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往往必須先替公司做一份 #不熟悉卻重要的工作,並且做到擅長。
例如,如果你本身已是技術創辦人,開始先招聘一位工程師,然後自己專心做 #銷售,可能要比直接招聘一個銷售員更好。
這是什麼道理呢?
-
👉🏻 2020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新創參展熱烈報名中!即刻報名享 #超早鳥優惠 #優先選位權 >> https://pse.is/U6VKL
嘉道理招聘 在 Namewee 黃明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化Emo為Passion所寫的文章,如果你同意我的argument,請share!
我挺黄明志
一个怪咖艺人的“文化反叛”
文/丘光耀博士
马来西亚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国家。
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是天赋给这片赤道土地的资源,如果运用得当,它不仅可展现混杂交融的亚洲风采,也让马来西亚在全球化竞争大潮下享有非凡的软实力。
道理很简单,当代世界已不再独尊单元文化,单元其实很压抑,单元聊无生趣,单元扼杀创意,说白一点的比喻,单元(近亲)繁殖出呆子。
反之,文化要能展现活力,就必须有交叉碰撞,要能兼容并包、要能自由交融、要能衍生新态、要能共生并举。
故此,凡在全球市场佈局的跨国大企业,在人事招聘方面,都会优先吸纳具备跨文化背景的尖顶人才。因此人的文化和教育背景越多元,在全球和区域营运战略上就越具备处理複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名牌大学的招生和用人制度也是如此,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化、科际整合、颁发奖学金等方面,都爱吸引跨文化人才。反观用肤色作为大學录取标准,在马来西亚似乎仍大行其道。
倘若连企业和学界都如此重视多元文化,国家要发挥竞争力岂能例外?
遗憾的是,巫统领导的国阵政府,自独立建国以来,因狭隘意识形态作祟,就是执意要将马来西亚型塑成一个“马来人的国家”,尤其在513事变后,更是透过新经济政策和国家文化政策,来全面推进单元化的国族建构(nation building)议程。
巫统独尊马来文化霸权,导致数十年来非马来人权益不断受到压抑,马来西亚俨然成为了“Tanah Melayu”;中后期巫统为了和伊斯兰党争夺马来保守选民的支持,更不惜削弱世俗宪政的精神,朝野相互操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遂怂恿了“Bumi Islam”的叫嚣。
在Tanah Melayu和Bumi Islam两股力量夹击下的多元文化主义,其免于被恐吓和打压的自由发展权利,无须赘言,其艰难度可想而知。
一句话,总体保守化的国家单元文化态势,正是当今我国公共生活最备受压抑的关键之处。非但非马来民众不敢公开讲,在野的政治人物(尤其非马来议员)也不愿去触碰这个高度敏感的雷区,因为这不仅是“政治不正确”,更被认作是一个不顾全大局的麻烦製造者,甚至還会因言论入罪,惹祸上身。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主行动党,曾高举“文化民主”的鲜明旗帜,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力抗巫统的“马来人支配主义”,获得非马来社群的强大支持。举凡任何试图侵蚀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权益的政策出炉,民主行动党无论在议会内外均站在第一线,和巫统周旋到底。
然随着时局的变迁,掌握局部执政权力的民主行动党,在面对巫统和伊斯兰党文化霸权步步进逼的挑战下,为了“争取开明马来人”;为了不被巫统标籤为“反马来人,反伊斯兰”的刻板印象得逞;更为了改朝换代的历史使命,民主行动党在“文化民主”的阵地,选择低调迂迴的战略,只靠打“经济民主”牌,如揭发丑闻弊案,廉政理财和透明施政来鞭挞巫统。至于挑战土著特权、废除种族固打制、落实公务员体制改革、严格要求政教分离(反对伊斯兰渗透公共领域)等,这些显然对马来人和穆斯林不那麽“政治正确”之举,希望联盟的非马来人领袖,都很识趣地迴避之。
