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氣質流露的優雅城市|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與最大城,雖然距離奧匈帝國的瓦解已經超過了一世紀的時間,但維也納依然處處閃耀著舊皇城的貴氣與優雅。除了賞心悅目的街景外,整體城市的氛圍與步調相較其他歐洲大城市又顯得更悠緩一些,也是最宜居城市的榜上常客。像我一樣喜歡建築、古典樂和歷史的人,也必定會相當喜愛維也納。
▌維也納的宮殿
作為哈布斯堡皇室的居住地,維也納共有兩座宮殿。一是位在市區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與市郊的美泉宮(Schönbrunn)。位在維也納市中心的霍夫堡皇宮過去是哈布斯堡皇朝統治者的主要皇宮,在今日則是奧地利總統的起居與辦公處所。皇室過去居住的區域如今對公眾開放,包含最熱門的皇家公寓,可一窺過去末代奧皇約瑟夫與受人喜愛的茜茜公主過去的生活與辦公環境。
位在維也納市郊的美泉宮則是奧地利皇室的夏宮,除了宮殿本身外,還有幅員廣大的花園,堪稱奧地利版的凡爾賽宮。這座有1441間房間的皇宮無論在建築、文化、歷史上都是奧地利最重要的宮殿之一,也是了解奧國女皇特蕾莎時期歷史與建築的最佳去處。美泉宮十分熱門,遊客眾多,我會建議安排一大早就來參觀,避開人群。
但因為這兩處皇宮內部都是禁止攝影的,因此如果想拍照記錄皇宮的華麗,我會建議去同屬霍夫堡皇宮建築群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此圖書館過去是皇家圖書館,建築華美外也開放拍照,值得一訪。
▌音樂之都維也納
維也納過去做為帝國的首都,是貴族、上流社會雲集之處,也因此藝術發展蓬勃,而維也納又以音樂最為世人所知。古典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音樂家如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海頓、舒伯特、馬勒等人皆曾在維也納居住工作。但對近代維也納影響最大的音樂家,當屬華爾滋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他的著名作品『藍色多瑙河』,到今日仍然是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的必奏曲目。
而即便帝國崩解,古典樂仍在維也納留下豐富的觀光資產,各類音樂表演從較正式的國家歌劇院、維也納愛樂廳到一般小型的演奏廳都有演出,在維也納街頭也常有人分發傳單並介紹當天的演奏會,有興趣的人不妨先做好功課再去。
不過著名的樂團通常在旺季的七八月會休假,想聽音樂會的人可以避開這個季節,而想參觀與拍攝像是國家歌劇院這類場館的人,則可以趁此時前來參訪。
此外,維也納的中央墓園也是許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長眠之處,想看古典樂巨頭跨時空相聚的樂迷,可前往維也納中央墓園的音樂家區一訪。
▌維也納的建築
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過去曾保護維也納免於土耳其人入侵的中世紀城牆反而成為都市發展的阻礙,因此皇帝下令拆除,城牆遺留下的空間就成了寬敞的環狀路。由於許多知名的維也納景點都座落在環狀路旁,又彼此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例如新古典式的奧地利國會大廈和新哥德式的市政廳等建築,讓環狀路以及在其上循環的一號電車成為自助旅人遊覽維也納市景的最佳首選。除此之外,維也納還有許多著名的教堂建築,如壯觀的聖史蒂芬大教堂、金碧輝煌的卡爾教堂與彼得教堂等都值得一訪。
▌維也納的咖啡館
自從土耳其人入侵引進咖啡後,維也納便發展出數百年悠長且著名的咖啡館文化,甚至有以維也納命名的咖啡(維也納咖啡,即黑咖啡上加打發奶油)。通常在維也納咖啡館點咖啡都會附一杯清水與一顆巧克力。但我發現其實不只限於維也納,在布達佩斯亦同,或許是奧匈帝國遺風吧。過去維也納的咖啡館除了是社交場合,有精美的裝潢之外,也有許多人把咖啡館當成自家客廳的延伸,在咖啡館讀書、閱報數小時,也不會有人去打擾。有些人因為在咖啡館的時間很長,乾脆把自己的寄件地址改成咖啡館的地址,如中央咖啡館的常客Peter Altenberg,「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的名句也因此誕生。
維也納是座內外兼具的美麗城市,能欣賞美麗的建築外,也可以參加許多藝文活動。維也納也鄰近許多名城,如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與捷克的布拉格,不妨可以搭配火車、客運甚至遊輪串連造訪。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30的網紅啾啾愛亂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奧地利 #捷克 #德國 #歐洲旅遊 第二次踏上歐洲國家領土:奧地利+捷克的十天旅行, 去了奧地利最美景點哈爾施塔特、捷克布拉格、庫倫洛夫、卡羅維瓦利、德國國王湖、維也納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捷克系列文章:https://imccp.com/category/foreign/europe/au...
