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美國若降低軍售門檻,對台灣是好是壞?
蔡英文總統連任就職,五角大廈隨即宣布對台出售一批潛艦用Mk48魚雷,當成賀禮。其後國防部又證實,將自美引進增程版魚叉飛彈,以強化周邊制海能力。正當美中逞強爭霸,川普又亟欲挽救經濟和選情,觀察家認為,美國長期對台軍售的保守態度可能出現相當變化。但美國降低軍售門檻,對台灣是好是壞,仍難論斷。
過去數十年,國軍向美爭取先進武器受挫的事例多端。例如,老布希總統一九九二年同意出售F-16戰機,距我方提出需求已十餘年。然後又隔廿七年,川普才增賣第二批F-16。未來如果等待時間能縮短,對軍方當然是好消息;但若由國家大戰略角度看,即未必如此簡單。
當下台灣國防的最大難題,正是預算不足。以將使用Mk48魚雷的國造潛艦而言,預估廿五年內完成八艘,總價達新台幣四千億元。其他進行中的國艦國造方案,包括飛彈巡防艦、沱江級巡邏艦、兩棲運輸艦、救難艦,二○二六年前的費用即超過千億。其中,多半只完成首艘原型艦,開銷更大的量產尚未開始。
面臨裝備老舊問題的不僅是海軍,陸軍的戰車和火砲,空軍的幻象戰機及C-130運輸機等主力,皆到了須汰舊換新或性能提升的年紀。未來幾年,即使美方軍售沒有「意外驚喜」,單單國軍現役老舊裝備的更新,即遠超出目前國防預算規模所能支應。窘境不是一天造成。著名的智庫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分析,台灣的國防支出自上世紀九○年代中葉後,即停滯在一百億美元出頭。中共九○年代初的國防預算僅為我方兩倍多,但拜經濟崛起之賜,如今已達廿五倍,差距越來越大。
中美斷交後,蔣經國、郝柏村推動的陸海空建軍方案,在九○年代後期陸續開花結果。但此後四分之一世紀,政府大舉將預算用於社會福利及地方建設,整軍備戰投資明顯低於鄰近國家。表面上看,這是享受「化矛為犁」的和平紅利;問題在,總統直選後的台灣領導人,除馬英九外,從李登輝後期、陳水扁到蔡英文基本都靠兩岸矛盾獲取選票利益,卻持續揮霍「沒有和平的和平紅利」。長期低估國防需求的結果,造成今天的危局。蔡總統雖自詡「重視國防」,宣稱國防支出每年將增二%,但此幅度仍遠不足扭轉局面,台海軍力天平仍持續向對我不利的一側傾斜。
扁政府時期,美國官員就警告,台灣要有效抵擋中共入侵,國防支出應達GDP的三%。但近年的國防預算,即使灌入基金支出等項目,也僅達GDP的二%。若真要達到三%,國防預算將由現有的三千三百億,暴增到四千五百億以上。揆諸目前政府慣於揮霍,特別預算及補貼名目層出不窮,勞保等諸多基金都在破產邊緣,如何可能每年增加一千多億軍費?