近日黄明志因发表音乐视频“Oh My God"而遭到警方逮捕一案,应该要放在这个大时代的文化脉络下检视,才能看到國陣的文化霸权,如何企图扼杀一个文化反叛的鲜活实例。
当大家对黄明志被捕都集体禁声,在野党明哲保身,公民社会逆来顺受之际,马来和伊斯兰文化霸权的威慑性意志遂告全面得逞。
当人人都處於不敢再旗帜鲜明地反抗马来和伊斯兰文化霸权的“新常态”,黄明志的“争议性MV”,从Negarakuku到OMG,一路走来,都显得创意满满,锋芒毕露,勇气可嘉。
你可以质疑黄明志的机会主义,也可以批判他的庸俗粗口,以及认为他有精明的市场盘算,甚至不屑他偶有“干回马枪”的江湖恶习,但你不能否定他的原创作品,在客观上确实发挥了颠覆伪善的主流价值,挑战国阵所建构的社会洗脑工程,以及质疑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和谐、容忍、团结、感恩、效忠、尊重”等宏大论述。讲得学术一点,他是很后现代主义的艺人,他正在解构霸权社会的罗格斯(logos),他在打破禁锢我们独立思考的思想枷锁。他是“文化反叛”的马来西亚典型艺人,他是类似1968年欧洲颓废青年反抗主流价值的文化嬉皮士。且不论他背后的动机是什麽,我们都不应该因人废言。
记得,我们今天声援的不是黄明志这个人,而是要捍卫一个法治文明社会对艺术创作的公民自由权利,也要捍卫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享有不被马来和伊斯兰文化霸权恐吓的反抗意志。
再则,请你不要因为不欣赏黄明志的怪咖个性和文化流氓习气,而对于国阵滥用公权力来打压一个后现代艺人的举措视若无睹,甚至还幸灾乐祸。
自由,在我看来,比任何的社会价值还要珍贵。“自由是一切社会价值之母”。
因為没有了自由,如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箝制了你我的新闻自由,请问你用啥去鼓吹“平等”、“和平”、“团结”、“环保”等社会价值?
故此,人类这个物种需要自由,就如鱼儿需要水一样。今天,黄明志创作自由被威胁,甚至人身自由或被囚禁,皆不只是黄明志个人的遭殃,而是马来西亚的公民自由权进一步被践踏。
一直以来,国阵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工程,灌输给我们以及我们下一代的,正是四平八稳的主流价值,什麽“不要挑战马来人的尊严”、“尊重回教”、“信守社会契约”,“迈向2020宏愿”、“培植一马精神”等等,用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书写SPM contoh karangan,这一套看似客观、持平、理性的论述,其实骨子裡是一套维稳的意识形态,它囚禁我们的批判思考,阉割了我们挑战文化霸权的底气。
多元文化本来就鼓励自由碰撞,否则就是一潭死水。跨文化的脑袋如降落伞,要允许打开才有用,人人都知道有竞争才会进步,但忘记了有平等才有包容,有包容才会有真爱。
我们在马来和伊斯兰文化霸权宰制下的所谓多元社会,其实压抑了多少不满,埋没了多少才华,错失了多少机遇,损耗了多少国力,这些都是我们和谐社会所不愿公开讨论的敏感问题,因为我们被驯化到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想像自由的天空能有多宽广。
这个让人窒息的社会,注定出不了才子,出不了文豪,出不了伟大的传奇人物,因为SPM contoh karangan框死了我们!
如果李小龙活在马来西亚,这种单元的文化土壤,不可能造就他成为汇集全球百家武术之长,勇敢扬弃中国武术流弊的功夫之王。所幸李小龙在六、七十年代去了美国,如果他在马来西亚或中国大陆,李小龙很可能只是一介武夫,而不是一代宗师。
黄明志也一样,莫说在西方,在台湾,黄明志也绽放光芒,在马来西亚,他注定沦为主流文化霸权打压下的牺牲者。
我挺黄明志,因为我不愿看到SPM contoh karangan框死了我们子孙脑袋的灵活性,如果今天我们选择沉默,我们将典当了后世在马来西亚公开享有反抗思想奴役的权利。
不願就範,就要反抗!
