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防護衣捐贈名單公佈,竹竹苗防疫人員感謝大家的愛心】
苗栗疫情首度超過台北,今天苗栗縣確診56例、台北市確診49例,竹竹苗疫情岌岌可危!
早在苗栗移工群聚事件爆發之初,我就接到許多竹科高層好朋友來訊,我一方面充當民間與政府之間的橋樑,一方面也在思考我能夠做什麼,將台灣社會潛藏的力量發揮出來,大家共同來防疫。
當時我看到Emmy追劇時間正在幫雙北重災區募集防護衣,我想到我的消防兄弟們,以及竹竹苗醫護即將面臨的困境。三級警戒後,隨救護車出隊的消防、醫院裡的第一線醫護,他們都必須穿著防護衣。防護衣跟口罩一樣,都是前線防疫的關鍵。
但是就連醫療資源最豐富的雙北地區,陷入重災區多日後也開始缺乏防護衣,更何況是竹竹苗地區?我必須為第一線防疫人員想出路,也讓擔憂的民間賢達能夠發揮他們的力量。於是我聯絡了 Emmy,打算為竹竹苗募集防護衣。結果 Emmy 也跟我有相同念頭,我們就這樣一拍即合。
6月7號,這是一個感動的日子,竹竹苗防護衣活動上線短短一天就募集到 15210 件。竹竹苗的鄉親,大家一起守護家園,還有來自全國的好朋友,作伙守護竹科半導體產業。看到螢幕上如雪花般不斷灑落的捐獻名單,內心真的很激動。
6月8號,苗栗縣議員曾玟學、陳光軒也加入了我們竹竹苗的募集活動,負責苗栗第一線的調查與分配,竹竹苗的力量一直在壯大!
6月7號到6月10號,團隊收到 8465 件防護衣捐獻。我們也聯絡到了第一線單位,準備陸續配送。這時候 Emmy 告訴我:「現在全台貨運大爆滿,我們已經發最急件,給很多運費了,可是還是要三到五天才能到貨,因為貨車司機現在大家都很忙,貨倉亂得要命,沒人知道你的貨現在在哪裡。」
我告訴 Emmy,物流我來處理,一定可以找到貨車去送貨。我馬上拜託我的義消兄弟彭家謙、彭家穎出動兩部貨車跟我一起到台北搬貨載貨,分別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苗栗為恭醫院,替大家把防護衣送到醫護最前線。
為恭醫院的林修禾執行長說,在這個時候收到的雪中送炭真的是太感動了,這段時間真的是有苦難言啊。
其實感動的是我,看到那麼多人響應自己的家鄉自己救,又看到前線醫護、消防兄弟的冒險奮戰,覺得台灣真是一塊充滿情義的土地。
截至昨日下午,我們已經募集了 23675 件。昨天才剛到貨的 3000 件防護衣,新竹分配 1000 件、苗栗 2000 件,第一時間就讓前線收到熱騰騰的物資。
來自台灣各地的善意,將成為打敗病毒的關鍵,我們會繼續加油,竹竹苗一定會挺過這次的挑戰!
防護衣認購表單:
https://forms.gle/yisawQSV5CqJVZBv6
第一波捐贈名單:
https://www.facebook.com/hunghuei/posts/2402723833193216
🔻🔻🔻🔻🔻🔻🔻🔻
【6/7到6/8,3274件】
🔺🔺🔺🔺🔺🔺🔺🔺
陳*晴 10
陳*憲/蔡*如/陳*諺/陳*寧 3
林郁婷 5
徐*維 20
簡素春 30
Pei 5
陳世昌 20
詹*茹/蔡*豪 6
林億雯 5
陳振南 10
黃*芬 15
吳芳紜 10
丁璽禎 10
林淑芬 3
藕粉桂花糖糕 1
無名氏 100
羅敏芬 5
鄭年亨 5
劉豐國 3
謝雅惠 5
吳*玲 1
黃薰瑩 1
郭婉綉 10
陳曉琦 3
陳玟心 10
宋嘉儀 1
李恩瑞 5
GT 10
張哲維 王曉晴 6
歐佳佩 10
V募集 32
Jeff Lin 20
張慈芬 20
kimlai 10
游*美 10
Isha 50
Hsiao 10
謝紀淳 5
CYJ 5
邱沛瑜 5
張蕎安 3
虹 5
韓孟橋 10
張煥勇 200
黃喬伊 5
陳鴻儒 10
劉藹璇 10
Daisy Hu 1
諾諾 5
李安翔 2
石啟賢 2
廖秀蘭 10
嘟吉 3
Jenny 3
陳氏闔家 5
Laura 3
鄭人豪 10
AMY 5
Woody徐 3
呂彥陞 10
黃O華 10
黃于禎(合資) 25
陳昀佑 3
許閎棋 10
溫*怡 10
Kate Yu 10
林光耀 1
梁淑美 1
林秦逸 1
林妙音 1
Ritachen 5
LaoHsia 2
無名 10
116/ 5
登妙姿美髮 5
易芝 1
kulai 3
涂卉蓮/謝宗翰 33
包雯菁 15
范怡雯 5
斗煥坪華生 2
賴佳茵/賴允熙 2
楊采菲 2
蘇秋燕 3
洪凰純/洪郁翔/鄭彩妹 6
王小梅 4
若是榛的 5
lienshen 5
苗栗的小孩 30
Jeff Tang 3
張仕豪 30
陳漢斯 5
駱泰迪 3
張峻齊 3
苗栗的媳婦 20
鍾瑞虹 10
黃美玉 10
陳安妮 33
邱譯瑩 6
Laura 15
黎小玉 10
郭*植 3
洪采袗 3
林*文 30
吳麗君 10
朱O芳 100
Penny 10
卓綋洋 100
陳冠甫 100
拎老師台灣加油 10
無名氏 5
匿名 4
王順儀 10
徐國雄、林秋菊 6
吳小恩 10
陳美環 6
Angus 10
Alice 3
黃怡華 5
賴小魚 10
林浩善 3
許*芳 10
黃寅瑞 10
林建希 10
