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otional Rejection.
{{ 這篇發文是我在情感上的抒發,
如果你不喜歡看到不正面的我,
請你不要看下去!!!}}
昨天,
我在家裡上了一堂網上學習的課,
是關於Group counselling in school (學校小組心理輔導)的。
老師跟我們有一些個案分享,
課堂上說到一個詞彙,
我聽著聽著就哭了🥺......
Emotional Rejection(情感上的拒絕)
老師說的那個client(當事人)是個小男孩,
但詳細內容因為基於Confidentiality(保密原則),
我把內容更改了。
小男孩讀小學,
他正在經歷verbal bullying(言語上的欺凌),
所以他很不開心。
反正就是連學校的老師、社工都覺得問題不嚴重,覺得是小男孩過分敏感,所以沒有重視他的問題。
小男孩覺得很難受,因為他覺得沒有人能夠幫助他。
小男孩其實很希望有人可以幫助他或者能夠陪伴他,而那個老師和社工都在情感上拒絕了小男孩。
幸好,小男孩遇到我的老師,
讓小男孩終於找回他的一點點希望、一點點關愛。
P.S. 我老師是一位Counselling Psychologist(輔導心理學家)
老師跟我們說,
我們未來如果想要做一位helping professional(能夠幫助別人的專業人士),
我們永遠都不應該向我們的clients show Emotional Rejection(在情感上拒絕當事人)!!!
因為被情感上拒絕的人内心會很難受,
會有一種感覺 覺得沒有人願意向他伸出援手,
沒有人能夠幫助他!
這會降低clients日後想seek for help(尋求協助)的動機和信任。
我突然想到自己了......
我從去年7月就確診了一個非常罕見的疾病,
沒有同行者、沒有能證明有效的藥物、身體有滿滿不舒服的感覺......
我是這個病的初哥,甚麼我都不懂、也都不知道。
但一開始的時候,
我沒有很難過的感覺,還有滿滿的信心!
因為我覺得醫生有在幫我想辦法,也會陪我作戰。
但到了11月左右......
醫生不斷的把我從各個科系中推來推去,
老實講,像個人球。
前幾個月我一直都在做Plasma Exchange(血漿置換),
常常出現一個狀況就是:
因為我不是腎臟問題,也不是血科的問題,
所以不論腎科還是血科都不願意接納我這個腦神經內科/風濕科病人。
說實話一開始去到腎科做血漿置換,我很明顯的覺得我是不被接納的。那邊的HCA(助理)和某些護士會兇我,其實我很害怕,所以一開始我都比較安靜。
我沒有選擇的權利,我只是個病人。
而血科有時候會說出口:「我們已經夠忙碌了,真不明白為什麼還要我們去為一個不是血科病的病人做治療?」
聽到這些話,真的有點難受......
但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好像沒有。
我這個罕見的腦科疾病是由於免疫系統疾病導致的,
於是風濕科醫生要我去看腦神經內科醫生。
其實我都有乖乖的去回診,
但看完得到的是甚麼?
這段時間我聽了很多由醫生說的冷言冷語,
包括:
一位看了我8年的風濕科顧問醫生對我說:
「你留在風濕科加重風濕科醫生的負擔。」
另一位風濕科醫生說:
「我們都想腦科醫生負回他們的責任,不要每次都寫下幾個字在牌板上就跑掉。」
你們覺得作為一個病人,
聽到這些話會有甚麼感受?
請問我是您們手中的一隻棋子嗎?
就是為了那個責任所以把我丟來丟去嗎?
然後最可笑的是甚麼?
腦內科醫生對我說:
「我們不懂你的病,所以現在只能見步行步。」
而因為腦神經問題影響到我膀胱的肌肉,
所以我也有去看泌尿科。
當泌尿科顧問醫生和護士在一個很小很有壓迫感的房間裡不斷迫我去選擇,
還說:「你都25歲了,為什麼自己決定不了?」
他們要我從一輩子用導尿管和造口手術之間做決定......
拜托!現在不是在選擇晚餐吃飯還是吃麵啦!!!
我覺得就算我現在不是25,是45歲,
我也需要些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想想怎麼決定呀!!!
