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 專訪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杜書伍通路帝國】
1970年代初識管理學,杜書伍就深受吸引,更成為他日後打造聯強集團的軟實力基礎。然而,工程師出生的杜書伍,為何選擇通路一行?又如何帶領企業走向市值成長1,052億元的榮光之路?
1970年,聯強總裁杜書伍成為大學新鮮人,進入國立交通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系就讀。五十年後,他成為交大在台復校後的第八十位名譽博士。
今年1月25日交大舉辦的頒授典禮上,雖因疫情,並未廣邀貴賓,但仍聚集了多位產業界大佬,包括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光寶集團前總裁林行憲、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親往,見證光榮時刻。
近幾個月來,杜書伍可說「喜事連連」。在交大頒發名譽博士前兩個月,2020年10月27日,他才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共七人,獲頒第九屆工研院院士。
而稍早之前,在《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10月號發布「台灣CEO 100強」評比,杜書伍榮獲第四名,於10月8日才剛參加贈獎典禮。
三個月內連得三大殊榮,讓他的團隊也忙得不可開交,開玩笑說,「短期內應該不要再得了吧。」
在《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評比中,杜書伍擔任聯強國際領導人期間,繳出3924%的總股東報酬率及市值成長1,052億元的傲人成績。此項評比進行三屆以來,杜書伍每屆上榜,且全在十名內,經營功力可見一斑。
在領取名譽博士時,杜書伍以幽默且感性的口吻表示,這個博士,他念了五十年。事實上,在大學時期,杜書伍就展現不同於一般科技人的遠見和企圖心。
#管理素養為成功奠基
1970年代,國內資訊科技還在萌芽,一部電腦主機價值上百萬美元,可望而不可及,全台灣電腦數量更是屈指可數。「那時很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杜書伍笑說。他不斷思考,如何補強未來職涯發展能力?
隔年,交大管理科學系成立,讓杜書伍想到,企業營運不但要靠電腦,更要了解管理的內涵。因此他從大二就開始選修許多管理課,愈讀愈感興趣,畢業時一共修了超過二十個學分。
服兵役前,已對管理學深深著迷的杜書伍,還買了一本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著作《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把這本超過八十萬字的大部頭書,帶到部隊「練功」。這本書至今他仍保留,裡面有當時他逐一劃重點、做眉批的珍貴紀錄。
台灣管理學先驅許士軍教授是這本書的三位譯者之一,而去年杜書伍在台灣CEO 100強的贈獎典禮上,也是從許士軍手中接過這項榮耀,不但巧合,更讓杜書伍感覺意義非凡。
杜書伍回憶,當時還沒有工作經驗,對管理學雖難深刻體會,但產生潛移默化效果,成為深植於內心的管理素養,所以他常說,這是他的「隱藏版學歷」。
#懷抱解決問題的心
這個隱藏版學歷帶給杜書伍最大的收獲,是後來他在經營企業時,非常強調要建立管理機制。有了管理機制才能不斷複製、成長,這也是他帶領聯強成為亞太第一及世界第二大資通訊產品通路集團的重要關鍵。
另外,面對工作的心態,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不挑工作,只想解決問題,」杜書伍強調,從退伍後進入神通集團擔任研發工程師開始,他一直抱持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工作,有什麼需要,他就接什麼工作。
24歲進入神通集團,32歲升任副總經理,1988年聯強國際成立,杜書伍接任總經理時也才36歲,外人看起來似乎是坐著直達車升官,但其實,是他把每一份工作,都當成是自我磨鍊和拓展視野的機會。
杜書伍進入神通集團後,歷經了許多不同於一般研發人員的職涯,一路從研發、業務,到負責行政管理、蓋廠房,甚至還創辦過一本雜誌《微電腦時代》,更難得的是這本雜誌還得過金鼎獎。
杜書伍說,要接行政事務前,有人勸他三思:「你做業務,業績好,大家都拍手,為什麼要去做常捱罵的行政?」但杜書伍想,研發和業務他都歷練過了,但對後面的行政支援不熟悉,而且自己也常覺得行政部門效率不佳,為什麼不自己去做做看?
