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 【經濟委員會 農委會施政報告質詢】
我首先請教農委會林聰賢主委,禽流感是天災?還是人禍?林主委表示:禽流感兼具天災和人禍,從牠發展的歷程來看,禽流感的病毒原生種都不是來自於台灣,起先來自於飛禽或人自國外帶入,一開始輕忽,然後變種,漫延,擴大,禽傳禽,禽傳人。我認為若是人禍,應透過政策來避免,若是天災,便應導入農業保險法。從農委會今天的施政報告指出:這次禽流感的撲殺補償金一律提高到八成,補償金預估達3億元。如果啟動農業保險法,是否有商業保險人願意承做?
林主委表示:已有保險公司就家禽類的農業保險開始在評估,從去年起已從農作物開始試辦,預訂明年三月實施農業保險法時會把禽畜納入評估。最後我告訴主委,無論是天災或人禍,將禽流感納入農業保險法,可減輕農民損失,也可減輕政府負擔。
我接著關心農業缺工的問題,農業缺工大致可分短期性、季節性和結構性缺工等三種不同性質,這應該要有全面性的戰略思考,曾有人提到農業外勞,請教主委的看法。主委表示:無論任何產業,政府必定竭盡所能,提供在地工作機會,優先晉用本地勞工之後,才考慮以外勞替代。季節性缺工,可導入中高齡勞動力,惟需有誘因機制。我從施政報告中看到農委會以"先就業、再升學"配合青年教育及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提供1000個職缺,滿3年可領回儲蓄金36萬元。我擔心青年若未滿3年,便離開職場,可否領回儲蓄金?尤其年青人初入職場,穩定性不一定很高,請農委會和相關部會討論這政策的彈性運用。
還有,台農發公司是台肥100%轉投資,在農委會施政報告中也說明該公司肩負了農產品進出口、技術輸出、及海外投資與資材外銷等三大核心任務,配合政府農業新南向政策,可是本辦公室同仁去詢問相關營運計劃時,該公司卻以民營公司為由,不受立法院監督,拒絕提供,請主委說明。林主委表示,該公司受農委會行政監督,可公開的資料,都樂於提供給本院參考。
最後我提到:沿近海的漁產受到很大的挑戰,跟十年前相比,漁產下降23%,進口漁貨成長了223%,這表示我們的海洋資源逐日枯竭。現在所謂的Slow Fish,就是瞭解魚、瞭解海洋生態和環境、友善對待魚,這必須從教育著手,農委會應該向漁民倡導正確的魚生態觀念。林主委表示會把這部份納入食農教育法草案。
和正農作職缺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問題是,誰執政都同一批官僚制定政策,而執政黨不是沒有該領域人才就是裝傻!
[從缺工到菜蟲,從政策看滅農。]
📰檢調大動作調查終於抓到菜蟲了,300噸胡蘿蔔⋯⋯
📰專案小組抓到農場僱用非法外勞,最高罰款75萬元。
看到這些新聞,身為一個讀農也務農的溫室農,我想和學弟妹說,如果你不是家中有底的農二代,如果你有更好的發展,千萬別在台灣返鄉務農,太辛苦了,這個國家長久以來的大方向,看似挺農實質走向滅農。
🚫農地新三寶-農舍、工廠、太陽能
精美的農舍、非法的工廠、打綠能旗幟的太陽能板,可說是農地上最有產值的作物。真正要蓋農業用包裝場,走合法途徑還得面對一堆規範限制!
