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有些表現,雖然算不上是一種病症,可是給人帶來的困擾,可能並不亞於一場“疾病”。楊絳老師說過一句話。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敏感、多疑、過慮給一個人帶來的,往往是無窮無盡的困擾,很多時候,還會對一段親密關係帶來一定的傷害。
想得太多,可是卻缺乏足夠的知識來對腦海裡這些發散的思緒進行管理,一系列的困擾便因此而來:情緒容易超載;容易產生負面信念,對過去產生悔恨,對未來感到不安;更多的社交焦慮,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行動力弱。雖然想太多不是一種常規的心理疾病,可是為了研究這一種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質,有人將習慣性想太多的人稱之為過度思考者(overthinker)。
如果以下5種行為常常在你生活裡出現,那麼意味著,你很可能就是一個過度思考者。
1.入睡困難,很難停止腦海裡一些不斷重複的想法
在睡覺前,大腦就會變得異常活躍,會突然想起生活裡的一些細節,開始反覆地思考,有可能會懊悔自己的某些行為,也有可能是對於一些事莫名的得意,莫名的亢奮,無法入睡。
2.腦海裡常常出現自己出糗的尷尬時刻
每個人的生活裡,都可能會有一些很糗的事。常常陷入在對這些事情的回憶裡,懷疑自己的價值,並對未來的規劃產生了退卻的心理。
3.常常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常常覺得別人在暗示自己,尤其是覺得很多話裡藏“針”。
4.常常後悔自己說了什麼或沒說什麼
常常對自己做過或沒做過的事感到後悔,以及一些說或沒說的話。
5.對過去感到悔恨,對未來充滿擔憂
總在後悔和擔心,因此也很少去行動,去改變。
要改變過度思考的習慣,多讀書,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什麼是值得閱讀的文字,也就成為一件需要做出決策的事情。
歷史書籍、人物傳記、個人成長、心靈小說,這幾類書籍,都是對於自我成長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的。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能夠讓我們客觀地去審視人性;個人成長類的書籍,能夠讓我們找到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論指導;心靈小說能夠讓我們代入到這些人生故事裡,產生一種新的體會。除了閱讀,心理學者還提供了以下幾種方式,可以讓我們走出過度思考的困擾。
1.意識到自己的過度思考
“我沒有想太多啊。”
對於很多想太多的人來說,意識到自己想太多,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
因為我們的感受,對於自己來說,是特別真實的,即使是自己一些毫無根據的推理。
事實上,要識別過度思考的狀態,可以把自己的情緒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
焦慮或過度興奮,都有可能是過度思考後的產物,把這些情形記錄下來,建立一個自己的“過度思考檔案”,當這種情形再度出現時,也可以更加快速的識別出來。
2.培養成長型興趣
當一個人內心的情感無法找到一個投射的對象時,就很有可能會開始胡思亂想。
要如何中止這種過度思考,很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自己內心的波動在這些事情上得到一定的釋放。
畫畫、閱讀、寫作、園藝、書法、看電影等,這些都是一些具有成長特質的興趣,既能夠給人帶來樂趣,同時也能夠獲得成長。
刷短視屏、過度遊戲、賭博等,這種帶著沈迷性質的事情雖然能夠及時得獲得享樂,可是卻不具備一定的成長性質,只會讓人沈迷,而無法從過慮的坑裡真正解脫出來。
3.接納當下的自己
過度思考,往往是無法活在當下的一種表現。
總是在思考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卻忘記了,把握當下, 才是每個人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
我們總在思考自己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卻忘記了,無論每個瞬間,自己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當下的力量》一書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提到,要把一個人從過去與未來拉回當下的重要方法,就是讓自己回到自己的身體的感受上。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自己的頭部、胸口、手部以及腳部等各個部分的感受。
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從思考的迷宮裡走出來,對自己產生一種真實的體驗感,成為一個感受者而不是思考者。
想太多,是很多人生活裡會經歷的一件事情。
過去無法更改,未來難以預測,唯有當下是我們能掌握的。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告訴我們,高度敏感是一個人天生的一種優勢,可是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利用,就會成為生活的一種困擾。
如果你正在經歷想太多的困擾,那麼就像楊絳老師建議的那樣,去多讀書,讀好書吧。
讓自己從那些過去與未來的思緒裡解脫出來,重新找會自己活在當下的那股力量與勇氣。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魔法世界RPG大作《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今天正式開學啦!在魔法與煙火的交錯下,舉辦了場盛大的雲端開學典禮。 在官方原創角色「葛騎士」的開場致詞後,接下來由肩負將新生分配至,相應特質學院的分類帽登場,並展開分類帽測試,一一將蝴蝶兒、凱琪、大丸、和6tan,依照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做分類,重現經典的分...