所以,他去做了一年的行政,「又練了很多功力出來,」晚上11點下班是常態,但他不以為苦。
聯華神通集團大家長苗豐強,跟杜書伍共事超過四十年,很早就發現杜書伍總是公司最晚走的人。苗豐強還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可看出杜書伍堅持的性格:當年公司交由杜書伍負責籌建神達電腦第一座竹科廠時,杜書伍只要不滿意品質,就是打掉重做,「我也接到不少廠商的抱怨電話。」
杜書伍總說,進入職場的前十年,「就已經把經營企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經歷過了。」
#開創高科技整合服務
聯強國際的成立,把杜書伍的生涯推上顛峰,多年來,他也成為聯強的代表性人物。
聯強國際在三十多年前開創出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從專業通路商概念出發,將過往各自獨立的銷售、配送、維修等項目整合起來,讓高科技產品從生產到配銷成為一條龍的整合型服務。發展至今,聯強營運據點遍及全球38個國家與地區。
但杜書伍本人是工程師背景,為何投入通路行業?
杜書伍表示,他一路歷練下來,體會到資訊產品要普及,必定要靠通路,但通路的布建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投入研發製造,我就去開發通路,比別人早一步布局。」從這個事業的選擇就顯示了杜書伍差異化策略的本領。
杜書伍在交大的同班同學,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說,當年他們的同學大多選擇從事高科技產業,唯有杜書伍選擇了「通路」這個競爭激烈,又要管理龐大物資的辛苦產業。
為何選「辛苦產業」,還一做超過三十年?杜書伍認為,通路事業永遠都有新的挑戰和機會,雖然一方面覺得永遠做不完,但也不必擔心同樣的事情做到想打瞌睡。
除了具備策略思維與工作熱誠外,做為一個經營者,杜書伍非常重視可以快速複製的內部管理機制。深知企業經營要可長可久,不能靠「人治」,還得靠「機制」。
認識杜書伍的人都了解他是個「制度狂」。聯強剛成立時規模不大,幹部有限,很多事都要自己挽起袖子來做。杜書伍深知,公司制度設計不能從教科書或別人的經驗抄過來;再加上聯強是一個創新模式,也無從抄起,只好由自己扛起責任。「前面幾年好辛苦,白天上班,下班後晚上就回家設計制度,」杜書伍難得皺起眉頭說,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把公司帶上軌道。
#杜書伍夢想中的新家
聯強國際近期最令外界矚目的動態,是2019年9月以50.87億元,購入南港輪胎舊廠區改建案其中一棟商辦的部分樓層,未來會將總部從已承租超過三十年的民生東路辦公室遷至南港。
聯強在海外布局已久,在全球許多城市蓋過運籌中心和辦公大樓,但位在台灣的總部反而都是租的,直到八年前,現在的總部用地傳出都更消息,才讓杜書伍驚覺,是該在台灣有一個自己的家了。
在杜書伍的職涯中,一共蓋了超過三十棟廠辦,所以他對「蓋房子」很有自信。新大樓設計不假手他人,因為這不僅是聯強未來的家,也是他未來的夢想。
硬體固然重要,更傷神的是軟體。「(新大樓)這個決策,我的壓力很大!」杜書伍認為,企業總部應該要思考百年傳承,必須考量長期的環境變化和使用需求。
新大樓在物聯網的機制和核心軟體,是他花最多心思的地方。軟體必須是開放系統,未來只要升級軟體,就不怕建築功能過時。舉例來說,辦公大樓在上下班和中午休息時間,電梯很容易堵塞,如何讓電梯順暢運作,是大樓相當重要的一環。
為了創造最高的使用效率,杜書伍甚至親自拜訪電梯公司,了解他們的軟體如何設計,未來修改調整的空間如何……連這類小細節都要親力親為。
新大樓預計在2024年完工,由老闆親自量身打造的總部將以何種面貌出現?令人期待。
從大學時代醉心管理,到後來建立制度,杜書伍還有一項與眾不同的嗜好——透過文字傳播新觀念。
