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另一半手機嗎
#你曾在另一半手機裡發現令你心碎的事情嗎
每次節目主題如果跟 #出軌或劈腿 相關,我都很揪心⋯因為若有時間開放call in,聽到的都是令人心碎的故事。
今天有位男性聽眾call in, 說他靠著Google Map的紀錄,發現老婆在過去四年內、每兩週就會去一次motel⋯對象是她前男友。而他跟太太已經結婚二十多年,兒子都20幾歲了。
我聽到這裡真的下巴快掉下來⋯聽筒另一邊的人夫「小明」,雖刻意壓低音量,卻壓不住聲音中的痛苦跟失落。
好,回過頭來聊今天 #生活同樂會 的主題:#愛情中的查勤,這源自於我日前在Dcard上看到的一篇 #因防疫代碼發現男友劈腿 的故事。先聲明!雖然Dcard上多數文章看起來都像幻想文,但這篇我完整看完,覺得真實度應該有八成以上、才會想拿它當引言,討論有關查勤這件事。
——以下為原始文章大意——
一個女孩很愛他的男友,但從交往開始、男友就一直訴說著對前女友的一切。某天下午男友突然說很累想睡覺,從下午4點多消失到隔天早上9點。隔天問他為什麼這段時間都沒回訊息?他說他真的完全睡死,叫女孩不要多想。
但後來他們一起去買飲料,男友在忙別的事、請女孩用他的手機掃防疫條碼。女孩送出實聯制訊息的同時,發現前一天下午5點多和晚上10點多、都有發送出去的訊息,而兩則的防疫代碼是一樣的。
那瞬間女孩心臟突然跳得好快好用力!男友並沒有睡死,而是對她說謊了。女孩趕緊背下兩則訊息的防疫代碼、隨後記在手機裡。(💬彤主播內心os: 也太強!這串代碼有15個數字欸!)
後來女孩上網查要怎麼用代碼查到店家?才發現根本查不到(💬彤主播補充:我看到這裡也立刻上網查,確認防疫代碼是沒辦法讓一般人查出對應哪個店家的)。女孩又想到男友曾提過前女友租屋處樓下的有個全家、並提過路名。於是她立馬搜尋XX路的全家,結果那條路有一段到三段⋯很多全家,她就一家一家門市去掃條碼。
結果才掃到第二家就找到了一樣的代碼,確認男友消失的那段時間,就是在這裡。她就在那家全家門口打給男友攤牌,雖然男友呆住並立刻解釋只是去前女友家聊天、什麼事都沒發生,但女孩還是決定分手。
——故事到這裡結束——
我看完後除了先確認防疫代碼到底查不查得到店家外😂,總共有三個心得:
一、女生的第六感真的準
二、在愛情裡的女孩真的會發揮自己所不知道的潛能:例如超強記憶力跟FBI的辦案能力
三、涵蓋一條路一至三段的全家,竟然掃第二家就找到,只能說皇天不負苦心人(?),老天爺都看不下去⋯希望女孩趕快覺悟。
今天和 吳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聊查勤,當然重點環繞在 #愛情裡的不安全感 這件事。即便知道我們永遠掌握不了別人、只能掌握自己,但當第六感出現、覺得哪裡怪怪的⋯
到底要不要偷偷查看對方手機?
如果不看⋯不就一直被蒙在鼓裡?
但看了又怎樣?會不會留下更多傷害跟抹不去的疙瘩?
今天我們聊到:查勤者、被查勤者、及不查勤者。當然查勤者的行為究竟是不安全感導致?或是單純的控制慾?是不太一樣的,也是討論最多的。但我對於不查勤者的心態也很好奇:
究竟是很有安全感?還是選擇不面對?