哈 利 波 特 人格 特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6年,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Rowling,也是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當年的一員,曾經這樣說,羅德達爾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是她的十大愛書之一,而且,也是每個小孩都該閱讀的小說。
七月七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昨晚睡覺前,想說該看那部電影,想到巧克力,於是打開提姆.波頓(Tim Burton)導演的《巧克力冒險工廠》(2005)。再看一次,瞬間明白為何Rowling會說,每個孩子都應該認識這個故事。
不過,不只適合小孩,《巧克力冒險工廠》也是每個大人都可以拿來審視自己的小說與電影,畢竟我們也都是從小孩變大人,也會去生出小孩的人類。
#已經無法信任人類的旺卡先生
威力旺卡(Willy Wonka)的巧克力工廠,原本雇用的是人類員工,但是因為有些員工趁機偷竊旺卡巧克力的秘密配方,使得旺卡先生生意受傷、無法信任人類,並且決定關起大門、與人保持距離。旺卡工廠巧克力工廠自此成為神秘的傳奇——製造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卻不知道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幾年之後,神秘的威力旺卡忽然間決定邀請世界上最幸運的五個小朋友,與他的一位家長,一同進入旺卡先生的神奇工廠,參觀這個全世界最神秘的巧克力製造廠。
.
#有些小孩真的很討人厭
旺卡先生不喜歡人類,因為有些人的品性不好,有些人習性不好;內在性格有問題,造成外在行為也不端正,讓旺卡先生寧可選擇與叢林來的矮人族(Oompa-Loompa)合作,提供可可亞當薪水,或是信賴松鼠挑選堅果的智慧,也不願意與人類共事。
不過,當旺卡先生發現自己已經長出白髮,傳承變得有點棘手。於是,他必須找個可以信賴的小朋友,從小訓練起。
只是,許多小朋友都讓人很討厭,要如何挑選呢?不如就先把他們集合到巧克力工廠,來趟參觀之旅,再從中挑選出一位比較不討人厭的小孩。
.
#慣小孩都是大人寵出來的
旺卡先生會挑選一位家長一起進入工廠,因為可以透過小孩與大人的互動,認識小孩在家長面前卸下心房的真實面貌,當然也可以看見大人是如何是非不分、慣壞小孩。
小孩不是天生壞胚子,小朋友會討人厭,多半是因為大人本身的價值觀有問題,而不自覺地慣壞小孩(就故事的論點)。
.
#貪吃不節制與母親的盲點
來自德國的小胖奧古斯都,是個不知節制的貪吃鬼,不只貪吃,也沒有習慣把臉頰嘴巴擦拭乾淨。奧古斯都的母親沒有意識到,自己兒子因為貪吃而變得巨大且討人厭,甚至以此為傲。這就是母親的盲點。
.
#排擠他人爭第一
全身穿著運動服的紫羅蘭,跟媽媽都是心中只有第一名的勢利眼。她們以自己為中心,算計每件事情的得失,確認自己是否能夠由其中獲得利益。
紫羅蘭的每件事情都想要得第一,她不間斷嚼口香糖獲得世界紀錄之外,也要成為第一位嚼到第一片三餐口香糖的人類。自我中心、排擠他人,硬搶第一,讓紫羅蘭真是討人厭。
.
#氣勢凌人不聽勸
薇露卡的父親是堅果工廠的大老闆。大老闆養出的孩子,比起大老闆還氣勢大也口氣大,完全凌駕父親。薇露卡以命令與不妥協的方式,堅決要求他人必定要達成她的要求。
這種霸氣不講理的小孩,時常可見,父母已經無法教育他們,他們自以為是、不聽勸告、還會仗勢欺人,十足討人厭。還好,薇露卡已經被松鼠丟進垃圾場了。
.