皮球恩仔姨 100
趙淑雯 10
JoyceLee 6
文心匯社區主委林俊逸/機電委員林博文等人/新竹全家龍山店長馬豔萍 100
曾秀文 10
賴妍蓁 1
林珈羽 1
李忠 1
陳*華 10
司馬特 10
林旻靜 10
曾庭芳 50
林*蓁 2
林昆賢 10
李語恬 5
感謝日本美國 5
Bon 10
陳佩鈺 5
Ann 10
徐士智 徐曼玹 徐曼軒 10
Shining Hu 5
王愷若 10
鄭景鴻 5
尤品聰 3
楊勁祐 10
陳*穎/王*薏/王*昕 3
賴凌瑜 5
呂國瑋蔡仲維 4
美森廣告有限公司 10
何昌育 2
方品蓁 2
ckc 100
譚邵渝 10
南庄鄉民 3
Sindy 5
徐@棟、張@婷、徐@淳 3
詹久儀 10
林香珠 3
ron_miao 1
陳郁晴 10
陳O綺 3
Georgia 60
劉姵妤 15
Taiwan No.1 30
黃卉本 3
Reena Lien 10
Lynn 10
多莉糖 10
宋曉琪 10
Pei-Ling Hsieh 5
張美芳、孫育琇 20
徐瑜婷 10
陳淑珍 10
JeanTong 2
祥為 5
Linda 5
詹如如Nicole 6
陳文瑋 1
吳美怡林志遠 10
葉沛禔 5
洪譽誠 10
政權 10
匿名 1
苗栗國民 15
林煜晨/林筠宸 10
Pearl Yang 10
謝小蓮 5
黃紫瑜 10
何郁凭 5
廖玟育 10
陳漢龍 5
陳*尹 10
釋長定 10
吳瑋庭 2
竹南焦慮仔 3
余冠儀 10
陳韋君 10
Sharon Hung 5
CherylLin 3
林書津 10
董無惸 10
鍾佳蓉 3
NamiHsu 3
Jane Lin 3
鵝樂麥酒 10
林佳靜/彭子芯 2
彭昭曄/彭子硯 2
芳如 5
秀玲 3
光喚琉璃: 希望來自宇宙之聲 100
許績宇 10
謝献志 10
李亭儀 10
潘淑芬 30
葉芃妤 5
Jinny Chiou 5
Leon Chen 10
賴*真 3
陳先生 1
王順興 15
蕭喬恩 10
黃耀珠 10
唐偉堅 10
吳素月 5
張淳梓 5
張竹育 3
莊尚勳 3
邱丞妍 3
柯明宏 10
邱秀春 10
Emily Su 50
Duke Wang 15
王*蓉 2
尚憶林 10
周小碧 10
Jodie Lin 5
徐小姐😷🍀 10
湯心怡 3
季宜諾 20
苗栗國國民石虎。自己家鄉自己救 3
李承翰 5
邱建安 5
向日葵 6
阿君 2
鄧文娟 10
李木興、陳育繡、徐聖軒、徐茄淇 12
林詠琪 10
無名氏 10
彭小唯 10
林威伯 10
蕭芳玉 10
咖MO 3
賴小姐 10
Chi-yun Kang 10
胡淑云 5
劉真驛 2
胡甲田 5
李丸子 10
iwen 3
洪*蓉 10
龍心慧 15
守護台灣小柚子 10
賴怡玲 10
Sun 1
高雄吉品隔熱紙(20件)/陳怡聰(20件)/薛宥蓁(20件) 60
洪*琦 5
許佳宜 3
林修易 3
黃鎭隆 10
後龍海埔明月宮 5
無名氏 10
陳冠綸 10
🔻🔻🔻🔻🔻🔻🔻🔻
【6/8到6/10,5191件】
🔺🔺🔺🔺🔺🔺🔺🔺
許淑華後援會(台北義和堂) 1,000
古志雄 3
張。娗 10
邱愛玲 10
j***y 5
戴立人 10
ooo 3
雪莉絲 5
林*茹 5
我是頭份人 叫我kewor 5
Wennnnnn 5
林俐君 10
諼 2
李晨寧 10
謝宗彧 2
張琇雯 3
吳敍涵 3
蘇志偉 10
Grace Wen 1
柏誠 2
惠君 5
賴玫君 10
王笙 10
郭宜蓁 10
巧緻烘焙網 15
嘎穆 3
鍾其廷 3
謝謝仁愛眼鏡提供防疫面罩,把愛傳下去 3
詩詩 5
陳明倫 3
E米粉 10
胡嘉芸 10
安安 8
林冠佑 100
羅敏淇 10
陳曉如 10
邦心虎 10
范玉清 10
林德安 10
苗栗金城武 50
麋先生 2
吳沛青 2
林建緯 1
BOFT一樓三科科花 5
詹蜻蜓 3
Godspeed 10
陳映采 50
傅智誠 50
賴鈴姍 5
詹欣華 5
小C 10
李郁穎 10
chuhung 2
楊以蔚 2
Yo 5
娟 3
Michelle Pieh 10
豪專賣店 5
媗哥 5
evalu 3
李宗賢 10
脆零 4
謝虹 5
黃淑珠、賴虹勻 20
辰功教育機構 10
陳炯宏 10
Châm Khói Fi 5
蘇凡鈞 10
陳冠諭 20
林麗娟 10
翁*育 3
瑞昱白雲 3
演映/演竺 10
李秉宸 100
Anita Wu 8
Shandy&Robin 1
小宣 3
陳龍羿的老婆 10
盧婉玲 6
頭份逗點咖啡 10
接小力 20
陳玲巧、余雀汝 8
劉桂如 1
姚*亦 3
蔡維隆 4
陳世蓉 2
Nana Chang 6
莊嘎嘎 3
大炳(John) 10
易媽 5
臺灣人 10
Yan 5
又一村水餃館 5
楊惠文 30
東東 6
蕭孟鈞 30
Carol Hsu 5
WeinLee 3
Monica Wang 10
戴o潔 2
陳O廷 10
偷米許 10
楊雅翔 10
蔣惠昕 5
平井涼子 2
Chris Lin 12
拜託中碳研發大樓不要蓋在屏南廠這真的很瞎 3
洪金雀 5