從2000年起,他把自己多年經營企業的心得,撰寫成一篇篇管理文章,已累積二百餘篇,超過五十萬字,部分還集結成書,十分長銷。
即使到今天,杜書伍都還在不斷思考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為寫作題材,即使在開會時,靈感一來,他就會馬上在手機上寫下標題,有空時再把文字整理出來,「有時興緻一來一個禮拜寫二篇,有時候偷懶就二個月沒寫,」杜書伍笑著說。
#數位轉型收穫成果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聯強國際全年營收預計微幅衰退1.66%,不過下半年業績已回升,12月甚至還創下單月營收374.6億元的歷史次高。這要歸功於推動多年的數位轉型,發揮了巨大功效。
其實聯強在成立初期就推動資訊化,所有制度都要靠資訊化平台來執行。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生諸多新應用後,杜書伍又發現資訊系統若只做內部管理絕對不夠,幾年前就在公司內部推動數位優化,甚至發展數位轉型。去年疫情,不但剛巧成為驗收成果的機會,更確定這是對的方向。
目前聯強內部資訊已廣泛串連,並利用APP讓員工隨時協同作業,因此去年3月大陸雖突然封閉,但聯強在大陸二十多個據點,連同香港、台灣在內,還是可以維持遠距作業。
聯強推動數位轉型有四項重點。第一是工作模式轉型。就是把一些制式化、勞力密集,像資料輸入這類工作數位化,改由電腦執行,一方面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效率也大幅提升。
第二項重點是管理轉型。以往有許多制式化工作,要花很多時間查核,交給電腦後,只要源頭資料正確,就一定可以產出正確結果,促成內部分工及管理方式改變。
第三項重點是商業模式改變。由於所有資訊數位化,不但可以做到橫向內部連結,甚至縱向與客戶連結。在透明和即時資訊流下,不需要再跟客戶曠日費時地核對資料,使得溝通模式、交易方式等等也跟著改變。
第四項,也是最重要的數位轉型重點,是創造新的商業機會。聯強有一個新的發展重點,就是「營運管理服務平台」,產品的製造商或品牌商,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取得協助。
在這個概念下,2016年新成立「通達智能運籌」公司,提供到宅服務、專業配送、智慧倉儲、快速維修和技術服務等五大類業務,至今在台灣已提供超過一百萬戶各類家電用品、淨水器、按摩椅等到宅安裝和維修,如同「家用產品的最後一哩(last mile)」,成長潛力無窮。
從創立初期挑燈夜戰擬定公司制度,杜書伍投注了一生心力,使聯強長成今日規模。外界看他總是意氣風發,但他說每天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沒有挫折,就沒有克服困難後的欣慰和充實,「所以有時候要學會憋氣往前走,制度對了才能走得遠。」
文章出處:哈佛商業評論 / 作者:張彥文 / 攝影:池孟諭
#連結閱讀:
1.聯強總裁:制度是我們的信仰
http://bit.ly/34HVdsY
2.我的隱藏版學歷
http://bit.ly/3mZTyHC
3.談紀律不如談自律
http://bit.ly/3q4W2WL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9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5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人說台灣的團團是倫敦的Dover Street Market,巴黎的Colette,當你懾服於店裡高端的時尚品味,再看著眼前這位幕後操盤手:眨巴著烏黑圓眼、只用手指梳頭的女人,確實產生強大的違和感。聽馮亞敏講話總是能夠談笑風生間掌握節奏,最後成為領導局勢的那個人,她說:「人要有想法,還要懂得選擇;...