有一天,我在病房,
風濕科醫生剛好來Grand Round(大巡房)。
醫生跳過了我,你們猜到他們下一步做甚麼嗎?
他們在護士站那裡喊:「你們哪一位護士跟好鈞比較熟?」
後來一個護士長加一個醫生走到我床前不斷迫我去腦神經內科病房接受治療。
我心想,您們風濕科拋下我就算了,但腦內科醫生說他們不懂這個病.......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呢?🙄
而且,
您們寧願在護士站喊有誰跟我熟,都不願意直接面對我,
okay.....我真的是太失望了。
😔
我覺得我就像是我老師口中的那個小男孩,
感覺沒有人能夠幫助我,
感覺沒有人願意幫助我。
所以這幾個月我很討厭回診,
很討厭看到以前很疼我的醫生,
我甚至不想再畫任何關於那群醫生的畫,我畫不出來。
我讀輔導及心理學(Counselling & Psychology),
所以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是很有警覺性的。
我經歷了以上那些事情後,
我開始迷惘、開始陷入一種好像...
Early stage of Depression (早期憂鬱症)的狀態。
我變得很情緒化,很容易哭,我作不了任何決定,我沒辦法集中精神,我變得沒有自信,我覺得自己沒用,我也變得很急躁、很容易生氣。
學業壓力加上以上的狀況,我崩潰了很多次,
我知道我需要向人求助!
很感謝我的家人、老師、輔導員、朋友都願意接納這個糟糕到不得了的我❤️
我之前一直沒辦法把這件事情講出來,
是因為我真的真的很怕你們覺得我變了,
很怕你們覺得我太負面......
但正正因為我希望自己日後能夠成為一位helping professional,我覺得我更應該去面對不一樣的我!
對吼!我也是人,也是會有負面情緒的!
我相信誠實的面對自己能讓我成長,
讓我未來能夠變成一個更好的我。
未來當我去面對clients的時候,
我一定會更加有empathy(同理心),
因為我明白言語能對一個人造成多大的影響!
P.S.
後來相處久了,
有些腎科護士會送小禮物給我、請我吃糖果 ;
血科護士會陪我聊天、請我吃餅乾、甚至還買了我的書給我簽名!
#放負完畢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和信 神經內科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禮拜六早上,我邀請大學的同學和好友李國瑋,在台鋁社區辦了一場健康講座,宣導「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觀念。
這次健康講座來了52位,快把復興國小的多功能教室給擠爆啦...
我會認為未來社區的健康講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灣的醫療體系,過去都重於「醫療部門」,而輕忽「預防部門」。預防做的好,才能降低逐年隨著醫療化、老年化、和商業化膨脹的醫療支出。
不要看在社區裡宣導預防觀念,好像對醫療人員來說很簡單,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尤其要用台語來轉換專有名詞,要能夠清晰的傳達資訊,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
*
國瑋是高醫神經內科的總醫師,也是我大學時期的室友。我邀約他講一堂社區講座,他一下就答應了,而且會後還把講師費再回捐回來...
現在想想,追逐理想的這條路上,真的很多朋友默默的支持我,不計較任何的回報。
每每想到這些背後支持的友誼和信賴,我就知道,我不能讓他們失望,這就是我推動我前進的動力。
和信 神經內科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老們,得罪了
其實扁要關要放不是什麼當務之急
特赦我也沒意見
只是無法忍受指鹿為馬這回事
"2010年11月11日陳水扁收賄案定讞,發監台北監獄執行為期20年之有期徒刑。陳水扁正式入監後開始頻傳身體不適,多次戒護就醫。
2012年9月12日陳水扁因無法解尿,由台北監獄戒送衛生署桃園醫院住院治療,但扁於13日戒護住院期間出現言語結巴、頭痛等問題,署桃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時,發現陳水扁右腦額葉有長度約 0.4 公分過去腦缺血所留下的舊痕,便於9月17日告知北監,需由神經內科與精神科進一步檢查,建議轉診至醫學中心(第一個踢皮球的醫院)。北監諮詢北部各醫學中心後,於9月21日將扁轉診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後續治療(眾大醫院皆避之唯恐不及,北榮中獎),診斷結果報告指出,「不像中風,亦不像失智症」(像什麼?詐病嗎?)。
歷經兩月住院,2012年10月17日台北榮總提出「陳水扁先生住院結案報告」,建議將扁轉介至精神科專科治療 (第二個踢皮球的醫院)。依其所載,重要診斷如下:
1、 嚴重型憂鬱症合併焦慮及多重身體症狀。另外,合併明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之精神異常狀態,例如:被害妄想症及被監視感附帶症狀。(這是憂鬱症這診斷貶值的開始)
2、嚴重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3、結巴性語言障礙合併輕度命名障礙,可能是精神性疾患或是腦部病變所導致,不像中風,亦不像失智症。(醫學尚未發現之神奇腦部病變?)