新北市在六月能連續七天確診維持50例內我一個月不罵國民黨 2
余OX 5
秋雲 3
Lulu 5
Dana Tsai 5
玲&慶 10
蔣宜倢 1
蔡定吉 10
Claire Nien 3
陳怡君 5
梁維均 5
林怡欣 3
趙若飛 6
陳緗庭 7
新竹市翔點子室內設計/吳文翔 10
疫情指揮中心辛苦了!! 台灣加油!! 50
陳慧兒 10
Lydia Huang 10
So F 100
施教丑 3
Sheila Liu 5
林*樺 5
黃海峰 99
徐欣寧 3
黃達浪 10
壽司王 5
簡竹伶 4
許睿軒,許時豪 10
鈴 10
黃青香 10
林育萱 10
吳鎔亘吳鎔竹 2
Nusha 10
黃麗真 10
郭品秀 3
Stephanie 10
羅國斌 10
Tracy Pan 5
Emmy是國民女神 3
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 10
陳哲翔 7
陳巧凡 5
郭大大 6
邱鈺婷 30
郭先生 20
Emily Chen 20
程千容姊妹 20
萌系防疫 10
永遠支持CDC與前線人員 3
杜李威 5
Ivy 2
IR & Angels|Animals 20
Bale 3
楊于蒂 楊馥謙 楊詠晴 10
amber 3
朱彥蓁 3
徐紫敬 10
葉曉芳 2
江國琛 5
Freddy H. 10
李通茂 6
簡宏昌 30
江宜芳 5
※※※ 5
李蘋娟 10
雖然是苗栗國但我們同島一命 10
十分幸福 - 黃士倚 生日快樂 10
防疫視同作戰! 前線人員辛苦了! 10
林大寶 3
Zhi Yu 2
fanny jin 50
郭麒麟 10
小妹透 3
苗栗賽夏族挺醫護 5
Benson Lee 5
Emmy的粉絲陳貞嬌 12
🐲 30
徐珮娟 2
王晴 10
蔡惠如 林丙煥 2
于錦萍 5
Emmy粉絲 10
木星人·手作 3
邱x枝、李x葶、李x鈴 20
林美鳳 10
林詠臻 2
林詠馨 2
蘇彥臻/蘇彥斌 10
許** 100
梁志成 20
陳最美 10
蔡崇田 10
陳昱伶 5
陳玉真 3
小蓁@竹中藍莓 5
林士軒、林承彬 7
葉慧玲 82
書食糧號 600
王瑞X 10
建祥藥局 10
詮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
台慶頭份昌隆富強店 200
陶*菁 30
辜麗梅、彭道琰、彭道煒、彭道生 10
*** 3
maxine 5
維尼與阿鵝的媽 3
廖恩緹 5
ST成員 2
林政鋊 3
陳先生 20
血桐 100
陳適男 100
萬大君 4
李恒慧 10
陳國進 10
邱宥豐 6
李橙妤 3
許*豪 22
潘秀鳳 100
Tetsud 2
潘阿連 10
Jenny 3
招財進寶健康平安 20
黃千睿 3
瑪姬廚房 13
S. Hsu 5
Ming/Pan 10
簡凱西 5
黃買買愛大家 10
陳’YC 4
楊清添 10
阿惠 5
Anne 5
黃雅榆 16
1450與她的家人一起愛台灣 6
HonestAngel 10
連璽淵 10
吳承憲 100
阿中部長您辛苦了! 10
徐小黛 5
萊姆小夜同仁 30
🇲🇾留學生 2
郭婷媖 2
陳太太 3
阿倫 3
陳嬿婷 5
G ⁺ Cafe' Roaster 100
江 7
=徐小姐= 5
池麗芬 10
Smallsue 10
孫泡泡 2
哆啦A片 5
林麗芬 5
潘先女 10
陳涵媚 35
陳玫錡/ 林基福/林子業/ 陳慧玲/ 吳姵葳/吳軒宇/江秋姝/ 陳庭毅/ 雷民澤/陳藝文/ 雷甯鈞
22
花仙子 5
李芳 3
陳怡君 20
指揮中心的大家都是菩薩 2
陳金滿、林小玲 7
Helen from USA ♥️TW 10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討論] 蝦皮來路不明口罩- 看板Lifeismoney 的評價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喬科口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喬科口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小北百貨南投店- 喬科三層口罩到貨囉大人 - Facebook 的評價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 #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
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21年3月
目錄
序言
一、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
二、美式民主失序引發政治亂象
三、種族歧視惡化少數族裔處境
四、社會持續動蕩威脅公眾安全
五、貧富日益分化加劇社會不公
六、踐踏國際規則造成人道災難
序言
“我無法呼吸!”