「喜事集團老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由左至右:喜事國際時尚集團董事長宋毅先生、執行長馮亞敏女士 的評價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時尚教母團團創辦人馮亞敏70個國際品牌都要她【看板人物精選】 的評價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喜事集團ptt :: 百貨業者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喜事國際旗下e-shop線上購物平台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滾石唱片地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喜事集團老闆 在 滾石唱片地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喜事集團老闆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鋼材外銷碰壁,台鋼鐵業改淘綠金】離岸風電能創 1.2 兆產值!鋼鐵老闆嘆:當初想轉進風電業,所有人都反對!! (01/15/2020 中央社、BuzzOrange報橘)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美國 2018 年為保護國內鋼鐵業,開始對中國 開徵 25% 進口金屬關稅,影響全球鋼鐵業佈局,再加上 歐盟 2019 年對台灣鋼鐵業啟動反傾銷(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調查,因一不小心就會誤觸傾銷紅線,讓台灣鋼鐵業外銷遇到瓶頸。
幸好,政府近年加速離岸風電市場運作,也促進鋼鐵產業升級,2019 年底更出現全台第一個完工的 水下基礎組裝廠 ,成為離岸風機一大助力!只是,台灣鋼鐵業想靠綠能產業創下好成績,得先過哪些難關?(責任編輯:黃梅茹)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所能夠帶給我們的,絕對不僅僅止於增加潔淨、低碳、環保、永續的綠電這單一面向而已,整個過程中所連帶產生的效應包括增加就業機會,提升本土經濟產值,促進產業升級等等多重面向的利益,將會陸陸續續地展現在國人面前。
中鋼旗下子公司興達海基占地面積 27.5 公頃,緊鄰在興達港,是中鋼斥資 68 億元專注在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生產廠,今年開始生產沃旭 56 座套筒式水下基礎,未來目標年營收百億元。
去年雙十國慶後兩天,秋末冬初本該是人煙稀少的台北港,這天卻湧入大批熙來攘往的人潮、車潮,世紀鋼以辦喜事的心情舉行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基樁對接儀式,總統蔡英文出席見證台灣本土第一支基樁誕生,宣告台灣要開始「大賺綠能產業的錢」。
想淘綠金不容易!因當初沒人看好離岸風電產業
時間快轉 2 個月,因中鋼集團投資興達海洋基礎公司,租下高雄興達港 34 公頃面積,興建水下基礎廠房與重件碼頭,投入資金上看新台幣 68 億元,12 月中竣工典禮請來的舞龍舞獅喧鬧聲也劃破 10 多年來寂靜,曾被列入「蚊子港」名單的高雄興達港華麗變身,轉型成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基地。
不同廠商、不一樣的地點,看似毫無關聯,其實都是為了同一件事,離岸風電產業在短短 3 個月內頻傳佳音,一掃之前國產化陰霾,更為近年來深陷貿易保護主義泥沼的鋼鐵產業,打造出一條淘綠金的「新絲路」。
過去台灣沒有離岸風電市場,如今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廠商似乎真的看到商機無限。中鋼旗下興達海基總經理呂武雄興奮地說,若以東北亞範圍來看,台灣算是率先發展離岸風電,日本、韓國現在才要開始。而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形容「光是在台灣,離岸風電就有 10 至 20 年榮景,未來更有機會赴東南亞接單」。
離岸風電正在帶動台灣產業升級發展,世紀鋼堪稱是最風光的離岸風電概念股,在 2018 年以前,股價都在面額新台幣 10 元上下,2018 年宛如分水嶺,股價一度衝至百元,儘管後來下修,但仍力守在 70 元大關,成為新一代鋼鐵股王。
不過, 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回想,自己第一次提出想切入離岸風電的念頭時,遭到當時股東與董事反對,沒人看好,因為風險太大。
風險大是因為離岸風電鋼件有個特性 ——「笨重」。所有鋼材重量、厚度與直徑,都會比傳統鋼材大上好幾倍,例如,一般汽車鋼板厚度落在 1 至 2 毫米,離岸風電所用鋼材厚度可達 15 公分,等同一個拳頭大小。
