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部分公開
#學校學店化
#真的是壞事嗎
#從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討論
🏫🏫🏫軟體學院新創 Lambda School 最近其成功募資 3 千萬美金。根據紐約時報報導:
「在 Lambda,學生一開始不用付任何學費。但當他們畢業後找到年薪高於 5 萬美金的工作後,必須要付 17% 的薪水給 Lambda,為期兩年(Lambda 說 83% 的學生在畢業後 6 個月內找到中位數 7 萬美金的工作)。若他們沒找到工作,或是薪水低於此數,就不用付錢。最高付到 3 萬美金為止,因此高所得學生不會為了成功而受到懲罰,若學生失去工作,學費也會暫停。」
我其實一路都在注意這一家新創。 Lambda School 提供 8 個月的線上課程,目前集中於軟體與資料科學兩個主題。拿到 3 千萬美金之後,他們將擴張到更多學門,例如需求孔急的護理以及資安。值得一提的是若學生畢業 5 年後都沒有找到超過 5 萬美金的工作,學費自動免除 — 學校賠錢。
✒✒✒✒✒✒
此一制度的最大優點是學校會努力讓學生成功:
「Lambda 的共同創辦人與 CEO Austen Allred 說:『沒有任何其他學校有誘因讓學生成功。』『因為學校一開始就從政府或學生手中拿到錢,還是收現金。』
『要達到更好的結果,學校也必須承擔損失。』他說。」
美國大學生深受高學費與學貸之苦。許多學生畢業後,肩上都多了一個「債主」。因此 Lambda 格外有吸引力。Lambda 比較像是股票投資人,期待從學生身上獲得超額的回報。
其中一個癥結正如 Allred 所說,在於大學的營收與畢業生的就業沒有直接相關。美國大學的主要營收來自「副業」,包括校務基金(endowment)的轉投資、經營醫院、政府專案、專利與新創公司的股份等。美國頂尖大學如哈佛,學費只能支應每年支出的 10% 而已。若把哈佛視為一個「知識工業複合」集團,那麼「教育」的部分幾乎可以忽略,最大的貢獻只是品牌效益而已。
當然,哈佛的畢業生出路不會太差,所以學校也不用太費心。但二、三、四線的大學為何也不在乎學生的就業率?因為有政府背書的平價就學貸款,因此不論學費再高,學生仍然源源不絕。這有點違反直覺:若政府不提供低息貸款,更少學生能自費上大學,學校反而會控制成本,降低學費。學校也會更強調畢業後的就業率,以吸引學生。
✒✒✒✒✒✒
台灣的狀況稍有不同,但也有「出錢的不是使用者」的問題。公立大學學費低,是因為政府補貼。結果造成公立大學真正的顧客是政府,而不是學生。於是大學不斷追求各種政府評鑑的排名,卻不甚關心學生的出路。
Lambda 回到最資本主義的概念 — 投資學生,收穫回報。此時我們赫然發現過去由政府統一付費的結果,是各科系混雜在同一套「大學」體制之下。一旦引入市場,就會看到各科系其實非常不同。有需求火熱的科系,如醫學、會計、電機、軟體、資訊科學等。有基礎科學的生物、物理、數學等。也有職缺少,但具有社會價值的哲學、歷史、中文等。
Lambda 真正的顛覆性在於拆分(unbundle)了大學。把「教育」的業務獨立,把需求最大的科系與最有動力的學生「拉」出來,直接交給市場投資。就像把集團的子公司獨立上市一樣。這將牽一髮而動全身,最終導致整個大學系統的崩塌。
但對眾多背負學貸、心不在課堂、求職困難或是學非所用的學生來說,這樣的顛覆或許來得太晚了。
✒✒✒
👨🎓想看更多精選文,歡迎參加試閱👩🎓https://daodu.tech/threeposts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月的6號,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公布了最新版的留學生簽證指南。其中突如其來的新增了一項規定,那就是從秋季開始,國際學生如果完全只有參與線上教學的課程,那麼美國將不會發放簽證。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要不就是必須離境,要不就是轉學到其他有開設常規課程的學校。雖然一個多星期後,川普政府就又放棄了...
