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死的農夫-吳紹文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宜蘭立委候選人 ⑦ 吳紹文
來自大塊文化董事長、前國策顧問 郝明義Rex How 的推薦!
吳紹文:不要等死的農夫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宜蘭縣選區立委候選人
@郝明義看到的這個人
寫吳紹文 ,第一件想起來的事情是那天很餓。
去宜蘭見他之前,當天先去新竹訪問了邱顯智,到桃園訪問了呂東杰。偏偏除了 一早吃了點東西外,一直到近傍晚的時候都沒吃上東西。
一路總想,新竹桃園宜蘭,不信找不到好吃的,但每一站都因為時間超出了預期,結果就一直趕路吃不上東西。
因此當我們快五點在吳紹文訂的那家「貓小姐食堂」下車時,真是開心,以為能有一吃。
但我們畢竟仍然沒有。
坐下來之後,最初一兩分鐘還在揣摩該怎麼問問有沒有吃的心思,很快就被吳紹文打開來的話題所引走,沒再回來。
他談的也是吃的,但是農業問題。
那一陣子,正是國民黨還在換柱風波的後續震盪之中,又有十七名立委鬧出攔阻「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的時候,連陳長文都氣得說「有這種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國民黨還需要救嗎?」
我在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的時候,有一章是<無魚之海>,比較大幅地寫了台灣的海洋資源如何被漠視及破壞。
對於我們的農業資源如何被破壞,則因為所知不足,所以並沒當一個主題來寫。
然而就在這兩個月連續訪問這麼多年輕世代的立委參選人後,我逐漸聽出農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
到了和吳紹文談,更終於全面性地了解了危機的嚴重。長期以來,我們不但不重視自己的農業,更在一路破壞自己的農業,比破壞海洋資源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破壞。
一如台灣的四周已經是無魚之海,台灣島內也很快就要成為無米之鄉。
可能因為是吳紹文一路揭露的種種景像太過嚴重,所以嚇得我連自己的飢餓都忘了。
他提醒每個人都要重視這件事的理由言簡意賅:「我們講台灣獨立,這裡頭有意識形態、有感情因素,但現實上,獨立就是得糧食自足、資源自足、經濟自足,不然獨立全是空話。」
他講自己進立法院要做的事情,從國土計劃到農業政策,到農業產銷體系,到對外貿易談判,一體成型。
他講自己決定在宜蘭參選的理由很直白,也是對聲言需要全面執政的民進黨直接的打臉。
吳紹文說,宜蘭有黃煌雄、林義雄、陳定南這些前人的努力,一直是民主聖地,綠大於藍。「但是對於農舍管制,民進黨現任立委陳歐珀不吭一聲,完全自失立場。」
見吳紹文那天,他的穿著就和任何一個台北都市裡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
但他確確實實就是在宜蘭的一個農夫,自耕自產自銷。只是他和一般農夫不同的,是他多了綜觀的視野和論述能力,以及他要扭轉現實的勇氣。
吳紹文很瘦削,但聲音和握手,都一如他的談話,充滿力量。
那天臨別的時候,他送了我一罐他們自釀的豆腐乳。
但是我回家後一直打不開。已經放了快兩個月,每隔一段時間試都不行。