哈布斯堡皇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明的十字路口|土耳其伊斯坦堡
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就是伊斯坦堡Istanbul。它對土耳其是經濟文化與歷史中心,對近代西方,則是東方的起點,是一窺其神秘的櫥窗。在走訪中東、北非幾個伊斯蘭國家後,我也覺得伊斯坦堡是絕佳的伊斯蘭文化入門城市。
▌伊斯坦堡的歷史
伊斯坦堡其實改名未滿百年,1923年之前,它仍叫做君士坦丁堡。 此名源於西元330年,建都於此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此城更是在12世紀時成為歐洲規模最大也最繁榮的城市。
然之後隨拜占庭帝國國力日漸衰微,最終在鄂圖曼帝國的久攻下,君士坦丁堡於1453年陷落。除了成為鄂圖曼帝國的新都外,也是這個伊斯蘭帝國在天主教歐洲擴張的起點。
然而這個領土一度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在十九世紀後開始逐漸崩解,最後在一次大戰後不久滅亡,由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繼承。而伊斯坦堡雖不再做為首都,但在歷史長河中,各文明勢力消長下,留下錯綜交織的各式精彩。
▌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我在伊斯坦堡最期待的景點。除了過往在歷史課本上讀過此處外,也因為我對拜占庭帝國十分好奇。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伊斯坦堡中比較完整的拜占庭帝國遺跡,也是拜占庭式建築的經典,因此讓我十分嚮往。
聖索菲亞大教堂依希臘語意譯,為神聖智慧教堂。此教堂曾被摧毀兩次,目前所見是六世紀所興建,是當時世上最大的教堂,直到一千年後,才被塞維亞大教堂取代。
1453年鄂圖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後,領軍的蘇丹穆罕默德立刻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寺內許多基督聖像開始逐漸被石膏覆蓋。這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則是伊斯坦堡的主清真寺,直到藍色清真寺興建完成為止。到1930年代,土耳其世俗化後,這些基督教圖像才又重新被展示。
▌藍色清真寺 Sultan Ahmet Camii
藍色清真寺又稱蘇丹愛哈默德清真寺,是鄂圖曼時期的皇家清真寺、今日的國家清真寺。建於西元1609年,原址為拜占庭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與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古君士坦丁堡賽馬場相望。建築樣式融合了拜占庭與伊斯蘭宮格,是鄂圖曼古典式建築的經典。
伊斯蘭教認為有人物形象會讓膜拜轉移重點,因此清真寺內的裝飾都是以幾何、花草與經文為主。藍色清真寺也依循了這個原則。但特別的是,因為內部使用了大量的藍色磁磚,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廣場 Sultanahmet Meydanı
這個廣場在拜占庭帝國時,是一座用以舉辦賽馬與二輪戰車賽車的場地,是羅馬競技場的一種,在古希臘、羅馬與拜占庭時期,是常見的城市設施。據估計,當時這座賽馬場的規模,可以容納十萬觀眾。但現今的賽馬場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殘跡,實際的跑道也在地下兩公尺處,僅有兩座方尖碑與蛇柱,可以用憑弔昔日的賽馬場。
值得一提的是,賽馬場北端原有四尊塗金的銅馬,是由當時的拜占庭皇帝下令,從希臘的希俄斯島運來裝飾賽馬場,據說是四世紀時希臘雕塑家留西波斯的作品。但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劫至威尼斯,之後就放在聖馬可教堂上。後來拿破崙拿下威尼斯後,又當作戰利品帶回巴黎,放在杜樂麗花園中的卡魯索凱旋門上。拿破崙退位後,才輾轉經由奧地利,回到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托普卡匹皇宮 Topkapı Sarayı