——喬治·弗洛伊德
美國國會大廈暴力事件亂象是政治高層散布重重謊言、蔑視民主、煽動仇恨和分裂導致的惡果。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對人類生命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戰勝疫情需要世界各國守望相助、團結合作。但一向自認例外和優越的美國,不僅自身疫情失控,而且與之相伴的還有政治失序、種族沖突、社會撕裂,留下了“山巔之城”“民主燈塔”侵犯人權的新紀錄。
——政府應對疫情任性妄為導致失控,釀成人間悲劇。美國人口不足世界總人口的5%,但截至2021年2月底,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卻超過全球總數的25%,死亡病例數占全球總數的近20%,超過50萬美國民眾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民主制度失序引發政治亂象,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金錢政治扭曲壓制民意,選舉成為富人階層“獨角戲”,人們對美國民主制度的信心下降至20年來最低點。政治極化日益嚴重,仇恨政治演變為全國性瘟疫,選後暴亂導致國會淪陷。
——少數族裔遭受系統性種族歧視,處境艱難。有色人種在美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中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卻占被監禁未成年人總數的三分之二。非洲裔新冠肺炎感染率是白人的3倍,死亡率是白人的2倍,被警察殺死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四分之一亞裔年輕人成為種族欺淩的目標。
——槍支交易和槍擊事件創歷史新高,人們對社會秩序失去信心。在疫情失控、種族抗議和選舉沖突交織影響下,2020年美國的槍支銷量高達2300萬支,比2019年激增64%,首次購買槍支的人數超過800萬人。美國全年共有超過41500人死於槍擊,平均每天達110多人,全國共發生592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1.6起。
——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殘忍跪壓致死,引燃美國社會怒火。50個州爆發廣泛持續的種族抗議浪潮,政府武力鎮壓示威民眾,1萬多人被逮捕,大批新聞記者頻遭無端攻擊和拘捕。
——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底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疫情失控導致大規模失業潮,數千萬人失去醫療保險,六分之一美國人、四分之一美國兒童面臨饑餓威脅。弱勢群體成為政府消極應對疫情的最大犧牲品。
面對如此糟糕的嚴重人權問題,美國政府不僅缺乏應有的反思,還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說三道四,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及虛偽性。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發展正處於一個新的十字路口,面臨新的嚴峻挑戰。希望美方能夠懷謙卑之心、憫國人疾苦,放下虛偽、霸道、大棒和雙重標準,與國際社會相向而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
美國號稱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護理能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卻一片混亂,成為世界上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應對疫情不力造成慘重後果。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的數據,截至2021年2月底,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80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50萬例。美國人口不足世界總人口的5%,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卻超過全球總數的25%,死亡病例數占全球總數的近20%。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0年12月20日報道,僅加利福尼亞州就已經報告了184.5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22599例死亡病例,相當於每10萬人中就有4669人確診、57人死亡,這還不包括許多未得到診斷的輕癥或無癥狀感染病例。如果美國能夠科學應對,事情本不必如此。美國流行病學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原負責人威廉·福格認為,“這是一場屠殺”。
領導人無視科學警告刻意淡化疫情風險。根據《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復盤的美國疫情時間線,美國特朗普政府一再忽視疫情警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在2020年1月初就收到情報,預測病毒將在美國蔓延。時任白宮貿易與制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彼得·納瓦羅在1月29日撰寫的一份備忘錄中,詳細列舉了疫情暴發的潛在風險:可能會有多達50萬人死亡,並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時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紮等衛生官員和醫學專家也多次警告疫情在美國暴發的危險。但美國特朗普政府不僅對各種警告置之不理,反而專註於控制信息傳播,甚至發布虛假信息誤導民眾,稱新冠肺炎病毒是“大號流感”,感染病毒的風險和死亡率“非常低”,疫情會很快“奇跡般地消失”,導致防控疫情的“黃金窗口期”被白白浪費。《紐約時報》網站2020年4月13日報道指出,時任美國政府領導人寧肯相信自己的直覺也不相信科學,錯失時機,斷送了大量無辜的生命。
政府選擇不作為導致疫情失控。在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30萬人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教授戴維·哈耶斯-鮑提斯塔指出,美國其實不應死那麽多人,是政府選擇了不作為導致悲劇的發生。哥倫比亞大學疾病研究人員通過模型分析顯示,如果美國政府2020年3月13日發布的疫情防控措施能夠提前兩星期,那麽約83%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2020年5月17日罕有地發表社論指出,美國政府總是“著迷於”找到快速結束疫情的方式——疫苗、新藥,甚至指望病毒會就這麽消失了,但事實是只有依賴病毒檢測、感染追蹤及隔離等基本的公共衛生準則,才可能終結疫情。即便疫情已經在美國大範圍蔓延,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已升至全球第一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出於政治私利,依然急於重啟經濟。沃克斯新聞網2020年8月11日評論稱,一些州在4、5月份就忙於重啟,使得病毒傳播的重災區從最初的紐約地區向南部、西部擴散,並最終擴散到全國其他地區。盡管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病毒,但時任美國政府領導人和一些州政府官員卻長期拒絕實施強制口罩令。
疫情防控指揮混亂使得民眾無所適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0年5月9日的評論指出,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混亂不堪,缺乏全國性的指導方針和組織領導,各州只能自行其是,甚至不得不相互競價爭搶醫療物資。時任美國政府領導人與公共衛生機構、醫學專家發布的有關疫情防控信息相互抵牾、反復無常。專家們呼籲聯邦政府統籌全國病毒檢測和醫療物資供應,領導人卻讓各地政府自己解決;聯邦政府剛剛公布分階段重啟計劃,領導人卻接著呼籲各州加快重啟;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強烈建議公眾佩戴口罩,領導人卻長達幾個月堅決拒絕佩戴口罩;更為荒誕的是,領導人竟提出讓民眾註射消毒劑治療新冠肺炎。