後來我決定就不開了。
我把它當成吳紹文送給我每次打開冰箱看到的一個提醒:台灣人怎麼才能吃得自給自足,還沒有解 。
@吳紹文自己說的話
我一定要出來選。
我不出來選,農地農用這個議題,在大選中馬上就淹沒了、消失了、扭曲了。
綠黨本來推薦的是在梨山種果樹的李寶蓮。但是這個時間,阿寶種水果山上農忙;我種水稻,正好有閒,自告奮勇的出來選,不讓農地農用的議題中斷。
現實也不能不選。
我們宜蘭在(2015)九月十日發生一件很可笑的抗爭,反農舍管制,出來抗爭的是農會、土地仲介、還有議員--民進黨的議員。
農舍管制是民進黨籍縣長林聰賢的政策,民進黨的議員出來反;而農會,應該保護農民的,也出來反。 宜蘭十二個鄉鎮市,扣掉兩個原鄉,十個鄉鎮市農會全動員了。這個現象太奇怪了吧。
由這個情況推論,蔡英文就算當選了總統,她支持農地農用、農業基本法,但是立委不支持呢?老農派的利益掛鈎那麼深,可能性太大了。
所以,一定要出來選,而且選票還要達到一定的數字,讓政府不能忽略、輕視這股民意。
我們宜蘭八選一,有夠熱鬧。 其中一位是不動產建商。
他買了一甲農地,結果被劃為濕地保護區受管制,不能蓋房子。他的計畫,本來是拿十分之一的一分地蓋集村農舍來賺錢。不能蓋房子,那塊地連750萬都不值。所以他要出來選,把損失爭回來。
我宣布參選之後,國民黨的候選人李志鏞掛出了「支持農地農用,農舍自由買賣,維護農民權益」。
這個邏輯不但不通,還有夠怪。但是,因為支持農地農用的態度,政治正確,沒有人敢不跟進,所以就在「農地農用」之後,再加一句「農舍自由買賣」。農地就是因為「農舍自由買賣」才變得不能農用,不是農民的人買農地,農地還能農用嗎?。
這實在太荒唐了。
我們觀察社會意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支持農地農用,已經跟反核議題一樣有了共識。整個社會都贊成農舍管制。
但我們在宜蘭依然被塑造為「少數人」,因為我們沒有地,算是新來的移民,我們很認真的種田,卻不能算農民,我們的意見也不能代表農民?
所以,我們必須用選票證明我們堅持農地農用的意見,是有民意基礎。
反農地農用,其實才是真正的少數人。但這撮人的力量最大。連李登輝當總統的時候都搞不過老農派立委,在農發條例開了後門,以致農地濫用。
所以這場選舉是拼搏概念,我們要把農民的尊嚴和農地真正的價值找回來。
我們的政府,從來沒尊重過農民。
農業地位低落,農業政策不健全,經常拿農地來解決財政問題。
台灣的政府,沒錢 就賣地,用區段徵收、強制徵收的手段,把農業用地改成非農業用地,換錢還債。
中央如此,地方也一樣。
苗栗的劉政鴻不就常說,他們的負債減少了,因為他們又賣了多少地?
這樣一來,農地面積的消失,越來越快。
農地可以買賣,不可以買賣,要徵收就徵收,一切都政府說了算。
農民這樣被玩了一次又一次。農村犧牲了。農民由農轉工,被迫遷移到城市的邊緣。
我們必須還給農民正義,政府甚至得有一個合乎體制的道歉才行。
我們的國土,完全沒規劃。
農委會估算,我們必須有84萬公頃的農地,才夠使用,糧食才能自足。但我們現在只有65萬公頃的農地,還包括了旱地、山坡地、上面蓋了房子的農地,農地區位沒有標準,也沒有任何手段來保護。
對農民更是缺乏照顧,農民沒有退休金,有的只是老農派立委每年吵的老農津貼、災害補償。可是老農津貼,就算年年吵年年加,一個月還不到一萬元,夠生活嗎?
最近在貨貿談判,中國的農產品都要進來了,又給了我們農民什麼保障?
之前的WTO,進口米來了一大堆,我們還可以拿去給軍人、犯人消化。將來的TPP,進口米必須上市上架。怎麼辦?