雖然到最後我們的結論還是導向 #要往自己內心看:去覺察自己在愛情中這麼沒有安全感,究竟是為什麼?能不能想辦法強化內心、降低自己的不安全感?如此一來即便真的發生不想遇到的事,也能比較有力量去面對。但最後「小明」的call in還是對我造成很大的衝擊⋯🥲
Chloe老師則回到根本:
「或許小明太太所需要的,無法在小明身上得到。」
(這其實是許多婚外情的主因,決不僅止於生理需求)
我覺得其實不只女人的第六感很準
#只要面對深愛的人第六感都會很準_不分男女
這集播出連結我放在留言,有興趣的人歡迎可以去看看。
#彤主播談情說愛 #彤主播民調時間
「吳姵瑩幾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幾年前朋友三十歲的生日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幾歲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幾歲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幾歲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吳姵瑩幾歲 在 【新聞挖挖哇】爺孫戀至死不渝!李坤城癌末插管娶嫩妻的 ... 的評價
吳姵瑩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怎麼面對焦慮呢?昨天晚上在clubhouse(CH)跟 Chloe 等人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加上今天念了一整天的書,好像在心裡漸漸形成了一些答案。
從存在主義的路線來看,焦慮是人生的必須,你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會有焦慮,也因為焦慮,你才有動力去克服生命當中的許多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焦慮超過了「正常的幅度」(例如神經質焦慮),可能反而會影響你的生活、工作、甚至身心都出現反應,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身體很僵硬、關節很緊、晚上睡不著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存在主義就會說,有些人恐懼死亡是因為擔心自己沒有真正活過,所以有一些恐慌症的患者,表面上看起來是害怕那個很接近死亡的感覺(那個真的很可怕你體驗過一次就知道了),但實際上是透過恐懼死亡來逃避生命當中其他的事情,比方說學業、感情,或者是和家人的關係。唯有當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可是聽到這些話,你並不一定會覺得比較好受,所以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療更在意陪伴你的人「能不能夠接住你」,透過仔細聆聽你的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你的心情,並且相信你自己會在痛苦的故事當中,找出自己的解答。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透過跟一個朋友好好的分享自己的感受,心情就會好了許多。事情一樣沒有解決,但是腦袋當中的打結似乎慢慢就會被鬆開了。
不過,要能夠好好的聆聽對方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比方說昨天Chloe在回答的過程當中,注意到一位提問者講話的聲音有一點「浮浮的」,指出可能他沒有紮紮實實地「踩在地上」(grounding),這其實也是很多焦慮的人常常會有的感覺,有一種浮躁、飄飄的、沒有辦法靜下來的fu,心臟感覺被懸吊在半空中。好像想要做很多事情,可是又覺得做什麼都沒意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很多擔憂都在前面,可是不論未雨綢繆得再多,都沒有辦法緩解當下的緊張。
我也是讀書才知道Chloe 當時正在做的是「注意到提問者的背景訊息」(figure ground)。有時候一個人的聲音顫抖比其他的內容本身告訴你的更多,這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人不只要聽他說什麼,更要去聽他「怎麼說」。這些非語言訊息往往透漏著「他想要告訴你但是他並沒有在文字裡面告訴你」的秘密。完形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這件事情提供了很不錯的洞見,只不過因為礙於時間,當時也不是在做諮商,我們不可能在CH上面操作完形治療的一些技術,只能夠點到為止。可是,光是「你覺得你的焦慮在告訴你什麼?」這樣的問句,就足以讓當事人好好的去感受,在焦慮背後所藏著的其他訊息。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很容易焦慮的人,昨天又錯過了這個房間,那麼今天晚上大概9:45還有機會;如果你是被CH排擠的Android用戶😭😭,或者晚上有其他的事情,那麼在這裡也可以提供行為治療取向的一些方法給你參考。這邊筆記的是正念減壓(MBSR)的三個核心觀念,我覺得很好記,英文字開頭剛好是MAC:
1. Mindfulness :正念。透過調整呼吸和行走禪,練習活在當下、感受此時此刻。有很多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這裡不贅述。
2. Acceptance:接納。焦慮如我,這個是我到目前為止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我幾乎天天都練習。比方說我經常跟自己說「OOO也沒關係」,OOO裡面可以填入各種你難以接納的行為、想法或者是情緒。那如果你還是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該怎麼辦呢?那你可以說「就算我暫時還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也沒關係」,一個接納自己不接納的概念😛。
3. Compassion:關愛。又可能翻譯成慈愛,這裡指的是可以關愛自己也關愛別人。聽起來很抽象,我覺得比較好的翻譯或許是「心疼」,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說, #愛自己就是從每一天練習心疼自己 開始,典型的做法是,你可以跟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說說話(結合完形的技巧),比方說「親愛的肩膀,我心疼你過去一年來這麼辛苦的幫我扛下很多的責任」或者是「我很心疼五歲的時候的我,年紀還那麼小就被丟掉、被迫長大⋯⋯」
#懶人包
把上面這些學派全部結合起來就是: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發現讓自己感覺到焦慮的情境,透過跟別人訴說、被聆聽,或者是跟自己對話、甚至做出具體行為,來減緩焦慮。
如同前面所說,只要是活著就得面臨種種的選擇,而所有的選擇都涉及承諾與責任,因為要負起這些責任,難免就會有一些焦慮的心情產生。既然焦慮是人生的必須,那麼練習和焦慮的情緒共處,就是每一天的功課。
就像一個長年受焦慮跟憂鬱所苦的朋友跟我說,在他最糟糕的那個時候,他發現做什麼都沒用。有一天,他硬是把自己拖出去散步,每天漫無目的快走兩個小時,每次都要走到流汗為止,沒想到慢慢喜歡上這種感覺。這一走就是兩年,不但情緒得到舒緩,而且圓滾滾的身材還因此瘦了一圈。
所以最後我想說,如果過年這段期間待在家裡面看電視很煩,一邊滑手機一邊又覺得焦慮的話,不如去走走吧。一邊調整自己的呼吸,一邊邁開步伐,說不定你的腳下,會開出一朵又一朵的蓮花(完蛋了一定是今天看太多長輩了)。
#讀書筆記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好偷懶四個章節筆記在一起
#今天的房間在這裡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張宇傑心理師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event/m744QbAo
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東區羅姐」之稱的資深女星羅霈穎於8月3日傳出在八德路住家逝世,享年59歲。綜合媒體報導,因好友多日聯絡不上她,便直接前往她的住家找人,進到屋內才發現羅霈穎已死亡多時。
羅霈穎逝世消息傳出後震驚各界,在追憶羅霈穎的爽朗敬業的個性同時,獨居安危和孤獨死的問題也引發了討論。
什麼是孤獨死?從2:02開始❤️
孤獨死通常是指這些人在家中過世了兩天都沒有人發現,事實上,不只是死亡的當下,孤獨死的人多半在生前就是孤立地活著,然後孤獨地死去。在日本,甚至每小時就有三個是孤獨死的情況發生
很多人在討論的是,無論是台灣或是日本,結婚的比例越來越少,加上離婚率高、少子化以及都市化生活等原因,儘管孤獨死的案例中有六成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但另外四成也顯示了孤獨死並非是老人族群專有的現象。
針對孤獨死的情況,諮商心理師吳姵瑩點出一個重要的癥結點,那就是「這些人在生前是不是就已經被孤立?」因此,很多人感到害怕的是,如果在生前就已經是過著孤立的生活,死後也是這樣孤獨的走,那種苦確實是相當濃烈的。
