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臉書彈出回憶,原來轉眼間我阿公離開已經10年了…我沒有阿公已經10年了。看到當年爲阿公哀悼的文,小時候的回憶又如湧泉般的湧上心頭。
真懷念小時候住在阿公家的日子。年幼時阿公每天牽著我去路口的慈光幼稚園,每天幫我準備早餐,雞肉飯阿公一定是去劉里長或東門買,有時候早餐是吐司麵包,他也會幫我把吐司邊邊切掉,因爲他知道我不喜歡。
綠豆露、菜燕也是他跟阿嬤去買菜時一定會買回來給我吃的東西,離開他們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吃過了,就算回嘉義也不知道去哪裏買。
小時候晚上吃飯時,我不會跟爸媽在飯廳吃飯,因爲我吃的慢,常常他們都吃完了我還在吃,老母又爲了要趕快洗完碗回公司上班,所以我就很常因爲吃太慢被打。
所以後來阿公就叫我菜夾一夾去客廳跟他一起邊看電視邊吃,這樣吃太慢也不會被揍了。我還記得吃飯時間阿公都會把電視讓給我看Cartoon Network. 什麼德克斯特的實驗室、膽小狗英雄、阿達一族、史古比嘟…等等的卡通都是配飯吃的。
我在台灣從出生到離開台灣短短只有15年,很多回憶裡都有阿公的影子,我是家族裡年紀最小的孫卻也是輩份最大的,他超疼我,但我不乖時他也會罵我。那些年住在阿公家的日子裡,他教我台語、日文、跟我說故事、教我作人處事的道理。阿公身高17X快180,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大巨人,聽我爸說當年阿公怎麼用鋼筆行養起整個家的,我真的覺得阿公就是一個很厲害的大巨人。
離開台灣的我因爲學期和資金導致並沒有很常回台灣,偶爾回去也就待上幾個禮拜,在國外打給阿公阿嬤的機會也不多,每次能通上電話,老人家也就是關心我,要我多照顧自己一點。
後來,聽家人說阿公的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再後來,聽到時已經病重,最後,我年幼時心中的大巨人倒下了。
如今,十年過去了,阿公好嗎?阿嬤好嗎?
雖然我沒有很將才,但我沒有讓你們失望喔。
期待再見到你跟阿嬤:)
對了阿公,
可以叫阿嬤不要再託夢給我叫我快結婚了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身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的下一代,在學業、職業、向上流動能力的整體表現相對較弱。我們多將這種現象歸因為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等方面本來就較遜色。然而,有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決定兒童多方面發現的表現,就是成長中聽到的聲音與腦部發展互為關係。 外國有非牟組織開設社區音樂課予基層兒童參與,組織與腦神經科學...
嘉道理家族中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5】祖父從中山大學畢業後,由於主修的是機械工程、數學等科目,成了廣東省少數的無線電專家。當時的電台還不是太普及,如何以無線電通訊、及破解敵方的無線電通訊,往往涉及準戰爭、或戰時的情報關鍵,電影《解碼遊戲》(The Enigma),就是講述二戰期間,英國電腦天才圖寧如何破解德軍密碼的真人真事。祖父自然不是那個國家層級的參與級數,但性質上,卻是在做同一種工作。
他離開香港、回到廣東省後,成立了一個地下無線電台,擔任台長,並招募了一群鄉親,負責不同崗位...... 這個無線電台的主要工作,就是秘密報告日軍的軍情,報告對象主要是在香港、南中國的英軍地下部隊,其次才是在廣東省殘餘的國軍。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194415
▶️從嘉道理家族,閱讀香港⏤上海大歷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bdYr4SEAk
嘉道理家族中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月16日!就是《沙丘瀚戰》上映的大日子。
我敢保證,《沙丘》系列將會是大家還在討論英雄電影以外,另一個值得期待並瘋狂討論的新系列。
為什麼是系列,因為《沙丘瀚戰》的內容只有第一本小說的一半…!