托普卡匹皇宮是當初鄂圖曼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後,在1459年所興建的皇宮。在1853年之前的400多年間,這裡是龐大鄂圖曼帝國的權力中心。皇宮結構上,大致可分為外庭跟內庭。但內廷很多地方都禁止拍攝,相當可惜。
有頂大市集 Grand Bazaar
建於1455年的大市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市集之一。裡頭有61條有頂街道與超過四千間店舖,方向感差的人,甚至可能會在裡頭迷路。大市集與世紀以前一樣,幾乎各式商品皆有販賣,當然,也有著名的土耳其軟糖(Turkish delight)
▌Galata Bridge加拉塔大橋
加拉塔大橋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側,橫跨金角灣,是一座現代的橋樑。此橋最大的特色是,上面有著滿滿的釣魚者。搭配背景的中世紀加拉達石塔,又是一幅經典的伊斯坦堡景象。此橋下方有眾多的魚餐廳,橋的一側也有販賣著名烤魚三明治的料理船,真的是產地直送的產業鍊。
▌博斯普魯斯海峽游船
若要同時盡覽波斯普魯斯海峽歐洲側與亞洲側的風光,搭乘遊船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趟航行中,可以看到諸多過去的皇宮、清真寺、雄偉的跨州大橋、水岸第一排的眾多豪宅,我甚至還看到了海豚!推薦在下午光線不那麼強烈、氣溫不那麼炎熱時來游船。在微風輕拂下欣賞伊斯坦堡景色,真的是很棒的體驗。
伊斯坦堡在歷史、文化、宗教甚至人種的多樣性,都超乎我行前的預期。可惜我這趟行程只有在伊斯坦堡停留兩天,很多地方例如新城區,沒有時間前往,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再訪嘍!
▌更完整的呈現旅行時刻
我除了在Instagram上發布旅行攝影的作品外,也分享了一些拍攝當下的短片與空拍影片,希望能夠更完整的呈現我所到訪的地方。歡迎大家參考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哈布斯堡皇宮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陰翳禮讚 ]
本來它應該屬於《知埞》其中一個篇章,因為篇幅及照片問題沒有收錄。
後來才知只是時機未到。主教山配水庫重見天日,也把這個翻出來好好地寫,丹麥地下儲水庫The Cisterns。
超越古蹟與藝廊,關於怎樣透過藝術去尊重城市空間。
全文貼這裡,節錄版另刊於PMQ設計號外。
—————————————
陰翳禮讚
隨著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破土而出,百年建築保留下來,它將會,或者應該變成甚麼?
專家紛紛回顧成功個案——巴塞隆拿大學圖書館Dipòsit de les Aigües,布里斯本地底歌劇院Spring Hill Reservoirs,悉尼休憩花園Paddington Reservoir,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等,前身曾經都是儲水池,後來換個角色,有了新的功能,繼續服務城市。
我曾經到訪其中一個,位於哥本哈根的The Cisterns,腓特烈堡皇宮(Frederiksberg Palace)範圍內,隱藏在綠油油的公園裡。
外面陽光普照,然而當你往地底鑽,明媚之下,有著另一個暗黑宇宙。
先說歷史。
The Cisterns建於1856至1859年間,原為露天設計的開放式水庫,容量1600萬公升,為哥本哈根市內供應乾淨食水。
後來避免水源受污染,1891年以混擬土將水庫完全覆蓋,鋪上草坡,豎起一座噴水池,自此長埋公園下。
直到1933年,市內供水系統更為完善,於是The Cisterns停止運作,獲評為文化遺址,之後開始丟空,繼續不見天日。
事情在1996年有了新的發展。
那一年丹麥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部分古蹟獲研究重新使用,結果The Cisterns於2001年正式成為現代玻璃藝術館,2013年納入為腓特烈堡博物館一員,不同展覽開始在那兒發生。
必須留意的是,The Cisterns並不是另外一座因古蹟活化而來的藝術館,建築結構的奇異,意外地給予藝術家一個具挑戰性的試驗場地:陽光透不進,濕度100%,溫度介乎4°C至16°C,迴音長達17秒——那可以讓它成為怎樣的美術館?