農地農用喊了這麼多年,有落實了嗎?也因此,台灣農地的價格高昂,網路查都知道是世界第一。
🚫嚴格卻過時的農業法規
偶然機緣下,有幸參與日本超商Lawson農業部門在台灣講座。其中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台灣的T-GAP規範比日本J-GAP還嚴格,相信台灣農業發展是更好的。」當下覺得日方人真好,台灣農業法規常常是用限制來解決問題,對政府來說最簡單又不麻煩,而有關係者還能沒關係地鑽漏洞。
🚫媒體渲染的農藥萬惡
在台灣,對於使用農藥似乎還有所誤解,隨著科技進步,大藥廠常推出效用更好、毒性更低的農藥,若有興趣可以上藥毒所查查台灣安全用藥規範。
只是,目前規範常常出現許多類似農作物的用藥完全不一樣,使人無法理解到底為什麼,連本科系的自己根本都背不起來還得翻資料。這樣依賴農藥行配藥的農民,會完全清楚哪些可噴、哪些不能撒嗎?
再加上,現在露天農作物大多請人代噴,如果被鄰田污染,即使濃度遠低於標準值,只要該藥劑非該項農產品的法規用藥,新聞便會以斗大的標題「XX菜驗出禁藥」,誤導消費者造成恐慌。鄰田污染相關法規只要一日不制定,推行再多驗證、標章都無法保障消費者和用心農民。
🚫支撐產業的高齡棟樑
勞動部不斷地想用農業缺工來解決失業問題,但是說一句難聽的,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難請人,肯工作就找得到適合職缺,懶惰成性者更不可能願意下田。
在農業外勞開放未現曙光的現下,尚有農產品能吃,要感謝農村高齡棟樑還願意勞動、要感謝部分農作物已自動化;至於其他還沒自動化農產品,尤其是蔬菜,如果沒有每年颱風讓部分農民想去賭風災過後高價,願意種的菜農真有那麼多?但,必需嚴肅地說,缺工影響農業發展,之後只會越來越浮上檯面。
🚫台灣淺碟市場
在台灣已經很習慣聽到:菜價低迷、菜農泣豐收;或是菜價高昂、菜販哀哀叫。換成任何一項農產品皆適用,台灣就這麼丁點兒大,隨便一個氣候異常,就影響價格甚鉅。
缺貨就進口呀⋯⋯
進口生鮮不是在亞馬遜或淘寶上購物,今天下單最慢過幾天就到貨。
盛產就出口啊⋯⋯
先不說全年供貨,連盛產期的供應量都不穩定,貿易商怎麼去談市場?
那為什麼不穩定?
沒有工人!沒有工人!沒有工人!!!
沒有工人,再厲害排程及栽培技術都是假的,依然只能侷限在逐漸退休的現有成員,穩定供貨更是難上難。
共同外銷啊⋯⋯
現在耕地面積分散到光一個貨櫃裝滿可能要整合不只20個農戶,一季只會出一個貨櫃嗎?這種「爽缺」沒有深厚的產業力,只會走向曇花一現。
盛產時冰起來做調節呀⋯⋯
才剛找到一位僅冰300噸胡蘿蔔,卻被扣上菜蟲之名的供應商,身為曾在菜市場打滾數年的現役農民,有種現在是要鬥死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產業鏈的感覺。
🚫國際競爭力的口號
務農至今也才沒幾年,似乎是為了掩蓋國家長久以來對農業的極度看輕,口號一提再提,搞得每年都好像農業起飛新元年,但很巧地卻又幾乎停留在空泛表面。而應該帶領產業進步的農業預算,又有多少編在具實質幫助的研究或是建設上呢?
🚫看看政策再來考量是否投入
這幾年不斷地以各種補助、低利貸款、以及美好文宣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但我想告訴學弟妹們,現下如果選擇農業來白手起家創業,為了要在裡面獲利而投入的那份心血,用在其他行業可能更值得。只能說,目前我們不會放棄也不能離捨,確實是因為對農業還有愛也還有債。
種植農作物需要的專業本就不易掌握,再加上目前政策法規環環相扣導致的種種限制,對於這樣夾縫中求生存之務農路,安份守己第一線農民的無力和無奈,何時才能傳達給法規制定者呢?我們想要的,是一個穩定產業環境⋯⋯
#鄉下小農婦的murmur又臭又長卻是字字血汗
#忙到昏天暗地還硬擠時間寫到頭暈眼花
#從缺工到菜蟲_從政策看滅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