「哈佛學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科技島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田心蕾 LeiL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閒聊] 一個美國大學學位要價$200000(約6百萬台幣)? 的評價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哈佛大學學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哈佛大學學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哈佛學費ptt,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 - 訂房優惠報報 的評價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靠北惡質幼兒園- #台中市太平區哈佛幼兒園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哈佛學費 在 國外留學的生活費、學費問題? - Dcard 的評價
哈佛學費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月的6號,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公布了最新版的留學生簽證指南。其中突如其來的新增了一項規定,那就是從秋季開始,國際學生如果完全只有參與線上教學的課程,那麼美國將不會發放簽證。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要不就是必須離境,要不就是轉學到其他有開設常規課程的學校。雖然一個多星期後,川普政府就又放棄了這個想法,但全世界留美學生都已經雞飛狗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怒人怨的政策。
聽說這個政策一公佈之後,面對面教學的這種面授課程突然變得超熱門,全部都被國際學生搶爆,連跟自己科系沒關係的都先搶再說。有些人搶不到就用換的,許多大學生就推出線上電子表格,讓大家可以在線上交換課程,搶到面授課程的美國學生可以用這個來"拯救"國際學生。
但是現在面授課程的量,就算全部換給國際學生也不夠,所以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美國本來就有很多線上課程平台,會把很多課程都放到網路上免費給大家上課,也不一定限於該校學生才能看;不過現在有爭議的不是這些公開課程對不對,是那些本來正常面對面授課的課程;因為美國的疫情到現在都還是很嚴重啊。不像台灣就是把放假、開學的時間調一調就好,美國他們是從4月開始就因為各州的防疫政策,陸陸續續的關閉學校。那個時候學校就想說,直接讓學生放假也不是辦法,那就通通改成線上教學。教學品質當然也受到影響,很多學校的學生跟教授都是突然被通知,學校下星期通通都要改成線上教學唷!想也知道面授跟線上教學,課程的規劃邏輯完全不同,更不用說有些教授一輩子都沒碰過直播跟攝影器材,這樣搞教學的品質一定爛。
尤其許多給學生用的教學資源就通通都用不到了沒辦法去圖書館或者是去實驗室做實驗。很多東西根本家裡都不會有。之後要是去看醫生,醫生說我是鍵盤哈佛醫學院畢業的啦,這樣誰敢給他動刀?
而且這些學校的學費還都收一樣價錢,像是哈佛就打死不改價錢,今年秋季的學費還是一樣,一學期要四萬九千美金。普林斯頓大學就說,好啦那我們新學期幫大家打個折好,打了九折,九折之後是四萬八千美金。
而且大學生活像這樣關在家裡感覺很不對勁嗎?大學生不就是要在校園裡跟同學交流啊、交個男朋友女朋友之類的。這樣才是完整的大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總之現在線上教學的問題也是很多啦。現在不少人是說川普政府推出這個政策,是要逼迫各個大學重新好好開課;可是現在美國疫情比當初說要關閉學校的時候還要嚴重。
所以很多大學早就直接宣布一整年都改成全面線上教學的模式。像是加州州立大學,就說秋季開始23個分校通通都會關閉。哈佛也是說一整年的課程都要使用線上教學。南加大則是說要採用線上跟面授都會有的混合性教學。
有些人會問:「這真的有差嗎?」,雖然教學品質不好,但只要線上課程拿一拿,還是可以拿到文憑。這樣在哪裡念有什麼關係?由於不是全世界的人,老家都跟台灣一樣什麼基礎建設都很方便。像印度到現在都還不是全國每個地方都有電可以用,老家在那邊的人要怎麼跟別人線上教學?印度還有一個例子,去年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有一連串的強硬措施嗎,那時候印度政府就直接把那裡的網路全部切斷。有個學生剛好在政府派人鎮壓之前出國到美國唸書,結果那裡現在網路恢復是恢復了,但是也只有2G;而且就算不管這種技術問題,時差的問題也很麻煩啊。假設在東岸念書早八的課台灣都晚上八點了。叫你回來台灣做線上課程,但是每天半夜三點有一堂課要上你受得了嗎?