如今的現實局勢,政府財力既難支持充裕的國防預算,建軍就必須精挑成本輕、效果大的項目,其他只能忍痛割捨。否則,美國同意出售再多武器,我國也買不起。國軍近年標榜「發展不對稱戰力」,却流於有口無心。各軍種對自己想購置的裝備,皆冠以「不對稱」鍍金;國防部面對外界質疑,也常用「不對稱」當擋箭牌,以為如此即可抵銷共軍的巨大威脅,這都是表面功夫。
近日中共制定港版國安法,打破「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即可知和平永遠須以武備作後盾。如認為大陸的量體遠大於台灣,「反正打不贏」,就無須整軍備戰,將一切寄於中南海的善意,當然是鴕鳥心態,絕不合理。但若以為有美國老大哥當靠山,就可以肆無忌憚挑釁,則是暴虎馮河。換言之,政府一方面須建立有效的嚇阻能力,壓抑對岸發動武力侵犯的企圖;另方面要放軟身段,避免和強鄰硬碰硬齟齬衝突。如此,才是安國全軍、避免身死國滅之道。
名目gdp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新【新增10例,8例境外移入、2例本土;行政院加碼紓困特別預算1,500億;明起入境有症狀旅客須集中檢疫等待結果;各醫院禁止探病,陪病維持1人】
台灣今(2日)新增10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8例為境外移入、2例為本土個案。現全台已確診339人,包含5人死亡、50人解隔離。此外,行政院今日上午召開臨時院會,拍板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將加碼特別預算1500億,紓困規模達1兆500億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為了加強邊境檢疫,明(3日)開始,自機場入境的民眾,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等症狀,必須集中檢疫,若採檢陰性、症狀舒緩,才能回家檢疫。
■1新增本土個案為社區保全;境外移入又1奧捷旅遊團員確診
今日確診的個案,主要為求學、探親或工作,年齡介於10多歲到60多歲,入境日在3月14日至31日、發病日在14日至30日之間。
2例新增本土個案中,一名為北部50多歲女性社區保全(案336),近期無出國史。3月17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26日、30日因發燒兩度到診所就醫都未改善,30日當天再至醫院診斷出肺炎,隨即住院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已展開疫調,分成三部分:告知社區主任委員通知住戶,匡列接觸者同時先要求住戶自主健康管理;對社區整體消毒;調閱社區錄影帶了解接觸狀況。
另一名為北部50多歲男性(案335)。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3月20日與自印尼返國確診者案291喝咖啡1小時,23日起出現腹瀉,以為是腸胃炎,分別於23日、27日二度去診所就醫都無改善。29日得知案291確診,31日持續腹瀉前往醫院,告知為確診者接觸者,立即住院採檢。
其餘8名境外移入個案中,一名60多歲男性(案331)2月27日至3月22日參加南美旅遊團,該團已有1人確診(案259),居家隔離期間出現全身倦怠、喉嚨乾,因此就醫採檢。
一名60多歲女性(案333)1月14至3月14日與丈夫(已確診,案155)前往丹麥探親,於3月15日出現喉嚨痛等症狀,但20日採檢為陰性。因症狀持續,29日發燒、30日再次採檢確診。
另外,此次境外移入案例中,也有兩起4人以上的群聚感染。一是一名30多歲女性(案334),1月前往加拿大就學,3月7日至19日前往美國自助旅遊,該團10人中,加上此案已有4人確診(案182、303、304)。
而另一起群聚為一名60多歲男性(案338),是奧地利、捷克團團員,與案61、72、104、108(已死亡)同團。此案14日回國返家即出現腹瀉症狀,但未就醫,居家隔離期間亦未告知身體不適,於30日才就醫採檢。由於此團先前確診4人中3人重症,比例相當高。指揮中心諮詢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案338目前有肺炎現象,症狀仍算輕微,不過接下來幾天仍須密切追蹤。
另外,3月30日晚間抵台的第二架滯留湖北台人「類包機」,214位民眾雖採檢全為陰性,但今日有1位民眾發燒,莊人祥表示,該民眾昨晚發燒就醫,住院後到晚間11點多就退燒,已採檢,正等待結果。
■行政院通過特別條例修正案:加碼1,500億,紓困預算達1兆500億