在進入這個宏大的宇宙觀之前,我建議各位看看這幾星期為大家製作的懶人包。
上集為大家介紹幾個故事的重要元素,要瞭解整個故事,就必須先瞭解它:https://bit.ly/3zPLHE8
要用幾句說話來簡單介紹《沙丘》,就是各大家族與組織為了獨佔『香料』而明爭暗鬥的故事。而整個故事的戰場,就在整個星球都是沙漠的星球-阿拉吉斯星。
為什麼大家喜歡香料?不是因為食物味道不夠,而是『香料』可以開發人類的潛力,包括超時間旅行的運算,心靈感知能力,甚至可以預知未來。
而偏偏『香料』只有在阿拉吉斯星才有,這個沙漠還有比航空母艦更巨大的沙蟲存在。為什麼人們不將這些怪物消滅?
因為…「香料」正是沙蟲的副產品,而沙蟲的新陳代謝還令星球有足夠的氧氣。由於這星球只有沙漠,完全沒有水源。作為原住民「弗雷曼人」就必須靠特殊的裝備才能生存,在他們眼中,水比起一切更加神聖,沒有水就沒法生存,就算有香料也沒有用。
弗雷曼人是沙丘的守護者,但多年來被哈根尼家族殘暴地逼害,令弗雷曼人長期隱居於地底,因為星球缺乏水源,原住民日常穿著的裝備,是可以回收身體流出水份,讓弗雷曼人一個星期都不用喝水。
想像得到吧?就像現實世界一切貧窮國家,明明國家有豐富的石油或鑽石礦,卻被其他更富強的國家控制著,以「食物和水源」作為交換,這些原住民就像弗雷曼人一樣,只希望可以有尊嚴地活著。
哈根尼家族,是《沙丘瀚戰》的反派角色,殘暴沒有人性,亦以此而自豪。他們佔領阿拉吉斯星與香料生產,導致他們擁有強大的勢力。
率領家族的是哈根尼男爵,一個嚴重肥胖的男人,需要長期待在重力懸浮器內才不會被自己的肥肉壓死。但你以為這種外表的反派,一定沒有實力對吧?錯了,哈根尼男爵因為長期吸入香料,擁有像「門塔特」超級電腦般的頭腦,加上為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使他的勢力日益壯大。
所以宇宙的第81任皇帝沙德姆四世,便決定派主角保羅的阿特雷斯家族去接管。
(不過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這次接管更主要的目的是讓這兩大家族互相殘殺,彼此削弱勢力,死了更好,令皇帝自己不受威脅)
最後要介紹的就是主角保羅的家族阿特雷斯家族了~
故事一開始,保羅還是個能力未覺醒的小男孩,所以家族由他的父親雷託公爵領導,算是《沙丘》中最正常的角色了,他沒有任何能力,卻受人民愛戴,亦深明「權力來自人民」的道理。
小說中有一段形容雷託公爵:「他關心人民更勝於香料,為了救人,可以讓自己和兒子陷入險境。損失一台收集香料的珍惜沙地爬行車,他擺擺手就過去。但幾條人命受到威脅,他大威雷霆。」
之前我有幸看過30分鐘精華片段中,有展示過這一段。所以~你會在電影中感受到他的魅力。
不過現實是,這種好人還是會成為掌權者的眼中釘。阿特雷斯家族之所以能夠壯大,正是因為雷託公爵身邊有強大的團隊支撐。
積西嘉夫人
與雷託公爵相愛,她是貝尼哲斯姊妹會的一員,貝尼哲斯姊妹會的人受過強大的心靈訓練,能洞悉人心,能夠以「音言」(the Voice)將言語操控敵人的意志。
姊妹會的女性會成為各大家族的妻妾,試圖引導她們侍奉的男人,導向她們認為的正確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亦是故事中其中一大陰謀,因為姊妹會的最終目的,是收集各大家族的優良基因,生下一名強大的先知,姊妹會唯一的男性,能看透過去、現在、未來,現稱為「同時存在於多重時空的人」。
本來姊妹會的計劃是,既然(好人家族)阿特雷斯家族與壞人家族(哈根尼家族)都去沙丘星球,那好吧!姊妹們!其中一個跟雷託公爵(主角父親)生女兒,另一個姊妹就跟哈根尼男爵(胖胖大魔王)生兒子,最後女兒跟兒子結合,就會成為最強大的先知了!