嘉道理招聘 在 Yahoo奇摩股市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上來看看馬雲來台演講的整理吧!!(財編興奮!
昨天馬雲來演講,這句話最中肯XDDD
連改變自己都做不到的人,要談改變世界?太奢侈啦!
【 以下馬雲演講整理轉載自:張嘉玲 】
#兩分鐘看完馬雲演講 #其實跟去年還有今年香港場講得很像 #不談談政商結構嗎
「阿里巴巴到中國大陸被認為是外資企業,美國說我是中國企業,台灣把我們當陸資,世界變化很快,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
一、我為何能夠走到今天?
(1) 英文有很大的幫助
- 小時候家裡沒人懂英文,12歲突然對英文感興趣,我騎bike50分鐘找老外練英文,當免費導遊教英文,堅持九年時間,所以我英文不是正規教育出來,是自學。
怎麼找老外練英文?在飯店外面念英文念得很爛,老外發現你會講英文,但講的很怪,就會靠近,反而會吸引他們注意。XDD
- 我認為不是只學英文,了解西方的思考,以及整個文化背景脈絡,了解一個地區怎發展。因為我懂英文明白背後出發點,跟透過翻譯不同。
- 在這過程,很多老外、遊客跟他聊天時,我發現他們的問題跟學校講的不同,我開始去思考哪個是對的?這就訓練出「別人說東的時候,我會想,那萬一是西怎麼辦?」用自己的腦袋去判斷。中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嗎?我發現真正不是這麼一回事。
------
(2) 那段當老師的日子
- 高考了三年才考進杭州師範學院,那時候師範是中國最慘的學校之一。我念外語系,英語自學,口語能力比老師好,也當學生會主席,我學到組織能力,以及怎麼去幫助理解別人。當時大學校長叫我去杭州電子工業大學教書,五百名學生中,大家都去中學教書,只有我去大學教書,他叫我去待五年不要出來。
- 當時一個月工資91人民幣,出身畢業最慘的老師,到學校教書,沒人看得起,連同輩老師都看不起。我沒有年終。
- 兩年後,深圳突然改革開放,有人要給我120元工資,我沒有跳槽;海南開發,有人要給我3600工資,但我認為「承諾就是承諾」。
- 作為一位老師,都有共識:「希望學生超越你,沒有人希望學生破產、進監獄或是討飯 XDD 」覺得學生不對就要跳出來,對錯觀很清楚。至於我的觀點對和錯,大家自己判斷,我是不怕批評的人,一路被批評過來,如果沒有罵聲,我會特別緊張。這使得今天創業過程還像老師,總是希望員工做的比我好。
------
(3) 人生最大的財富
[[[ A. 以前所有失敗的經歷 ]]]
- 我在教學工作之外開始探索商機,曾被多份工作拒絕,包括肯德基門店的經理,從來沒招聘成功過,沒人覺得我會成功。
- 我問太太,你希望我成為「有錢的首富」還是「受尊重的商人」?他回答,「受尊重的商人。」因為她覺得,我怎能成為首富呢?