我們政府對農業的保護等於零,一步步退縮,終有一天糧食要全靠進口。
我們講台灣獨立,這裡頭有意識形態、有感情因素,但現實上,獨立就是得糧食自足、資源自足、經濟自足,不然獨立全是空話。
我進了立法院,目標就是推動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通過,把農發條例的漏洞補上。
農發條例真的是很糟糕,農業精神完全消失。之前只有農民才可以買賣農地,現在變成了買了農地變成農民。於是,引發了農地炒作之風,用十分之一的農舍建地蓋豪宅,或都集村圖利。
宜蘭農業處有一份統計。新建的農舍,有八成以上,在三年內轉讓。意思就是說,管制期滿馬上脫手,這不是炒作,什麼是炒作?
他們主張管地不管人。可是你會相信不種田的人,買了農地會去種田嗎?
所以,我們主張管地也要管人,農舍不能自由買賣。
今天,像我們這樣種田的人,反而買不到農地,價錢被炒的太高了。也沒人願意把農地租給我們,因為他們的地是由375減租耕者有其田來的,他們害怕舊事重演,這次輪到自己把地租給別人之後地不見了;所以地可以讓別人種,但就是不能簽約。
另外,依據規定,全國總預算得有15%用於農業,但現在只有7%,大多數用在老農津貼和休耕補償。
因為農民沒有退休制度,不像勞保漁保軍公教退休保險。這樣對種田給全台灣人吃的農民不公平。
政府還鼓勵休耕,不耕作反而有錢拿!台灣應該要鼓勵雜糧復耕才對。台灣以前是有種小麥和黃豆的,全因為美援而消失這些種植技術和農地。大量的黃豆、小麥、玉米全靠進口。
預算不足又亂花,使得我們的農業發展,沒有前瞻性、不計畫生產,也不做農地規畫以及種植計畫。大家什麼行情好種什麼。農民愛種水稻,這也是原因,有保證收購價格。
立法院得儘快通過國土計劃法、農業基本法。
在農業政策上,推行計畫生產,這樣農民的收入才能提高。
農地則應有整體的規畫,讓生產與生活分開,維持完整的耕地,農民則集村在耕地周圍。
全世界沒有像我們一樣農地零碎化,不要說日本、德國,連中國,都對農地有整體規劃,保持完整。
另外,還得修正農業系統。
我自耕自產自銷,還有盈餘,但農民只要扯上了農會、盤商,加入他們的系統,賺得反而比我少,可見法規大有問題。
農會、盤商有他們一套機制,控制農產品價格,剝削農民。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我們不能讓這種情形再持續下去。
我主張農業政策,屬於國安層次,對國家好,對農民好。
這次選舉很不容易。宜蘭自黃煌雄、林義雄、陳定南以來,就是民主聖地,綠大於藍的地方,但是對於農舍管制,民進黨現任立委陳歐珀不吭一聲,完全自失立場。
不過,這也是我挺身而出的機會。
大家討厭國民黨,也不見得喜歡現在的民進黨,那麼就讓真正的農民出來。
我們錢少,只有靠腿。
我追垃圾車,大家出門倒垃圾,我為大家補充農業養分。
我去各社區的廟口煮鹹粥,和老先生搏軟,請他們支持農民。
我也去跑農用店,更深入了解農民的需求。
宜蘭縣東山鄉去年(2014)誕生了一位24歲的議員薛呈懿,可見大家支持年輕人。
我的情勢會越來越好。
我有信心,農民翻身的時候到了。
@陳季芳的側記
和吳紹文見面訪談的地點,是「貓小姐食堂」,旁邊是「小間書菜」,有門互通;食堂拙樸,書菜親切。我說,很文青欸。他立即反駁,「我們是農青,不是文青。」
吳紹文是外省的都市小孩,念完研究所做過社工,外配、原民、88風災;十幾年怎麼做,都是「外人」,沒有血統,現在他走進農地,小農,親自耕作、販售,「我就是農夫,誰也不能說我是外人了。」
但是,他還是外人,因為深溝這地方的「農民」,有七成是外地人,不種田只管炒作農舍;抗議農舍農用,竟是以房屋仲介為主力,荒天下之大唐,笑死人了。