此外,從過去很多新聞可以看到,孤獨死不只是出現在獨居者身上,很多例子是父子明明同住在一起,卻還是沒有發現對方已經死亡。對此,吳姵瑩表示,我們常說現在人們的人際關係淡薄,其實很多人的親子關係也是淡薄的,因為照理來說,人們心中都有渴望親密歸屬感的需求,但這些人卻沒有在成年之後去尋找或是創造自己的家庭,反而是選擇待在原生家庭裡。
吳姵瑩從過去許多有類似情況的個案身上觀察到了共同點,這些人離不開家又不甘一個人,而這些人不一定是指大眾所謂的那些啃老族,相反的,有些人經濟獨立,但在生活上仍是無法獨立的。
為什麼親子關係會如此疏遠?吳姵瑩認為很多人不知道要怎麼經營關係,也許是從父母親上一代就出現的受傷經驗,讓整個家庭都不知道該怎麼去關心彼此,比如家人間很少溝通,或是僅會問「吃飯了沒?」,甚至是多以責備的語氣代替溫暖關懷的支持感等,就會造成很多人的心理是匱乏的,也就沒有力量出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如何獨自面對死亡?8:06開始❤️
「死亡只是一瞬間,活著卻是分分秒秒的事情,你有沒有去思考分分秒秒你的精力都投注在哪裡?」吳姵瑩認為,死亡這件事提醒我們的是「生命的有限性」,你願不願意去好好的反思你究竟一直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因此,「孤獨死」的相對及相反便是:「有意義的活著、有連結的活著。」
她也進一步提到面對死亡的積極與具體的作法,也就是兩個「體」字,「體面」與「體貼」。
你願不願意體面地死去,或是思考如何體面地死去?不妨先將你對於死亡、疾病的看法與家人探討。
你願不願意體貼地死去?不妨先想好後事,包括宗教信仰、遺囑等,不要讓你的死去造成身旁家人很大的精神壓力及負擔。
吳姵瑩表示,這兩個體字代表的也是「照顧好他人」與「照顧好自己的選擇」。若你在有生之年已經做好了這件事情,就能與其他人做所謂有意義的連結,通常你也不會太孤獨。
若你真的對孤獨死感到相當害怕該怎麼做?30:25開始❤️
吳姵瑩建議大家回過頭來思考,在有生之年,「你的夢想有沒有達成?」,以及「你對於你都生命有沒有感到滿足?」因為通常對死亡感到焦慮或恐懼的人,他們往往都是想要做些什麼,卻又沒辦法活出自己,比如他可能想要環遊世界,卻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完成這個夢想。吳姵瑩表示,這些人通常在話語中就會出現很多的「早知道」,或是「要不是...我就會...」這類懊悔的情緒。
她強調,其實死亡告訴人們生命的有限,我們怎麼樣去活出寬度及深度,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決定的,我們有沒有活出自己?還是我們的生命都是在為了家庭、工作而奉獻,你什麼時候才願意真正思考到底要的是什麼?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最後也建議大家,若目前的你正為死亡感到焦慮或恐懼,不妨問問自己幾個問題:「你過上了你滿意的人生了嗎?」、「你想做的事就做到了嗎?」,以及「現在還有時間,你願不願意好好活在當下去思考、去執行?」
#行動法庭 #孤獨死 #關係連結 #面對死亡的態度 #你對人生感到滿意嗎
🌱【安全感訓練班】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講師: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時間:10/6.13.20/27、11/3.10(每週二晚上19:00~21:00)
・手刀報名👉https://reurl.cc/VXX64N
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有時理性犀利,有時溫和療癒,喜歡閱讀、旅遊,喜歡都市、叢林,喜歡攻克外 ... 擁抱內在小孩- 35歲的寫作練習 · http://a88681.pixnet.net/blog/post ... ... <看更多>
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有時理性犀利,有時溫和療癒,喜歡閱讀、旅遊,喜歡都市、叢林,喜歡攻克外 ... 擁抱內在小孩- 35歲的寫作練習 · http://a88681.pixnet.net/blog/post ... ... <看更多>
吳姵瑩幾歲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幾年前朋友三十歲的生日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本我以為,人過了三十歲,可能不會想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卻細細回顧我生命中的二三十年,自小學之後,就不再有大型慶生。年紀漸長後,逐漸喜歡安靜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