- 台灣人「習慣失敗」,且認為無數的失敗才可能帶來一次成功。
- 我認為必須要學習英文開拓視野,以及對抗失敗的忍受能力。
- 我有幸能和世界上其他創業家有交流,我發現所有創業者有很重要的東西:「樂觀態度」。本質上我不知道自己這麼樂觀,可能是我從小到大都失敗,就變得很樂觀 XDDDD
- 當年我創辦中國黃頁(匯總中國企業名錄的網站),是因為看到網絡上關於中國的信息十分稀少,99年給中國做電子商務根本不可能,後來阿里巴巴於1999年成立。
- 「創業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很重要,要學會左手溫暖右手。」
- 創業的痛苦:找你麻煩都是理你的人。
[[[ B. 檢查自己的問題 ]]]
- 不要覺得都是別人的錯。合作夥伴這幾年很多,「多學習別人失敗的經歷,少學成功經驗。」成功難模仿跟複製,一個人會成功的起因很多,未必能碰上這些起因,但失敗都差不多。
- 做企業,中國大陸稱「下海」,能活著回來就是成功。
- 老兵(慢慢衝)跟新兵(亂跑)的差異:我們知道哪些千千萬萬死門不能去幹,失敗的經歷就那幾個,認真去研究別人為何犯,其實你不去嘗試也會犯,多花點時間在別人怎麼失敗,碰到挫折要去檢查自己的問題,不要去檢視別人。
[[[ C. 超越一般人的堅持能力 ]]]
- 有人問我,「你想過放棄嗎?」很多人都這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一條路。」XDDDD
- 到今天為止我不能退下來,當年覺得創業是一種激情跟衝動,後來跟的人越來越多,一開始左手溫暖右手,後來互相鼓勵。
- 夢想跟理想的差異?理想是有一幫團隊,共同認知跟支持,要讓理想變成現實,這樣才有可能。
- 如果你要創業?「去想想,是不是有人跟你想一樣。」
我是兔子吃窩邊草,先問同學覺得怎樣,當時找了23個朋友開2小時的會,22人反對1人支持。大家都反對的說不定會成功,大家都覺得會成功的,我會特別小心。因為你的對手也是這麼想。大家都認為很容易的事情,基本上沒有人會努力;大家都認為困難的事情,都想挑戰,最後都失敗,永遠要想不同方法角度。
- 創業本身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想法。
- 現在是世界變化最快的時候,也是最佳的創業機會。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電跟所有能源,第三次就是互聯網,未來30年大數據,雲端是關鍵。
- 我在杭州創業者大學,聽8個年輕人講2小時,我心裡發噓,幸好我很早創業,不然被這幾個人搞死 XDDDD
------
二、IT轉向DT時代(這部分OP了.............)
- IT是以自己為中心,DT是以別人為中心。
(去年演講有講過,「從IT向DT的轉移,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向Data technology 數字技術轉移。大家知道IT和DT ,這不是技術差異,是個思想觀念的差異,這個思想觀念來自於,IT是自己越來越強大,而DT是讓別人越來越強大,未來的經濟社會一定是“利他主義”。」 )
- DT時代:簡單製造走向創造、創意、創新,有想法是有機會做出來。
- 封閉走向開放,不只是技術變革,而是思想方面的變革。
- 聽到很多年輕人抱怨沒機會?不對,今天機會最大。
- 有人說傳統產業不好,都是因為淘寶,我告訴你,沒有淘寶你更不好賣 XDDD
- 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個性化,論價值不論價,知識結構不斷在改變。
- 我在淘寶被嚇傻過一次,有個大學生賣夏天蚊子標本,把它做成耳環,竟然有客戶要求想做兩個一模一樣的蚊子,但他說無法 XDDDDD 還有一次,阿里巴巴賣得很好的產品,其中有一項是黑人用的假髮,結果有買家拿去游泳,膠水都黏在頭上,一個禮拜以後,誕生世界上可以下水游泳的假髮。(真的假的啊…..)還有很多創意,例如出現跟朋友說no的服務,服務挺好的,只是有點怪,但社會能夠接受就好。
- 互聯網讓我們可以到處賣,這是我們的時代。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職責跟機遇,很多年輕人不願意接受第一代工廠模式,但你可以接受創新,創新的路上依舊艱難,不會比郭台銘輕鬆,在過程中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
- 大家都不高興,你跟著不高興,你只是倒霉鬼。「人人在抱怨,你把它解決,這就是機會。」最怕是怕機會輪不到你,想想憑什麼你可以做到?
