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賣貨工具:社群銷售員準備好了沒?
對於長期關注Facebook的冰友們來說,「FB切進電商」像是個遲到的完美工具。畢竟這麼多年來,已經有太多人在FB上賣貨了。我會覺得,這是屬於社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一部分,主題是「購物」。Social Presence(社群存在感)在這個場景下是賣貨的過程。
有了完美的社群銷售工具,接下來將會發展的,我稱之為「社群銷售員」(Social Salesperson )或「視頻銷售員」(Video Salesperson )。去年F8,大家都看到官方提到「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的題目。如今,整個Facebook家族生態系的應用工具更加完整,更加便利。
「社群銷售員」與「網紅賣貨」的差異
網紅賣貨,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裡就不贅述。至於「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是說:你的工作是銷售員,但是你是在品牌、產品、銷售點的官方帳號做銷售工作的。而且你自己沒有經營粉絲頁。但是你能使用影音工具為受雇的品牌、商號直接賣貨。
講白了,就是你可能是在某個小微企業當銷售員,自己也不是網紅,不養粉絲,網路上也沒人認識你。但是你能夠使用各種社群工具,為老闆賣貨。
「網紅賣貨」與「社群銷售員」最大的差別是「注意力價值」的議價空間。一位有20萬粉的網紅,跟一個舌燦蓮花的普通售貨員,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社群渠道價值。所以網紅執行一檔業配,可以要求很高的酬勞,還要分潤,因為網紅手上有頻道,有觀眾,有產品消費者。這些都是網紅的自有資產。網紅為了經營這些社群資產,是有可觀投資在其中的(如製作內容吸客、下廣告維持曝光與互動)。這是垂直內容觀眾群的經營。
但「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完全不是這樣:他可能是普通人,也有說學逗唱能力,口條很好,但就是沒有經營平台,沒有經營自有內容與頻道。但他可以在受雇的產品主或品牌主的頻道上賣貨。這種情況過去也出現過,最典型的就是「海鮮拍賣直播」。手上抓著龍蝦的賣貨者,很多都不是有粉絲的網紅。但觀眾都是為了「買物」而來。所以銷售員必須主動配合頻道本身的特色,理解頻道本身的觀眾,滿足觀眾購物的需求。
這也不同於「小編」的角色。小編主要目的是與消費者維護關係,達到宣傳、曝光、行銷目的。但「社群銷售員」的任務是要「銷售」。
購物行為搬到線上 重點是 Social 行為
經過疫情之後,大家會發現,由於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居家檢疫的緣故,靠櫃、到店的銷售與購買模式雖不至被完全推翻,但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改寫,尤其是在美國。現在大家會發現,原來「吃飯逛街購物」不是只光花錢的「零售消費」,更是重要的「社交行為」。全球各地陸續一宣布解封後,大家都出來群聚了。但是現在全球最擔憂的就是疫情再次爆發,該怎麼辦。
佐克伯說,人們被勸告待在家裡,所以小商戶的生意就大受打擊。很多人更因此失業,加深了社群與人們養家活口的生計危機,「我想經濟層面的失落感可能更甚於健康層面的問題。」他說,而且預計這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那些不只是『小生意』,更是整個社會中的經濟支柱。像是家族經營的書店,餐廳,肉店。但這些店要怎麼生存呢?如何把這類的店搬到線上?」
在社群商務的角度是:即便不能實體開店,但還是可以賣貨的。只要這些店家持續曝光,對消費者持續有「存在感」,就能繼續活著。
疫情社群商務 順水推舟
回顧疫情期間,許多人在防疫期間的購物行為傾向「恐慌型購物」,而且採購的產品大多是日用消耗品。但有部分Z世代會趁著防疫大減價購買時尚產品。
在這種消費場景下,舉例來說,門可羅雀的鞋店店員,與其面對空空蕩蕩的店舖,有些竟然開始在線上試著幫公司直播賣鞋。
在疫情之前,我曾經聽過鞋店店員最常遇到的銷售難題是這樣的:消費者到店試穿,試完了就說謝謝,然後去電商平台用更優惠的價錢購買。結單的,是電商部門,但提供試穿服務的卻是門市。導致鞋店的「電商部門」與「門市部門」,兩者產生了激烈的內部競爭。如今,實體門市可能因為疫情而大受影響甚至關門,而電商部門存續。但可預期的是:即便是上了電商,賣貨時候也會需要購物服務。
「社群/視頻銷售員」
行為同樣都是「社群/視頻與賣貨」,但背後的出發點卻大不同:社群電商(團購)、網紅賣貨(粉絲經濟)、以及「社群/視頻銷售員」(品牌發起)。
我會預期「社群/視頻銷售員」可能是另一種因為疫情而產生的新職業或新技能。只要是想當銷售員的人,就該必備社群銷售的技能,這技能不一定只限於網紅。此時,或許我們是否可以幫助因為疫情裁員而失業的售貨員,運用「視頻」(無論是直播或影片。直播可能是最容易的方式)賣貨,具備更多謀生能力?