答案是,這裡的展覽,都考慮到儲水庫的特色而刻意設計,透過藝術去呈現暗黑、濕冷、魅惑、神秘莫測等氛圍。
甚至可以說,無論展品為何,儲水庫始終是主角,它本身就是最偉大的一個展覽。
2018年夏天,我曾親身見證過The Cisterns的厲害,其時正值丹麥藝術家Jeppe Hein的破格展覽,IN IS THE ONLY WAY OUT。
那是詭異地刺激的一段旅程,被刺激的是感官:由公園走進水庫,光明到昏暗,眼耳口鼻跟皮膚,一下子完全張開,不自覺地提高警惕。
地面處處水灘,空氣異常陰冷;近乎死寂的空間,包圍你的是一根根石柱,沒半點顏色,剩下一種灰白。
來自地面的水份,長年累月滲入儲水庫天花,形成滴石(這裡是丹麥市內最有名的滴石洞穴),看上去更顯荒涼。
赫然傳來一陣火焰燃起的聲音,看不見火頭,聽覺是熱的,身體感覺依舊冰冷。
沒有燈火通明,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而前方是一面又一面圓鏡,懸在半空,後路照成前路,身在其中,更易迷途。
而鏡子懂得自轉,鬼鬼祟祟地難以察覺,一不留神便被鏡中的自己嚇壞,然後失笑。
雙眼已經忙,耳朵亦不能鬆懈。
場內放了好些頌缽,有人經過就會啟動感應裝置,小球滾下,從而敲響頌缽;愈多人走動,不同角落便會奏出聲音,聰明地利用水庫內的迴音效果,創作觸動毛管的交響樂,而創作者是前來的每一個人,一切隨機,不能複製。
真正的高潮,在於穿越一排牢房般的鐵籠後,遇上最大的一面鏡子,慢慢靠近,再靠近——冷不防鏡後噴出一團烈火,熱空氣襲面而來,整個空間照亮了,身體登時感到暖意,反差強大。
當下如夢魘,然而這一刻最是真實。
種種神秘安排,不為驚嚇,背後寓意讓人感動:冒過寒流,自會珍惜溫暖;經歷過黑暗,才能透徹懂得光明的好。
Jeppe Hein希望用展覽去提醒人們,不要懼怕漆黑,因為那是黎明前的必經階段,只需擁抱之,誠實面對它。
IN IS THE ONLY WAY OUT,勇敢地走進去,前面自有出路。
The Cisterns曾經舉辦過話劇、演奏會、錄像展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實驗。
今年的特設展,大膽地把水庫還原,注入清水,放進大型球體藝術裝置,參加者必須乘坐小艇,在水上摸黑看展!
明與暗,冰與火,乾與濕,地上與地下,善用與荒廢,藉由一個儲水庫,頃刻接通——不用聲嘶力竭,毋須大力爭取,一切源於丹麥人對歷史、對建築的一種尊重,而這是常識。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哈布斯堡皇宮 在 啾啾愛亂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奧地利 #捷克 #德國 #歐洲旅遊
第二次踏上歐洲國家領土:奧地利+捷克的十天旅行,
去了奧地利最美景點哈爾施塔特、捷克布拉格、庫倫洛夫、卡羅維瓦利、德國國王湖、維也納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捷克系列文章:https://imccp.com/category/foreign/europe/austria-cesko/
【行程表分享】
Day1:台北-維也納
□ 搭中華航空23:45航班,飛行13小時
□ 在飛機上過夜,抵達維也納時間為早上06:05
Day2:維也納-哈修塔特湖區-薩爾茲堡 Salzburg
□ 早上車程3.5小時前往哈斯達特小鎮(湖區)
□ 中午在湖區吃鱒魚餐
□ 傍晚車程1小時前往薩爾茲堡
□ 吃:午餐/湖區香煎鱒魚餐、晚餐/中華料理七菜一湯
□ 住:TREND EUROPA(4★)
Day3:薩爾茲堡Salzburg-國王湖-克魯洛夫(世界文化遺產)
□ 早上在薩爾茲堡逛完莫札特故居、米拉貝爾花園
□ 車程40分鐘前往國王湖
□ 下午車程3小時前往克魯洛夫
□ 吃:午餐/舊城風味餐炸豬排、晚餐/地窖餐廳烤鴨腿
□ 住:DVORAK CESKY KRUMLOV(4★)
Day4:克魯洛夫-卡羅維瓦里-布拉格
□ 早上逛克魯洛夫的歌德式邊界城堡、巴洛克式城塔、市政廳、市政廣場
□ 車程3小時前往卡羅維瓦里:用喝的溫泉
□ 車程1.5小時前往布拉格
□ 吃:午餐/香烤豬腳風味餐、晚餐/中華料理七菜一湯
□ 住:INTERNATIONAL(4★)
Day5:布拉格【伏爾他瓦河遊船+船上午宴+OUTLET】
□ 早上去看火藥塔、天文鐘
□ 中午伏爾他瓦河遊船+船上午宴
□ 下午逛菠丹妮Botanicus+Outlet購物(Fashion Arena)
□ 吃:午餐/船上Buffet、晚餐/發放 10 歐元餐費自理
□ 住:INTERNATIONAL(4★)
Day6:布拉格深度巡禮 Prague 古堡皇宮區
□ 早上逛高堡、布拉格古堡皇宮區、黃金小徑、查理士大橋老城廣場
□ 下午在布拉格老城逛街購物(自由時間)
□ 吃:午餐/捷克牛肉料理、晚餐/中華料理七菜一湯
□ 住:INTERNATIONAL(4★)
