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1988.12.31 嘉義吳鳳銅像遭拉倒破壞
「1989年的開始,是你跟我共同要面對的事情!」
1988年12月31日,立委巴燕達魯在宣傳車上激動地喊道。然而,這可不是甚麼跨年晚會上的精神喊話,而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抗爭場合:一群由原住民、各族群漢人組成的青年聚集在嘉義火車站前,企圖用鐵鍊拉下佇立在車站前的吳鳳銅像。這場「吳鳳銅像破壞事件」,將在臺灣原住民平反運動的歷程中,留下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節點。
為了避免行動曝光,當天上午林宗正牧師與鄒族青年曾俊仁、潘建二、布農族青年Kavas Takistaulan向臺南市民進黨黨部借了兩輛貨車,特地從南市北上嘉義。第一次用人力拆除未果,遭到警方驅離;午後再次嘗試,兩名青年攀上銅像基座,用鮮圓鋸機鋸斷銅馬的腳、再拋鐵鍊套住吳鳳銅像的頸部,最後由貨車發動一拉,銅像終於應聲倒地。林宗正牧師在碎落一地的銅像前難掩興奮、雀躍跳起的畫面(下圖),也成為臺灣史上的經典鏡頭。
費了這麼大的力氣,這群青年們要拆除的可不只是銅像,而是銅像背後的象徵意義。從神話到立像,相關的故事與操作,實是反映出統治者長期以來的史觀霸權。吳鳳神話從日治時期開始流傳,描述吳鳳於清國時期擔任通事,是「勤政愛民又清廉的好官員」,為了改善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自願犧牲」被殺,犧牲成仁的精神「感化生番」,終使阿里山上的原住民不再獵人頭。故事內容與史實多有所出入:如鄒族不可能攻擊著紅衣者、吳鳳於十八世紀末過世,但出草習俗直至二十世紀初期才逐漸消失,與吳鳳的死亡沒有直接關聯。
然而,戰後國民黨政權逃亡來臺後,不但沒有導正視聽,還變本加厲地將吳鳳神格化以加以利用,除了修建吳鳳廟、吳鳳墓、在嘉義車站前高立吳鳳像、將嘉義阿里山一帶改稱為吳鳳鄉以外,更將吳鳳神話收錄教科書之中,突顯外來者的高級與原住民的低下,在國民教育中直接做成了學童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加深對鄒族的污名與歧視。
而吳鳳神話在教科書裡的位置與影響,一直到1987年才因湯英伸事件的發生浮上檯面。湯英伸原本是就讀嘉義師專的少數原民菁英,卻因遭同學栽贓、加上原住民的弱勢身分而失去了學籍。這位鄒族少年迫於無奈只好北上工作,卻誤入求職陷阱,遭雇主扣押身分證,被追討三千五百元的介紹費。湯英伸每天在洗衣店惡劣高溫的環境中工作長達十九小時,不久後與老闆起了口角爭執,殺害老闆一家三口。最終被判處極刑,當時十九歲的他,是臺灣年紀最小的死刑犯。
一場刑案,背後脈絡是外來移民對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的歧視與剝削,牢不可破結構下的壓力爆發。吳鳳神話洗腦對臺灣社會產生的影響,也因此開始被廣泛討論與反思,催生吳鳳鄉改名、移除吳鳳銅像等主張。隔年吳鳳銅像遭推倒後,社運團體迅速與鄒族串連,甫解嚴的中華民國政權為避免事態擴大將涉案相關人士交保釋放,1989年三月,吳鳳鄉改名阿里山鄉,七月,吳鳳神話自教科書移除。
從吳鳳銅像倒壞的1988年末至今,這塊土地依然充斥著數不盡外來統治者為了維持其統治正當性而編造的神話與謊言。還有多少人把威權統治者當神膜拜?還有多少人把「拿黃金來解救臺灣」、「戰後三個月在神加持下忽然有電」、「島上一切建設都是戰後從天而降」信以為真而合理化威權體制下加害者的種種不義作為,甚至覺得白色恐怖、戒嚴「社會一片祥和」好棒棒?