要「社群銷售」 得先學會把故事說好
佐克伯強調,Facebook Shop 是個原生,快速的工具:當你看到商品,就可以快速導至消費者眼前,只要準備好信用卡就可以一鍵購買;小微企業個體戶店經營者,只要開一次店,就在四個平台(FB,Messenger,IG,Whatsapp)上,與消費者溝通,帶給小商戶更高的轉換,讓人們更容易向小商戶購物。
但他也講到一個重點:小商戶「只要把故事說好」就可以了。但是要怎麼把自己的商業故事說好?這是接下來很重要的學問。這裡頭不只是「賣貨」,還包括品牌、產品所代表的「價值觀」,以及自己的銷售時的想法。
許多傳產小商戶以前是不太思考「說故事」的。這與過去實體時代的銷售方式,兩者大相逕庭。當然在傳產時代,也是有小商戶把這事做得很好,尤其是那些具有特定社會理念,或特定環保價值觀的小商戶:例如公平交易的產品商店,或是100公里在地農產品商店。這種購物模式與故事溝通,背後代表的是購買行為的「價值觀」。
經由價值觀建立的購物行為,就刷出了「社群存在感」(Social Presence)。你不只是在「購物」,而是透過購物,表達了買賣雙方雷同的價值觀,並與社群建立連結。所以,傳產小商戶可能要開始學著與消費者在社群平台上建立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好故事:包括做好產品、包裝,然後直接與客人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完成良好體驗。若體驗良好,購買者會用「購買」的金錢回饋你,形成正向關係。這些事情,小微電商或許能夠理解,但是傳產小商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Facebook的這項工具,目前適用美國市場為主以及有關地區。目前台灣有些還不能用。例如「商務管理工具」這一項,你如果要用,根據釋出的說明書,必須要先擁有「有效的美國銀行帳戶」。但如果你有在經營美國市場,或有美國的合作夥伴,這個solution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但如果你只是在台灣的話,這項工具在眼前短期內能幫上的忙,恐怕有限。直播賣貨 LIVE Shopping 很快就會進行測試。但值得思考的是,你如果是傳產,是依賴實體經營的中小微商戶,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把實體店開到線上?無論有或沒有Facebook。
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zuck/videos/10111929914173161/
售貨員工作內容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作貧窮階級」,我們都是領著老百姓的薪水,剛好支付房租、伙食費、電話費,連多餘的存款都沒有,打卡上班都只是為了能溫飽的族群。
假日看了一本書,讓我珍惜手上的工作,因為我們比另外一群人,多了一點點幸運,我們也許還有翻身的可能,我們也許還能發揮一點點影響力,雖然我們也是窮忙。
這本書是探討「底層生活」,作者是芭芭拉‧艾倫瑞克,加入低工作中收集的「臥底」報導。
她是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專欄作家,是很傑出的女性代表,出生礦工家庭,前夫是卡車司機,因此特別關注社會底層(M型另一邊)的生活。
她為廣大的勞工們發聲,認為底層人民才是真正維繫這個社會的實質力量,但是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比例。
雖然是美國的社會,卻也是台灣的縮影,窮人的生活和世界很接軌。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底層工作者的辛苦,隱藏自己的身分去應徵工作,當了女服務生、旅館房務員、鐘點清潔工、看護之家助手、收銀員、售貨員。
秉持著科學精神,梳理出低薪工作生存下去的方式,任何工作都需要技巧,不論它有多基本。
成為真正上班族後,我才知道為了生存不容易,每天八個小時的時間不是自己的,家裡的事情再多,忙到多累,住得再遠,都得七點起床,和通勤族擠上公車、捷運,站著也打瞌睡,因為昨天三點才睡。但你也必須上緊發條,隔天有交辦的事情、有你要出產的作業,這應該也是你的景況。
一年到頭工作,只賺得低廉的薪水。連買房能力都沒有,甚至只能住在一個月5000簡陋的租屋處,毫無生活品質,但多少人是這樣的再過生活,也許我們很難想像。
不過有一群勞工更加辛苦,他們沒有白領的優勢,必須勞苦的賣命。上班族有加薪、升遷的機會,還有跳槽的選擇權,有擺脫命運的可能性,但他們的工作看不見未來。
本身並不貧窮的人往往想像貧窮是一種「過得下去」的生活。我以前也是這麼看待的。
不貧窮的人很難理解那其實是一種極度痛苦的狀況,午餐可能只有一塊吐司,即使生病或受傷,還是得咬緊牙關「用工作撐過去」。
因為根本沒有津貼或健康保險,他們沒有生病的資格,只要一天沒有薪水,就意味著隔天連幾塊錢的伙食費都付不出來。
這些經驗根本不能被歸類為「過得下去」,而是一種經年遭到剝削、受到無情懲罰的生活方式。
雖然沒能和作者一樣偉大淺入底層工作來體驗,但讀了她的文字,可以明白我們不該再用,「努力就會成功」,這樣的自私、無知來鼓勵他們。
有一段內容也讓我記憶很深,作者在這臥底過程當中,並沒有被同事發現自己不同之處,同事只是覺得她口條特別好而已。
作者認為可能因為她是新來的,很多東西沒上手,而那些清潔員、服務生,對工作駕輕就熟,雖然他們是勞工,但都在這領域有自己的特質,聰穎和天賦,所以反而她變得不突兀了。
也發現一種現象,是她任務完成準備下一段旅程,和同事揭開真實身分的時候,你猜他們什麼反應?是驚訝她原來那麼優秀?居然是臥底?