換言之,廠商手上現有設備不見得能用,必須添購新機具設備,一輛運輸車、一部吊車可能動輒千萬至上億元,口袋不夠深或市場不成熟,是業者不敢貿然投資原因。
如今政府帶頭衝出一條離岸風電新契機,設定 2025 年離岸風電 5.7GW 裝置容量,後續 10 年再釋出 10GW 目標容量,有了政府加持,廠商才敢投入。但是砸重金買設備,也不見得拿到門票,因為技術層次又是一大門檻。
重砸 1 億元,只為邀國外電焊師來台技術移轉
離岸風電整套水下基礎高達 80 公尺,約 30 層樓的高度,超過 1000 噸重,而製作水下基礎最大的挑戰是焊接與尺寸控制。 為了追趕技術,中鋼先從內部篩選出平均年資 10 年的資深焊接人員,再請西班牙 Nervion 來台進行為期 3 個月技術移轉與指導,「這些外籍電焊技師每人每天在台顧問費用是以萬元起跳,算算光花在外籍技師費用至少 1 億元」,呂武雄說到。
興達海基與 20 家夥伴合作,目前已有 280 名焊接人員通過認證,未來將組成 300 名的焊接大隊,未來台灣也將成為亞洲最多的高級銲工的國家。
技術移轉費用昂貴是因為離岸風電開發商所要求的焊接技術等級為「6G」,為目前所有產業別中要求等級最高,舉例來說,離岸風電鋼材多半是圓管,但又因為巨大關係,往往需要用仰角方式焊接,維持仰頭姿勢之外,還要拿捏焊接時的溫度,入熱度一下子太高,可能會融化焊道壞了整個鋼材。
培訓過程幾乎是要顛覆這群資深焊接人員過往抱持的邏輯,以前老師傅在焊接不做預熱動作,如今強制預熱達到一定溫度才能開始作業,或是過往經驗就是焊愈快愈好,因為老闆都會希望快快做完、快快出貨,但是在離岸風電的規範卻是「不求快」。呂武雄坦言,一開始同仁們很不適應,要調整工作慣性,時常接到抱怨。
「不求快」是因為離岸風電有個特殊規定,只能允許焊壞修補 2 次,第 3 次鋼材就會報銷,鋼廠就要自行吸收上百萬元損失,自然是以品質為優先。
一名業界人士也透露,這些培養出來的高階焊接人才,帶動國內產業升級轉型,也因為其焊接水準相當高,未來也能適用於國防工業,政府推動的國機國造政策,等於間接跟著受惠。
離岸風電產業有望創 1.2 兆產值
總統日前在世紀鋼台北港場合致詞時指出, 從水下基礎工程到各式零組件國產化,估計離岸風電產業有望在國內創造出新台幣 1.2 兆元產值;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長許乃文也說過,光是 CIP 在彰芳暨西島開發案,總計落實國產化訂單,已經遠遠超過 300 億元。
其實,在落實國產化過程,開發商難免會碰到困難,例如,經濟部要求風機零組件之一的功率轉換模組(PCM)須落實國產化項目,不過 PCM 向來是風機製造商技術 Know How,因而傳聞風機業者三菱重工維特斯(MHI Vestas)無意在台設立 PCM 機艙組裝廠。
許乃文坦言,政府在執行國產化政策過程,「這塊踩得非常堅定」,最後與中鋼攜手合資找地蓋廠,才得以成功說服 MHI Vestas 來台組裝。
可以想見,開發商不僅是開發風場,也扮演溝通橋梁平台,因此為了強化「在地連結」,沃旭日前宣布原本擔綱亞太區政策事務暨企業傳播總監汪欣潔從今年元旦起晉升為首位台灣總經理。
沃旭表示,目前在丹麥沃旭台灣公司並未有「總經理」職務,後續將加強與台灣政府以及當地供應商的溝通,才會新增總經理職務,並做這樣的安排。
對於台灣廠商來說,這是一塊看得到、吃得到的大餅,政府打造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不僅是「加質」人才素質,也是「加值」供應鏈附加價值。
鋼鐵業外銷深陷保護主義泥沼,靠綠電殺出血路
回顧去年以來,鋼鐵產業陷入貿易保護主義泥沼,包括美國的 232 條款、澳洲、泰國、印尼等,去年 8 月歐盟也啟動對台鋼鐵業的反傾銷調查,各國堆疊起貿易障礙氣氛濃厚,動輒就會誤觸傾銷紅線,加上美中貿易戰讓鋼鐵業外銷動能熄火。
如今,離岸風電政策猶如政府打造出來的「新絲路」, 廠商先在台練兵,未來將有機會赴國際市場,讓台灣鋼鐵業從陸上建設案到海上風場開發案通通包下,創造出「海陸」雙布局。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buzzorange.com/2020/01/15/how-offshore-wind-power-influence-tw
♡
喜事集團老闆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職場,背叛你的人,都是昔日的親密戰友﹞
寶兒與潔米這兩人,從幼稚園起,到小學、國中都是同學,一起參加游泳校隊,自然的成為閨密。大學畢業之後,由於所學相近、志趣相同,兩人意外的進到同一個精品集團,都做行銷,只是負責的品牌不同。
當然,兩人很高興可以進一步成為親密戰友,相互支援,不論創意發想或舉辦活動,無私的為對方貢獻點子與時間,上班在一起,下班相約吃飯再討論,經常談到欲罷不能,充滿革命情感。
這樣一對人人稱羨的好友,共事3年後卻反目成仇,這種例子在職場俯拾皆是,難道親密戰友最終的宿命就是分道揚鑣?