任性自負推卸責任。盡管在疫情應對中昏招叠出,時任美國政府領導人卻拒絕承認有任何失誤,反而用各種說辭自我美化、推脫責任,罔顧事實將美國確診病例全球居首歸因於做了更多的核酸檢測,聲稱自己對病毒檢測系統的混亂低效和死亡率的不斷攀升“沒有任何責任”。而白宮顧問、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指出,數據不會說謊,美國確實是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老年人成為政府抗疫不力的“犧牲品”。疫情中原本就面臨更大風險的老年人群體,在混亂不堪的疫情防控體系中被進一步邊緣化,面臨著生命貶值、尊嚴貶損。2020年3月23日和4月20日,得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裏克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兩次表示,“寧願死也不願看到公共衛生措施損害美國經濟”。《聖叠戈工會論壇報》網站2020年8月18日報道,根據新冠肺炎病毒追蹤項目公布的數據,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中的居民占美國人口的比例不到1%,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比例卻超過40%。《華盛頓郵報》2020年5月9日的評論稱,美國的抗疫行動成了“一場國家批準的屠殺”,它故意犧牲老年人、工人、非洲裔和拉美裔人口。
貧困人口面臨更嚴重感染威脅。研究發現,美國貧富差距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死亡率密切相關。紐約州的基尼系數最高,同時其死亡人數也最高。英國《衛報》網站2020年3月21日報道,疫情期間美國富人優先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而低收入從業群體大多無法居家辦公且不享有帶薪病假,不得不為了維持生活使自己面臨更大的感染風險。《洛杉磯時報》網站2020年5月8日報道,公共衛生官員指出,洛杉磯縣低收入社區居民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是其鄰近富裕社區的3倍。蓋洛普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七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表示,如果自己或家庭成員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將因為擔心負擔不起治療費用放棄治療。聯合國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指出,美國窮人正受到新冠肺炎病毒最嚴重的打擊,更容易感染病毒,死亡率更高,而一個混亂的、註重企業利潤的政府應對措施未能充分顧及他們的利益。
殘障人士和無家可歸者處境維艱。非營利組織“公平健康”2020年11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有智力和發育障礙的人死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要高出3倍。《洛杉磯時報》網站2020年5月14日報道,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使得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暴漲45%。無家可歸者中有很多年邁的老人和殘障人士,他們原本身體健康狀況就不佳,生活和衛生條件惡劣,是病毒的易感群體。疫情期間,流落街頭的無家可歸者遭到嚴厲驅逐,被迫住進臨時收容所。路透社網站2020年4月23日報道,美國各地的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因人員擁擠難以保持社交距離,使得病毒極易傳播。《紐約時報》網站2020年4月13日報道稱,無家可歸者收容所成為紐約市疫情的“定時炸彈”,超過1.7萬人住在為單身成年人準備的集中收容所中,睡在床上幾乎可以手碰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2020年5月4日報道,波士頓市無家可歸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占當地該群體已接受檢測人口的三分之一。
監獄疫情暴發威脅囚犯生命健康。美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12月19日報道,美國至少已有27.5萬名囚犯感染新冠肺炎,1700多名感染者死亡,監獄系統的感染率大大高於周邊社區。根據美聯社和非營利新聞組織“馬歇爾項目”共同收集的數據,在州和聯邦監獄管理局管理的監獄中,每5名囚犯中就有1人感染新冠肺炎,是普通人感染率的4倍多;其中24個州監獄的感染率更高,堪薩斯州一半囚犯感染,是該州總人口感染率的8倍;阿肯色州每7名囚犯中就有4人感染。
疫情失控給美國人心理帶來嚴重陰影。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對美國人造成的負面影響超過病毒本身,人們感到壓力重重、孤立無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20年8月14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20年4月至6月,40.9%的成年受訪者表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30.9%的成年受訪者表示患有焦慮或抑郁癥,而這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與此同時,13%的成年受訪者表示開始或增加使用藥物,11%的成年受訪者認真考慮過自殺。2020年6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疫情期間美國自殺救助熱線電話接聽數量上升了47%,某些危機幹預熱線電話接聽數量暴漲300%。
二、美式民主失序引發政治亂象
美國自詡為民主制度的“樣板”,動輒打著所謂維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旗號對許多國家指手畫腳、肆意打壓。然而,金錢政治痼疾深重,民意操縱與謊言泛濫,美式民主不僅難以彌合日益極化的政治分歧,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撕裂,導致美國民眾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有名無實。
金錢支配下的政治選舉實質上成為“錢決”。金錢是美國政治的驅動力。美國的金錢政治扭曲了民意,把選舉搞成了富人階層的“獨角戲”。2020年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的總支出高達140億美元,是2016年的2倍多。其中,總統選舉花費再創歷史紀錄,達到66億美元;國會選舉花費超過70億美元。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2020年11月1日報道,在2020年的選舉周期中,排在前10位的捐款者捐款總額超過6.4億美元。除公開登記的選舉捐款外,大量秘密資金和“黑錢”充斥著2020年的美國大選。根據紐約大學布倫南司法研究中心的分析,匿名捐款的“黑錢”組織通過廣告支出和向各類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提供的捐款創了新的紀錄,共為2020年的選舉投入7.5億多美元。
民眾對選舉的信任陷入危機。蓋洛普公司網站2020年10月8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對總統選舉非常有信心的受訪者比例僅有19%,創下自2004年以來該調查的最低紀錄。《華爾街日報》網站2020年11月9日評論稱,在2020年的選舉中,人們對美國民主制度的信心下降至20年來最低點。
政治極化現象日益嚴重。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對立逐漸從政策之爭變為身份之爭,政治部落屬性日趨明顯,兩黨在諸多重大公共事項上僵持不下、無所作為,使國家治理陷入低效無能的泥淖。政客自甘墮落爭權奪利,相互傾軋、攻訐纏鬥成為美國的基本政治生態,各種醜陋攻擊和低俗抹黑競相上演。支持不同黨派的選民在極端政客的挑唆煽動之下勢不兩立,情緒日趨狂熱、溝通愈發艱難,仇恨政治演變為一場全國性的瘟疫,成為社會持續動蕩撕裂的根源。皮尤研究中心網站2020年11月13日報道,美國社會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政治分裂。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之間在經濟、種族、氣候變化、執法、國際參與以及其他一系列問題上的分歧日益鮮明。2020年的總統選舉使這些根深蒂固的分歧進一步深化。選舉前一個月,兩黨候選人的支持者中有約80%的登記選民表示,他們與另一方的分歧不僅在於政治和政策上的不同,更在於核心價值觀上的對立,約90%的選民擔心對方的勝選會對美國造成“持久傷害”。