而且很多去美國唸書的大學生都是希望畢業之後,可以在美國找到實習工作,實習結束最好還能馬上轉成工作簽, 將來會有機會長期留在美國。現在雖然連工作簽都已經要抽籤了,很不容易拿到,但不在那邊生活的話,要找到在美國的工作就更難了。
川普在選前這個時間點推這個政策,沒事找學校麻煩,搞得老師學生們焦頭爛額,雖然看起來沒有拿到什麼好處,但其實是有不少人支持的。川貴人這幾年這樣一搞,連說出我想移民美國都快要變成政治不正確的話了。美國過去就是靠著世界知名學府吸引全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推動美國經濟及創新。如果這個政策真的施行下去,人才不來了。他們就非常有可能轉而投靠更歡迎人才的國家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yzy3kEydtI/hqdefault.jpg)
哈佛學費 在 科技島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迫使美國大學轉為全線上授課,但哈佛大學的學費不見減少,顯現其真正產品不是教育,而是文憑。然而非名牌大學 — 或者叫中等大學 — 卻無法提供稀缺的文憑。隨著線上教育進步,人們也習慣線上學習,中等大學將逐漸流失學生。
聽眾優惠:point_right:http://bit.ly/2DE3GBE
(在優惠碼欄位填寫 podcast ,用 199 元收看全部科技島讀內容)
----------
YouTube 更新比較慢,歡迎你到這裡看最新的科技島讀 Podcast: http://bit.ly/31Gjmis
#線上課程#哈佛大學#教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ylcSjQWinM/hqdefault.jpg)
哈佛學費 在 田心蕾 LeiL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要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5hnk_xAxl4K9PxdHb3Y7A?sub_confirmation=1
☞田心蕾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raeannatian/
☞田心蕾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raeannatian/
☞田心蕾tiktok: https://vt.tiktok.com/YC3yLs/
☞田心蕾的插畫 :https://www.instagram.com/kiss.leile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xh8vR74Bg/hqdefault.jpg)
哈佛學費 在 哈佛大學學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包括哈佛在內的世界頂尖大學學費一覽表- World Scholarship Forum連續第六次保持在QS世界大學排名榜首位置麻省理工學院(MIT) 是僅有的五所向國內和國際學生提供盲人 ... ... <看更多>
哈佛學費 在 哈佛大學學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包括哈佛在內的世界頂尖大學學費一覽表- World Scholarship Forum連續第六次保持在QS世界大學排名榜首位置麻省理工學院(MIT) 是僅有的五所向國內和國際學生提供盲人 ... ... <看更多>
哈佛學費 在 [閒聊] 一個美國大學學位要價$200000(約6百萬台幣)?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個學位要價$200,000(約6百萬台幣)?
美國頂尖大學的學費現在一年要$50,000(約150萬台幣)。
這個數字會讓大學學生家長膽寒。
在美國頂尖大學唸4年制大學學位要價$200,000,約£132,000。
除了學生貸款外,父母也要貸款,許多是拿自己的退休金來支付子女的學費。
中產階級家庭面臨最大的困境。
英格蘭大學經費及學費報告即將出爐,如果學費上漲無上限,會發生什麼事呢?
'Established for advancement為進步而建立'
美國波士頓地區是頂尖學府重地,可做為自由學費巿場範本。
麻省理工學院入口大廳上寫著"為進步而建立Established for advancement." 我們不禁要
問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的大學教育:誰的進步?誰來付錢?
大學的存在是為了學習進步?或者是社會及經濟進步?或是支援社會流動?還是個人的進
步?
學生經過激烈的競爭進入麻省理工學院,4年的學費每年超過$50,000 (£32,600)—這個數
字並不驚人,頂尖大學都這樣收費。
所以對想在這裡唸書的學生,這代表了什麼?