- 找志同道合的人,幹五年十年把它做出來,這條路是所有創業者都走過的路,也是原則。
------
【與年輕人對話】
主持人范庭甄,台大心理系洪新雅、師大英語林庭如、台科大大一學生汪峻志。
[[ 台大:可否歸類失敗的經驗給年輕人當借鏡? ]]
- 企業的經驗20~40人最容易倒。有錢就開始犯錯,200萬美金給2000萬,基本上是錯誤的開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錯誤。找怎樣的合作夥伴是關鍵。找5個MBA合作不會成功 XDDDD
- 有次,有個 marketing plan 預計要cost總共500萬美金,結果marketing提了一個1000萬美金的business plan 1000萬美金,我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從來沒做過2500萬美金以下的案子。」 XDDDD
-「不要找最好的人,找最合適的人。」就像我常說的,「不要把波音747的引擎裝在拖拉機裡面。」
- 有些office弄的很美,創業時先做一個大office,總部兩三人,想進來的人覺得,這家公司肯定有錢,條件不錯,這是錯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困難,要很小心,不管是用人,用場地,買設備。
- 下圍棋下錯,不要補救,不要越下越錯。犯錯很正常,不承認錯誤才是最可怕的。
- 以前沒人找我,現在人人找我;以前你問人家要錢,現在人家問你要錢。
------
[[ 師大:現在很多小型創業,都是迎合自己的需求,跟市場不符合,想請教在一開始的階段,要怎麼做這個全新的產業,讓他可以在市場上發展? ]]
- 我不太喜歡MBA創業模式,把這行業看的多大,這太不靠譜。我不在乎這行業多大,就是殺進去,好行業裡面爛鞋也是一大堆,一個好行業或是投影片的數據講得多好,好市場什麼的,其實都跟你沒關係。
- 要做自己最感興趣且最容易的東西,選擇是因為自己太想做這件事!從最簡單,最快樂的事情開始做起。我說的特別感興趣,那就是早上醒來晚上睡覺就是喜歡,然後一點一點做,最簡單最容易開始做,這是基本原則。公司小,讓自己活下來先,有熱情、夢想,想做的事情,你會覺得他會給別人跟自己帶來快樂。
- 我曾經想,為何我們那麼有錢?是因為聰明?能幹?勤奮?不,能幹的都出去創業了,不能幹的就堅持,等待機會,一樣的道理。自己去做,沒有把握的時候,找到一個比你厲害的人。你請他就是要請技能比你好,老闆跟下面比的是胸懷、比抗爭能力。一開始創業過程中,好的夥伴比錢更重要。
- idea到最後成功,未必是那個idea。15年前,我的故事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但員工精神、團隊、使命感一樣。
------
[[ 台科大:創業期間跟家人之間怎麼協調?]]
- 我家沒人支持過我創業,你還一年級而已,多聽爸爸的,在父親單位裡面試試看,好好跟父親交流一年,太聽話沒出息,不聽話就不孝順,不過你還年輕還經得起衝擊。多花點時間學學。反正你也去不了美國 XDDD
- 如果我沒有六年教書,就沒有今天。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老闆。
- 四年以後也許會改變看法。但這沒有簡單的地方,都很難。
------
[[ 主持人問:洪同學去年有在阿里巴巴實習,中台兩岸人才的差異?台灣的優勢?]]
- 很大的差異,像是媒體。
- 台灣年輕人有禮貌,體驗跟文化是有關的,台灣人很有理性、學識、教養,溝通的方式也很不錯。
- 我提供200缺,永遠對年輕人感興趣。
- 紮根台灣,放眼世界,不斷創新。
------
[[ 主持人問:要去實習,必要條件?]]
我不看簡歷,重要的是學習能力,以下三點很重要:
1.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以別人為中心
3. 開放的知識結構
------
【現場觀眾Q & A 】
Q:網路跟互聯網都很熱門,你認為台灣目前有潛力的新創企業跟產品?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把傳統企業upgrade move to online到網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困難還沒開始,這場技術革命對未來30年的影響,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昨天的成功者,往往今天會突然很倒霉,必須改變自己,最艱難。
Q:怎麼看目前美國律師集體訴訟?