4、慢性攝護腺炎,仍持續治療中。
結果陳前總統在 2012 年10 月 11 日透過「陳水扁辦公室」發表感謝聲明,表示願意續留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後續精神科治療 (寧住精神科慢性床,就是不想回北監!) 。
2012年10月24日,陳水扁因重度憂鬱症,直接轉住進台北榮總專門病房(被陳水扁看上了,北榮還是沒逃掉),並由各大醫學機構10 名主任級醫師及大學教授組成聯合醫療小組進行醫療。(示範了憂鬱症也可成為詐病選項?)
2012年11月30日陳水扁因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於台北榮總進行鼻中膈彎曲手術。2012年12月28日因陳水扁於台北榮總住院期間右手出現明顯抖動,北榮進行各項檢查後,認為不像典型的巴金森氏病,建議接受定期追蹤檢查及藥物治療。(看來只剩下憂鬱症可用了)。
2013年2月17日:前監委黃煌雄公布阿扁於北榮的病況影片,顯示扁走路不穩,數度踉蹌險些跌倒,講話嚴重口吃,手腳更是不斷顫抖(好演技),表示醫療小組認為扁的腦有病變。北榮則澄清表示扁手抖、走路顛簸、講話結巴等症狀,目前診斷仍傾向是巴金森氏症候群(並非典型巴金森氏病)或原發性顫抖症造成,應非中風。2013年3月4日陳水扁開刀治療痔瘡。 2013年4月19日,阿扁住了半年,終於憂鬱症改善了,但又未好到可以回普通監,故移監台中監獄培德院區(送走了,北榮與北監都大大鬆了一口氣)。
2013年5月前監察委員黃煌雄(又是他)至培德醫院及台中榮總實地訪查後指出,陳水扁健康每況愈下,不僅無法自行行走,每天漏尿更高達43次,還出現「嗆咳」新症狀;建議已到了慎重考量「保外醫治」的時候了。(圖窮匕現矣!)
2013年12月13日陳水扁二度開刀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斷了睡著覺會死這條路) 。2013年12月20日,神經內科名醫陳順勝鑑定報告指出,陳水扁患有腦神經退化症合併中度巴金森氏症、中度語言障礙、中度動作失能、輕度失智、嚴重尿失禁、重度憂鬱症合併焦慮、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身心慢性疾病。(打臉北榮的診斷,北榮無語)。
2014年5月17日,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發言人陳昭姿轉述,陳順勝赴台中榮總會診,得知扁吞口水、吃飯時易嗆到,判斷扁是因腦部萎縮退化引起吞嚥困難;推估2、3個月後會有更明顯的吞嚥障礙。2014年6月10日陳水扁即首度正式委託律師以台中榮總2014年5月15日開立的診斷證明書聲請保外就醫,10月間遭矯正署駁回。2014年12月9日陳致中再接再厲,對外公布陳水扁台中榮總於11月4日所開立診斷書,列出下列4項疾病:
1.神經退化性疾病,以額顳葉症狀為主要表徵。(陳昭姿更指出,扁的腦部組織已萎縮一成七,真是神醫)
2.阻塞型睡眠呼吸暫止症,重度,經修整手術治療。(治好了不是嗎?)
