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江森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哲深谈(1436): 被迫“缩手”了:北京怕了拜登,在香港问题上作出前所未有的大后退....
后退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后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Keep on Reinventing Yourself With New Knowledge, the new normal will not work with old ways ;)
It's a sea now and ni longer just a river
Hence Let go all previous success n ego and head down to recreate & relearn !
新的世纪
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
旧的方式只会往后退
如今是海不再是河
只有放下从前的辉煌还有自我,
从低开始再学习再创新的自己!
Sentiasa Memperbaharui sendiri
Dengan ilmu yg Baru
Sekarang bahkan laut Dan bukan lagi hanya sungai,
Lepaskan semua kegemilangan yg silam,
Lalu bermula Semula Dari bawah utk
Mencipta diri yg Baru !
#inwincciblequotes
#quotesoflife
#dreamjourney
后退 在 江森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森哲深谈(1436): 被迫“缩手”了:北京怕了拜登,在香港问题上作出前所未有的大后退.
后退 在 Bingyen 郑斌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艺企飞 Together We Can Fly》 官方伴唱 Karaoke【郑斌彦 ft.陈政宏 余俊颉 白胡椒 阿穴特 可欣
黄志鸿
王赫奇 陆汉祥
彭伶倩 幽优 王希豪】
2021年疫情持续蔓延,打乱了世界的秩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很多艺人也失去了表演机会,生活面临窘境。为了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大马YouTuber兼创作歌手Bingyen郑斌彦联合众多艺人与企业界的朋友推出暖心贺岁歌曲《艺企飞》,鼓励所有人乘风破浪,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言败!
这首歌由Bingyen郑斌彦亲自作自作曲,并邀请了1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参与演唱,当中包括创作歌手、设计师、摄影师、风水师和出版社社长等等。这支MV原定集合所有演唱者一同拍摄,无奈马来西亚疫情日渐严重,因此拍摄计划被迫取消。为了让这首歌曲在原定日期上架,这支MV由企业家与艺人朋友各自拍摄完成,体现了歌词“风浪再大,我们共同面对”的精神。
完整的演唱名单如下:
YouTuber | Bingyen 郑斌彦
创作歌手/工程师 | Z-Horng 陈政宏
创作歌手/工程师 | JJ Yu 余俊颉
创作歌手 | Pepper 白胡椒
直播主 | Keith 阿穴特
驻唱歌手 | Wimii 可欣
风水设计师 | Gilbert Ng 黄志鸿
出版社社长 | Hedki 王赫奇
激励讲师 | Jeffery Loke 汉祥
摄影师 | Chris Pay 彭伶倩
插画师 | Youyou 幽优
撰稿人 | Shi Hau 王希豪
音乐制作
制作 | Bingyen 郑斌彦
作词 | Bingyen 郑斌彦
作曲 | Bingyen 郑斌彦
录音 | 黄治棋
和音 | Wimii 可欣、Z-Horng 陈政宏、JJ Yu 余俊颉
钢琴 | 陈韦汐
编曲 | 陈韦汐
混音 | 陈韦汐
母带处理 | 陈韦汐
影片制作
导演 | Bingyen 郑斌彦
摄影 | Mankey Liew、Khai Wang 袁徳凯、Bingyen 郑斌彦
摄助 | Vincent Lee
剪接 | Bingyen 郑斌彦
美术设计 | Youyou 幽优
特别感谢
BeauHeal
IKAY GLOBAL
SOMO PUBLISHING
MYTHAS
黄志鸿
Chris Pay Photography
白胡椒
小坏坏音乐
HEARTBEAT STUDIO
CJ
Jack Chan
【歌词】
人生路 曲折漫长
跌跌撞撞 寻找方向
追求梦想的路上
偶尔孤单 谁都一样
每当你 失败受伤
不要忘了 最初梦想
没有谁能将你阻挡
你对成功的向往
无论生活多艰难
不管前路多黑暗
我们挺起胸膛 勇敢去闯
点亮希望 展翅飞翔
艺企飞 艺企追
乘风破浪 我不怕累
所有困难 统统把它击碎
风浪再大 我们共同面对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我们艺企飞
人生路 曲折漫长
跌跌撞撞 寻找方向
追求梦想的路上
偶尔孤单 谁都一样
每当你 感到绝望
记得有我 陪在身旁
所有悲痛化为力量
散发你的正能量
人生是一场磨练
坚定我们的信念
我们风雨同舟 大步向前
将所有的愿望实现
艺企飞 艺企追
乘风破浪 我不怕累
所有困难 统统把它击碎
风浪再大 我们共同面对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艺企飞 艺企追
坎坷挫折 微笑面对
是是非非 我都无所谓
豁达看待 生命中的喜悲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我们艺企飞
我们艺企飞
记得按频道订阅按钮右边的小铃铛,这样才不会错过每部影片哦!