#自以為聰明的電視兒童
麥克則是個自以為聰明的電視兒童,每天泡在螢幕前,整天都在打電動,講出來的語言,都是暴力與殘殺。
麥克仗著自己腦袋裝著許多奇怪的冷門科學,於是喜歡口氣大又頂嘴,不僅看不起大人,也認為其他人都比他笨。麥克也是一個大人無法管教的慣小孩。自大、傲慢、目中無人,讓麥克把自己困在電視機裡,最後成為紙片人。
.
#寵壞小孩的通病
除了查理,其他四個被寵壞的小孩,都有一樣的通病:傲慢、自大、貪婪、自私、目中無人、不聽人勸、愛頂嘴、又沒有同理心。
查理與他們不同,雖然貧窮,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父母,教導他要懂得謙虛、溫暖、真誠、與同理他人。因為這些人格特質,讓查理雖然什麼都沒做,卻意外獲得旺卡贈與的巧克力工廠擁有權與經營權。
.
#乖孩子小查理就是後來的墨菲醫生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的可愛男主角佛瑞迪·海默(Alfred Highmore)長大之後,繼續在英國演藝圈發展,在戲劇界闖出一片天。
海默先是與 Vera Farmingo 在《貝茲旅館》(Bates Motel, 2013)飾演母子。《貝茲旅館》可謂電影《驚魂記》(Psycho, 1960)的當代前傳。當時海默與 Farmingo 都獲得不少獎項的提名。
之後,海默最受人稱讚的表演,是在電視劇《良醫墨非》飾演患有自閉症的墨菲醫生,還以此角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
#提姆波頓與海倫娜波漢卡特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裡,查理的母親是由奧斯卡女主角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飾演。卡特會演出這樣一個豪不出奇的角色,那是因為當時卡特是波頓的女友。
導演波頓與卡特,兩人沒有結婚,是以伴侶的型式一起生活,由2001開始,至2014分手,有兩個共同子女。欣賞這種伴侶制,合則一起,不合則分,可以共享美好人生,也可以不打擾他人地安靜說再見(倘若是結婚與離婚,就得驚動家人)。
.
#英國TheatreRoyalDruryLane的巧克力夢想工廠
除了羅德達爾的小說,我的第一次《巧克力冒險工廠》,是在倫敦柯芬園附近的Theatre Royal Drury Lane,那是場非常華麗美好的戲劇,尤其是在故事後半的透明電梯,藍色星點綴滿整個黑色的舞台,只有一個透明的電梯間遊走在天空,好美好魔幻。
這是我第一次在劇場中,深深感受到奇幻竟然可以這麼近又這麼寫實,舞台設計精緻有創意,歌舞也是歡樂又驚喜。於是,除了大家都愛看又常常買不到票的《獅子王》之外,也非常推薦《巧克力夢想工廠》。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55
#第40部電影
#2021年7月8日
#巧克力冒險工廠2005
#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
#TimBurton
#慣小孩是大人寵出來的
#善有善報
#TheatreRoyalDruryLane
哈 利 波 特 人格 特質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受到出版社的邀請閱讀這本書,拿到書後,最先令我震驚的是,它真的是一本名冊,記載了150名連環殺手所有的背景、受害人、殺人手法、逮捕狀況、審判過程及刑罰內容。
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讀到一個英國著名的殺人犯,「死亡醫生」哈羅德.希普曼(Harold Shipman)的事蹟。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這本名冊中,希普曼的名單落落長。在1975年到1998年間,他的被害人竟然高達250以上(書中列出了所有被害人名單)。所謂死亡醫生是因為他利用職務之便,謀害病患,注射二乙醯嗎啡毒害致死。他被判處十五條無期徒刑,加上因假造遺書多判四年有期徒刑,2004年1月13號在監獄中上吊自殺。
很多心理學家都分析他的作案動機,一位應該拯救生命的醫生,卻變成一位殺人魔,是什麼原因造成他的心理轉變?也許可以從他的成長背景看出端倪。希普曼出生於英國諾丁漢,父母都是虔誠循德宗教徒。從小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並且與母親的感情很親密,母親常灌輸他一種優越心理,認為自己比其他人都強。在他十七歲時,母親因肺炎去世,希普曼親眼目睹醫生為母親施打嗎啡及海洛英來減輕痛苦,但卻無濟於事地離世。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嗎啡讓母親的痛苦減輕,還是嗎啡最終還是令親愛的母親離世,也許這奠定了之後希普曼的作案手法。顯然地,母親的離去對希普曼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及心理創傷。