發票,埋藏殺機
寶兒負責的品牌,風格路線切中時下潮流,加上行銷操盤運用巧妙,去年創造高人氣的口碑,也刷新業績紀錄,受到公司高度肯定,拿到豐厚獎金,從經理升遷為總監。
相對的,潔米就沒那麼幸運,她負責的品牌雖然經典,但是客層老化,回購率低,業績不振,即使在行銷手法上不斷推陳出新,仍然通通宣告無效,潔米經常被總經理叮到滿頭包,遑論升遷與加薪。
潔米心有不甘,認為彼此年齡一樣、念的學校一樣、所學科系一樣,沒有道理自己輸給寶兒,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倒楣,分到錯誤的品牌。眼看著寶兒意氣風發,官運亨通,潔米壓不住心中嫉妒的熊熊大火,開始出現有意無意的小動作。
可是寶兒人逢喜事精神爽,整個人自信滿滿,樂觀無比,加上珍惜友誼,想要維持關係,選擇性的漠視潔米為她一步一步堆起來的職場風險。直到有一天,總經理找寶兒興師問罪,拿著一堆發票,要她解釋和潔米的餐敘怎麼會用來報帳。
「可是,我們倆是下班後討論工作,也算是加班。」
「你們兩人是好同學,怎麼證明這幾頓飯都是在討論工作?」
我們都一樣,憑什麼贏的不是我?
寶兒不免吶悶,這一類報帳已經有一兩年,以前都可以過關,怎麼這一次會拿來放大處理,這時候總經理抽出其中三張,分別是寶兒買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以及腳底按摩、美容SPA!
「連買內衣都報,當公司是妳家開的嗎?」
「這是潔米幫我報的,我不知道怎麼會夾進去!」
「潔米說,妳告訴她,當總監有一筆特別費用,什麼都可以拿來報!」
此時,寶兒才意識到被潔米擺了一道,比起被總經理冤枉,她更心寒的是潔米的背叛!後來寶兒不明譽的下台,也離開公司,從此兩人視同陌路,開同學會時更是王不見王。這樣的結局,讓其他同學都看傻眼,直呼不可置信!
親密戰友,背叛的3個原因
不論是在職場或任何人際關係,背叛者通常是最親密的那個人,傷害自己最深,原因有三個:
1. 背景相似
--因為相似,對方怎麼看怎麼順眼,容易走得近成為好友;可是當兩人的薪資待遇、職位升遷出現落差時,輸掉的一方被比下去,就會不服氣,產生瑜亮情結,關係會便出現不平衡,妒意油然而生。
2. 了解最深
--親密戰友,彼此知之甚深。感情好的時候,無話不談;一旦感情出現裂縫時,就是掌握最多秘密,也最知道要害在哪裡,一出手便是致命一擊。
3. 毫無防範
--之所以能成為好友,最重要的基礎是信賴,遇見對方有些不對勁時,為了維護關係,通常會自我欺騙,告訴自己眼睛看到的不是事實,而不自覺地身陷危險之中。
越相似的人,越可能背叛你
職場裡,充滿政治性的角力,不如想像中的單純,但是也不致複雜到難以理解,說穿了,就是人性與欲望的交相運作。因此,所謂的朋友或敵人,都是動態競爭下,一時權宜的角色關係,而職場的情勢瞬息萬變,也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就不會被背叛所擊垮。
那麼,在辦公室裡,什麼人是最需要防備?
