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家大塚爺爺非常熱衷種植向日葵
那是從三重縣的一間農場寄來的種子
今年六月開始從播種出發
經歷了發芽、幼苗、成長、飆高、花苞到開花
爺爺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來照顧它們
看著向日葵們不停地長高
就像看到愛孫大塚小弟長到175一樣開心
平日不忘澆水、下雨天移進屋簷下
中間經過兩次颱風和數次傾盆大雨
也被大風吹倒了好幾次
我們都會幫忙將這些巨大的向日葵般進屋裡
深怕它們在外面被風風雨雨蹂躪
如今都已長到一樓的樓頂處了
終於在最近這幾天它們都開花了
大塚爺爺還特地叫小姑幫他和他的愛花照相
我家小姑驚訝地表示:
「平常不愛照相的這位爺爺
跟這些向日葵一起拍照
竟然比跟愛孫們照還要積極開心
太陽會從西邊出來吧~~~」
後來我們總算知道了~
寄一張與栽種成功的向日葵合照回農場
有機會可以獲得五千日幣的購物券
爺爺說他想用這個購物券
來買農場裡的人氣商品「綜合香腸禮盒」
原來~
爺爺這麼努力栽種和照顧這些向日葵
只差沒問它們冷不冷、餓不餓!
還有我們在颱風天幫忙搶救的努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
綜。合。香。腸。禮。盒。。。
向日葵種子發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兩年」
不經不覺我們這一家便來了英國兩年~
這兩年夾雜著很多變化
我們離開了至親好友、離開了曾經熟悉的地方
來到了一個半陌生的環境
重新開展我們的生活
學習不同的文化
認識新的人和事
努力融入
卻怎樣也沒有想過這兩年的變化不只是針對我們
例如:香港的轉變、COVID-19的出現、疫症的傳播和各國的封城等等
變化之大實在是空前~但不知道是不是絕後
全世界的人也努力適應著各種轉變
我想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努力地活在當下
在各個需要自己的地方繼續努力
我們算是幸運的
除了不能夠擁抱想念的親人朋友和羅白🥲
沒有很多的不適應和不習慣
暫時最有難度的工作就是把後院的草地打理好
千萬不要小看這片小草地
原來要把它打理好一點也不容易
除了知識和工具,也需要耐心和技巧
我們都需要繼續學習和研究
兩兄弟都已經非常適應這裡的生活
初初擔心細佬的英文和溝通問題
現在都克服了
這兩年是我和他們無間斷地在一起的兩年
看著他們一點一點地長大
感恩能夠有這機會和空間讓我做了全職媽媽
這份工作雖然一點也不容易也不討好😬
但相信我們的關係都比之前更進一步
這大半年不斷有不同朋友來到英國
雖然大家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但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機會聚聚❤️
除了認識的朋友
我住的地區附近也多了不少香港家庭
或許大家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但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融入和加油💪🏻
英國的疫情隨著疫苗的普及也算是緩和了下來
雖然隨著變種的病毒、放鬆的政策和足球的盛事而令感染數目又再上升
但重症和死亡率都仍然算是在低的水平
首相Boris Johnson也已確定在7月19日起解禁
群體感染和與病毒共存都正式變成日常生活
我們都已打了第一針
也預約了將會打第二針
原本兩針需要相隔11個星期都縮短至8個星期
除了戴口罩和遠離人多的地方
現在就期望疫苗能夠持續有效吧﹗🤞🏻
不知道接下來這一年又會怎樣
想著總結一下
卻變成眼濕濕地有感而發
圖為難得發芽的向日葵
12粒種子只有1粒長出了芽
終於明白為何一包種子裡要有那麼多😅
今天把它移植了去盆
希望能夠繼續長大吧﹗
———————————————————-—
更多照片在卡文媽媽的網頁
https://ukmama.raycar.net/2-years-in-uk/
———————————————————-—
#英國生活
#7月8日是我們來到英國的紀念日
向日葵種子發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怎麼確定「就是這個人」?
關係的確認,給予彼此承諾,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點像你種下一顆種子,經歷很多事情後,不知不覺中這顆種子開始發芽,有天,當你回頭一看,發現它已長成一朵比自己還高的向日葵了。就是那個突然明白的瞬間,你決定要跟這個人走下去。
如果去訪問那些真的已經結婚的人:什麼是讓你想走入婚姻,確定就是這個人的時刻?大概會得到幾個版本的答案,但不外乎,會有一個故事。
比方說,有一對結婚大概三十年夫妻,我問太太,你怎麼會跟先生結婚啊?她就說:「有天晚上,我們在公園散步,他走在前頭,發現我慢了,停下來等我跟上,那時候我就覺得是這個人了!」過去三十年,那說得是平常不過的故事,但她還清楚記得那時候的感動。
你呢,你還記得你跟他之間那一個決定彼此走下去的故事是什麼嗎?
向日葵種子發芽 在 青林農場- 讓我來告訴大家向日葵種子回到家該如何種吧!!...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讓我來告訴大家向日葵種子回到家該如何種吧!! 1.先讓種子在冰箱冰上兩天(讓它有休眠時間在醒來,有點像冬眠)。 2.拿出來後種子要泡在溫水兩個小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