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半以為腦闆業配電動,到最後才發現是在業配課程!
這次國文閱讀測驗,馬世芳的文章入題,談李宗盛和羅大佑。有些人批評這題目,認為會讓兩位歌手的聽眾有不公平的優勢,我認為這些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區分,因此沒搞懂閱讀測驗在考什麼。
而他們犯的錯,或許可以從馬世芳的抱怨開始談。
-
學測題目公佈後,馬世芳本人發文表示,閱讀測驗引用他的文章,但題目連他都不會做:
//後來看到解答,左思右想,關於第一題,大概明白了出題老師的思路:閱讀測驗的答案,判斷的依據僅限於「摘錄的這段文章」,這段文字沒提到的,就等於不存在。
於是既然「這段文字」沒提到羅大佑歌詞關於「生命內在的惶惑」,還把「生命內在的惶惑」和李宗盛連在一起,這就變成「專屬於李宗盛」的描述,而不能夠屬於羅大佑了。那麼說羅大佑「省視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惑」,就是屬於「不適當的敘述」了。雖然他的「將進酒」、「光陰的故事」、「耶穌的另一個名字」、「家」、「那是我所不能瞭解的事」……等等許多許多歌,都是這個題材非常厲害的示範,甚至我願意說,羅大佑是把「生命內在的惶惑」寫得最好的作者。//
雖然沒有明說,不過馬世芳應該不太滿意閱讀測驗呈現的「這段文字沒提到的,就等於不存在」這種態度。
而我想替這種態度說點話。
-
馬世芳的意見,粗略可以理解成是在說:閱讀測驗的「正確答案」,和我對這篇文章的一些想法不合,有些句子我沒有明寫在文章裡,但是你不能說那些句子是「不適當的敘述」。
國文閱讀測驗不是要考你是否事先具備關於馬世芳、李宗盛、羅大佑的知識,而是要考你是否理解眼前的文章。更精準來說,閱讀測驗是要考你能否判斷 #哪些句子可以從這篇文章推論出來。
世界上屬於「適當的敘述」的句子很多,但是它們多半無法從這次的閱讀測驗選文推論出來,因為選文根本沒提到它們,例如:
- 鴨嘴獸是哺乳類。
- 月經不是藍色的。
- 《血源詛咒》是最值得玩的PS4遊戲。
這些都是恰當的敘述,但如果它們出現在題目選項裡你不該選,因為它們無法從題目選文推論出來。
可以理解作者容易認為閱讀測驗扭曲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某些句子明明是自己所認同的,但卻被題目判定成「不適當的敘述」。
然而,如果正確理解閱讀測驗的意義,就可以有個安心的區分。在閱讀測驗裡,「不適當的敘述」指的是「無法從這篇文章推論出來的句子」,而不是「作者不支持的句子」或「事實上不成立的句子」。
-
了解了這個,我們也可以回應「羅大佑入題?那平常聽羅大佑的人不就會考特別好?」的質疑。
閱讀測驗主要考的並不是「哪些關於羅大佑的敘述實際上成立」,而是「哪些關於羅大佑的敘述可以從你眼前的文章推論出來」。
這是兩個不同的標準,甚至可以有一些句子符合前者,但不符合後者,而這剛好也是馬世芳站在他的觀點抱怨之處。
真要說李宗盛和羅大佑的聽眾有什麼優勢,可能會出現在閱讀測驗的第三題,考哪些歌詞反映國族關懷。假設你是老歌迷,本來就知道特定歌詞是在談國族,這題就不會寫錯。不過即使你不知道,以目前的題目,也可以從隱喻辨認出來。
推論、論證,這些東西該如何理解,我跟 朱宥勳 接下來有個集資課程就是在談這個:
https://www.titsia.com.tw/courses-fundraising-content/11
Search
哪些句子可以從這篇文章推論出來 在 021【研究專論】閱讀策略教學之**精緻化推論**教學課程研究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然而,閱讀策略教學真的只要提早教,愈小的時候開始訓練,就能有助於兒童發展閱讀理解能力嗎?究竟「閱讀策略」該如何教,才能教出孩子的閱讀力? 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