Tipping point引爆點
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學費支援部的Elizabeth Hicks承認目前支援學生的系統是否能持續下去
令人憂心。
"我擔心我們在某種引爆點上面。"
雖然學費似乎很貴,但實際的課程成本為收費的一倍,而大學需要應用捐款來補學費的不
足。
預期要花超過8千萬美元(5千3百萬英鎊, 24億台幣)來補助學生,才能招收最好的學生,
不管他們的家境如何。
"不過學生家庭仍被高昂學費嚇得卻步,特別是易受經濟衰退影響的中產階級。"
富有家庭負擔得起學費(約1/3學生不需要補助),最貧窮的家庭則會獲得獎學金及州政府
補助。
但是佔最多數的中產階級家庭可能已為大學學費存錢,受到現金及借貸影響最大。
最大壓力點會在支援變少卻接到大筆學費賬單時引爆,這類家庭年收入約$130,000
(£86,000, 約390萬台幣), 。
Changing jobs market改變中的工作巿場
他們屆時會感到雙倍壓力,難以喘息。
他們可能無法負擔子女上大學的費用,但也覺得無法不負擔讓他們上大學的費用。
高薪藍領製造業正在消失,沒有大學學歷,年輕人恐怕要依賴收入不佳且不穩定的服務
業。
歐巴馬總統訴求給予學生更多補助,形容對學費的擔憂“入學許可信必須放回信封裡”。
除了家庭需負擔另一筆學貸,還有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學費成了入學的阻礙,大學要如何
招到最好的學生?
Ms Hicks說,我們以真正成本的半價賣入學名額,不過我們不只是要那些能付得起的學生
,我們希望收到各種學生,我們不想只收享有特權的學生。
長遠來看,學費壓力從柯林頓執政時實施的學生補助計畫即可看出端倪。
'Who should pay?誰該付錢?'
許多大學的學費支援部都曾是小型的無辦公室組織,但現在卻是大型、數十億的運作組織
,努力平衡補助高漲的學費。
"我擔心要如何維持下去…愈來愈多人需要大學學歷-大學理應優先處理大學學費問題。
問題就是:誰該付錢?"
從目前在英格蘭關於學費的爭論來看,英格蘭與美國系統不同在於美國不同的"價格點"給
予學生各種選擇。
波士頓地區就有一百多個大學及學院。
包括國際知名的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也有其他同樣昂貴的大型私校如波士頓大學及
東北大學。
除了傳統非營利私立大學,還有愈來愈多的營利大學,已併購一些小型學院。
Community colleges社區學院
還有特殊的教育機構如法學院及特定宗教信仰的學院,都是自訂學費。就算在大學內,不
同的課程也收取不同的費用。
醫學院學費可能超過每年$50,000 (£32,600)。
至於高學費的另一端,有社區學院提供高等教育給預算有限但想唸大學的學生。
這些學院依學分收費,可能好幾年才會完成學位,波士頓地區20個學分學費約$3,000
(£1,955, 約9萬台幣)。
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則有州立大學遍佈全美各地。
波士頓便是麻州大學五個校園之一所在地,空氣清新建築現代化又鄰近巿中心,許多學生
是家族中第一個來唸大學的,發言人Will Kilburn表示這反應出想唸大學的人近數十年來
大量增加。
老企業消失,愈來愈多家庭覺得小孩需要唸大學,擔心沒唸大學只能做低薪且不穩定的工
作。
來自麻州的學生可獲得學費減免,每年學費約$12,000 (£7,820, 約36萬台幣),為來自非
麻州學生的一半,而且遠低於其他如麻省理工或哈佛大學的學費。
Unfair advantage不公平的優勢
美國學生很瞭解課程費用及學術權威等級代表的意義。
心理系學生 Kristen Smith表示期待在40歲時能付清大學貸款,目前已有$80,000
(£53,000, 約240萬台幣)負債且持續增加中。她明白的說學生依費用選擇大學,她及家
人都必須犧牲來支付大學費用,但唸大學很值得投資,從來沒想過不唸大學。但是這種學
費分級,讓她擔心較昂貴大學畢業的學生會取得不公平的職場優勢。"因為你唸哈佛所以
有較好的工作,這並不公平,我們沒有錢唸哈佛,必須更努力才能獲得同樣的機會。"一
名體育系學生擔心他單親的母親要動用退休金來支付他的大學學費。
商學系學生Marsida Tirana表示她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面臨負債幾十年的困境。
但她說最大的擔憂是不能上大學,她說:"是不公平,但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本文引用自: https://0rz.tw/hc03E
譯自BBC教育網:https://news.bbc.co.uk/2/hi/uk_news/education/8570153.s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61.1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