在蔡英文總統昨日宣示後,行政院今日上午加開臨時院會,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加碼特別預算1,500億,總紓困預算達1兆500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之前推動第一波的紓困措施時,疫情還僅出現在中國;如今擴展到全球190多個國家、每天5、6萬人確診,疫情險峻,因此勢必得增加預算,希望達到「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的目標。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第二階段的擴大紓困振興方案,財源分成三類。特別預算部分,原預算600億,此次再追加1,500億元,達2,100億元;移緩濟急部分,原規劃400億,現加碼到1,400億元,將提供公務預算與非營業基金移緩濟急、公營事業及非營業基金增加投資採購;最後則是貸款協助,從3,500億增加到7,000億,主要針對央行、郵政儲金及銀行等融資協助。總計1兆500億,占109年名目GDP約5.4%。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表示,此次紓困方案最重要的是針對就業提供補助,包括經濟部將協助服務業、製造業66萬人;交通部觀光部分協助14萬人、計程車、遊覽車自營商12萬人、自營業者100萬人,交通部長林佳龍補充,針對計程車、遊覽車、自營業者,未來皆會以每個月補助1萬元、補助3個月方式執行。此次紓困將協助192萬人、約占就業人數16.67%。此外,為確保金流,龔明鑫說,將提供勞工、中小企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共7,000億貸款額度。
而2,100億元的特別預算,主要分配給四大部會:經濟部975億、勞動部622億、交通部472億、衛福部365億。
經濟部包括薪資、企業營運補貼、也加碼振興抵用券、消費優惠達180億、水電折扣;交通部主要針對陸海空運提供紓困貸款、補助防疫旅館,一間一天1,000元;衛福部除了增加防疫經費,也針對弱勢者如老人、兒童、身障提供津貼,預計編列40億、有87萬人受益;勞動部則主要新編列自營工作者補助,並增加勞工紓困貸款的利息補貼。
陳時中補充,衛福部的經費將會多數用於補充防疫物資,備足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另外,由於居家檢疫者愈來愈多,也會增加相關的補償費用編列;最後是針對醫院,對有風險者、直接涉入風險者提供津貼。
其他部會如文化部輔導的電影、表演藝術等藝文產業,也因疫情而受到嚴重衝擊,預算從15億增加到45.2億。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是等同文化產業歇業的狀況加強紓困,將加強薪資、營運資金,以及紓困貸款利息補貼等。教育部亦在此次加碼20億補助運動事業、體育團體;科技部也將有10億,進行科學研發,如疫苗、病毒檢測等。
針對2.0紓困內容,民眾該如何申請、真正拿到補助的細節,蘇貞昌說,接下來每個部會首長會直接宣布相關辦法、懶人包QA,之後每天都會在記者會中宣布。
■加強邊境防疫,明(3日)起入境有症狀旅客需集中檢疫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雖然入境人數逐日下降,一天約1,500多位民眾入境,但每日平均約100多位旅客,在入境時就有身體不適的症狀。為了確實做好防疫,自明(3日)開始,入境旅客在14天內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除了在機場配合採檢之外,也需搭乘防疫車隊至指定地點進行集中檢疫、等待採檢結果,居住期間不收費。如採檢結果陰性,將請其回家居家檢疫或住防疫旅館。陽性則送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症狀改善後,才能返回社區。
陳宗彥表示,目前旅客入境是由三個機場松山、桃園、小港機場入境。指定檢疫的場所會以現有規劃的集中檢疫所為主,也會就近尋找離機場較近的適當場所。而檢疫所都會配置醫院副院長等級的指揮官,由專家、醫護人員評估後,才會同意民眾返家檢疫。
■加強醫院防疫,陳時中:已發文各醫院禁止民眾探病
陳時中表示,為了減少零星的社區感染,可能進到醫院引發感染,將禁止民眾到醫院探病,請民眾改以視訊方式探病。若有緊急狀況,需要家屬到場則不算在規範內,特殊狀況的細節將會研議後再公布。目前已發文給各醫療院所與機構即刻執行。
莊人祥也於會後表示,疾病管制署於3月3日公告的「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陪病及探病管理原則」中,原本規定為病房探視時段(如早、午、晚時段), 每次以 1 小時為限,且同時段訪客至多2人、長期陪病者1人。此規定將再行修改,改為禁止探病,但陪病者依然維持1人。
■腹瀉症狀暫不納入通報定義;確診個案中近1成有味、嗅覺喪失症狀
今日確診的10名個案中,有3名出現腹瀉症狀。張上淳表示,過去確診的個案中本來就會有少部分有腹瀉症狀,剛好今日的確診個案較多,不過一般只出現腹瀉症狀的患者相對較少,目前還需要更多資料,才會考慮將腹瀉症狀納入通報條件。
張上淳並表示,在今日之前,已有28例確診個案有喪失味、嗅覺的症狀。加上今日後已達32位,比例近乎確診個案中的1成。由於味、嗅覺已納入擴大篩檢條件,分成兩部分,一是有旅遊史且味、嗅覺喪失者,通報採檢後需留在醫院等待結果;若沒有接觸史、旅遊史,僅出現味、嗅覺喪失,則採檢後可返家進行居家檢疫,等待結果。(文/陳潔;圖/楊子磊、余志偉、王容慧)
#延伸閱讀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陳時中鬆口:全責照護擬納健保】https://bit.ly/2ybtR3p