種田的農夫在農田裡,竟是弱勢,吳紹文說,「農民一直被犧牲,一波又一波,沒完沒了。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
吳紹文很瘦,手細而有力,低低的比著,像畫出一塊塊的農地護著。
http://twunbound.github.io/view/shaowen333
⑦吳紹文 宜蘭縣立委參選人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呂府陳記食堂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大新聞E論壇感謝聲明】 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現場。
318佔領立院行動至今,台大新聞E論壇自發性投入報導,許多人稱我們為太陽花學運中重要的網路獨立媒體之一。
這一切的開始只能用「陰錯陽差」四個字形容。3月18日當天,台大新聞研究所三名同學,前往反黑箱服貿晚會現場,採訪課程作業,因此在群賢樓外全程目睹學生們衝入立院,並誤打誤撞地進入議場。隨後,多位新聞所同學亦趕往立院場外,一同展開了整夜不歇的場內外即時報導。
隔天,台大新聞所的同學們開始討論組成採訪團隊、前往現場報導的可能性,並在手機通訊軟體成立了討論群組;3月20日,十幾位同學拿著自己的手機和筆電、借來的相機和攝影機、以及臨時承租的兩台4G行動基地台,在濟南路上就地開始採訪。
從蹲坐在路邊,到莫名進駐了濟南路上的帳篷,擁有了半正式的編輯台;從原本只有十幾名台大新聞所學生參與,到後來共有將近九十名來自政大、師大、交大、東華等各大學同學在各地支援的龐大規模。如果整場學運的發展是意料之外,那麼台大新聞E論壇的出現是意外中的意外。
不少線上新聞工作者詫異台大新聞E論壇的龐大組織,許多讀者讚賞台大新聞E論壇即時而準確地發佈新聞。然而最多人好奇的是,台大新聞E論壇到底是怎麼辦到這一切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容我們向大家介紹台大新聞E論壇的運作過程。
25天以來,各種訊息和流言來得太快太多,我們每分每秒忙著處理新聞,根本無暇召開報稿會議、編採會議。為了把關新聞品質,我們開設通訊對話群組和hackpad頁面,所有成員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作業,群組訊息處理報稿、即時和短篇新聞,hackpad留給專題報導和長篇新聞。新聞應該呈現各種聲音,所以我們從不設限新聞角度,但是每一則新聞,都必須經過至少兩人審稿、編輯,才能發佈。
新聞不會因為吃飯睡覺而中止,所以我們全天候駐守現場,場內外輪班,24小時不眠不休。而新聞以外,大小瑣事也從未給我們喘息的機會。為了編採作業和行政事務,E論壇的成員們擠出時間開了兩次會,也在網路上反覆討論、各自提出想法。
從投入現場報導的那一刻開始,E論壇的每個成員都不斷互相提醒,我們的存在是為了「報導事實」。新聞講求即時性和正確性,如果只能擇一,我們選擇後者。忙中不時有錯,我們不迴避自己並不完美的事實,我們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台大新聞E論壇,期許自己做到媒體應該做的事。
