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園地專欄-創業家管理思維系列(四)】有效經營與員工間的勞動關係:從開始到結束的常見注意事項
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多數公司與員工間的勞動關係,並非單純的內部契約約束,還需要受到外部規範(如勞基法),因此,員工的聘僱及管理對於創業家而言,實為不可輕忽的一環。眾勤法律事務所陳全正與張媛筑二位律師在本期提出「有效經營與員工間的勞動關係」專文,談談新創團隊在招募、勞動契約訂立、勞動關係結束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掌握在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法規實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新年,作為打工仔的,當然期望升職加人工,老闆派大利是,今集《港。故》要介紹的這位主角,是一位裝修公司的老闆,現年46歲的吳志超(Ringo),他不只會在新年派利是,在員工生日、結婚、生小朋友等場合,都會派大利是給員工。 「生日有封1000蚊利是,結婚都係喜慶事,都應該派發利是,結婚係5000至1...
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這個女子創業和守業的故事 - 周靈山
我不是來自富貴家庭,投資於我來說,總代表有機會蝕,所以,我偏向喜歡儲錢,看着戶口由零變百、百變千、千變萬,覺得很踏實。
亦因如此,我從沒有想過做生意,每天只是安守本份地過,深信只要努力,日子便會好。但原來,身處香港社會,不是你勤力便會有好日子。
數年前,我裝修了家中一個角落,開始拍攝煮食短片,後來得到不同媒體邀請,短片便變成一個又一個節目,這令我更加相信:努力是有用的。可是在三年前,我突然收到舊樓重建的通知信,由於我只是租客,一個只相信儲錢,於是儲來儲去都買不到樓的平凡租客,只要業主一句:不續租,我根本沒有什麼希望可言。頓時,我感到很無助和失望,努力數年,成果未見,便已敗給一間屋。
不少人提議我接受捐款,或者將節目改成收費才可以看,還說很多人都這樣做。但我屬於窮底,亦沒有被服侍過,因而培養出香港人的骨氣,正所謂長貧難顧,若我沒有能力自給自足,將來的日子怎樣過?
終於在某夜,不知是哪來的勇氣,我竟然得出「辦廚藝教室」的點子,認為這樣我便可以在教室拍攝節目,讓讀者繼續免費收看,不致於斷了跟他們建立多年的關係。
開始之後,才發現自己很單純。香港地,樣樣都係錢,那幾個月,我簽卡簽到手震,買廚具數萬、裝修數十萬,就連訂造幾張工作枱,只本着想讓學生用好點而已,都要幾萬元,那種感覺真的很可怕,我要怎樣賺回這筆錢?到底我有能力嗎?
好不容易,終於開業,我已經累得連雙眼都張不開,但亦不代表合上眼可以睡着,因為壓力真的太大。不過,創業哪有休息的時間?即使再累,我都要開始教,同時繼續寫稿和拍攝。
然後,我創辦的教室,竟然沒有一帆風順,反而要經歷令全球都不知所措的疫症。很記得今年1月初,我跑到各大超市和藥房撲清潔劑、搓手液、消毒紙、廁紙,即使店主開什麼價,即使再貴我都要買。每天,我都過得擔驚受怕,只知道自己總在抹地、刷焗爐、烚碗、洗手,總在看大大小小的各項開支。
做生意,最難過就是這個位:當開支增加而收入減少,為了不結業,就需要降低成本,例如拿食材、用具、員工來開刀。但我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一、讀者支持我,因為我在品質方面有誠信,如果沒有了品質,只會更快結業;二、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若我也保不住他們的飯碗,那算什麼老闆?員工一家不用吃飯嗎?
幸運地,我窮慣,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於是,我想出將課堂轉為網上、直送材料到學員家的方案。我要保住收入,才能維持品質,和保住員工的飯碗。
不過,有點子的人都是天真一族,公佈方案後,才知道香港人根本不喜歡網上上課,他們以為會跟看YouTube一樣。有的,更罵我貪錢,質問我為何不取消課堂。取消,很簡單的,但餘下的開支呢?教室一旦結業,只會增加社會的負擔,我有手有腳,為何要跟有需要的香港人搶福利?