3.重鬱症。
4.輕度攝護腺肥大合併中度排尿功能障礙。(所有60歲以上老男人的暗疾)
當時綠營配合發動多項攻勢,強烈要求讓扁保外就醫回家,各類媒體也很配合演出。呂秀蓮還祭出「不放扁,就絕食」的訴求。(奇怪,絕食專家林義雄並未響應)。2014年12月8日,法務部長羅雪瑩召開記者會,鬆口指引「抗告、向高院重新申請、專業評鑑」等三條釋扁的「明路」。這不是政治考量,什麼才是政治考量?第三項更擺明了要拿醫療作遮羞布了。果然,兩天後陳水扁就再度向法務部申請保外就醫,不到一星期法務部公布了陳水扁擴大醫療鑑定小組名單,由扁家推薦的高雄長庚陳順勝等7名醫師 (又有他) ,與台中監獄推薦的台中榮總8名醫師(想必不願配合政治的就不要推薦了),共組15人鑑定小組,由中榮副院長許惠恒主持。醫療鑑定小組於12月22日首度入監探扁,於26日召開第二次擴大醫療鑑定會議,於29日就迅速達成讓扁保外就醫共識。全部小組名單請見附表。
據當時媒體報導:「法務部長羅瑩雪日前已指示矯正署,只要法務部醫療小組確認陳水扁罹患腦部萎縮等重大疾病,無法在監獄治療,應盡快讓扁保外就醫,相關程序可望在年底前走完」。同篇報導還述,陳水扁以「弟」自稱致函給馬總統,開頭就提到「我是個罪人、廢人,沒有資格要求馬總統放人」,還要馬加油,最後以「弟陳水扁敬上」結尾(果然是重鬱症患者的口氣,有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之風)。
照著劇本走,2015年1月5日 矯正署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一個月。阿扁在眾人簇擁下高調出獄,還戴著頂上書「扁案是政治迫害」的帽子 (可見之前與馬總統的信只是權術而非真心話);保外就醫後就由新成立的「阿扁保外就醫醫療小組」,負責把他的症治好,再依保外就醫規定回監服完刑期。
但正如挺扁名嘴汪笨湖的放話『再要讓扁入獄要開坦克來才辦得到』。果然神算,這麼多名醫治療下,扁之病情一個月沒治好,至今已一年多也好不了,看來是永遠不會好到可以回監了,但他卻仍可以拖著病軀,「遵照醫療建議」四處興風作浪。他的病大概要得到特赦,沒有「痊癒就要回監」的後顧之憂後才會完全康復吧。阿扁保外就醫醫療小組成員們,你們拿出醫療專業給你們的患者悉心治療了嗎?還是悉心不要治好?當你們甘心配合政治演出時,難道也罹患了政治軟骨症的流行病嗎?
「阿扁出獄記」這連續劇折騰台灣多年,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因而主角似乎無意下檔。政治政治,讓人人都活在虛假的世界。面臨整個醫療界公信力在政治壓力下沈淪,勇者或許挺身對抗,我輩平凡人,只能嘆息!被迫配合演出這齣政治大戲的醫界同儕或許都有苦衷,我若遇上那舖天蓋地的壓力,能挺起脊樑對抗嗎?我也懷疑!或許只能保持沈默,不說違心之言吧!悲夫!
附註:保外醫治(俗稱「保外就醫」):受刑人罹患疾病等,經在監就醫、戒護外醫或移送病監都不能為適當之醫治時,矯正機關依其病情需要核准,並報請檢察官命其繳交保證金後,到監獄外自行就醫,俟其病況穩定再行通知回監執行,保外醫治期間不算入刑期。
附註;提建議讓扁保外就醫15位專家名單。我同情前八位的身不由己,也敬佩後七位扁家推薦的專家的勇於出面。
台中監獄推薦中榮八位醫師:副院長許惠恒、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張鳴宏、泌尿外科主任歐宴泉、喉頭頸科主任劉時安、放射線部主任陳啟昌、精神部主治醫師林育臣、呼吸治療科主任許正園、及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偉彰。
扁家推薦七位醫師:高雄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執行長許重義、台北榮總精神部醫師周元華、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林信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記得、前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宏一、及和信治癌中心醫師賴其萬。"
和信 神經內科 在 【就醫三問】 記憶力出問題?神經內科—林思穎醫師為你說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神經內科 —林思穎醫師為你說明Dementia ... 和信 醫院新生命/ 叢韻玲女士( 大腸癌/ 胰臟癌) ; 送走母親我才開始想自己的癌症. Kf Syscc. Kf Syscc.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