根據統計,希普曼的受害者的年齡幾乎都與母親當年一樣,沒有性侵也未取財,也沒有做出任何肉體上的折磨或摧殘。也因此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假設:他的殺人動機與母親的離世有關。有可能是因為母親因病而離世,而年齡相仿的受害者們卻可以平安地活下去,他心裡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於是痛下殺手。
當然我覺得也有可能因為早年的自戀(自以為比其他人強大),導致於身為一位行醫者能便於穿上白袍決定他人生死,而扮演掌控去留的上帝。自戀情結(上帝情結)也就如願地以此種手法開展開來。至於晚年在獄中自殺,也可能因為自戀無處伸展,少了觀眾的自戀水仙,也只能在岸邊觀看河裡的倒影,獨自凋凌枯萎。
「孩童長成反社會人格是因為情緒與社交發展都發生於自我為中心的想像中,所以正常對於對錯的概念,以及對他人的同理心,在他們身上都發展不良的緣故。若想像世界的存在用意是滿足這個人的需求,那麼這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毫不犯錯,其他人的痛苦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後果。」一名專家如是說。
長期研究連續殺人魔的海倫.莫里森醫生說:「你會想問怎麼會有人能對另一人做出這種事?然後你會意識到,這些殺人兇手並沒有把受害人視為人。對他們來說,就像拔下蒼蠅的翅膀,或是扯下蛟子的腳,就只是想看會怎樣而已,是最基本不過的實驗。」
許多專家表示,童年創傷是所有殺人魔都有的經驗,以下是一些明確的特質:
1)反社會行為
心理病態者通常是獨行俠,所以如果一個孩子本來很愛交朋友也很外向,卻突然變害羞、反社會,那就會是個問題。傑佛瑞.丹墨本來是一個擅長社交、充滿活力的孩子,一直到因為父親的新工作,父母舉家搬遷到俄亥俄州為止。他在新環境中變得退縮(據稱是在被性猥褻後)並且不去交新朋友,而是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解剖遭路殺的動物。
2)縱火
火就是力量,力量與控制對連環殺手來說有著吸引力,他們享受擺佈受害者的感覺。大衛.伯科維茨從小就有縱火行為,他的同學都戲稱他為玩火仔,他對火的執念人盡比知。
3)虐待動物
連環殺手通常從小就開始動手,並且會以動物來測試界線,包含家裡或鄰居的寵物。根據研究顯示,70%的暴力犯在童年時期就曾虐待動物,非暴力犯則僅有6%的比例有過這種行為。
4)惡劣的家庭史
許多連環殺手都來自有犯罪紀錄、精神病史或酗酒歷史的家庭。艾德蒙.肯珀殺害了自己的祖父母,只為了想看看結果會是什麼樣。在他殺害好幾名大學生後,他殺了自己酗酒的母親,將她的聲帶用水槽鐵胃碾碎,以求消滅她不斷羞辱他的聲音。
5)童年受虐
殺害至少21名男孩與年輕男性的威廉.波寧在小時候就被抛棄,被送到中途之家,在那裡遭受性侵害。這樣的連結通常會造成無法抹滅的憤怒感。
6)煙酒藥物濫用
7)窺視症
8)連環殺手通常都很聰明
9)無法穩定維持同一份工作
#原來開膛手傑克至今還是個懸案
#高寶書版
#殺人魔名冊
哈 利 波 特 人格 特質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魔法世界RPG大作《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今天正式開學啦!在魔法與煙火的交錯下,舉辦了場盛大的雲端開學典禮。
在官方原創角色「葛騎士」的開場致詞後,接下來由肩負將新生分配至,相應特質學院的分類帽登場,並展開分類帽測試,一一將蝴蝶兒、凱琪、大丸、和6tan,依照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做分類,重現經典的分院橋段,搶先成為霍格華茲四大學院的學長姐,代表葛來芬多的蝴蝶兒、赫夫帕夫的凱棋、史萊哲林的大丸、以及雷文克勞的6tan,緊接在校園生活導覽後,也在決鬥社進行一場傳說級對決,並引領新生學習魔法課程及學院內的大小事。
各位霍格華茲一年級的新生們,快拿上魔杖(手機)、穿上巫師袍,一同加入《哈利波特:魔法覺醒》 的世界吧!
© 1997-2021 NetEase,Inc.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