權力制衡異化為否決政治。兩黨分裂強化了美國體制中固有的否決現象,權力分割和權力制衡變異為相互否決。兩黨惡鬥不止,使國會陷入癱瘓,決策陷入僵局。在疫情暴發失控的危機局面下,兩黨不僅在諸多議題上一再纏鬥,還把應對疫情沖擊的第二輪紓困法案當作競選工具,為了撈取選票拉鋸扯皮拒不妥協,導致數百萬底層民眾生計艱難。否決政治造成國會和行政系統、聯邦和州的尖銳對立。疫情期間,共和黨總統和民主黨占多數的眾議院矛盾不斷,聯邦政府與民主黨執政的“藍州”沖突頻發,不僅同各州搶奪抗疫物資,還屢屢和“藍州”執行截然相反的疫情應對政策,導致民眾無所適從。馬薩諸塞州緊急購買的300萬個N95口罩在運抵紐約港後竟被聯邦政府攔截。
選後暴亂凸顯美式民主危機。選舉沒有解決美國政治分歧,反而使對立白熱化。英國《衛報》網站2020年11月4日指出,無論誰贏得選舉,美國仍然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國家,憤怒和仇恨將成為政治遺產。敗選的共和黨陣營指控大選存在多項欺詐,不接受總統選舉結果,在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佐治亞州等提出訴訟,並對當地選舉官員施壓和恐嚇,要求重新計票以推翻選舉結果。特朗普一再堅稱絕不接受選舉結果,並號召支持者前往華盛頓抗議國會確認選舉結果,選舉爭議最終演變為暴亂。
2021年1月6日,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上萬名示威者在華盛頓舉行“拯救美國”示威集會,大批示威者隨後越過警衛線翻墻闖入國會大廈,與警察發生激烈肢體沖突。警察發射催淚彈並開槍射擊,國會議員們戴著防護面罩慌忙躲避,示威者占領會場後肆意妄為。事件造成數人死亡,導致正在認證選舉結果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被迫中斷,華盛頓特區相繼進入宵禁和緊急狀態。美國國會警察局局長史蒂文·桑德2021年1月7日稱,成千上萬參與暴力騷亂的人用金屬管、化學刺激物和其他武器襲擊警察,華盛頓特區和國會大廈共有50多名警察受傷。警察總計逮捕了100多人。2021年1月7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發表聲明稱,該事件清楚地表明了政治領導人持續、蓄意歪曲事實以及煽動暴力和仇恨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華盛頓上演的政治亂象令世界震驚。美國媒體稱這是美國現代史上權力移交第一次“在華盛頓權力走廊內演變成一場實體對抗”,“暴力、混亂和破壞動搖了美國民主的核心”,是“對美國民主燈塔形象的一記重擊”。法國《費加羅報》評論稱,這一暴力事件激化了美國社會不同陣營間的怨恨和不信任,使美國陷入新的政治危機。《外交政策》評論稱,美國已經變成了美國領導人經常譴責的樣子:無法在權力交接過程中避免暴力和流血破壞。黎巴嫩外交官穆罕默德·薩法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稱:“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入侵美國,以從美國暴政的手中解放美國。”
三、種族歧視惡化少數族裔處境
在美國,種族主義是全面性、系統性、持續性的存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對這一現狀無奈地表示:“因種族而被區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2020年6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連發兩條媒體聲明,強調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引發的抗議活動不僅凸顯了美國警察對有色人種的暴力執法問題,也凸顯了美國在衛生、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不平等和種族歧視問題。如果美國想要結束種族主義和暴力的悲慘歷史,就必須予以傾聽和解決。6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3次會議召開種族主義問題緊急辯論,這是人權理事會歷史上首次就美國人權問題召開緊急會議。11月9日,美國在接受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三輪國別人權審查時,因種族歧視問題遭致國際社會嚴厲批評。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等機構指出,美國的種族主義令人震驚,白人種族主義者、新納粹分子和三K黨成員公然使用種族主義的標語、口號,宣揚白人至上,煽動種族歧視和仇恨;政治人物越來越多地使用分裂性語言,試圖將種族、族裔和宗教少數群體邊緣化,等同於煽動和助長暴力、不容忍和偏執。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認為,對於非洲裔美國人來說,美國的法律體系已經無法解決種族不公與歧視。
印第安人權利遭受侵犯。美國政府在歷史上對印第安人進行過系統性種族清洗和大屠殺,犯下罄竹難書的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行,美國印第安人今天仍然過著二等公民般的生活,權利飽受踐踏。美國許多低收入社區中的印第安人等土著人遭受核廢料等有毒環境影響,罹患癌癥、心臟病的比率非常高。很多土著人生活在危險廢物處置場附近,出生缺陷率畸高。2020年8月5日,聯合國危險物質及廢料的無害環境管理和處置對人權的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員根據人權理事會第36/15號決議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土著人面臨采掘業、農業和制造業釋放或產生的有毒汙染物,包括遭受核廢料放射性影響,並且采礦廢物造成的土壤和鉛塵汙染對其健康造成的影響遠超其他群體。聯合國宗教或信仰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根據聯大74/145號決議編寫的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未經土著群體同意,或違反其傳統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將印第安“立巖”蘇族部落等的土地開放接受投資。聯合國適當生活水準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根據人權理事會第43/14號決議編寫的報告指出,少數群體和土著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最具破壞性,美國土著人的住院率是非拉美裔白人的5倍,死亡率也遠超白人。
對亞裔群體的欺淩加劇。疫情暴發以來,亞裔美國人在公共場合遭受羞辱甚至攻擊的事件比比皆是,一些美國政客對此更是有意誤導。《紐約時報》網站2020年4月16日指出,“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在美國身為亞裔是一種非常孤獨的感覺”。全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9月17日報道,一項針對美國亞裔年輕人的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四分之一的美國亞裔年輕人成為種族欺淩目標;在時任美國政府領導人種族主義言論的推波助瀾下,近一半受訪者對自身所處境遇表示悲觀,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自己及家人所處的境遇表示恐懼。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2020年3月23日和4月21日先後指出,有關國家政客主動發表公開或暗示性的仇外言論,使用別有用心的名稱來替代新冠肺炎病毒,這種把特定疾病與某個具體國家或民族相聯系的仇外表達不負責任、令人不安。美國政府官員公然煽動、引導和縱容種族歧視,無異於對現代人權觀念的悍然羞辱。
仇恨犯罪居高不下凸顯種族關系惡化。聯邦調查局2020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執法部門報告的8302起單一偏見引起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6%涉及種族族裔身份,其中高達48.4%是針對非洲裔,15.8%是針對白人,14.1%是針對拉美裔,4.3%是針對亞裔。在種族仇恨犯罪案件的4930名受害者中,非洲裔多達2391人。《今日美國報》網站2020年5月20日報道,一些美國人將疫情的暴發歸咎於亞裔,對亞裔的歧視、騷擾和仇恨犯罪事件越來越多。民權組織“停止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居民”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7個月,美國共發生2300余起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死亡案件頻發。2020年3月13日,26歲的非洲裔女子布倫娜·泰勒在自己家中被警察射中8槍致死。2020年5月25日,46歲的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當街殘忍“跪殺”。2020年8月23日,29歲的非洲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在打開車門要上車時被警察從背後連開7槍導致重傷,事發時布萊克3個年幼的孩子就在車上目睹了這一恐怖經過。“警察暴力地圖”網站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警察共槍殺1127人,其中只有18天沒有殺人。非洲裔只占美國總人口的13%,卻占被警察槍殺人數的28%,非洲裔被警察殺死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2013年至2020年,約98%的涉案警察未被指控犯罪,被定罪的警察更是少之又少。