【MIT快篩大突破/工研院最迷你手持PCR,中研院、國衛院單株抗體將展開招商】https://bit.ly/2WTyeKH
【COVID-19三大希望之藥,台灣全數備戰到位/「法匹拉韋」台製藥原料啟動,東南亞多國都想要】https://bit.ly/3aAYFZv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探病 #疫情 #紓困
名目gdp英文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中貿易戰打得火熱,趕快來學一點「經濟金融大餐」!
感謝建中學生泓睿的匯整分享,你們能想像:他現在才高二嗎?😱 真的太有才了!
————————————
📊 睿哥+俐媽英文教室:Part 1 經濟金融(名詞)篇
💵 macroeconomics 總體經濟學
💵 recession 經濟衰退(-cess: go, walk)
💵 foreign exchange 外匯交換
💵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外匯存底
💵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 外幣存款
💵 foreign exchange swap 外匯交換
💵 balance of payment 國際收支
💵 current account 經常帳
💵 capital account 資本帳
💵 inflation 通貨膨脹(原意為貨幣流通量增加,現多指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以大致固定的幅度上漲,相對大致可解釋為貨幣價值降低)
💵 deflation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之概念)
💵 bubble economy 泡沫經濟(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超過實體資本,投機交易活躍的經濟現象。往往肇因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一段時間的假象繁榮,最終泡沫破裂造成經濟崩潰。 例:2007-08金融危機)
💵 debt crisis 債務危機
💵 gold standard 金本位制
💵 savings rate 儲蓄率
💵 income per capita 人均所得
💵 GDP deflator 平均物價指數
💵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反應居民生活相關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而成之物價變動指標)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購買力平價 (PPP)(根據各國不同之價格水準計算出的貨幣等值係數,以便對各國GDP進行合理比較)
💵 exponential growth 指數成長
💵 subsistence level 最低生活水平(-sist: stand)
💵 demographic transition 人口轉型(demo-: people)
💵 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 廣納型經濟體制(自由貿易)
💵 extract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 榨取型經濟體制(專制政府操控市場)
💵 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
💵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業(轉換或尋找工作過程中的失業)
💵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結構性失業(市場競爭或技術變革導致的失業)
💵 cyclicals unemployment 循環性失業(景氣循環波動所導致之失業)
💵 downward wage rigidity 薪資下降固性(短期薪資調整慢於市場價格變化)
💵 multipliers 乘數效應(multi-: many)
💵 nominal interest rate 名目利率
💵 real interest rate 實際利率
💵 inflation rate 通貨膨脹指數
💵 solvent (a.) 有償付能力的
💵 bank run 銀行擠兌(存款人集中大量提款)
💵 fiat money 法定貨幣
💵 seigniorage 鑄幣稅
之後還有Part 2哦!敬請期待!
感謝泓睿🙏🏼
—————————————
學生越來越厲害,俐媽也要更精進才行💪🏼💪🏼💪🏼💪🏼💪🏼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徵稿中 #林俐 #economics #finance #currency #foreignexchange #inflation #還請經濟專才的大家接力補充😃