都不是,同事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 「蛤,妳明天不來上班了?」
他們並不驚訝她的身分,也顯示他們根本沒時間再意多餘的事,他們只有擔心工作的分配。
他們也無法從工作中找工作熱情,更別說談什麼理想抱負。
很多人說不難想像貧窮的生活,只是,每個人對忙碌的定義不一樣,對貧窮也是。
如果少了這些作品,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關在象牙塔裡的想像,距離現實多遠。
窮忙族成為普遍現象,作者正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在職貧窮」的事業和階級存在。
心得感想完畢。
#歡迎分享
#讀書心得
售貨員工作內容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作貧窮階級」,我們都是領著老百姓的薪水,剛好支付房租、伙食費、電話費,連多餘的存款都沒有,打卡上班都只是為了能溫飽的族群。
假日看了一本書,讓我珍惜手上的工作,因為我們比另外一群人,多了一點點幸運,我們也許還有翻身的可能,我們也許還能發揮一點點影響力,雖然我們也是窮忙。
這本書是探討「底層生活」,作者是芭芭拉‧艾倫瑞克,加入低工作中收集的「臥底」報導。
她是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專欄作家,是很傑出的女性代表,出生礦工家庭,前夫是卡車司機,因此特別關注社會底層(M型另一邊)的生活。
她為廣大的勞工們發聲,認為底層人民才是真正維繫這個社會的實質力量,但是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比例。
雖然是美國的社會,卻也是台灣的縮影,窮人的生活和世界很接軌。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底層工作者的辛苦,隱藏自己的身分去應徵工作,當了女服務生、旅館房務員、鐘點清潔工、看護之家助手、收銀員、售貨員。
秉持著科學精神,梳理出低薪工作生存下去的方式,任何工作都需要技巧,不論它有多基本。
成為真正上班族後,我才知道為了生存不容易,每天八個小時的時間不是自己的,家裡的事情再多,忙到多累,住得再遠,都得七點起床,和通勤族擠上公車、捷運,站著也打瞌睡,因為昨天三點才睡。但你也必須上緊發條,隔天有交辦的事情、有你要出產的作業,這應該也是你的景況。
一年到頭工作,只賺得低廉的薪水。連買房能力都沒有,甚至只能住在一個月5000簡陋的租屋處,毫無生活品質,但多少人是這樣的再過生活,也許我們很難想像。
不過有一群勞工更加辛苦,他們沒有白領的優勢,必須勞苦的賣命。上班族有加薪、升遷的機會,還有跳槽的選擇權,有擺脫命運的可能性,但他們的工作看不見未來。
本身並不貧窮的人往往想像貧窮是一種「過得下去」的生活。我以前也是這麼看待的。
不貧窮的人很難理解那其實是一種極度痛苦的狀況,午餐可能只有一塊吐司,即使生病或受傷,還是得咬緊牙關「用工作撐過去」。
因為根本沒有津貼或健康保險,他們沒有生病的資格,只要一天沒有薪水,就意味著隔天連幾塊錢的伙食費都付不出來。
這些經驗根本不能被歸類為「過得下去」,而是一種經年遭到剝削、受到無情懲罰的生活方式。
雖然沒能和作者一樣偉大淺入底層工作來體驗,但讀了她的文字,可以明白我們不該再用,「努力就會成功」,這樣的自私、無知來鼓勵他們。
有一段內容也讓我記憶很深,作者在這臥底過程當中,並沒有被同事發現自己不同之處,同事只是覺得她口條特別好而已。
作者認為可能因為她是新來的,很多東西沒上手,而那些清潔員、服務生,對工作駕輕就熟,雖然他們是勞工,但都在這領域有自己的特質,聰穎和天賦,所以反而她變得不突兀了。
也發現一種現象,是她任務完成準備下一段旅程,和同事揭開真實身分的時候,你猜他們什麼反應?是驚訝她原來那麼優秀?居然是臥底?
都不是,同事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 「蛤,妳明天不來上班了?」
他們並不驚訝她的身分,也顯示他們根本沒時間再意多餘的事,他們只有擔心工作的分配。
他們也無法從工作中找工作熱情,更別說談什麼理想抱負。
很多人說不難想像貧窮的生活,只是,每個人對忙碌的定義不一樣,對貧窮也是。
如果少了這些作品,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關在象牙塔裡的想像,距離現實多遠。
窮忙族成為普遍現象,作者正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在職貧窮」的事業和階級存在。
心得感想完畢。
#歡迎分享
#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