一般人都以為,是對自己最不友善的那個人,或是責罵自己最凶的老闆或主管,其實錯了,正確答案是,跟你最相似的那個人或那一小撮人!包括:家世背景、學歷條件、工作經歷、強項能力、個性特質,以及在公司裡的部門、職務、位階等,彼此背景條件越相似,越容易發生背叛的情形。
至於相似與否,不一定是事實,不見得符合你的認知,重點在於對方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即使你認為彼此不相似,但是只要對方認定相似,相似性便成立,對方就會拿你做比較,產生競爭,帶來嫉妒與敵意,製造毀滅。
相似同事,5個相處原則
在辦公室裡,最相似的同事是誰?一般來說,就是隔壁那一位!同一個部門、同一類職務、同一種位階,經常合作無間;想要吐苦水,抱怨主管或工作時,第一個一定找他,因為他最了解情況。所以,他比誰都清楚你的痛處,若是想要整你時,出手絕對一招比一招狠!光是把抱怨主管的那些話,搬去給主管聽就夠了。
相似的同事不是壞人,而是他認為他「應該」得到和你一樣多,或是比你多一些,一旦這個期待落空,想要扳回一城時,他就會變成小人,背後捅一刀、說壞話、穿小鞋等。其中,越是老實認真的同事,越會讓人吃驚。所以相處時,請謹守以下五個原則:
1. 認清楚隔壁同事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
2. 不要跟他訴苦與抱怨。
3. 不要讓他知道你的薪水,因為你無法預先知道他比你多還是少。
4. 當你有升遷與加薪時,就要小心防範他的反擊。
5. 對於這樣的人,只能比他強,而且要強很多,所以務必快速拉開差距,把相似性減至最低,遠遠把對方甩到腦後,讓他看不到你的背影,在自嘆弗如之下,把你從競爭對手的名單中刪除,不再做比較,敵意便會自動消除。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喜事集團老闆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人說台灣的團團是倫敦的Dover Street Market,巴黎的Colette,當你懾服於店裡高端的時尚品味,再看著眼前這位幕後操盤手:眨巴著烏黑圓眼、只用手指梳頭的女人,確實產生強大的違和感。聽馮亞敏講話總是能夠談笑風生間掌握節奏,最後成為領導局勢的那個人,她說:「人要有想法,還要懂得選擇;我從一個時尚的fan成為經營者,我選擇了時尚成為我的事業,光有感性面是不夠的,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短短幾句話道出她從事這個行業的心路歷程,她憑著對於時尚產業無比強大的熱情,與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旺盛氣勢與那些LVMH、PPR等國際集團的大老闆們平起平坐,「我們是代理品牌,是投資者,沒有誰求誰的問題!」事實證明,這股強烈的自信也真的讓她把幾個重生老牌操作出新的春天,Givenchy、Jil Sander從高端殿堂開闢潮流市場這一役打得漂亮,馮亞敏絕對功不可沒。一旦談起台灣的時尚發展,她就像一個看著自己孩子不被認真對待的母親一般,她的痛,很真實;「台灣只有時尚圈沒有時尚界,因為根本都沒有發展成產業鏈的條件,駕馭時尚的人都不是懂時尚的人,像日本政府會贊助支持時尚意見領袖去國外看秀,韓國三星科技團隊也去看時尚秀,用最新的科技傳播時尚訊息⋯⋯」
愛之深責之切,傾注所有力量捍衛她衷心摯愛的志業,馮亞敏無疑是最專業的時尚份子無誤,包括那些愛與恨的,也是。
欲看更多精彩內容,請上
VOGUE 官網:http://www.vogue.com.tw/
VOGUE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GQ 官網:http://www.gq.com.tw/
GQ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QTaiwan
喜事集團老闆 在 時尚教母團團創辦人馮亞敏70個國際品牌都要她【看板人物精選】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論壇精華回顧】夢幻職業時尚買手甘苦談! 喜事集團 營運長宋安時尚Buyer趨勢觀察與分享|2021國際時尚論壇|2021臺北時裝週x VOGUE FNO. VOGUE Taiwan. ... <看更多>
喜事集團老闆 在 喜事集團ptt :: 百貨業者資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百貨業者資訊,喜事集團實習生,喜事集團網站,喜事集團104,喜事集團股票,喜事國際代理品牌,喜事國際樂高,喜事集團資本額,喜事國際eshop. ... <看更多>
喜事集團老闆 在 由左至右:喜事國際時尚集團董事長宋毅先生、執行長馮亞敏女士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由左至右:喜事國際時尚集團董事長宋毅先生、執行長馮亞敏女士、CAMPER創辦人Mr. Lorenzo夫婦、喜事國際品牌經理宋安、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 Taiwan品牌經理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