【欢迎关注我的社交媒体】
Facebook: Bingyen郑斌彦
http://www.fb.com/bingyenpage
YouTube: Bingyen郑斌彦
http://www.youtube.com/bingyen
Instagram:Bingyen
http://instagram.com/bingyen
Tiktok:Bingyen郑斌彦
https://www.tiktok.com/@bingyen.my
B站:郑斌彦
https://space.bilibili.com/480877771
西瓜视频:Bingyen郑斌彦
https://www.ixigua.com/home/3764325173957412
【Bingyen郑斌彦简介】
“马来西亚男孩”郑斌彦是马来西亚网络红人,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他曾经在八度空间、NTV7和《星洲日报》从事幕后工作。虽然在这些大媒体公司上班让他拥有稳定的收入,但他心中一直有更远大的梦想,所以每当放工后他都会拍摄影片,经营自己的YouTube频道。2018年,郑斌彦为了追求更有价值和疯狂的人生,决定辞去记者工作,成立个人工作室BINGYEN STUDIO。如今郑斌彦不仅仅是一名Youtuber,同时也是一名YouTube讲师,知名创作歌手和影片制作人。
-YouTube讲师,为企业和大专院校开设YouTube影片制作课程。曾接受988、One FM、Ai FM、星洲日报、东方日报、中国报等媒体的专访。
-知名创作歌手,改编和创作歌曲点击率突破百万。作品有《马来西亚男孩》《单身狗过年》《撩你》《好》《写给阿嬷的歌》等。
-影片制作人,除了经营自己的频道,也为企业制作商业广告,曾合作的品牌包括Eco world、Lake City KL North、U Mobile、Astro、8TV、尊孔独中、白沙罗华小、我来也等等。
【BINGYEN STUDIO】
BINGYEN STUDIO由网络红人郑斌彦成立。BINGYEN STUDIO的理念是协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传递正能量,提供视频、照片、音乐和课程四大服务。
官方网站:http://www.bingyen.com
诚邀合作:admin@bingyen.com
后退 在 Bingyen 郑斌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 #新年歌 #郑斌彦 #艺企飞 #正能量
2021暖心新年歌 《艺企飞 Together We Can Fly》 官方MV Official MV 【郑斌彦 ft.陈政宏 余俊颉 白胡椒 阿穴特 可欣
黄志鸿
王赫奇 陆汉祥
彭伶倩 幽优 王希豪】
用歌声鼓励企业家和艺人 郑斌彦“抗疫新年歌”《艺企飞》上线!
2021年疫情持续蔓延,打乱了世界的秩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很多艺人也失去了表演机会,生活面临窘境。为了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大马YouTuber兼创作歌手Bingyen郑斌彦联合众多艺人与企业界的朋友推出暖心贺岁歌曲《艺企飞》,鼓励所有人乘风破浪,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言败!