學生已經撤出立法院,台大新聞E論壇也完成了階段性任務,我們會持續以專題和深度報導採訪反黑箱服貿後續事件。場內學生說,接下來讓社會成為我們的新議場,對於有志於新聞工作的台大新聞E論壇成員來說,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現場。
目前E論壇內部還在討論未來走向,但無論將來的經營形式為何,我們保證盡速告知大家,因為台大新聞E論壇不能少了每一個你。
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同時也懇請大家,不要吝於鼓勵第一線的新聞工作者,更不要封殺和唾棄任何一家媒體。改變不會憑空發生,唯有所有人持續並積極觀看、思考和監督,媒體環境才會變得更好。
請不要放棄希望,如果你可以讓台大新聞E論壇被看見,你也可以讓更有品質的媒體出現。
謝謝你一路以來的包容和鼓勵,謝謝,謝謝。
台大新聞E論壇全體編輯暨記者 敬上
=====台大新聞E論壇工作團隊名單======
總編輯:李映昕、彭筱婷
發言人:吳沛綺、張哲豪、邱彥瑜、蔣宜婷、呂伊萱
【決策小組】
台大:彭筱婷、李映昕、吳沛綺、蔣宜婷、蔣金
政大:鄭閔文
師大:陳韻年
班表管理:藍婉芸、張哲豪
資料備份與網站:陳貞樺
器材管理:吳震威
國際聯繫:李嘉軒
專題管理:謝懿安
財務:王思澄、張庭瑜
【編輯群】
吳沛綺、許文貞、蔣宜婷、呂伊萱、李映昕、彭筱婷、邱彥瑜、陳貞樺、程晏鈴、張哲豪、藍婉芸、吳震威、陳莞欣、吳曼筠、劉家熙
【常駐記者群】
台大新聞所
毛怡玫、王惠慧、吳沛綺、吳震威、呂伊萱、李佳欣、李映昕、林任遠、邱彥瑜、邱偉淳、張哲豪、梁德珊、許文貞、郭芝榕、陳貞樺、陳熙文、彭筱婷、程晏鈴、劉家熙、蔣宜婷、蔣金、蔣珮伊、藍婉芸
政大新聞所
張慈安、鄭閔文、蘇湘棻
政大廣電所
劉芷彤
師大大傳所
陳韻年
台大社工系
李清遠
東華族文所
吳宗泰
政大歷史系
張凱翔
清大化工系
楊承樺
【特約記者群】
台大新聞所
王思澄、吳曼筠、李嘉軒、周佳勳、林近、林婷憶、徐偉真、張庭瑜、張瑜芳、張簡如閔、陳尹柔、陳信佑、陳莞欣、陳燕珩、楊絲貽、潘文成、謝懿安、李政
政大新聞所
陳芛薇、湯苡萱、蔡祖芸、楊昀諦、陳顥文、許家齊、陳心瑜、黃安琪、蘇柔郡、吳孟芯
師大大傳所
李琦瑋、蕭維傑
上下游新聞市集
林慧貞
交大傳播所
彭琬馨
【友情支援】
傳播學生鬥陣(感謝323行政院事件當晚緊急支援)
林昱(政大廣電所畢)、張嘉真(中正傳播系)、許峯源(政大新聞所)、陳螢萱(政大新聞所)、鄭雅云(政大新聞所)、蕭宇軒(師大大傳所)、蕭婷方(政大新聞所)
台大新聞所
吳思旻、吳琬婷、宋冠嫺、陳睿哲、鄭紀威、陳柏文
師大大傳所
張晏慈、朱倢平
政大新聞所
蘇曉凡、何怡君、吳堂靖、劉芮菁
政大廣電所
郭鈞涵、賴郁臻、陳蕾、傅紹宇、許鴻潮、陳品君
政大廣告所
陸儀
台大工科海洋所
郭倍豊
台大財金系畢
林佑軒
政大廣電系畢
李彥勳
中山傳管所
許世融
東海化工所
劉祖澔
台大工管系畢
黃聖熙
台大社會系
武陵
政大政治所
孫珞軒
台大中文畢
王思勻
政大歐語畢
楊舒琪
環資特約記者
江佩津
【特別感謝】
台大新聞所老師
林麗雲
洪貞玲
張錦華
彭文正
王泰俐
林照真
g0v 台灣零時政府
義務法律顧問 戴智權律師
陳主任和蒙呷食堂
白家宇(網站建置)
kiang(網站建置)
kirby(資料備份)
王亮博(器材支援)
YASO無線電
方詔儀
莊季凡
何榮幸
陳一姍
陳彥豪
陳文信
黃驛淵
李佳欣
江碩涵
趙士麃
陳乃綾
張傳佳
郭建志
謝佩奇
黃信維
楊伊湄
沈芯菱
林錦屏
以及始終看著我們的每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