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社會,要建立界線並不容易。
沒有界線概念,界線含糊不清,幾乎是我們生活的日常。隨時被侵踏,被混亂牽扯更是常見的事。
回想你從小到大的經驗,有許多話語,可是從小聽到大的,如果沒有反思這些語句的意涵,你幾乎是全套接收的話。
那麼,對你而言,「界線」是讓你感覺不對的事,若是要建立界線,就需要從零開始。
那些不理性的歸咎和批評,像是針對你,而不是在和你討論客觀合理的處理是什麼,例如:
「你不要那麼愛計較」
「吃虧就是佔便宜」
「算了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能者多勞,有能力者就是要多做一點」
「你要多服務別人,服務別人是有愛心的行為」
「不要有意見,叫你去做,去做就對了」
「讓你多做一點,是看得起你,不然拉倒」
「你那麼小氣,只是用一下你的東西,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都是為你好,才要你這麼做」
例子很多,不知道你認為生活中,最讓你界線混淆,感到疑惑、不舒服,卻又不得不做的話語是什麼呢?
這些在「我」和「你」和「他」之間混淆在一起的立場、權利、感受、思想、價值觀、生命信念、人生課題及需求,總是讓我們過度承擔別人的責任,又自動化推卸自己的責任出去。
而最重要的是,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關心你;關心你身為一個人的思考和感受,還有你的經驗和歷程。
你這一生,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能成為的也只有真實的自己。若是這個自己,內裝裡皆是他人的認為、觀點、價值觀、感受和評論,那你還是你嗎?
這個世界有你存在,正因為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但總是擔心別人怎麼想,也總是把別人的觀點和眼光當做自己的你,想要符合別人標準的你,還是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嗎?
如果你要成為真實的自己,願意好好了解及認識這個你要相處一輩子的人,那麼,你真正要做的,是透過界線的設立和維護,好好的把自己的部分認出來,真正的分辨出:
「什麼是我的想法」、
「什麼是我的感受」、
「什麼是我的選擇和決定」。
然後把別人的想法、感受和他的選擇及決定歸還給他,不要攬在自己身上,強迫自己要為他人負責,甚至一直焦慮著、煩惱著,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擺平或解決那個人的人生問題及生命的責任。
面對關係,就更需要界線維護了。設立人我關係之間的界線是愛護彼此最實質的表現,因為在乎和珍惜,所以才更願意學習什麼是尊重。
#世界複雜又詭詐,你要學會守護自己
#善待及關懷自己,你需要設下有力量的個體界限
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博客來
https://reurl.cc/NXdL5p
MOMO
https://reurl.cc/kVYgN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
善待及關懷自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我們的社會,要建立界線並不容易。
沒有界線概念,界線含糊不清,幾乎是我們生活的日常。隨時被侵踏,被混亂牽扯更是常見的事。
回想你從小到大的經驗,有許多話語,可是從小聽到大的,如果沒有反思這些語句的意涵,你幾乎是全套接收的話。
那麼,對你而言,「界線」是讓你感覺不對的事,若是要建立界線,就需要從零開始。
那些不理性的歸咎和批評,像是針對你,而不是在和你討論客觀合理的處理是什麼,例如:
「你不要那麼愛計較」
「吃虧就是佔便宜」
「算了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能者多勞,有能力者就是要多做一點」
「你要多服務別人,服務別人是有愛心的行為」
「不要有意見,叫你去做,去做就對了」
「讓你多做一點,是看得起你,不然拉倒」
「你那麼小氣,只是用一下你的東西,有沒有什麼大不了」
「都是為你好,才要你這麼做」
例子很多,不知道你認為生活中,最讓你界線混淆,感到疑惑、不舒服,卻又不得不做的話語是什麼呢?
這些在「我」和「你」和「他」之間混淆在一起的立場、權利、感受、思想、價值觀、生命信念、人生課題及需求,總是讓我們過度承擔別人的責任,又自動化推卸自己的責任出去。
而最重要的是,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關心你;關心你身為一個人的思考和感受,還有你的經驗和歷程。
你這一生,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能成為的也只有真實的自己。若是這個自己,內裝裡皆是他人的認為、觀點、價值觀、感受和評論,那你還是你嗎?