Day7:布拉格-庫特納霍拉-特爾趣 TELC-維也納
□ 早上車程約1小時到聖芭芭拉教堂拍照
□ 下午車程約1個半小時到三面湖泊環繞的特爾趣
□ 傍晚車程約2.5小時回到維也納
□ 吃:午餐/小鎮烤雞風味餐、晚餐/中華料理七菜一湯
□ 住:MERCURE WIEN WESTBAHNHOF(4★)
Day8:維也納深度巡禮【熊布朗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自由活動】
□ 早上逛熊布朗宮、貝爾維第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百水公寓、霍夫堡
□ 下午在市區逛街購物自由活動
□ 吃:午餐/奧式豬肋排、晚餐/發放 10 歐元餐費自理
□ 住:MERCURE WIEN WESTBAHNHOF(4★)
Day9:維也納-台北
□ 早上吃完飯店早餐後就出發去機場了
□ 在飛機上吃了午餐晚餐和早餐,中間還一直發小點心,忙著吃的一趟飛行
Day10:台北
□ 搭中華航空早上11:00航班,飛行時間11小時
□ 早上05:45抵達台灣
─ -關於我─ -
👉🏻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5TtXia
開啟🔔小鈴鐺🔔,就可以即時收到新影片通知!
啾啾愛亂拍
■ BLOG 部落格:http://imccp.com
■ FB fanspage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mccp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mcc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pEmD8oJ5gM/hqdefault.jpg)
哈布斯堡皇宮 在 熊熊來七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東歐旅遊14天 #維也納 #捷克 #匈牙利 #波蘭
航空:長榮航空
網卡:飛速移動【全歐洲不降速 4G Vodafone】
交通費用:台幣300元/天
吃飯省省吃:台幣1000元/天
這次東歐的旅程沒有想像中的昂貴,旅程當中看到很多城堡及世界遺跡,當然歐洲美食更是不用說,吃了德國豬腳、肉桂捲、燉牛肉、烤鴨胸、烤豬肋排,每餐一定要一杯酒(酒比水便宜),住宿的部分建議大家可以選擇有早餐的住宿,或許早餐的類型算是單調的,但對於旅程來說會方便許多。
🔸行程介紹
📍第一站
維也納美泉宮,這是維也納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建築,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
📍第二站
捷克克魯姆洛夫,是捷克的一個小城鎮,也有人稱為契斯基庫倫隆。德語中意為「高低不平的草地」,這邊就像是一個童話故事般的小鎮。
📍第三站
聖維特大教堂,他是位於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很特別的是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教堂中還有國王的墳墓。
📍第四站
依然還是在捷克,現在看到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築物,當地人都會形容他是扭曲的可口可了瓶,也說是外星人設計的。
📍第五站
來到匈牙利非常有名的布達佩斯,布達佩斯原本是兩個城市,一個叫布達一個叫佩斯,中間分隔著多瑙河,這兩個城市不斷的擴建和發展。所以在1873年合二為一成為一座城市,就是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是歐洲最著名的古城之一,有著「東歐巴黎」的稱號,也有人稱之為「歐洲之心」,意思是歐洲心臟的意思,布達佩斯可以停留多一點的天數,當地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像是漁人堡、馬加什教堂、鏈子橋、大環路、遊船碼頭、溫泉浴都是非常值得到訪的地方。
📍第六站
離開布達佩斯後,我們來到了波蘭,首先我們去了波蘭集中營,老實說這邊感覺有點陰森森的,因為1940年納粹人在這個地方屠殺猶太人,預估有110萬人。
📍第七站
回到了維也納,相信大家都知道許多音樂家都來自於這個地方,像是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等等,因此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必定要來參觀囉。
這趟旅程總共是16天,扣掉頭尾搭機時間,實際旅遊是14天,機票加住宿加上吃飯以及交通,全部的旅費不到五萬元喔!