可是…主角媽媽積西嘉夫人卻跟雷託公爵生下了兒子,我們的主角保羅。那保羅就是那個強大的先知嗎?!
杜菲哈瓦特
他是一名門塔特(Mentat)算是戰爭時代的軍師,門塔特精通計算,翻查資料進化分析,你可以想像門塔特就是現代的電腦與網絡世界的結合。
岳醫生
接受過蘇克學校教育的醫生,蘇克學校出來的醫生受雇於各大家族雇用,原因在於他們都有強制性的心理制約:「不會背叛,也不會傷害任何人」。
另外,鄧肯艾達荷是傳奇的劍士,格尼哈萊是戰略大師,兩人都是戰鬥專家,成為家族的護盾。
我知道,大家都不是門塔特,所以腦袋放不下這麼多資料,所以下星期五會繼續講解故事的劇情…
最後順帶一提,隨著《沙丘瀚戰》電影在9月16日上映,小說也重新再版了~!有興趣的可以入手一整套!
嘉道理家族中電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出身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的下一代,在學業、職業、向上流動能力的整體表現相對較弱。我們多將這種現象歸因為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等方面本來就較遜色。然而,有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決定兒童多方面發現的表現,就是成長中聽到的聲音與腦部發展互為關係。
外國有非牟組織開設社區音樂課予基層兒童參與,組織與腦神經科學家合作研究,發現音樂訓練對基層兒童的語言發展、閱讀能力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助益。
收聽更多:
【*CUPodcast】#33 花費百年才廢除的香港蓄婢制
https://youtu.be/Oe7lAHrnKpc
【*CUPodcast】#32 太古二百年:從英國小商行到香港商業巨頭
https://youtu.be/ERog9FH50HU
【*CUPodcast】#31 不只是農場:嘉道理家族的香港故事
https://youtu.be/1Ko1oKdbZ5Q
*CUP Media Podcast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等平台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0zq9LpH4Lw4WCvhR22ZLe?si=JuCfsNstTa6ka-7yuvHVGw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cupmediahk/
iTunes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cup-media-podcast/id1493758335?l=en&i=1000478002964
Google Podcast: https://shorturl.at/ahEG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ySy2XJXuu8/hqdefault.jpg)
嘉道理家族中電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華人社會從古代開始一直有蓄奴蓄婢的風氣,例如民間故事《白蛇傳》的青蛇和元曲《西廂記》的紅娘等角色皆為婢女。最初的奴婢或為罪犯、賤民後代,後來貧困人家為了維生,也會將兒女賣掉以換取金錢。香港在開埠之前,富戶家中有幾個「妹仔」乃等閒事。但自 1841 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在港洋人得悉蓄婢制度後,感到強烈的文化衝擊,甚至提升至有關人權的討論。
話雖如此,香港的蓄婢制度由 1844 年開始為人討論,但要待到 1938 年,蓄婢制度才在法例上正式被禁。為何香港的「妹仔」問題,需要用上近百年時間來處理?
收聽更多:
【*CUPodcast】#32 太古二百年:從英國小商行到香港商業巨頭
https://youtu.be/ERog9FH50HU
【*CUPodcast】#31 不只是農場:嘉道理家族的香港故事
https://youtu.be/1Ko1oKdbZ5Q
【*CUPodcast】#30 二次大戰初,英國曾發生一場「寵物大屠殺」?
https://youtu.be/xjBI-FWgCSg
*CUP Media Podcast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等平台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0zq9LpH4Lw4WCvhR22ZLe?si=JuCfsNstTa6ka-7yuvHVGw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cupmediahk/
iTunes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cup-media-podcast/id1493758335?l=en&i=1000478002964
Google Podcast: https://shorturl.at/ahEG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7lAHrnKp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