不公義的事,往往需要許多人堅持信念持續努力,才有可能改變。
不勇敢站出來,我們永遠只能被當做愚民欺騙。
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努力,朝正確的路邁進。
1月11日,一定要去投票,不要讓過去前人的犧牲與努力前功盡棄。
圖引用自:http://felicitychiu.blogspot.com/2013/01/5.html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3453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吳鳳鄉改名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88.12.31 嘉義吳鳳銅像遭拉倒破壞
「1989年的開始,是你跟我共同要面對的事情!」
1988年12月31日,立委巴燕達魯在宣傳車上激動地喊道。然而,這可不是甚麼跨年晚會上的精神喊話,而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抗爭場合:一群由原住民、各族群漢人組成的青年聚集在嘉義火車站前,企圖用鐵鍊拉下佇立在車站前的吳鳳銅像。這場「吳鳳銅像破壞事件」,將在臺灣原住民平反運動的歷程中,留下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節點。
為了避免行動曝光,當天上午林宗正牧師與鄒族青年曾俊仁、潘建二、布農族青年Kavas Takistaulan向臺南市民進黨黨部借了兩輛貨車,特地從南市北上嘉義。第一次用人力拆除未果,遭到警方驅離;午後再次嘗試,兩名青年攀上銅像基座,用鮮圓鋸機鋸斷銅馬的腳、再拋鐵鍊套住吳鳳銅像的頸部,最後由貨車發動一拉,銅像終於應聲倒地。林宗正牧師在碎落一地的銅像前難掩興奮、雀躍跳起的畫面(下圖),也成為臺灣史上的經典鏡頭。
費了這麼大的力氣,這群青年們要拆除的可不只是銅像,而是銅像背後的象徵意義。從神話到立像,相關的故事與操作,實是反映出統治者長期以來的史觀霸權。吳鳳神話從日治時期開始流傳,描述吳鳳於清國時期擔任通事,是「勤政愛民又清廉的好官員」,為了改善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自願犧牲」被殺,犧牲成仁的精神「感化生番」,終使阿里山上的原住民不再獵人頭。故事內容與史實多有所出入:如鄒族不可能攻擊著紅衣者、吳鳳於十八世紀末過世,但出草習俗直至二十世紀初期才逐漸消失,與吳鳳的死亡沒有直接關聯。
然而,戰後國民黨政權逃亡來臺後,不但沒有導正視聽,還變本加厲地將吳鳳神格化以加以利用,除了修建吳鳳廟、吳鳳墓、在嘉義車站前高立吳鳳像、將嘉義阿里山一帶改稱為吳鳳鄉以外,更將吳鳳神話收錄教科書之中,突顯外來者的高級與原住民的低下,在國民教育中直接做成了學童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加深對鄒族的污名與歧視。
而吳鳳神話在教科書裡的位置與影響,一直到1987年才因湯英伸事件的發生浮上檯面。湯英伸原本是就讀嘉義師專的少數原民菁英,卻因遭同學栽贓、加上原住民的弱勢身分而失去了學籍。這位鄒族少年迫於無奈只好北上工作,卻誤入求職陷阱,遭雇主扣押身分證,被追討三千五百元的介紹費。湯英伸每天在洗衣店惡劣高溫的環境中工作長達十九小時,不久後與老闆起了口角爭執,殺害老闆一家三口。最終被判處極刑,當時十九歲的他,是臺灣年紀最小的死刑犯。
一場刑案,背後脈絡是外來移民對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的歧視與剝削,牢不可破結構下的壓力爆發。吳鳳神話洗腦對臺灣社會產生的影響,也因此開始被廣泛討論與反思,催生吳鳳鄉改名、移除吳鳳銅像等主張。隔年吳鳳銅像遭推倒後,社運團體迅速與鄒族串連,甫解嚴的中華民國政權為避免事態擴大將涉案相關人士交保釋放,1989年三月,吳鳳鄉改名阿里山鄉,七月,吳鳳神話自教科書移除。
從吳鳳銅像倒壞的1988年末至今,這塊土地依然充斥著數不盡外來統治者為了維持其統治正當性而編造的神話與謊言。還有多少人把威權統治者當神膜拜?還有多少人把「拿黃金來解救臺灣」、「戰後三個月在神加持下忽然有電」、「島上一切建設都是戰後從天而降」信以為真而合理化威權體制下加害者的種種不義作為,甚至覺得白色恐怖、戒嚴「社會一片祥和」好棒棒?
不公義的事,往往需要許多人堅持信念持續努力,才有可能改變。
不勇敢站出來,我們永遠只能被當做愚民欺騙。
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努力,朝正確的路邁進。
1月11日,一定要去投票,不要讓過去前人的犧牲與努力前功盡棄。
圖引用自:http://felicitychiu.blogspot.com/2013/01/5.html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3453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吳鳳鄉改名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終結吳鳳神話30 週年紀念活動」☀
終止誤解和仇視🤝、破除民族和諧的障礙👊,讓原住民族歷史事件更真確的被紀錄✍。
1⃣1987年至教育部陳請以拆除吳鳳銅像、吳鳳鄉改名為訴求,發起族人遊行活動。
2⃣1988 年 12 月 31 日,原住民族青年於嘉義火車站前拆毀吳鳳銅像
3⃣1989 年3月省政府將吳鳳鄉改名阿里山鄉
4⃣1989 年7月國立編譯館將吳鳳神話自教科書刪除
這是一場為維護原住民族尊嚴而發起的原住民族運動💪,用行動還原歷史真相,實踐轉型正義的真義🌈。
看更多>>>https://goo.gl/AYD9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