有反對的聲音,便代表我要建立新的課堂品質去說服客人。還好,我有多年網上教學和拍攝經驗,懂得怎樣遷就鏡頭,於是,我改變了教學方法,同時定下和執行一連串規則,包括要令學生在家中猶如置身教室地上課、要做到在課堂中跟他們互動、確保即使網絡不穩仍可如常上課,不用他們在家無助地等。終於,一個又一個課堂完成,很多在課前極不情願的學生,事後都紛紛要求將餘下課堂轉為網上。
時至今天,疫情未完,但慶幸我仍然在。
我依舊不會用錢投資,但經歷過這連串的危機之後,我想,投資不一定講錢,投放自己的資歷、堅持自己的信念、讓自己頂天立地去生活,也是一種將你帶離失敗的投資。
2020年很快便過去,是時候做好明年的投資計劃,將自己的資歷投放到人生上。正所謂有危便有機,只要堅持下去、將好的品質帶給別人、不要着眼短線利益,香港人很善良的,你真的不會餓死。
原文:She.com
#人生 #事業
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創辦纖廚的原因,是不想跟你們道別🔥🦁
我不是來自富貴家庭,投資於我來說,總代表有機會蝕,所以,我偏向喜歡儲錢,看着戶口由零變百、百變千、千變萬,覺得很踏實。
亦因如此,我從沒有想過做生意,每天只是安守本份地過,深信只要努力,日子便會好。但原來,身處香港社會,不是你勤力便會有好日子。
數年前,我裝修了家中一個角落,開始拍攝煮食短片,後來得到不同媒體邀請,短片便變成一個又一個節目,這令我更加相信:努力是有用的。可是在三年前,我突然收到舊樓重建的通知信,由於我只是租客,一個只相信儲錢,於是儲來儲去都買不到樓的平凡租客,只要業主一句:不續租,我根本沒有什麼希望可言。頓時,我感到很無助和失望,努力數年,成果未見,便已敗給一間屋。
不少人提議我接受捐款,或者將節目改成收費才可以看,還說很多人都這樣做。但我屬於窮底,亦沒有被服侍過,因而培養出香港人的骨氣,正所謂長貧難顧,若我沒有能力自給自足,將來的日子怎樣過?
終於在某夜,不知是哪來的勇氣,我竟然得出「辦廚藝教室」的點子,認為這樣我便可以在教室拍攝節目,讓讀者繼續免費收看,不致於斷了跟他們建立多年的關係。
開始之後,才發現自己很單純。香港地,樣樣都係錢,那幾個月,我簽卡簽到手震,買廚具數萬、裝修數十萬,就連訂造幾張工作枱,只本着想讓學生用好點而已,都要幾萬元,那種感覺真的很可怕,我要怎樣賺回這筆錢?到底我有能力嗎?
好不容易,終於開業,我已經累得連雙眼都張不開,但亦不代表合上眼可以睡着,因為壓力真的太大。不過,創業哪有休息的時間?即使再累,我都要開始教,同時繼續寫稿和拍攝。
然後,我創辦的教室,竟然沒有一帆風順,反而要經歷令全球都不知所措的疫症。很記得今年1月初,我跑到各大超市和藥房撲清潔劑、搓手液、消毒紙、廁紙,即使店主開什麼價,即使再貴我都要買。每天,我都過得擔驚受怕,只知道自己總在抹地、刷焗爐、烚碗、洗手,總在看大大小小的各項開支。
做生意,最難過就是這個位:當開支增加而收入減少,為了不結業,就需要降低成本,例如拿食材、用具、員工來開刀。但我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一、讀者支持我,因為我在品質方面有誠信,如果沒有了品質,只會更快結業;二、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若我也保不住他們的飯碗,那算什麼老闆?員工一家不用吃飯嗎?
幸運地,我窮慣,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於是,我想出將課堂轉為網上、直送材料到學員家的方案。我要保住收入,才能維持品質,和保住員工的飯碗。
不過,有點子的人都是天真一族,公佈方案後,才知道香港人根本不喜歡網上上課,他們以為會跟看YouTube一樣。有的,更罵我貪錢,質問我為何不取消課堂。取消,很簡單的,但餘下的開支呢?教室一旦結業,只會增加社會的負擔,我有手有腳,為何要跟有需要的香港人搶福利?