這個世界有你存在,正因為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但總是擔心別人怎麼想,也總是把別人的觀點和眼光當做自己的你,想要符合別人標準的你,還是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嗎?
如果你要成為真實的自己,願意好好了解及認識這個你要相處一輩子的人,那麼,你真正要做的,是透過界線的設立和維護,好好的把自己的部分認出來,真正的分辨出:
「什麼是我的想法」、
「什麼是我的感受」、
「什麼是我的選擇和決定」。
然後把別人的想法、感受和他的選擇及決定歸還給他,不要攬在自己身上,強迫自己要為他人負責,甚至一直焦慮著、煩惱著,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擺平或解決那個人的人生問題及生命的責任。
面對關係,就更需要界線維護了。設立人我關係之間的界線是愛護彼此最實質的表現,因為在乎和珍惜,所以才更願意學習什麼是尊重。
☂️世界複雜又詭詐,你要學會守護自己
☂️善待及關懷自己,你需要設下有力量的個體界限
☂️讓自己成為一個懂尊重、理解和維護界限的人
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博客來
https://reurl.cc/NXdL5p
MOMO
https://reurl.cc/kVYgNn
善待及關懷自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的社會,要建立界線並不容易。
沒有界線概念,界線含糊不清,幾乎是我們生活的日常。
回想你從小到大的經驗,有許多話語,可是從小聽到大的,如果沒有反思這些語句的意涵,你幾乎是全套接收的話。
那麼,對你而言,「界線」是讓你感覺不對的事,若是要建立界線,就需要從零開始。那些不理性的歸咎和批評,像是針對你,而不是在和你討論客觀合理的處理是什麼,例如:
「你不要那麼愛計較」
「吃虧就是佔便宜」
「算了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能者多勞,有能力者就是要多做一點」
「你要多服務別人,服務別人是有愛心的行為」
「不要有意見,叫你去做,去做就對了」
「讓你多做一點,是看得起你,不然拉倒」
「你那麼小氣,只是用一下你的東西,有沒有什麼大不了」
「都是為你好,才要你這麼做」
例子很多,不知道你認為生活中,最讓你界線混淆,感到疑惑、不舒服,卻又不得不做的話語是什麼呢?
這些在「我」和「你」和「他」之間混淆在一起的立場、權利、感受、思想、價值觀、生命信念、人生課題及需求,總是讓我們過度承擔別人的責任,又自動化推卸自己的責任出去。
你這一生,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能成為的也只有真實的自己。若是這個自己,內裝裡皆是他人的認為、觀點、價值觀、感受和評論,那你還是你嗎?
這個世界有你存在,正因為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但總是擔心別人怎麼想,也總是把別人的觀點和眼光當做自己的你,想要符合別人標準的你,還是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嗎?
如果你要成為真實的自己,願意好好了解及認識這個你要相處一輩子的人,那麼,你真正要做的,是透過界線的設立和維護,好好的把自己的部分認出來,真正的分辨出:「什麼是我的想法」、「什麼是我的感受」、「什麼是我的選擇和決定」。
然後把別人的想法、感受和他的選擇及決定歸還給他,不要攬在自己身上,強迫自己要為他人負責,甚至一直焦慮著、煩惱著,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擺平或解決那個人的人生問題及生命的責任。
面對關係,就更需要界線維護了。設立人我關係之間的界線是愛護彼此最實質的表現,因為在乎和珍惜,所以才更願意學習什麼是尊重。
#世界複雜又詭詐,你要學會守護自己
#善待及關懷自己,你需要設下有力量的個體界限
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博客來(2本75折)
https://reurl.cc/NXdL5p
MOMO(最佳優惠)
https://reurl.cc/kVYgNn
善待及關懷自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善待及關懷自己 在 心靈毅行- #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是一種面對困境時用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Kristin Neff 指出自我關懷包含三大元素﹕1. 善待自己Self-kindness (用一種友善、體諒的態度去對待自己) 、2. 共通的人性本質Common humanity... ... <看更多>
善待及關懷自己 在 【你今日關心咗自己未?】自我關懷係咩意思?同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自我 關懷 (self-compassion)係近年心理學流行嘅概念,今集《五分鐘心理學》會同大家拆解究竟呢個概念背後嘅 ... 善待自己 (self-kindness) 5:48 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