有色人種受疫情危害更大。2020年8月21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人後裔問題專家工作組向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提交報告指出,美國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體現了明顯的種族差異,非洲裔的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分別是白人的3倍、5倍和2倍。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20年5月15日報道稱,“沒有什麽比這場疫情下的生與死更能體現美國的膚色差異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20年8月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疫情中的種族差異擴大到了兒童。拉美裔兒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比率是白人兒童的9倍,非洲裔兒童住院的比率是白人兒童的6倍。《洛杉磯時報》網站2020年7月10日報道,洛杉磯公共衛生總監芭芭拉·費雷爾指出,病毒對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造成的嚴重影響,根源在於“種族主義和歧視對獲得健康所需資源和機會的影響”。《今日美國報》網站2020年10月22日評論指出,有色人種死於疫情的人數遠遠多於白人,可歸因於不平等的教育與經濟體系導致有色人種得不到高薪工作,住房歧視導致有色人種居住密集,以及以犧牲窮人為代價的環境政策等。在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10個縣中,有7個縣是有色人種人口占大多數;在死亡率最高的前50個縣中,有31個縣的居住者主要是有色人種。
有色人種面臨更嚴重的失業威脅。英國《衛報》網站2020年4月28日評論稱,“最後被雇傭,最先被解雇”是非洲裔美國人最無奈的現實。美國勞工部2020年5月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4月份非洲裔和拉美裔的失業率分別飆升至16.7%和18.9%,創歷史最高紀錄。《華盛頓郵報》網站2020年6月4日報道,經過嚴重疫情後,只有不到一半的非洲裔美國成年人還擁有工作。美國勞工部2020年9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非洲裔的失業率比白人高出近一倍。《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20年7月20日報道,工會領導者呼籲美國勞工在20多個城市罷工,以抗議在疫情期間加劇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經濟不平等。
執法司法領域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信使》雜誌網2020年12月17日報道,在路易斯維爾市,盡管非洲裔美國人僅占當地駕齡人口的20%,且在搜查中發現違禁品的比率遠低於白人,但警察對於非洲裔的搜查卻占搜查總次數的57%,近3年內被逮捕者中有43.5%是非洲裔。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6月1日報道,盡管非洲裔僅占美國總人口的13%,卻占監獄囚犯總數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每10萬名非洲裔中就有1000多人被監禁。美國全國州議會會議網站2020年7月15日發布的研究顯示,有色人種在美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中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卻占被監禁未成年人總數的三分之二。艾奧瓦公共廣播新聞網2020年12月18日報道,在艾奧瓦州的監獄中,非洲裔的監禁率是白人的11倍。即使犯同一罪行,非洲裔也更可能被判更長的刑期。《洛杉磯時報》2020年9月15日報道,美國聯邦司法系統死刑適用中也存在著種族偏見,殺害非洲裔比殺害白人面臨死刑的可能性更低。當受害者是白人時,重罰有色人種犯罪嫌疑人的傾向更為明顯。《戴維斯先鋒報》網站2020年12月4日報道,自1976年以來,有色人種在美國的死刑執行中占比高達43%,目前等待執行的被告人中55%是有色人種。《邁阿密先驅報》網站2020年12月18日發表評論認為:“在我們的國家,刑事司法制度是由妳的錢包和膚色來決定的。”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202紐約時報
*【美國政治焦點】
#共和黨提出6,180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方案,內容多數與拜登政府計劃相同,其中1,600億美元用於疫苗的分配和開發,病毒測試及個人防護設備的生產;200億美元用於幫助學校重新開放;減輕小型企業的負擔;以及對個人的額外援助。但將削減美國民眾的直接補助,從1400美元減至1,000美元,其限制為收入最低的人,不包括收入超過50,000美元的人。
#麥康奈稱,Marjorie Taylor Greene傳播“愚蠢的謊言”是共和黨的“癌症“,過去一周,眾議院共和黨領導人原本保持沉默,但因為壓力越來越大,對於Marjorie Taylor Greene不斷散發有問題的社群帖子和影片,認可無休止的陰謀論和暴力論,這是麥康奈對這名喬治亞州新生共和黨嚴厲的譴責。
#前總統川普為其彈劾審判,組成了新的法律團隊,目前擬不把焦點放在,川普大肆評論大選舞弊是毫無根據的主張,而先把彈劾一個不再擔任總統的審判是否符合憲法。
#川普在大選後痛斥選民舞弊,但把未來將捐贈者的現金收入囊中。美國前總統川普和共和黨在11月和12月,利用虛假的選民欺詐指控和推翻選舉的承諾籌集了逾25億美元資金,數十萬信任的支持者傾聽並打開錢包。但川普陣營在律師和其他與這些主張相關的法律法案上的支出,只占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儲存1.75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空軍學院校友小組譴責國會山莊的暴力襲擊,並暗示某些畢業生可能會被開除。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2/01/us/biden-administration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翁山蘇姬被拘留】
緬甸恢復軍事統治,五年民主實驗走向失敗。翁山蘇姬被拘留後,對軍方批評人士的圍捕持續到週一晚間,軍方電視台宣佈該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互聯網連接持續遭到干擾,國內航班暫停,主要國際機場關閉。時報東南亞社長指出,緬甸似乎處於震驚中,很少有人預料到這場政變。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201/myanmar-coup-aung-san-suu-kyi/
*【民主英雄?軍事陪襯?緬甸領導人最終什麼都不是】
在緬甸被軍政府威嚇的數年間,民眾把翁山蘇姬的照片藏起來,但她是民主女英雄的護身符,即使被軟禁,也可以暗中拯救國家。但在2015年和去年,以壓倒性優勢贏得歷史性的選舉後,翁山蘇姬這座守護神的形象倒塌,她不願譴責仍大權在握的軍方,並對種族滅絕的情況視若無睹,她所得到的諾貝爾和平獎讓人無法信服。75歲的翁山蘇姬再也無法保護她的人民,也無法安撫將軍們。統治國家近50年的軍方再次發動政變奪權,短短5年後就中斷了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治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01/world/asia/myanmar-coup-aung-san-suu-kyi.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研究表明,對於某些病毒倖存者而言,一個疫苗劑量可能就足夠了。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擴大對冠狀病毒變種的搜索。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Rochelle Walensky博士說,美國發現新的,傳染性更強的冠狀病毒變種的能力提高了十倍。
