正
名運動,終於初步獲得官方肯定。漫長的復名過程,卻是從一位族人尋找族親開始。
年已七旬的噶瑪蘭族長老偕萬來是推動噶瑪蘭族復名的重要舵手,當初只是為尋找「
偕」姓族親,逐漸凝聚成為找尋失落噶瑪蘭族人,喚起族人自我重視與身分回歸。
「我們不是阿美族,我們的族名叫做噶瑪蘭。」偕萬來說,父親不止一次叮嚀他,雖
然他們如今住在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外界普遍認定是「阿美族」;但他們真正的身分是
「噶瑪蘭族」,來自宜蘭平原,他一定要尋根,找回姓偕的族親。
偕萬來的父親是長老教會派駐花蓮的宣教士,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與偕姓親戚失去聯
絡。父親的叮嚀言猶在耳,偕萬來從一九八三年踏上尋親之路,一有機會到他鄉,一定逢
人打聽偕姓親戚的下落,將近八年間,他總共找回一百七十多名偕姓家人。
偕萬來說,雖然他參與推動噶瑪蘭族復名運動十多年,但他從前並不具有如此強烈的
族群意識。二十六歲時,因為巧遇一名日本學者,激勵他重視噶瑪蘭語言,他才立志學母
語,也將人生暮年投入噶瑪蘭語言恢復工作。
「一人四處大聲喊,就算喊破喉嚨也不一定有用。」不過,偕萬來的舉動帶來許多族
人回應,包括噶瑪蘭歌謠工作者潘金龍等人共同推動復名與文化復振運動,偕萬來雖然一
度遭人誤解利用族群運動,爭取個人名聲,偕萬來仍堅持爭取族群復名的路。十多年來,
他曾一度病危住院,但在病床前,他仍叮嚀子孫務必繼續爭取復名。
原本以為在有生之年無法看到噶瑪蘭族人爭取復名的成果,昨天原民會通過增列噶瑪
蘭族的消息,讓他振奮不已。兒時父親的叮嚀,透過族人的努力逐漸實現,如今不僅找回
失落的族親,也找到部落的未來。
----------------------------
原民會委員會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第11族
高有智/台北報導
2002-10-31 21:1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今天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第11族,成為國內第一個平埔族群
爭取復名獲得中央主管機關承認。原民會表示,未來將儘速報請行政院核定,如果順利的
話,近期內即可對外宣布。
總統陳水扁今年8月9日參加花蓮豐濱鄉的噶瑪蘭新社部落豐年祭時,曾公開宣示將依照行
政程序,儘速讓噶瑪蘭族成為台灣原住民第11族。此言一出,鼓舞長期推動正名運動的噶
瑪蘭族人,也引起社會關注。原民會今天召開第56次委員會,討論噶瑪蘭族增列案,總計
33位委員與一級主管出席,一致無異議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第11族。
原民會企劃處處長林江義表示,目前全台的噶瑪蘭族,據學者初估約有二、三千人,主要
分佈在花蓮與台東一帶。噶瑪蘭族在過去行政系統附屬於阿美族,但是語言文化與阿美族
截然不同,從1980年代積極爭取復名,要求認定為原住民一族。此次委員會通過增列噶瑪
蘭族為第11族,除了肯定噶瑪蘭族長期爭取復名的努力,也成為平埔族復振成功的典範。
原民會在今年6月13日成立「噶瑪蘭族推動小組」,10月完成相關族群背景與意願調查,
目前已有1705噶瑪蘭族人連署要求復名,此次原民會雖同意通過增列其為第11族,不過,
其中只有1073位具備原住民身份,其他未具原住民身份的632位噶瑪蘭族人,即使將來行
政院核定噶瑪蘭族增列案,也無法「依法」登記為噶瑪蘭族人。
原民會主委陳建年指出,民國40年代,政府曾辦理原住民身份補登記,當時,許多原住民
並未登記,造成今日無法取得原住民身份,尤其是為數眾多的平埔族。未來這些尚未具有
原住民身份的六百多位噶瑪蘭族人,將與其他平埔族群一併處理,設法從歷史、文化與語
言等資料佐證,協助取得原住民身份。至於原民會未來是否辦理「補登記」原住民身份作
業,他低調表示,仍要審慎評估。
------------------------------
2002.11.01 中國時報
凝聚族名認同 長路迢迢
高有智
行政院原民會昨日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第十一族,的確跨出族群運動的一大步,
尤其是對於即將消失的平埔族群爭取正名,更有鼓舞激勵作用。然而,後續衍生的
問題才正開始延燒。
過去台灣原住民族的官方分類是依據台灣省文獻會劃分的九族,包括泰雅、賽
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與雅美等族群,經台灣省政府陳報內政部
於民國四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核定。這一紙命令卻擦掉了諸多原住民族的名字。當初
分類忽略與簡化排除諸多族群,包括為數眾多的平埔族群,以及混雜在主要族群中
的亞系。隨著各族群自我意識萌生,原住民族要求回復自己的族名,邵族因此成為
原住民第十族,噶瑪蘭族也緊跟其後。
要求恢復族名的工作,或許不如個別原住民回復母語名字簡單,必須凝聚族人
共同認定與集體意願。過去原住民身上烙印過多外來的稱呼,可以嗅見專家學者命
名權力與族群壓迫的軌跡,除非自我認同與族群意識強烈,否則要求正名走來不易
。
民國三十六年,當時政府要求住在三十個山地鄉的「生蕃」登記為「山地山胞
」,卻忽略其他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以致從民國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辦
理三次「平地山胞身份認定標準」補登記。
這些「山胞」就是今日「原住民」。當初因為社會汙名化,許多原住民不願作
「蕃」,因此失去登記原住民身份。如今時空轉變,社會敵意鬆解與族群運動加強
自我認同意識,失去原住民身份卻無法重新要求恢復既有族別,即使未來可望正名
的噶瑪蘭族,仍有六百名以上的族人擺盪在迷離與曖昧的身份中。更何況長期叩門
的其他平埔族群,這樣的「原住民身份」框架成為永遠難以找到族名的鴻溝。
原住民身份與族名認定,除了考驗執政者解決既往沈痾的智慧與能力,也連帶
稀釋既有原住民所能分配的實質利益,衝擊原住民自我團結意識。為了族群正義,
台灣應該更有胸懷接納。
____________
嗯.....阿美族少了一千多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4.65
※ 編輯: askayan 來自: 140.112.214.65 (11/01 15: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