有反對的聲音,便代表我要建立新的課堂品質去說服客人。還好,我有多年網上教學和拍攝經驗,懂得怎樣遷就鏡頭,於是,我改變了教學方法,同時定下和執行一連串規則,包括要令學生在家中猶如置身教室地上課、要做到在課堂中跟他們互動、確保即使網絡不穩仍可如常上課,不用他們在家無助地等。終於,一個又一個課堂完成,很多在課前極不情願的學生,事後都紛紛要求將餘下課堂轉為網上。
時至今天,疫情未完,但慶幸我仍然在。
我依舊不會用錢投資,但經歷過這連串的危機之後,我想,投資不一定講錢,投放自己的資歷、堅持自己的信念、讓自己頂天立地去生活,也是一種將你帶離失敗的投資。
2020年很快便過去,是時候做好明年的投資計劃,將自己的資歷投放到人生上。正所謂有危便有機,只要堅持下去、將好的品質帶給別人、不要着眼短線利益,香港人很善良的,你真的不會餓死。
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新年,作為打工仔的,當然期望升職加人工,老闆派大利是,今集《港。故》要介紹的這位主角,是一位裝修公司的老闆,現年46歲的吳志超(Ringo),他不只會在新年派利是,在員工生日、結婚、生小朋友等場合,都會派大利是給員工。
「生日有封1000蚊利是,結婚都係喜慶事,都應該派發利是,結婚係5000至10000,生一個小朋友係5000蚊利是。」Ringo笑著說,而他對員工的福利,並不止於利是。
泰國租了間度假屋,給員工及親友隨時申請去玩;退休時有額外一筆幾十萬的退休金;員工可自由組織興趣小組,公司會資助一半以上活動費;每個月有生日派對:每日有生果或涼茶……這樣的一間公司,大家是否很羨慕?
Ringo對員工這麼好,是因為在他眼中,二百多個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我成日覺得呢啲錢或公司唔係我嘅,名義上係但實際上覺得係屬於大家嘅,因為無佢哋,根本唔會有我呢間公司,無我今天可以做嘅事,一定要靠同事、靠人。」
Ringo這一套管理哲學,源於他中五畢業後的第一份工。
出生於七十年代的基層家庭,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卻練就了Ringo堅毅拚勁的性格,讀書成績亦很好,但為了養家,Ringo不得不在中五畢業後就出來工作,到一間工程公司做office boy:「呢行對學歷要求唔算太高,以及佢有機會去創業嘅,你只要好勤力咁去學三、五年,你識咗一班判頭也好,設計師也好,你就好容易去創業。」
雖然有一開始已有創業的心,但Ringo並沒有急於成事,在這間公司一做就做了十年,至項目經理的職位,當他認為自己已裝備好,才踏出「安全網」去創業。
但創業第一年,已因被「走數」而欠下100萬債務。
「2002年當時欠100萬係好慘嘅事,大部分朋友都叫我不如破產,五年後又係一條好漢,但我寧願好辛苦,用咗一年半時間去捱麵包,去還清呢100萬負債。」在講究義氣的年代,Ringo此舉令他的信用度大增,從此他裝修公司的發展就步步高升,年營業額由一開始的100萬,至今時的6至7億,亦成為行內頭五名的新晉企業。
但即使是這樣,Ringo認為,他「裝修佬」出身的形象,仍不被社會討好:「無讀書、污糟邋塌、擔住支煙,讀唔成書先做裝修,依家邊有人尊重我哋,叫我哋『裝修佬』囉,等同偷工減料,等同要小心、要提防,其實唔係嘅,我哋都有好人。」
為了令市民更了解裝修師傅的工作,Ringo成立了一個商會,冀推動裝修的專業化,以及制定一些行業標準,增加透明度,改善市民對他們的印象,為養育他成長的裝修界出一份力。
「我覺得應該秉承一啲精神,我哋應該受到尊重,我哋係工匠嚟!」這是Ringo的心願。
農曆新年,《港。故》為大家送上裝修界這位好老闆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OYKFYTzdm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