这首歌由Bingyen郑斌彦亲自作自作曲,并邀请了1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参与演唱,当中包括创作歌手、设计师、摄影师、风水师和出版社社长等等。这支MV原定集合所有演唱者一同拍摄,无奈马来西亚疫情日渐严重,因此拍摄计划被迫取消。为了让这首歌曲在原定日期上架,这支MV由企业家与艺人朋友各自拍摄完成,体现了歌词“风浪再大,我们共同面对”的精神。
演唱者
YouTuber | Bingyen 郑斌彦
创作歌手/工程师 | Z-Horng 陈政宏
创作歌手/工程师 | JJ Yu 余俊颉
创作歌手 | Pepper 白胡椒
直播主 | Keith 阿穴特
驻唱歌手 | Wimii 可欣
风水设计师 | Gilbert Ng 黄志鸿
出版社社长 | Hedki 王赫奇
激励讲师 | Jeffery Loke 陆汉祥
摄影师 | Chris Pay 彭伶倩
插画师 | Youyou 幽优
撰稿人 | Shi Hau 王希豪
音乐制作
制作 | Bingyen 郑斌彦
作词 | Bingyen 郑斌彦
作曲 | Bingyen 郑斌彦
录音 | 黄治棋
和音 | Wimii 可欣、Z-Horng 陈政宏、JJ Yu 余俊颉
钢琴 | 陈韦汐
编曲 | 陈韦汐
混音 | 陈韦汐
母带处理 | 陈韦汐
影片制作
导演 | Bingyen 郑斌彦
摄影 | Mankey Liew、Khai Wang 袁徳凯、Bingyen 郑斌彦
摄助 | Vincent Lee
剪接 | Bingyen 郑斌彦
美术设计 | Youyou 幽优
《艺企飞》
词曲:郑斌彦
人生路 曲折漫长
跌跌撞撞 寻找方向
追求梦想的路上
偶尔孤单 谁都一样
每当你 失败受伤
不要忘了 最初梦想
没有谁能将你阻挡
你对成功的向往
无论生活多艰难
不管前路多黑暗
我们挺起胸膛 勇敢去闯
点亮希望 展翅飞翔
艺企飞 艺企追
乘风破浪 我不怕累
所有困难 统统把它击碎
风浪再大 我们共同面对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我们艺企飞
人生路 曲折漫长
跌跌撞撞 寻找方向
追求梦想的路上
偶尔孤单 谁都一样
每当你 感到绝望
记得有我 陪在身旁
所有悲痛化为力量
散发你的正能量
人生是一场磨练
坚定我们的信念
我们风雨同舟 大步向前
将所有的愿望实现
艺企飞 艺企追
乘风破浪 我不怕累
所有困难 统统把它击碎
风浪再大 我们共同面对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艺企飞 艺企追
坎坷挫折 微笑面对
是是非非 我都无所谓
豁达看待 生命中的喜悲
艺企飞 艺企追
坚持梦想 我不后退
带着希望 我们远走高飞
所有汗水 变成功的泪水
我们艺企飞
我们艺企飞
记得按频道订阅按钮右边的小铃铛,这样才不会错过每部影片哦!
【欢迎关注我的社交媒体】
Facebook: Bingyen郑斌彦
http://www.fb.com/bingyenpage
YouTube: Bingyen郑斌彦
http://www.youtube.com/bingyen
Instagram:Bingyen
http://instagram.com/bingyen
Tiktok:Bingyen郑斌彦
https://www.tiktok.com/@bingyen.my
B站:郑斌彦
https://space.bilibili.com/480877771
西瓜视频:Bingyen郑斌彦
https://www.ixigua.com/home/3764325173957412
【Bingyen郑斌彦简介】
“马来西亚男孩”郑斌彦是马来西亚网络红人,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他曾经在八度空间、NTV7和《星洲日报》从事幕后工作。虽然在这些大媒体公司上班让他拥有稳定的收入,但他心中一直有更远大的梦想,所以每当放工后他都会拍摄影片,经营自己的YouTube频道。2018年,郑斌彦为了追求更有价值和疯狂的人生,决定辞去记者工作,成立个人工作室BINGYEN STUDIO。如今郑斌彦不仅仅是一名Youtuber,同时也是一名YouTube讲师,知名创作歌手和影片制作人。
-YouTube讲师,为企业和大专院校开设YouTube影片制作课程。曾接受988、One FM、Ai FM、星洲日报、东方日报、中国报等媒体的专访。
-知名创作歌手,改编和创作歌曲点击率突破百万。作品有《马来西亚男孩》《单身狗过年》《撩你》《好》《写给阿嬷的歌》等。
-影片制作人,除了经营自己的频道,也为企业制作商业广告,曾合作的品牌包括Eco world、Lake City KL North、U Mobile、Astro、8TV、尊孔独中、白沙罗华小、我来也等等。
【BINGYEN STUDIO】
BINGYEN STUDIO由网络红人郑斌彦成立。BINGYEN STUDIO的理念是协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传递正能量,提供视频、照片、音乐和课程四大服务。
官方网站:http://www.bingyen.com
诚邀合作:admin@bingyen.com
后退 在 后退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Provided to YouTube by EWway Culture Ltd 后退 · 增祥 后退 ℗ 腾讯音乐人Released on: 2020-03-20 Composer: 增祥Auto-generated by YouTube. ... <看更多>
后退 在 專輯黑彩虹#第一首主打歌#後退的勇氣比起前進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ore from 田心蕾LeiLei · 《#I_Am_Who_I_Am》MV 在快速轉動的世界裡,你還能... · for還沒看到MV的朋友們~完整 · I am who I am · 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歌【 後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