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賞閱📚
▍醫療侵權責任之過失判定
【作 者】吳振吉
【現 職】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臺大醫院生醫分院醫學研究部、綜合外科部主任
本書完整介紹➔http://qr.angle.tw/5iz
🗣吳振吉醫師將放6月30日(二)18:30-21:30於元照讀書館親自為大家講解『醫療民事過失之判定』👉http://qr.angle.tw/skl
🔸隨著病人自主權利的高漲,醫療糾紛近年來常成為眾所矚目的社會議題。醫療糾紛的爭點甚為龐雜,使得法院在過失認定上相對困難。本書收錄英美法、德國法、日本法及臺灣法關於醫療過失之基礎理論及訴訟案例,並融入醫療工作者的視野,將醫療糾紛的爭點類型化,建立便於實務操作的醫療過失判定體系。
🔸本書架構清楚,內容豐富,援引許多第一手的國內外學說及實務見解。作者在醫學及法學等二領域受有嚴謹且完整的訓練,以其跨領域背景針對國內外判決及學說作成專業細膩的分析,內容對實務工作者、學術研究者或修習醫事法的學生,均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7月購書節購書滿1500元加贈Coupon卷150元,消費滿600元免運費:http://qr.angle.tw/jaj
🌞訂雜誌(#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好禮三擇一( 新書兩本,知識庫點數1000點,線上影音2場)👉http://qr.angle.tw/eoo
💪「試」在必得,滿千贈《波斯納系列》書籍👉http://qr.angle.tw/y56
【#6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t0u
【#7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bbl
吳振吉醫師 在 高妹。Simple Life Wond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我也想說~如果去禾馨生小孩跟坐月子 第三胎我可以欸🙋🏻♀️ 今天才在跟朋友聊禾馨生小孩有多麼「天堂」想當初小波特也是有說有笑完全不痛的生出來了呢🏎
#希望我婆婆不要看到開開玩笑不要當真
關於團隊接生
前兩天幫一個媽咪剖腹產
在開刀的過程中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對,我們開刀中可以跟媽咪聊天)
蘇醫師蘇醫師
幫我老大看診的台大耳鼻喉科吳振吉醫師跟我說
他寶寶出生的時候你是一路騎自行車過來接生的耶
突然間
所有記憶湧上腦海
恩恩
沒錯
小吳(現在敢這樣叫他的人應該不多了⋯)
你知道
這是我這輩子最辛苦的接生經驗嗎🤔
還記得
這是星期天
那個時候
是我跟好朋友們團騎自行車的時刻
在淡金公路往金山的路上
沒錯
奪命電話響起來
台大產房來電
蘇醫師你學弟太太(也是我學妹)來待產嘍
兩指
恩恩好。
不知哪根筋不對
毅然
又帶有一點任性的
跟車友們訣別
我掉頭往回衝
騎多久我忘了
真的忘了
只有一個想法我應該可以參加環法自行車賽了
穿著全套車衣卡鞋
從淡金公路一路狂奔衝刺回中山南路8號9樓產房
接生的時候
汗水
不爭氣的一直流下來
雙腳
也不爭氣的一直抖著
這
應該是空前絕後了
其實
只要是有在接生的產科醫師
應該會跟我有共同的感覺
經常性的
每天一早醒來
都會疑惑著我昨天半夜有出門嗎我有出去夢遊接生嗎
真真假假似幻若真
而這所有的一切真相都必須看到產房的生產登記本才能夠確定
這
就是產科醫師的宿命
當禾馨要開始接生的時候
非常堅定地
我打算改變這一切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你的主治醫師還在路上睡眼惺忪飛車闖紅燈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其實主治醫師是在夢遊腦子是在放空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其實主治醫師已經三天沒有好好睡覺了神志不清
還是你希望你的主治醫師幫你生產的時候心中掛念著還要趕回去看那無止境看不完的門診
或者
從金山騎自行車飛奔回產房
我決定要改變這一切
團隊接生
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應
我們改變制度
我們把專責主治醫師24小時放到產房
生產的時候從你等主治醫師來接生換成當你開始住院待產的時候專責主治醫師就在產房等你了
每天專責主治醫師的工作就是在產房待命照顧待產的媽咪然後接生還有開刀
沒有門診沒有開會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鳥事
一次就把一件事做到最好
不會分神
不需要隨時像陀螺似的做不同角色扮演
雖然一開始很多前輩都不看好我們這樣做
認為在台灣的環境這樣不可能成功
但是
我們做到了。
吳振吉醫師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團隊接生
前兩天幫一個媽咪剖腹產
在開刀的過程中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對,我們開刀中可以跟媽咪聊天)
蘇醫師蘇醫師
幫我老大看診的台大耳鼻喉科吳振吉醫師跟我說
他寶寶出生的時候你是一路騎自行車過來接生的耶
突然間
所有記憶湧上腦海
恩恩
沒錯
小吳(現在敢這樣叫他的人應該不多了⋯)
你知道
這是我這輩子最辛苦的接生經驗嗎🤔
還記得
這是星期天
那個時候
是我跟好朋友們團騎自行車的時刻
在淡金公路往金山的路上
沒錯
奪命電話響起來
台大產房來電
蘇醫師你學弟太太(也是我學妹)來待產嘍
兩指
恩恩好。
不知哪根筋不對
毅然
又帶有一點任性的
跟車友們訣別
我掉頭往回衝
騎多久我忘了
真的忘了
只有一個想法我應該可以參加環法自行車賽了
穿著全套車衣卡鞋
從淡金公路一路狂奔衝刺回中山南路8號9樓產房
接生的時候
汗水
不爭氣的一直流下來
雙腳
也不爭氣的一直抖著
這
應該是空前絕後了
其實
只要是有在接生的產科醫師
應該會跟我有共同的感覺
經常性的
每天一早醒來
都會疑惑著我昨天半夜有出門嗎我有出去夢遊接生嗎
真真假假似幻若真
而這所有的一切真相都必須看到產房的生產登記本才能夠確定
這
就是產科醫師的宿命
當禾馨要開始接生的時候
非常堅定地
我打算改變這一切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你的主治醫師還在路上睡眼惺忪飛車闖紅燈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其實主治醫師是在夢遊腦子是在放空
你希望你生產的時候其實主治醫師已經三天沒有好好睡覺了神志不清
還是你希望你的主治醫師幫你生產的時候心中掛念著還要趕回去看那無止境看不完的門診
或者
從金山騎自行車飛奔回產房
我決定要改變這一切
團隊接生
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應
我們改變制度
我們把專責主治醫師24小時放到產房
生產的時候從你等主治醫師來接生換成當你開始住院待產的時候專責主治醫師就在產房等你了
每天專責主治醫師的工作就是在產房待命照顧待產的媽咪然後接生還有開刀
沒有門診沒有開會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鳥事
一次就把一件事做到最好
不會分神
不需要隨時像陀螺似的做不同角色扮演
雖然一開始很多前輩都不看好我們這樣做
認為在台灣的環境這樣不可能成功
但是
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