如果要怕訴訟,就不要上市。我們很有信心,很好的機會,讓全世界了解阿里巴巴。
Q:對於淘寶上偶爾會出現假貨?
- 感謝大家用這個詞:「偶爾」XDDD
- 假貨永遠不會銷毀,這是人性。尤其在GDP5000美金上下的國家最猖獗,日本、美國都經過這段時間,中國正在經過,中國正在經歷階段。(不是一直嗎XDDD
- 在現實生活中,有12萬分之7會買到假貨;在網路世界中,有86萬分一買到假貨。(不知道這數據哪來的,像我就被騙過一次)。支付寶天天無條件退貨,「往後」的趨勢是更多創意、創造、創新為主流的商品。
- 像是四川賣臘腸特別好,淘寶網要怎麼分類?這世界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 全世界打假貨的能力,超過任何現象。淘寶跟公安部合作,一買到假貨,可立刻透過網路上IP ,查出是誰賣、誰製造,一起打擊。所以有人就說不要在淘寶賣,因為會被追查來源。
- 正是因為大數據,對假貨精確打擊超越水平。如果打假貨的情況不好起來,淘寶不會越來越受歡迎。
- 人們在網路上買到假貨,不會罵賣的人,而是罵淘寶,這是企業要承擔的。
Q:阿里除了假貨以外的瓶頸?預估未來還會遇到什麼瓶頸?
- 阿里巴巴發展太快,組成的人太年輕,管理跟不上。這是前面沒做過的東西,沒有經驗是我們最大的挑戰。現在就不只像摸著石頭過河,上下左右都是攻擊你的人,小企業沒人關心,大企業人人關心,強企業害你的人不少。
- 要懂得人性,相信年輕人可以找出未來的解決方案。
Q:怎麼看待企業社會責任?阿里做了什麼?
- 必須把社會責任植入商業模式,做生意第一天就是要承擔社會責任。
- 6人之中必有個LEADER,7人之中必有一混蛋,這是社會學概念。(我沒聽過....= =)
- 有人反對不一定是壞事;有人支持不一定是好事。
- 公司有個現象很有趣,我們禁賣魚翅、把象牙從淘寶拿掉,表示我們年輕員工已經可以跟世界交流,也可以知道,當人家不買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處理。
- 有些事不是責任,而是企業必須要做的。「像是家庭如果不是因為愛,而是靠責任維繫,(看了主持人一眼)你可能還不懂。」XDDDDD
Q:阿里巴巴之後全球的佈局?是依照什麼樣的邏輯?
- 目標:必須為更多企業解決問題。
- 未來將會施力在
(1) 抓年輕人進來圈圈
(2) 農村發展:技術要能夠解決偏遠地區的需求,把數據帶入農村。
(3) 大數據
做到全球性,深入到貧困地區,真正的技術導向性的公司,這必須靠更多年輕人,世界是平的。
Q:您最自豪的企業文化?
- 敬業、積極、幽默、變化、誠信、客戶第一,最重要的是「擁抱變化」。
- 公司員工最頭痛的問題:三年換了七老板五部門 XDD 因為競爭對手、市場、各行各業都在變化,要能以萬變應萬變,唯一不能變的是價值觀、對未來的樂觀、堅持的精神,其他該怎麼變怎麼變。
Q:您怎麼看待台灣創業環境?為何選台彎?
- 台灣創業環境好,所以才有富士康、台積電這些優秀企業。
- 改變自己、適應未來才能活下來,改變世界是obama的職責 XDDDD
- 沮喪、挫折、難受都很正常,每一代人都有。
- 上個月宣布香港,這次選擇台灣,因為華人多、文化豐富,很有親切感。
- 目前就先把自己當小白鼠,一年後再來review看當時怎麼做更好。
- 投資要能對員工、自己、大家都好。
Q:一百億創業基金要怎樣才能拿?
我們會成立專業團隊來評估,第一年主要支持台灣本地年輕人,看如何把台灣農、工業、創意等產品或服務,通過阿里巴巴賣出去,但千萬不能賣假貨。 X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