所以玩歐洲真的不難也沒有想像中的貴,省下兩趟亞洲的旅遊,就可以達成歐洲旅遊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4bRB6vpqyI/hqdefault.jpg)
哈布斯堡皇宮 在 MIMI LAU MAKEU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來到奧地利第三天,去了世界文化遺產「美泉宮」,
還住了薩爾斯堡高CP值別墅!一整層別墅才HKD$535一晚!
真的超值!!
旅遊淡季來好處就是旅客比較少,不用人擠人,住宿也比較便宜~
1.世界文化遺產「美泉宮」
推薦度:8分
美泉宮(德文:Schloss Schönbrunn,常被音譯成熊布朗宮)位在維也納市中心西南方,
這座巴洛克式風格的宮殿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
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
現在是旅人們來到維也納必訪的景點之一,
每年都有數百萬人造訪美泉宮。
2.薩爾斯堡高CP值別墅 !一整層別墅才HKD$535一晚!(可跳至影片4:13)
推薦度:10分
別墅有兩層,我住的是二樓65平方米,兩房一廳附兩個陽台、洗手間和廚房
住宿附帶車位,位於薩爾斯堡別墅區,環境很好,住得超舒適!
如果你是開車來,或是不介意離市區要走15分鐘
真的超推薦!
住宿連結請看Salzburg Cottage by Welcome-to-Salzurg
http://agoda.onelink.me/1640755593?pid=Mobile_App&c=Property_Sharing&site_id=1770664&af_dp=agoda%3a%2f%2fhotel%2fSalzburg%20Cottage%20by%20Welcome-to-Salzburg%2f2644632&af_force_dp=true&af_r=https%3a%2f%2fwww.agoda.com%2fsalzburg-cottage-by-welcome-to-salzburg%2fhotel%2fsalzburg-at.html&af_web_dp=https%3a%2f%2fwww.agoda.com%2fsalzburg-cottage-by-welcome-to-salzburg%2fhotel%2fsalzburg-at.html&adults=2&childs=0&rooms=1&checkIn=2020-02-14&checkOut=2020-02-15&los=1&cid=1770664
喜歡我的推薦請按讚影片和訂閱我的頻道喔~
謝謝大家~
【奧地利Vlog EP1】世界上最美咖啡店&圖書館|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坐包廂看歌劇演出
https://youtu.be/iI0vihAsM5E
其他Vlog:
【越南峴港&會安VLOG EP1】會安古城網紅Cafe&必食法包
https://youtu.be/-234oCpCMhA
【越南峴港&會安VLOG EP2】美山聖地半日遊|秋盆河遊船
https://youtu.be/5s51mwUguQ8
【越南峴港&會安VLOG EP3】Klook 越南烹飪課+籃子船半日遊
https://youtu.be/lF2Ul5T6iW8
【越南峴港&會安VLOG EP4】安邦海灘高CP值住宿| 全新私人海灘Resort
https://youtu.be/mwhNCAQ6L9M
【越南峴港&會安VLOG EP5】峴港高CP值住宿|Infinity Pool 無邊際泳池|文青風網紅旅館
https://youtu.be/A8EEU3Okyo0
【Follow me】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mimilaumakeup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mimilaumakeu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XfVxl9hiz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