#一項研究表明,在英國迅速傳播的變種可能對疫苗產生抗藥性。
#飛機和其他旅行的新聯邦口罩指令生效。聯邦命令要求乘客和機組人員在美國大多數共享交通方式(包括飛機,火車,渡輪,公共汽車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報告顯示,養老院工作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拒絕接種疫苗。
#拜登總統承受著加速疫苗接種的壓力,最近建議盡快達到平均每天150萬劑。
#一百萬劑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的病毒疫苗週一抵達南非。
#世衛組織專家小組在武漢展開溯源調查。15名專家正在訪問首批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地方:包括華南海鮮市場、金銀潭醫院和疾控中心。調查預計將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科學家們最初認為疫情始於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但現在這一理論受到懷疑。
#中國警方表示,他們已經搗毀了製造和銷售超過3,000劑假性冠狀病毒疫苗的犯罪集團。該機構說,有80多人被捕。
#歐洲各地的封鎖令公眾感到沮喪,養老金領取者上週末在維也納抗議,餐館老闆在布達佩斯街頭遊行,示威者與比利時警察發生衝突,導致數十人被捕。荷蘭當局上週因違反國家宵禁而罰款10,000多人。法國宣布限制措施,包括嚴格的邊境禁運。
#芝加哥宣佈在面對面的學校重新開放對峙中進入“冷靜期”。
#美國的確診案件數量正在下降,但風險仍然很大。1月29日的新平均病例數比三週前的美國高峰時低40%。儘管如此,過去7天報告的平均每日死亡率仍高於3,000。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2/01/world/covid-19-coronavirus
*【日韓疫苗接種工作進展緩慢】
隨著死亡人數的上升,日本幾個主要城市都進入了緊急狀態,韓國也禁止了五人及以上的集會,但兩國均未開始接種疫苗。從好的方面來看,時間推後或許可以令其從他國錯誤中吸取教訓,但變異毒株的出現和疫情的惡化可能會妨礙保護公眾的努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01/world/not-yet-desperate-japan-and-south-korea-plod-toward-vaccinations.html
*【美國東北部分地區遭遇罕見暴風雪】
數年來最惡劣的暴風雪天氣,促使許多城市關閉了疫苗接種和檢測場所,這可能會對當前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構成威脅。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2/01/us/winter-storm-snow?_ga=2.259561034.1951521937.1612231824-1305779676.1608620621
*【專欄:中國可能會是拜登的噩夢】
時報專欄作者紀思道認為,與和中國打交道相比,華盛頓的黨派之爭只是小菜一碟。拜登需要在約束習近平各種侵犯人權行為的同時,與中國展開合作,降低戰爭風險。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201/foreign-policy-china/
*【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中國年輕人只能“拿命換錢”?】
拼多多年輕員工猝死、跳樓、上網發聲的員工被要求離職,餓了麼外賣員自焚討薪……一連串死亡和抗議再次引發了對中國高強度加班文化和企業權力的大討論。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201/china-technology-worker-deaths/
*【阮富仲再度連任越共總書記、國家主席】
因黨內領導人無法就繼任者達成一致,76歲的阮富仲破例被授予第三任任期。阮富仲以保守主義意識形態而聞名,把打擊高層腐敗作為優先事項。在他執政期間,越南經濟持續增長,在遏制疫情方面也取得了成功。預計越南將繼續平衡中美外交關係,同時壓制異見人士,保證黨的控制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01/world/asia/vietnam-party-congress.html
*【泰國民主抗議者遭清算】
去年,數十萬人曾參加了一系列由學生領導的示威遊行,要求改革政府和君主制。如今,他們中的一些正面臨刑事指控:親民主抗議者在半夜被安全部隊扣押,並被拖到警察局,一些人被指控的犯罪條數和他們的年齡數字一樣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01/world/asia/thailand-protests.html
*【克里姆林宮稱,等待抗議者的將是嚴厲懲罰】
俄羅斯當局將參與示威活動、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抗議者稱為“流氓和挑釁者”,並表示他們可能會被控以重罪、處以徒刑。在周日席捲全國的抗議活動中,警方累計拘留了5300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01/world/europe/protesters-in-russia-punishment.html
*【冰箱戰勝電視:經濟低迷打破普丁的愛國盾牌】
俄羅斯對抗性外交政策引發的經濟制裁已在國內產生後果,經濟上的痛苦開始損害對普丁政府的支持。抗議逮捕納瓦尼的示威活動蔓延全國,團結愛國的號召也不再是解藥。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201/russia-putin-economy-protests/
*【職業電競淘金熱:亞洲明星選手湧向美國】
在職業電競領域的最熱門項目《英雄聯盟》上,美國戰隊與中韓等亞洲對手有明顯的實力差距。為此他們開出高薪,吸引明星運動員加盟。但引進球員能否帶來成功仍是個問題。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201/esports-league-of-legends-america/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喬科口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分享取消 · 【6號生活館】 臺灣出貨喬科三層防塵口罩50入拋棄式口罩防霾口罩防塵口罩防曬口罩【Z200919】 ·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兒童口罩黑色口罩一盒50片. ... <看更多>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喬科口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分享取消 · 【6號生活館】 臺灣出貨喬科三層防塵口罩50入拋棄式口罩防霾口罩防塵口罩防曬口罩【Z200919】 ·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兒童口罩黑色口罩一盒50片. ... <看更多>
喬科三層防護口罩 在 [討論] 蝦皮來路不明口罩- 看板Lifeismone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先放張我國衛生福利部的宣導圖:
衛部(署)醫器 OOOOOOO 號
衛部(署)醫器 OOOOOOO 號
衛部(署)醫器 OOOOOOO 號
在這邊先強調,不是針對中國!
中國是世界口罩大廠,肯定有合格的口罩,
從中國進口的,也是有衛部(署)醫器輸字號。
然而,這是蝦皮的偽日牌中國製口罩:
最後一個可以看到之前販售的價格,
50片賣$85,非常便宜!
淘寶賣場:
價格約13-18人民幣
再來看看實拍,蝦皮評價照:
無任何衛部(署)醫器字號
明顯染色不均
搭配去年新聞報導抽查中製口罩不合格,其染料致癌。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375393
媽的這些小王八蛋,
再次強調,購買口罩請認明「衛部(署)醫器字號 」,
請勿購買來路不明的口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217.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feismoney/M.1580257950.A.9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