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職人食品商店 是傳承三代的美味,小時候福利社、雜貨店、市場裡或菜車上,地瓜酥、就是來自嘉義市的工廠裡。
隨著一代一代的累積經驗,到了第三代達人施英傑、已對『地瓜』這項食材掌握到爐火純青,開發出一項又一項新的令人驚喜的產品,加上充滿在地元素的設計感包裝,已經成為嘉義頗具代表性的伴手禮。
光宏在秋節之前拜訪薯職人,也帶上了幾盒要餽贈好友,你要不要來充滿文青風味的門市裡挑選幾盒美味又精巧的『金桔甘藷』、『檸檬甘藷』月餅,作為贈送親友的好禮呢 ?
薯職人
營業時間:週一、週三、週四、週日11:00–19:00
週五、週六 11:00–21:00 / 週二公休
地址:嘉義市西區青年街15號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
嘉義 食品 代 工廠 在 草地狀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6/21(一)【家傳五代 菜脯世家】店家資訊
五代傳承的菜脯,好吃的秘訣得要聽音樂長大,吹冷氣保存,也是擁有產銷履歷的菜脯;半自動化的生產過程,減少請不到工人並提高產量,然而遇到誤爆的新聞事件,讓邱博恆與黃美菊夫妻訂單銳減,銷售瞬間下滑,這件事並沒有打擊他們,他們相信只做好的菜脯,消費者終究會看見。現在有菜脯零食可以訂購,在家看電視的良伴😄
-
👉店家資訊:
元泉益食品工廠
電話:05-347-2517
地址:嘉義縣布袋鎮見龍里內田38號
網站: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tality1947/
嘉義 食品 代 工廠 在 草地狀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草地狀元-家傳五代 菜脯世家VS限量上市 炒飯王搶先看
菜脯大家都有吃過,
但是你知道菜脯也會壞掉嗎?
在嘉義有一間菜脯工廠,
為了健康,寧願多花冷藏庫的錢,
而不亂放有的沒的添加物!
而且他們家的菜脯,
培育出五個愛音樂的孩子,
讓家裡的菜脯是聽著音樂,
吹著冷氣長大的喔!
炒飯人人會炒,
但是要炒得好吃、粒粒分明、不油不膩~
那就得全靠功夫!
2020農糧署舉辦的炒飯王冠軍,
由台南的阿庭獲得,
為了證明自己,從一個門外漢,
一步一腳印的逆襲,
成就了今日的成績!
還開展了斜槓青年的副業!
也陪著曾經罹癌的太太,
走過人生的崎嶇~
6月21日晚上10點半
記得收看草地狀元喔!
#元泉益食品工廠
#飯賣人口
#愛迪生工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菜脯
#炒飯
#冠軍炒飯
嘉義 食品 代 工廠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HdJfXlBGCc/hqdefault.jpg)
嘉義 食品 代 工廠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kU8KaHFnsc/hqdefault.jpg)
嘉義 食品 代 工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WA0EWWlS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